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苦难与新生—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单元检测卷(B卷)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材料一:
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是出发点。被斯密和李嘉图当作出发点的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应归入18世纪鲁滨逊故事的毫无想象力的虚构;同样,卢梭的通过契约来建立天生独立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的社会契约论,也不是奠定在这种自然主义的基础上的,这倒是对于16世纪以来就进行准备,而在18世纪大踏步走向成熟的“市民社会”的预感。
我们愈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也就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显得愈不独立,愈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最初还是十分自然地在家庭和扩大成为氏族的家庭中,后来是在由氏族间的冲突和融合而产生的各种形式的公社中。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偶然落到荒野中的已经内在地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或许能做到——就像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
因此,说到生产,总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因而,好像只要一说到生产,我们或者就要把历史发展过程在它的各个阶段上一一加以研究;或者一开始就要声明,我们指的是某个一定的历史时代,例如,现代资产阶级生产——这种生产事实上是我们研究的本题。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但是只要它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定下来,免得我们重复,它就是一个合理的抽象。不过,这个一般,或者说,经过比较而抽出来的共同点,本身就有一些是几个时代共有的,(有些)规定是最新时代和最古时代共有的,没有它们,任何生产都无从设想;如果说最发达语言的有些规律和规定也是最不发达语言所有的,但是构成语言发展的恰恰是有别于这一般和共同点的差别,那么,对生产一般适用的种种规定所以要抽出来,也正是为了不致因见到统一就忘记了本质的差别。如果没有生产一般,也就没有一般的生产。生产总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如农业、畜牧业、制造业等,或者是他们的总体。
(摘选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材料二: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摘选自毛泽东《实践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是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处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个人都具有一定的从属性。
B.材料一中的“生产一般”与“一般的生产”两个词语中的“一般”内涵相同。
C.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们认识的来源,同时也影响着认识的发展走向。
D.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与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是否相合,决定着实践的成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能进入“市民社会”,是因为卢梭的观点为其奠定了基础。
B.生产的发展主要是由不同时代的生产的一般和共同点推动的。
C.人们难以全面地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制约导致的。
D.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同时也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
周作人
一
