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浙教版初三科学讲义 基础复习(1.3-1.4)(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浙教版初三科学讲义 基础复习(1.3-1.4)(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7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12 10:0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新初三科学讲义 二基础复习(1.3-1.4)
一、单选题
1.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符合实验规范的是(  )
A.加入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测量pH D.检验气密性
2.按如图所示装置,玻璃棒末端固定一团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先加入物质X,再塞上带玻璃棒的橡胶塞。片刻后,能观察到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则物质X可能是(  )
A.浓盐酸 B.浓氨水
C.浓酵酸 D.浓氢氧化钠溶液
3.钴(Co)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钴的化合物相关性质如下、下列预测合理的是(  )
物质 CoO Co(OH)2 CoCl2 CoCO3
在水中的溶解性 难溶,灰绿色固体 难溶,粉红色固体 易溶,溶液呈粉红色 难溶,粉红色固体
A.Co能从MgCl2溶液中置换出Mg
B.CoO能与盐酸反应得到粉红色溶液
C.Co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H2
D.Co(OH)2可由Co与NaOH溶液反应制得
4.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液体X滴入烧瓶中,若使小气球鼓起(液体X的体积忽略不计),则液体X和固体Y不可能是(  )
A.水,生石灰 B.水,硝酸铵
C.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D.稀盐酸,碳酸钠
5.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中涉及的科学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科学知识
A 学农活动: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是碱性物质,能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
B 家务劳动:用白醋去除水壶中的水垢 醋酸能与水垢中的CaCO3、Mg(OH)2等物质反应
C 生活妙招:用紫甘蓝制作酸碱指示剂 紫甘蓝中的花青素在不同pH环境中显色不同
D 其他技能:用灼烧法辨别羊毛和棉花 灼烧时有烧焦羽毛味的是棉花纤维
A.A B.B C.C D.D
6.小金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它与不同“类别”的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则X可以是(  )
A.某些活泼金属 B.Fe
C.NaOH D.无色酚酞
7.现有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钾溶液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8.下列药品敞口放置一段时间,质量会明显减小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硫酸铜粉末 D.氯化钠固体
9.一瓶存放较长时间的石灰水,瓶内壁附有一层白膜,要洗去这层白膜最好的方法是(  )
A.用盐酸洗 B.先用盐酸,再用水洗
C.用水洗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
10.某同学欲检验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用了以下的方法判断:①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②滴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③滴加少量稀盐酸,若没有气泡产生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上述判断正确的是(  )
A.只有③ B.只有② C.①② D.②③
11.物质X和Ba(OH)2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Ba(OH)2=BaSO4↓+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可能为氯化铁 B.X只能为硫酸
C.Y可以为氢氧化铜 D.Y不一定是水
12.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 B.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兔毛
C.氢氧化钠固体吸水潮解 D.氢氧化钠溶液久置变质
13.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段无沉淀生成是由于存在 B.ac段出现的沉淀是
C.b点溶液中含硫酸 D.d点溶液的
14.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时,应把氢氧化钠放在(  )
A.纸上 B.托盘上 C.小烧杯中 D.药匙中
15.将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充分混合,所得溶液与下列哪种物质不反应(  )
A.Fe B.CuSO4 C.HCl D.SO2
二、填空题
16.有下列几种物质:a.盐酸 b.熟石灰 c.纯碱 d.食盐,请选择合适的标号填空。
(1)少量存于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   ;
(2)在日常生活中用做调味剂的是   ;
(3)做馒头时用于除去面团发酵生成的酸的是   。
17.将稀盐酸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NaCO;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过程中相关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
(2)图乙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为   。
18.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小科进行了如下活动:
(1)取用浓硫酸时不小心沾到衣服上,使衣服“变焦”了。这是由于浓硫酸具有   。
(2)稀释浓硫酸时,小科应选择的操作是   (选填“A”或“B”)。
19.如图为酸、碱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A、B、C、D是四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据图回答:
(1)A、B、C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有   (填字母编号)。
(2)能同时实现反应①和②的物质D的类别是   。
20.随着工业迅速发展,大气污染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危机。其中,酸雨和工业生产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密切相关。
(1)酸雨是指的酸性降水,它会使土壤酸化,施用适量   可改良土壤酸性。
(2)这些造成酸雨的气体可以用碱溶液来吸收,如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气体,请写出该反应方程式:   .
