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01
学习目标
02
课前预习
03
课堂导学
04
重难易错
05
随堂小测
(2022年版)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必做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其的电流.
2.(重难点)通过实验理解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3.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知识链接: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阅读教材P74~P76,可知:
1. 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由此可以想到:电压越高,电流可能越大;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 作用,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2.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可先控制 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再控制 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这里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法.
控制变量
电压
电阻
阻碍
电压
知识点一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例1】[教材重点实验]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小华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设计实验】(1)为了达到实验目的,要控制 一定;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保护电路
和 .
电阻
【进行实验】(2)请根据图甲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注意导线不能交叉).
如图所示:
答案图
(3)为保证电路安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至 (选填“A”或“B”)处.
(4)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电阻R断路
B
断开
【实验结论】(5)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表格在设计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描点作出图象.
如图所示:
物理量缺少单位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电压 0.5 1.0 1.5 2.0 2.5 3.0
电流 0.1 0.2 0.3 0.4 0.5 0.6
答案图
(6)分析图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 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 与导体两端的 成正比.
【交流讨论】(7)小明同学认为需要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分别重复上述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
寻找普遍规律
电压
电流
电阻
(1)结论中的电流、电压、电阻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
(2)在归纳结论时,不能漏掉前提条件“电阻一定”.
要点归纳
实验序号 电阻R/Ω ① _
1 5 ② _
2 10 0.24
3 20 0.12
知识点二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例2】[教材重点实验]小红和同学在做“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器材有:四节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定值电阻(5 Ω、10 Ω、20 Ω各一只)、滑动变阻器以及开关、导线若干.
【设计实验】(1)要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要控制
不变,实验中是通过 (填器材名称)进行控制的;要探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规律,可通过
来改变电阻大小.
(2)图甲的电路图中,a为 ,b为 .(均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
电压表
电流表
更换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
滑动变阻器
电压
【进行实验】(3)小红先将5 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写出一种).
定值电阻R短路(或电压表断路)
(4)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表中②处应填 .她接下来用10 Ω的电阻替换5 Ω的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 V.
2.4
0.48
实验序号 电阻R/Ω ① _
1 5 ② _
2 10 0.24
3 20 0.12
【实验结论】(5)小红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表头空缺的内容①处应填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_
.
电阻成反比
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它的
电流I/A
实验序号 电阻R/Ω ① _
1 5 ② _
2 10 0.24
3 20 0.12
【交流讨论】(6)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重复上述实验,其目的是 .
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
要点归纳
滑动变阻器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两个实验中的作用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1)相同点:限制电流,保护电路.(2)不同点: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其作用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而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其作用是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易错点一 在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如何控制电压不变
【例3】如图是小明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小明先接入5 Ω的电阻,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 V,并记下相应的电流值;再 ,此时滑片P应向 (选填“左”或“右”)端移动,同时
眼睛需要观察 (选填“电压表”或
“电流表”),直到它的示数为 ,记下
另一个电表的示数.
2 V
电压表
右
改接10 Ω的电阻
电阻两端电压变大,
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小
易错辨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更换电阻后,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是解题的难点和易错点.可以用下面的口诀来记忆:“换大调大,换小调小”.即当更换成更大一些的电阻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连入电路中阻值变大的方向移动(即远离下接线柱);相反,当更换成更小一些的电阻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连入电路中阻值变小的方向移动(即靠近下接线柱).
A.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B.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C.电压一定时,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D.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易错点二 实验结论的表述
【例4】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为( )
D
电阻R/Ω 10 20 30
电流I/A 0.30 0.15 0.10
易错辨析:(1)明确电流与电压存在的因果关系,电压是导体中产生电流的原因,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而不是导体中有了电流才在导体两端产生电压,所以不能说“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只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不能说“电压一定时,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1.如图是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电压与电阻三个物理量变化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在实验中有一步骤如下:几次改变电阻箱阻值R.那么这一过程是为了探究以下关系中的( )
A.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B.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C.保持电流不变,探究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B
2.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选用的器材如图甲所示,其中电源由2节干电池组成,定值电阻为10 Ω,滑动变阻器标有“10 Ω 2 A”字样,则实验时,电流表应选用的量程为 A.