我是极缺少热狂的人,但同时也颇缺少冷静,这大约因为神经衰弱的缘故,一遇见什么刺激,便心思纷乱,不能思索,更不必说要写东西了。三月十八日下午我往燕大上课,到了第四院时知道因外交请愿停课,正想回家,就碰见许家鹏君受了伤逃回来,听他报告执政府卫兵枪击民众的情形,自此以后,每天从记载谈话中听到的悲惨事实逐日增加,堆积在心上再也摆脱不开,简直什么事都不能做。到了现在已是残杀后的第五日,大家切责段祺瑞贾德耀,期望国民军的话都已说尽,且已觉得都是无用的了,这倒使我能够把心思收束一下,认定这五十多个被害的人都是白死,这在所谓国家主义流行的时代或许是当然的,所以我可以把彻底查办这句梦话抛开,单独关于这回遭难的死者说几句感想到的话。——在首都大残杀的后五日,能够说这样平心静气的话了,可见我的冷静也还有一点哩。
二
我们对于死者的感想第一件自然是哀悼。
对于无论什么死者我们都应当如此,何况是无辜被戕的青年男女,有的还是我教过的学生。我的哀感是从这三点出来,熟识与否还在其外,即一是死者之惨苦与恐怖,二是未完成的生活之破坏,三是遗族之哀痛与损失。这回的死者在这三点上都可以说是极重的,所以我们哀悼之意也特别重于平常的吊唁。第二件则是惋惜。凡青年夭折无不是可惜的,不过这回特别可惜,因为现在的戕害乃是人功。我常常独自心里这样痴想:“倘若他们不死……”我实在几次感到对于奇迹的希望与要求,但是不幸在这个明亮的世界里我们早知道奇迹是不会出来的了。
三
这回执政府的大残杀,不幸女师大的学生有两个当场被害。一位杨德群女士的尸首是在医院里,所以就搬回了;刘和珍女士是在执政府门口往外逃走的时候被卫兵从后面用枪打死的,所以尸首是在执政府,而执政府不知怎的把这二三十个亲手打死的尸体当作宝贝,轻易不肯给人拿去,女师大的职教员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到十九日晚才算好容易运回校里,安放在大礼堂中。第二天上午十时棺殓,我也去一看;真真万幸我没有见到伤痕或血衣,我只见用衾包裹好了的两个人,只余脸上用一层薄纱蒙着,隐约可以望见面貌,似乎都很安闲而庄严地沉睡着。我见了她们两位并排睡着,不禁觉得十分可哀,好像是看见我的妹子——不,我的妹子如活着已是四十岁了,好像是我的现在的两个女儿的姊姊死了似的,虽然她们没有真的姊姊。当封棺的时候,在女同学出声哭泣之中,我陡然觉得空气非常沉重,使大家呼吸有点困难……
四
二十五日女师大开追悼会,我胡乱做了一副挽联送去,文曰:
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倚闾,亲朋盼信;
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惊耳,弹雨淋头。
殉难者全体追悼会是在二十三日,我在傍晚才知道,也做了一联:
赤化赤化,有些学界名流和新闻记者还在那里诬陷;
白死白死,所谓革命政府与帝国主义原是一样东西。
惭愧我总是“文字之国”的国民,只会以文字来纪念死者。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就以愤激的语气陈述自己在事件发生过程中心绪的变化,作者从“心思纷乱”到“心思收束”,可以“平心静气”地说话、著文,是一个情感流动的自然过程。
B.认为五十多个被害的青年是“白死”,一方面说明作者对青年徒手请愿是持反对态度的,另一方面说明作者对和反动政府的谈判抱有期望。
C.“似乎都很安闲而庄严地沉睡着”一句写出了烈士英勇抗争、视死如归的精神。
D.作者在文章结尾重点阐述对自己只是“文字之国”的国民的惭愧之情,表达了不能以武力反抗反动者的无奈和痛苦。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写自己“极缺少热狂”“颇缺少冷静”,连用两个表程度的副词“极”“颇”,突出了“三一八”惨案带给作者的心理震撼之强烈。
B.“把这二三十个亲手打死的尸体当作宝贝”中的“宝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对执政府试图掩藏自己卑劣行径的嘲讽。
C.文章详写刘和珍、杨德群烈士的入殓场景及人们的感受,《记念刘和珍君》则详写两位烈士的遇难经过。选材不同,但都抨击了反动政府的凶残。
D.在作者二十三日写的挽联中,上联的“赤化赤化”、下联的“白死白死”皆将词语重叠使用,既使上下联和谐对称,又使作者的愤怒之情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达了出来。
8.文章结尾作者写了两副挽联,有什么作用?(6分)
9.这篇文章和《记念刘和珍君》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请举例探究。(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材料一:
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①,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朱②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取材于《孟子·万章上》)
材料二:
或问曰:“尧舜传诸贤,禹传诸子,信乎?”曰:“然。”曰:“然则禹之贤不及于尧与舜也欤?”曰:“不然。尧舜之传贤也,欲天下之得其所也;禹之传子也,忧后世争之之乱也。尧舜之利民也大,禹之虑民也深。”
曰:“然则尧舜何以不忧后世?”曰:“舜如尧,尧传之;禹如舜,舜传之。得其人而传之,尧舜也;无其人,虑其患而不传者,禹也。舜不能以传禹,尧为不知人;禹不能以传子,舜为不知人。尧以传舜,为忧后世;禹以传子,为虑后世。”
