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1 11:1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6课 戊戌变法
举子觉醒变法生
一、割地赔款举子怒——公车上书
1895年《点石斋画报》上刊
登的“公车上书”的情景
入京应试的举人
1.谁上书?
3.为何上书?
2.上书谁?
康有为、梁启超联合1300多名举人
光绪帝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愤,反对签订《马关条约》。
4.上书要求?
材料1:具呈举人康祖诒等,为安危大计,乞下明诏,行大赏罚,迁都练兵,变通新法,以塞和款而拒外夷,保疆土而延国命。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迁都
变法
拒和
练兵
5.上书结果与意义?
结果:上书没有上达光绪帝,以失败告终。
意义: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序幕
二、办报创会思想传——维新活动
瑞安 兴儒会
北京 强学会
上海 强学会
长沙 南学会
广州 农学会
西安 励学斋
成都 蜀学会
●学会分布地点
●学堂分布地点
●报馆分布地点
上海《时务报》
天津《国闻报》
广州 万木草堂
时务学堂
根据左图,总结维新人士的活动。
组织学会
创办报刊
创办学堂
康有为创办的万木草堂
陈宝箴创办的时务学堂
梁启超创办《时务报》
严复创办《国闻报》
发展
二、办报创会思想传——维新活动
问题思考: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
材料3: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严复《天演论》
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2:“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变法通议》
宣传变法图强
材料4: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推动了维新变法
思想的广泛传播
慈禧太后
德军进入青岛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苟可以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
三、时局紧迫变法启——戊戌变法
康有为
光绪帝
我不能为亡国之君,如不与我权,我宁逊位!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领域 变法内容 影响
政治
经济
教育
军事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
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废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
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利于资产阶级参政
三、时局紧迫变法启——戊戌变法
阅读教材P32,梳理戊戌变法的内容,并分析各项变法措施的积极影响。
性质: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高潮
戊戌变法触动了以慈禧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四、菜市场口祭英年——戊戌政变
慈禧太后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志士、废除变法诏令,史称“戊戌政变”。这也标志着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也称“百日维新”。
瀛台
光绪帝
结束
四、菜市场口祭英年——戊戌政变
菜市口刑场旧照
“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
四、菜市场口祭英年——戊戌政变
1、"有心杀贼"中的贼指的是谁?
2、”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表现出谭嗣同什么精神?
以慈禧为首的封建顽固派
以及侵华的列强
英勇就义、不怕牺牲的精神
谭嗣同殉难图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 2. 3. 4.






封建


民族资产阶级
①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软弱性
妥协性
四、菜市场口祭英年——戊戌政变
小组讨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②变法触动了变法触犯了以慈
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③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根本原因)
④脱离人民群众。
领导这个运动的人,看不见农民革命的力量,他们所企图的都是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抵制农民的革命。这样脱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软弱的改良主义运动,注定了只能得到悲惨的失败。
——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
⑤急于求成
材料5:
这一年,陈独秀19岁,他考取了杭州求是书院,从此开始接触西方思想文化,3年后东渡日本留学,23年后,他成了中共第一任总书记。  
这一年,鲁迅17岁,他考取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初次接触西方近代科学,4年后赴日本仙台学医,又4年后弃医从文,并加入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光复会……
根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五、变法虽败意义存——戊戌回响
意义: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一、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序幕
发展
三、结果
公车上书
创办报刊组织学会
百日维新实行变法
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该我上场啦!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二、过程
高潮
戊戌变法
1、 在中国近代史上请求变法图强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 )
A.李鸿章、张之洞 B.李大钊、胡适
C.康有为、梁启超 D.曾国藩、奕 ?
C
学习检测
2、下图为维新运动期间各地创办的重要报刊。这些报刊( )
A.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B. 主要宣传民主共和进步思想
C. 推动维新变法思想广泛传播
D. 为变法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
C
3. 严复的译著《天演论》把生物的进化引申到社会的进化。他认为一个民族、一种制度、一种道德、一种价值都不能一成不变,不变就会僵化,就会落后,就会在弱肉强食的人类生存竞争中被淘汰。据此可知,严复意在( )
A. 鼓吹托古改制 B. 倡导科学救国
C. 宣传变法图强 D. 支持“中体西用”
C
学习检测
4. 以下关于戊戌变法内容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C.废除八股,开办新式学堂
D.裁汰旧军,精练陆军,创建北洋海军
D
学习检测
5. 1898年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以下内容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是( )
A.裁撤冗员 B.开办新式学堂
C.训练新式军队 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
6、当时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光绪皇帝手中,而为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所掌握。维新派只有少数几个人,没有实权。西太后最初曾指示“今宜专讲西学”,但是,当她感到变法触及她自己的权力和清廷王公贵族的利益时,就动手遏制、镇压。材料说明戊戌变法失败是由于( )
A.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 守旧派势力强大
C. 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D. 内外势力的绞杀
B
学习检测
7.晚清时期,曾在中国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这样评价戊戌变法:“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 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
C. 顽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
D. 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
B
学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