0~0.6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如图所示:
答案图
(3)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到 处.
最大阻值
断开
(4)下表是小华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记录的几组数据,通过对表中数据的分析,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_
.
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电阻一定时,通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V 1.0 1.5 2.0 2.5 2.8
电流/A 0.10 0.15 0.20 0.25 0.28
(5)当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1.8 V时,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流是 .
0.18 A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V 1.0 1.5 2.0 2.5 2.8
电流/A 0.10 0.15 0.20 0.25 0.28
3.以下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其中R是可替换的定值电阻.
(1)图甲的实物电路图中,有一条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该导线上打“ ”并画出正确连线.
如图所示:
(2)滑动变阻器在该实验中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之外,还有
的作用.
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3)将5 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 V,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再将5 Ω的电阻更换为10 Ω的电阻,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 (选填“>”“=”或“<”)2 V,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再更换为20 Ω的电阻,重复以上实验.
(4)将所得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进行描点,发现图中的第
(填序号)个描点
有明显异常,应予剔除.
③
=
(5)剔除后,请你将图乙中剩下的点用笔进行连接,完成绘制图象.
(6)由图象可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比.
如图所示:
反
答案图(共14张PPT)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微专题4 电路故障分析
类型一 根据用电器的工作情况判断电路故障
【例1】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L2均不发光.此电路的故障不可能是( )
A.开关S接触不良 B.灯L1灯丝断了
C.灯L1短路 D.灯L2短路
B
根据灯泡的工作情况判断(一般情况下电路只有一处故障):
(1)两盏灯串联:若灯都不亮,则一般是发生断路;若只有一盏灯亮,则是另一盏灯短路.
(2)两盏灯并联:若灯都不亮,则一般是某盏灯短路或干路断路;若只有一盏灯亮,则是另一盏灯断路.
方法技巧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L1、L2规格相同,闭合开关S后,发现L1不亮,L2发光.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断路
D.开关S接触不良
C
类型二 串联电路故障分析
【例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电流表的指针几乎指在零刻度线不动,电压表指针则有明显偏转.该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
A.灯泡L2短路 B.灯泡L2断路
C.灯泡L1断路 D.两个灯泡都断路
B
串联电路中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情况判断电路故障:
模型建构
2.小明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探究,两个灯的规格相同.当开关闭合时,其中一个灯亮,一个灯不亮,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可能是( )
A.L1短路 B.L1断路
C.L2短路 D.L2断路
A
3.在测量“小灯泡发光时的电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始终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则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
A.灯泡L短路
B.灯泡L断路
C.电阻R短路
D.电阻R断路
B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灯L正常发光.一段时间后,灯L突然熄灭,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变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电阻R断路 B.电阻R短路
C.灯L断路 D.灯L短路
D
5.小林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6 V保持不变.他闭合开关时发现两只灯泡都不亮,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b、bc、ac两点之间的电压为Uab=6 V、Ubc=0 V、Uac=6 V.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应是( )
A.灯泡L1短路 B.灯泡L1断路
C.灯泡L2短路 D.开关S断路
B
6.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两灯均不发光且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为零.现将两灯泡位置互换后再次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仍为零,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该电路故障可能为( )
A.L1断路、L2断路 B.L1断路、L2通路
C.L1通路、L2断路 D.L1短路、L2断路
B
类型三 并联电路故障分析
【例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只有一盏灯亮,则故障可能是( )
A.灯泡L2短路 B.灯泡L2断路
C.灯泡L1断路 D.灯泡L1短路
B
(1)两灯并联且有一盏灯亮,说明电路不是短路,则判断故障原因为断路;(2)电流表没有示数,说明电流表所在的支路断路.
方法技巧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L1或L2中的一个出现了断路故障.若开关S从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不变,则故障是 ;若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零,则故障可能是 .