曰:“禹之虑也则深矣,传之子而当不淑,则奈何?”曰:“时益以难理,传之人则争,未前定也;传之子则不争,前定也。前定虽不当贤,犹可以守法;不前定而不遇贤,则争且乱。天之生大圣也不数,其生大恶也亦不数。传诸人,得大圣,然后人莫敢争;传诸子,得大恶,然后人受其乱。禹之后四百年,然后得桀;亦四百年,然后得汤与伊尹。汤与伊尹不可待而传也。与其传不得圣人而争且乱,孰若传诸子,虽不得贤,犹可守法。”
曰:“孟子之所谓‘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者,何也?”曰:“孟子之心,以为圣人不苟私于其子以害天下。求其说而不得,从而为之辞。”
(取材于韩愈《对禹问》)
【注】①启:禹的儿子。②丹朱:尧的长子。
10.材料一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3分)
历年A多B施泽于民久C启贤D能E敬承继禹之道。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材料一中“有诸”与《齐桓晋文之事》“不识有诸”中的“诸”意义与用法相同,与材料二中“禹传诸子”中的“诸”不同。
B.与,给予。与《离骚》“恐年岁之不吾与”和《烛之武退秦师》“失其所与,不知”中的“与”词义均不同。
C.“舜荐禹于天”,是中国上古时期在位君主生前将统治权让给他人,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的禅让制的体现。
D.致,送达。与《孔雀东南飞》“何意致不厚”和《过秦论》“以致天下之士”中的“致”词义均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人认为禹的时代道德衰败,禹把天下传给儿子而没有传给贤人,孟子认为传位给谁取决于上天的意愿。
B.孟子认为,益辅助禹的时间短,给予百姓恩惠的时间也不长,他们的儿子贤明与否,非人力所能做到。
C.有人认为禹的贤明不如尧、舜,韩愈认为尧、舜传位给贤明的禹,是想让禹找到可以统治天下的地方。
D.材料一结合史实集中阐述观点,材料二主要借助问答形式逐层推进,以孟子难找合适解释自圆其说。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
(2)禹之虑也则深矣,传之子而当不淑,则奈何?
14.对于禹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孟子和韩愈都持肯定态度,但给出的理由不同。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韩愈给出的理由。(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龟山①
苏轼
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龟山岁五周②。
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
地隔中原劳北望,潮连沧海欲东游。
元嘉旧事③无人记,故垒摧颓今在不?
[注]①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和,受排挤离京赴杭上任,此诗即写于上任途中。②治平三年秋苏轼护送其父灵柩归蜀,经过龟山(在今江苏盱眙县),熙宁四年赴杭州任上再次经过龟山,前后相隔五年。③南朝宋文帝刘义隆遣将拒北魏太武帝,筑城于此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一个“飘”字,表现了诗人的羁旅漂泊、茫然抑郁,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
B.颔联“万里”和“一庵”妙作偶对,“行”和“卧”动静结合,意在表达诗人对安闲生活的向往。
C.颈联流露出诗人的矛盾心情。北望中原体现其忧国忧君的思想,“欲东游”写出其仕途失意后想远离现实。
D.本诗体己是实,怀古是虚。前三联落笔皆在自身,尾联看似怀古,实则仍是抒己之怀。
16.有人认为首句中“飘荡”二字贯穿全诗,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对百姓忘记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心情。
(2)《春江花月夜》一诗中,写游子和思妇通过共望月光来表达思念之情,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芙蓉,又名荷花、莲花,历来为文人所钟爱,有时用以描绘夏日风光,有时用以象征高洁品格,有时用以比喻纯洁爱情或美好理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于是她心中特有的生命精神和美感,叫我感觉到了。她没有像我们都市中的大艺术家们那样搜出枯肠去变形变态,刻意制造出各种怪头怪脸设法“惊世骇俗”。她的艺术生命是天生的、自然的、本质的,也是不可思议的。这生命的神奇来自她的天性。剪花娘子们不想在市场上创造价格奇迹,更不懂得利用媒体。千古以来,一直都是把这些随手又随心剪出的活脱脱的形象贴在炕边的墙壁或窑洞的墙上,自娱或娱人,没有市场霸权制约的艺术才是真正自由的艺术,这不就是民间艺术的魅力吗?她们不就是真正的艺术天才吗?