三、实验探究题
21.一次用餐中,小余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好奇,于是她买了一袋,对其进行研究。
【收集资料】通过阅读标签及查阅资料,她获得如下信息:
①该固体酒精中含有酒精、氯化钙、氢氧化钠三种物质;
②酒精的化学式为;
③氯化钙、氯化钡的水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
酒精的化学式与NaOH相比,都有“OH”,那么酒精的水溶液是不是显碱性
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
(1)[实验探究]
实验一:她取少量酒精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未观察到溶液变色,说明酒精溶液   (选填“显”或“不显”)碱性。
(2)实验二:她先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再取沉淀于试管中加稀盐酸,观察到   ,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
(3)她取上述烧杯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澄清石灰水,发现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液体呈红色,她认为氢氧化钠部分变质。老师发现后,提示她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可靠。你认为只要将上述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变为   (填化学式)溶液,即可得到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结论。
[拓展应用]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方法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2.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的化学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实验学习,请根据下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产生气泡是试管   ;(填“①”“②”、“③”或“④”);
(2)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中观察到试管⑤中物质变蓝色溶液,X可能是   。
23.小科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研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1)溶液变为红色的是   (填序号)。
(2)试管中发生了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两支试管中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   。
24.小强同学用三支试管,分别取适量的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步骤1: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后,Na2CO3溶液中显红色,
说明Na2CO3溶液显   性;
步骤2:小强把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同时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有气泡产生,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显红色;
步骤3:把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滤液,滤液中一定不含   .
(选填答案:A、稀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碳酸钠溶液)
【实验猜想】步骤3所得滤液中溶质可能为:
①NaCl Na2CO3; ②NaCl CaCl2和NaOH;③NaCl Na2CO3和NaOH;④…
【实验验证】(提示:CaCl2溶液显中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猜想③成立
【反思评价】有同学提出CaCl2溶液改为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红色消失,则证明猜想③成立。小刚同学认为不正确,其理由是:   。
四、解答题
25.高纯度的MnO2主要用于制造干电池。科学活动小组同学得到某MnO2样品(主要含有杂质MnCO3,其它杂质忽略不计)。为了测定此样品中MnO2的含量,把10g MnO2样品放入烧杯中,将40g稀硫酸分4次加入与之充分反应,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已知烧杯中发生的反应为:MnCO3+H2SO4=MnSO4+H2O+CO2↑)
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质量(g) 9.425 8.85 8.275 7.82
请根据图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中MnO2的质量为   克。
(2)稀硫酸有剩余的是第   次实验。
(3)第⒉次加入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6.将一块已生锈的铁片放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测得生成的H2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铁片上除Fe2O3外不含其他杂质)。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12g稀盐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
(2)该盐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大。
27.有一瓶标签无法辨认的试剂,是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1)仅用下列一种试剂就可以进行鉴别的是____。
A.硫酸钾溶液 B.酚酞试液 C.氯化钠溶液 D.硝酸钡溶液
(2)选择合适的器材,利用第(1)题选择的试剂,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对应结论。
28.实验室用金属镁与100g盐酸反应探究酸的性质.小应取反应后的溶液,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当NaOH溶液滴加至150g时不再有沉淀产生.求:
(1)0.58g沉淀的成分为   ;
(2)a点时,与NaOH反应的物质化学式   ;
(3)计算100g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A
16.【答案】(1)a
(2)d
(3)c
17.【答案】(1)H++OH-=H2O
(2)Na+
18.【答案】(1)脱水性
(2)A
19.【答案】(1)AB
(2)盐
20.【答案】(1)熟石灰
(2)
21.【答案】(1)不显
(2)有气泡产生
(3)CaCl2(合理即可);Na2CO3+Ba(OH)2=BaCO3↓+2NaOH(合理即可)
22.【答案】(1)②④
(2)2HCl+CuO=CuCl2+H2O
(3)氢氧化铜或Cu(OH)2
23.【答案】(1)B
(2)Ca(OH)2+2HCl=CaCl2+2H2O
(3)均生成了难溶于水的碳酸钙
24.【答案】碱;A;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无法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合理均可)
25.【答案】(1)7.82
(2)4
(3)MnCO3+H2SO4=MnSO4+H2O+CO2↑
115 151 44
(10-8.85)g x y
x=1.51g
y=0.44g
MnSO4%=1.51g/(1.15+20-0.44)g≈7.3%
26.【答案】(1)FeCl2和HCl
(2)7.3%
27.【答案】(1)D
(2)实验步骤:取未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硝酸钡溶液。预期现象和对应结论: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未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若没有明显现象,则该未知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28.【答案】(1)
(2)
(3)10.9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