L1断路
L2断路 (共12张PPT)
微专题8 电路安全问题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例1】定值电阻甲上标有“10 Ω 1 A”字样,定值电阻乙上标有“20 Ω 0.6 A”字样,在保证电路元件安全的前提下,若把它们串联接入电路,则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A,加在它们两端的最大电压为 V;若把它们并联接入电路,则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 V,干路中的最大电流为 A.
1.5
10
18
0.6
方法技巧
(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为了安全,要比较电流,选择较小的安全电流,再利用欧姆定律分别计算出各元件两端的电压,确定总电压;
(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为了安全,要比较电压,选择较小的安全电压,再利用欧姆定律分别计算各支路中的电流,再计算总电流.
【例2】将标有“2 V 0.5 A”字样的小灯
泡(灯丝电阻不变)和标有“20 Ω 1 A”字
样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
中,电源电压恒为6 V,电流表的量程为
0~0.6 A,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闭合开关,在保证电路安全的范围内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则电流表示数的范围是
A,电压表示数的范围是 V,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Ω.
8~20
1~2
0.25~0.5
方法技巧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小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找出最大电流,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最大,找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求解.
1.甲、乙两个灯泡上分别标有“10 V 20 Ω”和“4 V 10 Ω”的字样,若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为了保护灯泡,电源电压不能超过 V,干路上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A;若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加在它们两端的最大电压为
V.(假设两灯泡灯丝的电阻都不变)
12
0.6
4
2.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电子身高测量仪的
电路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源电压恒为4.5 V,
定值电阻R1=6 Ω,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
“20 Ω 1 A”,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若待测人的身高太 可能会烧坏电流表;若待测人的身高太 (前两空选填“高”或“低”)可能会损坏电压表.为了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Ω.
1.5~12
高
低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5 V,电压表量程为“0~3 V”,电流表量程为“0~0.6 A”,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 Ω 1 A”,定值电阻R1标有“6 Ω 0.5 A”字样,在保护电表及其他元件情况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1两端电压变化范围是0~1 V
B.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是1~3 V
C.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是0.33~0.6 A
D.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4~9 Ω
D
4.[创新题型·项目式学习]某物理实践小组对一种工程上的压力测量装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开展了项目式学习,下面是该小组同学交流的实践过程,请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内容.
[项目分解](1)制作压力测量装置;(2)应用压力测量装置.
[项目实施](1)制作压力测量装置:
经过课堂学习,某物理实践小组设计了一种工程上的压力测量装置,其原理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7.5 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20 Ω,
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轻质绝缘的压力检测板M与可变电阻R相连.通过实践,根据部分测出的数据绘制了R的阻值与压力F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图象乙可知,可变电阻R的阻值随着压力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当检测板所受压力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应用压力测量装置:
①检测板不受压力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 V.
②该装置所能测量的最大
压力为 N.
5×103
1.5
增大
减小
[项目优化]
优化①:该装置不能测出最大压力值7×103 N,在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通过调节电源电压可实现,则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 V.
4.5
优化②:在不改变电源电压和电压表量程的情况下,若要提高该装置所能测量的最大压力值,请写出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
将定值电阻R0换为阻值较小的电阻 (共23张PPT)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01
学习目标
02
课前预习
03
课堂导学
04
重难易错
05
随堂小测
(2022年版)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 1.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原理.
2.(重点)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3.了解灯丝电阻的特性.
知识链接: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姆定律.
阅读教材P80~P81,可知:
1.电流可以用 测量,电压可以用 测量,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式R= 可知,可以通过对电流和电压的测量来间接地测出导体的电阻,这种方法简称为“伏安法”测电阻.
电压表
电流表
2.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是 .
3.为了减小误差,实际测量中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利用 (填器材名称)来改变电压,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的值.
滑动变阻器
R=
知识点一 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例1】某科技小组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中,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其中电源电压为3 V.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如图所示:
答案图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最 (选填“左”或“右”)端,目的是 .
保护电路(或“防止闭合开关时电流太大而损坏电路”)
右
断开
(3)闭合开关,若要使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端滑动.