然而,这些天才散布并埋没在大地山川之间,就像契诃夫在《草原》中所写的那些无名的野草野花,它们天天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美,却不为人知,一代一代,默默地生长、开放与消亡。那么,到了农耕文明在历史大舞台上的演出接近尾声时,我们只是等待着大幕垂落吗?在我们对她们一无所知时就忘却她们?我的车子渐渐离开这草原深处,离开这些真正默默无闻的人间天才,我心里的决定却愈来愈坚决:为这草原上的剪花娘子印一本画册,让更多人看到她们,知道她们,一定!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B.凤娇好像是大家有意分配给那个“北京话”的,每次都是她提着篮子去找他。
C.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D.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
20.文中画框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一定要为这草原上的剪花娘子印一本画册,让更多人看到她们,知道她们。”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矿区采过煤后,地面会下沉。你想,每年从地下挖走两亿吨煤,那是多大的一个空洞,难免地塌土崩,裂缝纵横。大地变成了一件碎布袍,这时需要有针线来缝补,而修补大地最好的针线就是林和草。老王领我到林子里去看他们的修补功夫。虽然绿风吹过,已经芳草绵绵,树影婆娑,但还是能依稀见到裂缝纵横的①____________。有些裂缝宽能踏进一只脚,长则蜿蜒游走直到望断之处。但是所有的缝隙都有树根穿过两边,正努力将这已分家的泥土拉紧,令人想起手术后缝合的伤口。人常说地上有多大的树冠,土里就有多广的根系,这是多大的缝合力?要知道一棵耐旱树种树木的根可以伸出去几百米长,一丛沙柳的毛根能覆盖500平方米。就这样下面“②________”,上面落叶填壑,接着水土弥缝,绿草盖野,还有了小动物,大地渐渐复苏。地球的活力只有靠动植物的生命才能恢复。我感叹这13个矿井,1000多平方千米,下面机声隆隆,乌金滚滚,上面却平静祥和,③_____________。
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2.文中运用三种人称叙述,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说明。(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余华说:“苦难就是苦难,它不会带来成功,也不值得追求。”
对此,你有什么想法?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内涵相同”错误。由材料一“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但是只要它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定下来,免得我们重复,它就是一个合理的抽象”可知,“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由材料一“如果没有生产一般,也就没有一般的生产。生产总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如农业、畜牧业、制造业等,或者是他们的总体”一处可知,“一般的生产”指的是具体的生产部门,是具象的。因此,两者的内涵不同。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A.“是因为卢梭的观点为其奠定了基础”错。由材料一“卢梭的通过契约来建立天生独立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的社会契约论……而在18世纪大踏步走向成熟的‘市民社会’的预感”可知,并不是为其奠定基础,而是成为其预感。B.“主要是由不同时代的生产的一般和共同点推动的”错。由材料二“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知,生产的发展本身就是一步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同时材料一提到“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但是只要它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经过比较而抽出来的共同点,本身就有一些是几个时代共有的,(有些)规定是最新时代和最古时代共有的,没有它们,任何生产都无从设想”,但这并不是为了推动生产的发展,而是为了明确“生产一般”这个概念。C.“生产力的制约”只是原因之一。由材料二“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可知,除了生产力的制约,还有“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这一原因。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A.该选项中的“读书”和“下笔”都是文学方面的实践活动。B.这句话的意思是: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认识林中鸟儿的声音。这是需要人的亲自实践才能得到的,属于实践活动。C.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了解山上的事情,就要问在山上砍柴的人。“打柴人”是在山上进行生产实践的人,因此会对山上的事情比较了解,属于实践的范畴。D.这两句诗是环境描写,描绘了“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的画面,没有提到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不能支持材料二的观点。
4.答案:材料一首先提出“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是出发点”,批判了两种错误的观点;然后从历史角度论证了进行生产的个人的社会属性;最后阐明了“生产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这一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第一句为总起句,提出“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是出发点”这一观点。紧接着批判了斯密和李嘉图、卢梭社会契约论的两种错误观点。认为斯密和李嘉图是“毫无想象力的虚构”,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也不是奠定在这种自然主义的基础上的”。第二段先强调了(进行生产的)个人是不独立的,并通过个人在氏族间冲突与融合的过程总结了人的社会属性: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最后下了一个关于个人生产的结论:孤立的一个人难以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第三段“说到生产,总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先点明人们对于生产的认识。再表达作者自己的看法:要将历史发展过程在各个阶段上进行研究,总结出“生产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这一观点。
5.答案:①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毛泽东思想在这一基础上丰富了实践的内涵。②马克思主义阐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毛泽东思想进一步确立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这一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材料二第二段提到“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马克思肯定了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而毛泽东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因此,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基础上,丰富了实践的内涵。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毛泽东在这一基础上肯定了“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并通过道理论证证明了这一说法,最后得出结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6.答案:D
解析:A项,“以愤激的语气陈述”错误,应是平实的语气;B项,“说明作者对和反动政府的谈判抱有期望”错误,是感到绝望;C项,“写出了烈士英勇抗争、视死如归的精神”错误,作者写这句话的目的是渲染悲痛的情感。
7.答案:B
解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错误,是运用了反讽的修辞手法。
8.答案:①在内容上,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了高度概括,揭露了所谓革命政府的反动本质,表达了作者对反动当局杀害学生、反动文人诬陷学生的强烈愤怒。②在结构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这道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解答。从对联“死了倒也罢了”“活着又怎么着”“还在那里诬陷”“原是一样东西”等内容来看,挽联蕴含着作者的强烈愤怒之情;从结构来看,挽联是全文的总结和升华,突出了文章批判反动政府和反动文人的主旨。
9.答案:①这篇文章语言冷峻,侧重于客观叙述,且在客观叙述中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如第三部分写刘和珍牺牲及入殓的一段文字,作者并没有特别描写段祺瑞执政府的暴行,但读者从“刘和珍女士是在执政府门口往外逃走的时候被卫兵从后面用枪打死的……轻易不肯给人拿去”的客观叙述中不难体会杀人者的凶残与卑鄙。②《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热烈,表达了作者的怒火及对烈士的崇敬之情。如作者写“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将愤怒的感情倾泻而出,有极强的感染力。
解析:语言风格有热烈和冷峻、活泼和典雅、质朴和华丽等。这篇文章运用了比较客观的叙述,语言冷峻;《记念刘和珍君》则运用了较多的抒情,感情浓烈。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举例分析即可。
10.答案:BCD
解析:句意:经历的岁月多,对百姓施恩惠的时间也久。启很贤明,能恭敬地继承禹的传统。
“历年”作主语,“多”作谓语,主谓结构单独成句,所以B处断句;
“启”作主语,“贤”作谓语,主谓结构单独成句,“能敬承继禹之道”省略主语“启”,所以CD处断句。
故选BCD。
11.答案:D
解析:A.正确。之乎;/之乎;/之于。句意:有这回事吗?/不知是否有这件事。/禹却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B.正确。给予;/等待;/结交,同盟。句意:上天想把天下交给贤人。/担心年岁不等待我。/失掉了自己的同盟国,不明智。
C.正确。
D.错误。“致,送达”错误,文中的“致”是“求取”的意思。“词义均不同”错误,《孔雀东南飞》和《过秦论》中的“致”词义相同。求取;/招来,招致;/招来,招致。句意:没有求取却自然来到了的。/哪里知道竟会招致你的不满得不到慈爱亲厚。/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C.“是想让禹找到可以统治天下的地方”错误。由原文“尧舜之传贤也,欲天下之得其所也”可知,尧、舜传位给贤明的禹,是想要天下得到安定。
故选C。
13.答案:(1)朝见和打官司的人都不到益那里去而到启那里去,说:“这是我们天子的儿子。”
(2)禹为后世的考虑的确是深远的,但传位给儿子如果不能遇见贤德的,那怎么办呢?