左
(4)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第3次测量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A.小组讨论后发现表格设计存在缺陷,缺陷是 ;完善表格后,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Ω.(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9.9
缺少电阻的平均值一栏
0.24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1.5 0.16 9.4
2 2.0 0.2 10
3 2.5
(5)实验中测量多组电压值和电流值的目的是
.
(6)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其主要作用是
.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取平均值,减小测量的误差
(1)小明在连接电路时,刚连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就发出了很亮的光,则他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① _
;② .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没有置于阻值最大处
断开
知识点二 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例2】如图甲所示,小明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已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为2.5 V
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
实验 次数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电阻平
均值/Ω
1
2
3
(2)电路故障排除后,小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发光,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0 V,为了测量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应向 (选填“左”或“右”)端移动滑片,直至电压表的示数为 V.
2.5
右
实验 次数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电阻平
均值/Ω
1
2
3
(3)如表所示为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请你找出表格中的问题: 理由是灯泡的电阻受 的影响.
温度
记录电阻平均值一栏是多余的
实验 次数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电阻平
均值/Ω
1
2
3
(4)小明根据测量的多组电压、电流值画出的小灯泡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 Ω.
(5)用该实验装置 (选填“能”或“不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不能
10
实验 次数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电阻平
均值/Ω
1
2
3
要点归纳
定值电阻阻值的变化是由实验误差引起的,可以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小灯泡的电阻变化并不是实验误差在起主导作用,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寻找灯丝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所以不能取平均值作为灯丝的电阻.
重难点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的电路故障分析
【例3】如图是伏安法实验中常用的
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
请分析出现下列现象的原因.(假设
电压表和电流表完好)
(1)如图甲,闭合开关,发现 ,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若只在R处发生故障,则故障是
.
电阻R断路
电流表几乎无示数
考虑断路
(2)如图甲,排除故障,重新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时,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你认为电路连接中存在的错误是 _
.
变阻器并联接入电路
电压表与滑动
(3)如图乙,闭合开关,发现灯泡发光较暗,两表示数较小,移动滑片,电表示数与灯泡亮度均无变化,原因可能是
.
滑动变阻器同时接入下面两个接线柱
(4)如图乙,连接并检查电路后正确操作,发现小灯泡不发光, ,移动滑片,电流表示数发生变化,电压表仍无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_
;若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无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
是 .
电源断路(或“滑动变阻器断路”)
泡短路
小灯
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
考虑短路
方法点拨:“伏安法”实验中的电路故障分析(假设电表完好):
1.如图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原理是U=IR
B.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源电压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
D.实验结束,断开开关即可离开实验室
C
2.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R0为10 Ω的定值电阻.实
验过程如下,请帮他把缺少的部分补全.
(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2)断开S2、闭合S1,记录电流表示数为0.28 A.
(3)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记录为
A.
(4)未知电阻Rx= Ω.
17.5
0.44
闭合S1和S2
3.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实验元件完好,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灯泡将 (选填“发光”或“不发光”),此时电压表 (选填“有示数”或“无示数”),为了顺利完成实验,可以这样做: _
.
置调换
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
有示数
不发光 (共17张PPT)
微专题5 判断动态电路中电表的示数变化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类型一 滑动变阻器类
【例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
变,R1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开关S
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自b向a端移动的
过程中:
(1)R和R1的连接方式是 ,电压表V1测 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 两端的电压.
R
R1
串联
(2)R接入电路的阻值 ,总电阻 ,电流表示数 ,电压表V1示数 ,电压表V2示数 _
(前五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的变化量分别为ΔU1、ΔU2,则ΔU1 (选填“>”“<”或“=”)ΔU2.
=
变小
变大
变大
变小
变小
【例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右端向左滑向中点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
,灯泡亮度 ,电流表A1示数 ,
电流表A2示数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大
变大
不变
不变
模型建构
(1)串联电路:先电流后电压,先整体后部分.