解析:(1)“讼狱”,打官司;“之”,到;“吾君之子也”,判断句。
(2)“当”,通“倘”,如果;“淑”,美善,贤德;“奈何”,怎么办。
14.答案:①事先已确定传位给禹的儿子,不会引起纷争。
②没有贤人继位时,传位他人会引发相争而致天下大乱。
③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即使不贤德,尚可维持社会秩序。
④所以禹传子是为后世百姓考虑得深远。
解析:①根据原文“时益以难理,传之人则争,未前定也;传之子则不争,前定也”可知,事先已确定传位给禹的儿子,不会引起纷争。
②根据原文“不前定而不遇贤,则争且乱。天之生大圣也不数,其生大恶也亦不数。传诸人,得大圣,然后人莫敢争”可知,没有贤人继位时,传位他人会引发相争而致天下大乱。
③根据原文“与其传不得圣人而争且乱,孰若传诸子,虽不得贤,犹可守法”可知,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即使不贤德,尚可维持社会秩序。
④根据原文“不然。尧舜之传贤也,欲天下之得其所也;禹之传子也,忧后世争之之乱也。尧舜之利民也大,禹之虑民也深”可知,所以禹传子是为后世百姓考虑得深远。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万章问:“有人说:‘到了禹的时候道德就衰微了,天下不传给贤人,却传给儿子。’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不,不是这样的。上天想把天下交给贤人,就会交给贤人;上天想把天下交给自己的儿子,就会交给自己的儿子。从前,舜向上天推荐禹,十七年后舜去世了,三年之丧完毕,禹避开舜的儿子到了阳城,天下的老百姓都跟随着他,就像尧去世后老百姓不跟从尧的儿子却跟从舜一样。禹向上天推荐益,七年后禹去世,三年之丧完毕,益避开禹的儿子到了箕山的北面,朝见和打官司的人都不到益那里去而到启那里去,说:‘这是我们天子的儿子。’歌颂的人都不歌颂益却歌颂启,说:‘这是我们天子的儿子。’尧的儿子丹朱不贤能,舜的儿子也不贤能。舜辅佐尧,禹辅佐舜,经历的岁月多,对百姓施恩惠的时间也久。启很贤明,能恭敬地继承禹的传统。益辅佐禹,经历的岁月少,给予百姓恩惠的时间也不多。舜、禹、益之间,相距久远,他们的儿子贤明或不贤明,都是天意,不是人的力量所能做到的。没有做却自然做到了的,就是天意。没有求取却自然来到了的,就是命运。”
(取材于《孟子·万章上》)
材料二:
有人问:“尧舜都把帝位传给贤能的人,禹却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确实是这样吗?”我回答说:“是这样的。”又问:“那么禹的贤明赶不上尧和舜了吗?”我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尧舜传位给贤能的人,是想要天下得到安定;禹传位给儿子,是担忧后世会因为争夺帝位产生动乱。尧舜给百姓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禹为百姓的考虑是深远的。”
又问:“那么尧舜为什么不忧虑后世呢?”我回答说:“舜像尧一样贤明,尧把帝位传给了他;禹像舜一样贤明,舜把帝位传给了他。找到合适的贤人而把帝位传下去的,是尧和舜。没有合适的贤人,担心传给不恰当的人可能造成祸患而不把帝位传给他人的,是禹。如果舜不能把帝位传给禹,那尧就不了解人才;禹不能把帝位给儿子,那舜就不了解人才。尧把帝位传给舜,是为后世担忧;禹把帝位传给儿子,是为后世考虑。”
又问:“禹为后世的考虑的确是深远的,但传位给儿子如果不能遇见贤德的,那怎么办呢?”我回答说:“禹传位时,天下更加难以治理,把帝位传给别人会引起争斗,因其不能事前确定。传位给儿子不会引起争斗,因其事前已经确定。事前确定,即使遇不到贤德的人,仍然可以守住已有的社会秩序,使天下安定;不能事前确定,如果再遇不到贤德的人,就必然要引起争斗和动乱。天降生大圣人没有定数,降生大恶人也没有定数。把帝位传给他人,遇到了大圣人,人们才不敢争斗;把帝位传给儿子,遇到了大恶人,人们才遭受祸乱。禹以后,经过了四百年才遇到了桀;同样是四百年才遇到了汤和伊尹。汤和伊尹是不可能每一代都出现并被传给帝位的。与其传的不是圣人而引起争夺和动乱,还不如传位给儿子,这样即使遇不到贤德的人,仍然可以保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又问:“孟子所说的‘上天想把天下交给贤人,就会交给贤人;上天想把天下交给儿子,就会交给儿子’的话,是什么意思?”我回答说:“孟子内心认为圣人不会偏私自己的儿子来祸害天下,但想找一种解释却找不到,所以才这样说。”
(取材于韩愈《对禹问》)
15.答案:B
解析:“意在表达诗人对安闲生活的向往”错,应是意在表达诗人羁旅漂泊、不知何时是头的酸楚。
16.答案:①首联,诗人时隔五年再过龟山,想起曾护送父亲灵柩过于此,世事沧桑、飘荡之感顿生。②颔联紧承首联,“身行万里半天下”紧扣“飘荡”二字,是“飘荡”的真实写照。③颈联写诗人在“飘荡”途中,诗人因被排挤,远赴杭州。④尾联借宋文帝的典故,写旧事无人记起,旧城早已摧颓,传达出盛衰无常的感慨,抒发自己功业无人记,一生沉浮、境遇变迁的飘荡不定之伤感。
解析:首联写诗人曾护送其父灵柩过龟山,如今再过龟山,已有五年之久。“飘荡”一词体现了诗人的羁旅漂泊、居无定所、茫然抑郁,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颔联中“身行万里半天下”紧扣“飘荡”二字,写出了诗人一生奔波,表达诗人羁旅漂泊、不知何时是头的酸楚。颈联两句,写诗人站在龟山上隔着中原向北方望去,面对仕途的挫折,想远离现实去东游寻仙,流露出诗人羁旅漂泊中的矛盾心情。尾联写元嘉旧事如今无人记得,当年营垒而今衰颓,荡然无存,引起古今兴亡之感,映衬诗人仕途不顺、调迁频繁的遭遇,表达了沧海桑田之感。用“元嘉旧事”的典故,借龟山故垒之摧颓,慨叹立功亦无用,抒发诗人一生沉浮、境遇变迁的飘荡不定之伤感。
17.答案:(1)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2)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18.答案:C
解析:文中的引号:刻意制造出各种怪头怪脸设法“惊世骇俗”。引号表示特殊含义。A项,“友邦人士”表示讽刺和否定;B项,“北京话”表示特定称谓;C项,“秋”表示特殊含义;D项,“过人头”表示直接引用。
19.答案:句中把剪花娘子比作野草野花,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剪花娘子和野草野花都是散布并埋没在大地山川之间,默默无闻,不为人知;剪花娘子和野草野花都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美。
解析:题干中说“比喻具有相似性”,这就提示了思考的方向,要指出“相似点”。文中的比喻句是“然而,这些天才散布并埋没在大地山川之间,就像契诃夫在《草原》中所写的那些无名的野草野花”,这个比喻句的本体是“这些天才”(即“剪花娘子”),喻体是“野草野花”。二者的相似点是:“它们天天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美,却不为人知,一代一代,默默地生长、开放与消亡”,即剪花娘子和野草野花都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美,但是它们都散布并埋没在大地山川之间,默默无闻,不为人知。
20.答案:(1)原文运用倒装,更能突出强调“我”想印画册让更多人了解剪花娘子的决心。
(2)原文“一定”单独成句,且使用感叹句式,表达感情强烈,强化了作者对民间艺人和剪纸艺术的喜爱、赞叹之情。
解析:从句子顺序来看,该句是正常语序,而原句采用了倒装句,将“一定”放到句子后面,且单独成句,运用叹号,这就突出强调“我”想印画册让更多人了解剪花娘子的决心;使用感叹句式,表达感情强烈,强化了作者对民间艺人和剪纸艺术的喜爱、赞叹之情。因此原句表达效果更好。