(2)并联电路:先电压后电流,先支路后干路.(注:I1为定值电阻所在支路电流,I2为滑动变阻器所在支路电流)
1.(2023秋佛山月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出现的现象是( )
A.电流表A与A1示数的差值变大
B.电压表V示数变小
C.电流表A1示数变大
D.电压表V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
D
2.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将 ,电压表V1示数将 ,电压表V2示数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不变
变大
不变
3.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油箱油量的装置.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杆可绕固定轴O转动,一端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连接,另一端固定一个浮子.当油箱内油量变少时,连入电路的阻值 ,电压表示数 ,R两端的电压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大
变小
变大
类型二 多开关控制类
【例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先将开关S1和S2闭合,再断开S2,电压表的示数 ,电流表的示数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之比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不变
变小
变小
模型建构
开关通断引起的动态电路分析: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先闭合开关S1和S2,然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L变亮
B.通过R1的电流变小
C.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
C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1、S2均闭合,两个小灯泡均发光,若L2灯丝突然烧断,此时电压表的示数 ,电流表的示数 (前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L1的亮度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不变
变小
不变
6.如图所示,当开关S、S1闭合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灯泡L的亮度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当开关S闭合、S1断开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电压表V的示数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灯泡L的亮度 _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不变
变小
变亮
类型三 敏感电阻类
【例4】为保障高铁列车安全运行,列车上会安装烟雾报警装置.如图所示是列车上烟雾报警装置的简化原理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光敏电阻R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大,当电路中的电流减小至某一数值时报警器开始报警.当有烟雾遮挡射向光敏电阻R的激
光时,光敏电阻R的阻值 ,电流
表示数 ,电压表示数 .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增大
减小
增大
模型建构
敏感电阻主要指光敏电阻、热敏电阻、压敏电阻、气敏电阻等,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外部条件变化时,敏感电阻是如何变化的(可结合题意或图象分析).
7.(2023呼和浩特)电梯超载容易引发安全隐患,其超载报警电路简图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0为保护电阻,R为压敏电阻,阻值大小随电梯内压力增大而减小,电流表的示数超过临界值就会自动报警.电梯正常工作,当有人进入电梯后,则( )
A.电流表示数减小
B.电压表示数增大
C.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减小
D.因为电阻R0是定值电阻,所以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不变
C
8.(2024惠州一模)图甲是生活中常见的测温枪,图乙是它的工作原理图,R0是定值电阻,R是红外线热敏电阻,其阻值随人体温度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闭合开关S后,对该电路分析正确的是( )
A.体温越高,R的阻值越大
B.体温越高,电压表的示数越大
C.体温越低,R两端的电压越小
D.体温越低,通过R0的电流越大
B(共20张PPT)
微专题7 测电阻的特殊方法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测电阻的常规方法是“伏安法”,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出现只有电流表或者只有电压表的情况,此时可以用等效替代法(电阻箱)、伏阻法(缺电流表)或安阻法(缺电压表)来测量电阻.
类型一 等效替代法(电阻箱)
1.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未知电阻.其中Rx是待测
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R0是电阻箱.请根据实
验电路图把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按电路图正确连接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0的
阻值调至最大;
(2)闭合开关S1前,滑片P应置于 (选填“a”或“b”)端;
a
(3)闭合开关S1和S3,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
(4)断开开关S1和S3,闭合开关 ,保持 _
的电阻不变,调节 ,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A,读出此时电阻箱R0的阻值为20 Ω;
(5)未知电阻的阻值Rx= Ω.
20
0.3
电阻箱
滑动变阻器
S1和S2
2.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未知电阻.其中Rx是待测
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R0是电阻箱.请根据实
验电路图把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按电路图正确连接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0的
阻值调至最大;
(2)闭合开关S1前,滑片P应置于 (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S1和S3,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 V;
a
(4)断开开关S1和S3,闭合开关 ,保持 _
的电阻不变,调节 ,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读出此时电阻箱R0的阻值为10 Ω;
(5)未知电阻的阻值Rx= Ω.
10
2
电阻箱
滑动变阻器
S1和S2
方法技巧
等效替代法就是在测量的过程中,让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或电压)和通过电阻箱的电流(或电压)相等,则电阻箱的读数就是待测电阻的阻值.
类型二 伏阻法(缺电流表)
3.现要测一个阻值未知的电阻Rx.可选择的实验
器材有电源一个,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
待测电阻Rx,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电压表一
个.如图是小红设计的实验电路图,请根据实验步骤及实验所测的物理量写出Rx的计算表达式.
(1)实验步骤:①按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测出R0两端的电压U1;
②将电压表改接在Rx的两端,测出Rx两端的电压U2;
(2)待测电阻Rx= .
4.在第3题中,如果电压表不能拆接,该如何改进实验呢?如图为小明设计的一个电路图,其中R0为阻值是10 Ω的定值电阻,请帮助小明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1)按电路图准确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记录电压表示数为3.0 V;
(3)断开开关,记录电压表示数为1.0 V;
(4)待测电阻Rx= Ω.
5
5.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测未知电阻Rx的阻
值,其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 Ω,请帮
助小明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左端,闭合开关S,
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1.4 V;
(2) ,闭合开关S,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2.4 V;
(3)未知电阻的阻值Rx= Ω.
14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
方法技巧
单用电压表测电阻的方法:
(1)使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与Rx串联;
(2)用电压表测出已知电阻两端的电压U0;
(3)由Ix=I0=计算出通过待测电阻Rx的电流Ix.
类型三 安阻法(缺电压表)
6.现要测一个阻值未知的电阻Rx.可选择的实验器
材有电源一个,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待测
电阻Rx,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电流表一个.如图
是小红设计的实验电路图,请根据实验步骤及实验所测的物理量写出Rx的计算式.
(1)实验步骤:①按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测出通过Rx的电流I1;
②将电流表改接在R0的支路上,测出通过R0的电流I2;
(2)待测电阻Rx= .
7.在第6题中,如果电流表不能拆接,
该如何改进实验呢?图甲为小明设计
的一个电路图,其中R0为阻值是10 Ω
的定值电阻,请帮助小明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1)按电路图准确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示数为0.54 A;
(3)断开开关,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记为 A;
(4)待测电阻Rx= Ω.
8
0.3
8.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测量未知电阻
Rx的阻值,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20 Ω,电源电压未知且不变.请将下列实验
步骤补充完整:
(1)当滑片P滑至 (选填“a”或“b”)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 A;
(2)当滑片P滑至 (选填“a”或“b”)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6 A;
(3)则电阻Rx的阻值为 Ω.
10
a
b
方法技巧
单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
(1)使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与待测电阻Rx串联;
(2)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已知电阻的电流I0;
(3)由Ux=U0=I0R0计算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x.
类型四 只有电流表或只有电压表测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9.小明在“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器材有:电压恒为6 V的学生电源、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2.5 V,电阻约为10 Ω)、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R1“10 Ω 1 A”、R2“50 Ω 2 A”、开关、若干导线.
(1)图甲是小明连接的部分实物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小明将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好,发现小灯泡不发光,但电流表、电压表有较小示数,出现这一现象的错误操作是 .
连接电路时开关未断开
如图所示:
答案图
(3)小明重新正确进行操作时,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A”或“B”)端移到某一位置,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工作.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为0.24 A,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为 Ω.(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为了完成本次实验,小明应选择的滑动变阻器为 (选填“R1”或“R2”).
10.4
B
R2
(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又设计了一种测量另一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的方案,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是2.5 V,设计的电路如图丙所示,R0是阻值为10 Ω的定值电阻,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将开关S1拨到触点A,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
②保持 不动,再将开关S1拨到触点B,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4.5 V.
③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RL= Ω.
12.5
滑动变阻器滑片
2.5
10.小明在测标有“3.8 V”字样的小灯泡L正常发
光时的电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并选用
相关的器材连接实物图,其中电源电压恒为U
(大于3.8 V),R的阻值为10 Ω.请把实验过程补
充完整:
(1)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 A;
(2)闭合开关S和S1,断开S2, ,记录电流表示数为0.58 A;
(3)通过计算,小明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L= Ω.
19
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
0.38
闭合开关S和S2,断开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