21.答案:【示例】①蛛丝马迹;②飞针走线;③生意盎然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处,由“依稀见到裂缝纵横”可知,应填写表示种种现象不明显但线索隐约可寻的成语,如“蛛丝马迹”等。②处,由前文“修补功夫”“缝合力”可知,应填写形容针线活做得熟练的成语来比喻植物根系对大地的“修补”,如“飞针走线”等。③处,由前文的“芳草绵绵”“绿草盖野”等可知,应填写描述矿井之上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画面的成语,如“生意盎然”“生意葱茏”等。
22.答案:【示例】①运用第二人称,与读者探讨“地面塌裂”的问题,如同面对面交流,亲切自然。②运用第三人称,引出树具有巨大缝合力的知识,客观严谨,增加文章的可信度与说服力。③运用第一人称,直抒胸臆,表达对矿区生态保护成就的赞叹,情感真挚强烈。④三种人称交叉使用,巧妙切换,叙述灵活,行文摇曳生姿。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鲜明、生动的能力。答题时,要先分析运用不同人称的表达效果,如运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运用第二人称亲切自然,运用第三人称灵活客观,然后再点出三种人称交叉运用的好处。开头“你想……”运用第二人称进行叙述,作者好像与读者在面对面交流,探讨采矿后大地塌裂的问题,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中间“人常说……要知道……”运用第三人称,叙述客观冷静,让人信服。结尾“我感叹……”运用第一人称直接抒情,表达作者的赞叹,情感真挚。文中灵活变换人称,使行文更自由流畅。
23.答案:略
解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第一则材料从正面强调吃苦的价值,吃苦才能成为“人上人”,才能实现逆袭。第二则材料则从反面否定“苦难”,注意是“苦难”而非“吃苦”,苦难里更多的带有被动吃苦的意味,是客观环境所带来的灾难、不幸、坎坷,例如身体的残缺,家境的贫苦亲人的离去,事业的受挫乃至各种天灾人祸等,都属于苦难,苦难本身并没有价值,也不会带来真正的成功,只有那些化悲痛为力量,化苦难为精神养分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在论证时需要辩证思考这一点,所有美化苦难,宣扬苦难美学的都是一种欺骗宣传。真正的“吃苦”是主动吃苦,是在自律、自强的前提下,理智找准方向,辨明路径,才能获得成功。简言之,吃苦与苦难阐述的是两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苦。前者是磨难,后者是苦难,苦难通常是由一系列不可控因素引起的,而迫不得已需要经历的苦,1痛苦和挑战,是个人的成长和超越,是人生态度的塑造,是人生价值观的体现,是对未来的启示。经历苦难是一种剥夺的过程,经历苦难是一种赋予的过程,它们背后逻辑是吃无效的苦和吃有效的苦。因此,这两句话并不矛盾,它们都提醒我们要正确看待“苦”,既要对苦难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又要勇敢面对人生中的挑战和困难,自律自强走向成功。
材料具有明显的思辨性,在文体上更适合写成议论文,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自找苦吃”与“承受磨难”的联系与区别,“自找苦吃”的内涵及实质,“自找苦吃”的积极意义,我们该自找什么样的苦,如何正确把握“吃苦”与“磨难”的关系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述“自找苦吃的积极意义”时,可以从身心的塑造、外在的成功等角度切入分析。在论述“我们该自找什么样的苦”时,可发散思维,如我们应主动吃学习的苦,吃劳动的苦,吃思考的苦等。
立意:
1.不盲目吃苦,不歌颂苦难。
2.有效吃苦,化“苦”为“乐”。
3.从“吃苦”中磨练意志,练就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