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遗传的细胞基础——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 易混易错学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8)遗传的细胞基础——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 易混易错学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9-11 15:3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遗传的细胞基础
——2025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
易混易错梳理
1.对同源染色体的概念理解不透彻
同源染色体的概念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二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二者缺一不可。因为形状和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就不属于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也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但也有例外,如性染色体X与Y虽然是同源染色体,但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却不同。最本质的是看它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否联会
2.对减数分裂图像分析不准
细胞分裂图像分析主要依据染色体的形态、行为和数目进行,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3.对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不到位
此类题考生往往因为未真正掌握相应的分析方法而出错。解此类题的基本步骤是先找出异常配子再与产生该异常配子的个体比较,分析异常配子的基因(或染色体)组成,进而分析出现异常的原因。
具体可采用“三看法”分析(以雄配子产生过程为例)
“一看”有无新基因:若异常配子中含有亲代基因型中不存在的基因,则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产生该变异的时期最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注意也可能是性原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二看”存在的是等位基因还是相同基因:对于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生物而言,①若配子中存在同源染色体或等位基因,则变异发生的原因应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若配子中出现起,则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引起的。②若配子中出现两条相同染色体或两个相同的基因,则变异发生的原因应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含两个A(a)或两个X 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引起的。若出现基因(染色体)组成为AAa或Aaa(XXY或XY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均异常引起的
“三看”异常配子的数量:根据减数分裂的过程可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时其产生的4个配子中染色体数(或基因数)均异常:若某个性原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只有一个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后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则其产生的配子中只有2个配子的染色体数(或基因数)异常故①若4个配子中,有2个配子相同,另2个配子不同,则出现异常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后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②若4个配子均异常,且遵循“两两相同,两两互补”原则,则出现异常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③若4个配子均异常,且各不相同,则出现异常的原因可能有2个,即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后子染色体未分离。
易混易错通关
1.为了研究细胞分裂的过程,研究团队将GFP基因和INEO基因(2个基因的每条单链均被32P标记)分别插入到鼠精原细胞(不含32P)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将其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得到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标记情况。若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某个子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B.若每个子细胞中均只有1条染色体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C.若进行减数分裂,某个子细胞中只有1条染色体含32p的概率为1/2
D.若进行减数分裂,GFP基因和NEO基因不可能存在于同一子细胞
2.图1为某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染色体图像,图2为减数分裂过程的部分时期中某物质或结构的数目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图1染色体图像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B.图2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与时期的关系
C.图2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组数与时期的关系
D.图2也可用于表示有丝分裂某些时期的染色体数量变化
3.如图1表示某动物细胞(2N=4)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图2中①~④表示该动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b、c分别表示某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物质或结构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甲、丁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而核DNA数目相同
B.该动物性腺中存在图1所示的所有细胞分裂方式
C.图2中处于③时期的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图2中处于②时期的细胞包含了图1中的丙
4.如图表示某动物的卵子的发生过程,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是第一极体,B是合子,C是受精
B.不同动物排出的卵子所处细胞时期可能不同
C.图中②是减数第一次分裂,③④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D.当观察到两个极体时,可以表明卵子已经完成了受精
5.蜜蜂受精卵(2n=32)发育成蜂王或工蜂,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如图为雄蜂产生精细胞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Ⅰ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8个四分体
B.减数分裂Ⅰ染色体数目未减半的原因可能与细胞未产生正常的纺锤体有关
C.若蜂王基因型为Aabb,则该蜂群中新发育成的雄蜂基因型可能有Ab和ab两种
D.据图可知,雄蜂的一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精细胞
6.高等植物的花粉是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它可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一个营养细胞和一个生殖细胞,生殖细胞可继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精子。题图是某二倍体高等植物花粉母细胞经分裂形成精子和营养细胞过程中相关物质的变化曲线,下列各项中能用该曲线表示的是( )
A.染色体数目在生殖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的变化
B.同源染色体对数在花粉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的变化
C.染色体组数在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过程中的变化
D.DNA分子数目在花粉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的变化
7.如图甲、乙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图丁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核DNA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所示细胞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B.甲、乙两图所示细胞所处的时期分别对应图丙的BC段和DE段
C.图丁中a时期可对应图丙的DE段,图丁中b时期的细胞可以对应图甲所示的细胞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均可用图丙表示
8.研究人员对某二倍体动物(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数目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是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与核DNA含量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它属于图2中类型c的细胞
B.若某细胞属于图2中的类型a,且取自睾丸,则该细胞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
C.若图2中类型b、c、d、e的细胞属于同一减数分裂,则出现的先后顺序可能是b、c、d、e
D.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c
9.如图为某二倍体(2n=10)植物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的镜检图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和图乙有同源染色体,图丙和图丁没有同源染色体
B.图甲中有20个核DNA分子,10条染色体
C.图乙有5个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D.图丙有20条染色单体,图丁有4个染色体组
10.图1~3分别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仅表示部分染色体),图4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模式图(虚线前后表示不同的分裂方式)。
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图____可以判断该动物的性别,图2细胞的名称是____,图2、图3分别位于图4曲线的____段。
(2)细胞分裂过程中,进行DNA分子复制的时期处于图4曲线中的____段。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图4曲线的____段,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图4曲线的____段。
(3)某研究小组培养该动物细胞样本,使其分别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实验期间收集到分裂细胞样本甲、乙、丙、丁,统计样本染色体数和DNA数如下表。
样本 标记染色体数 标记DNA数
甲 20 40
乙 10 20
丙 20 20
丁 10 10
①从上表推断,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既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又可能处于减数分裂样本的是_____。
②若某细胞的染色体数为11,DNA数为11,则该细胞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若某个子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含32P,可能是有丝分裂,也有可能是减数分裂,A错误;BCD、若进行有丝分裂,则4个子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的可能性有0、1、1、2条,或者1、1、1、1条,若进行减数分裂,则4个子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有0、0、2、2条,或者1、1、1、1条,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答案:D
解析:A、图1染色体形态清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A错误;
B、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对数与体细胞相同,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B错误;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组数不变,与体细胞数相等,C错误;
D、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粒)分开,染色体数量加倍,可用图2表示,D正确。
故选D。
3.答案:C
解析:图1中,甲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4个核DNA分子,丁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4个核DNA分子,A正确;该动物性腺中性粒细胞既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也可以进行有丝分裂,故存在图1所示的所有细胞分裂方式,B正确;由图1中的丙细胞细胞质均等分裂可以看出该动物为雄性个体,图2中处于③时期的细胞不可能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C错误;分析图2可知,a表示核DNA分子,b表示染色体,c表示染色单体,图2中②时期有染色单体,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的相同,而图1中的丙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正好与②时期细胞中的一致,D正确。
4.答案:C
解析:图中③为减数第一次分裂,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在受精过程中,次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因此C是受精,B是合子,A正确、C错误;不同动物排出的卵子所处细胞时期可能不同,如马、犬排出的卵子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猪、羊排出的卵子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B正确;当观察到两个极体时,表明卵子已完成了受精作用,D正确。
5.答案:A
解析:雄蜂的精原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因此在减数分裂Ⅰ前期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不存在四分体,A错误;由题图可知,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内的染色体均移向一极,另一极无染色体,而染色体的移动依靠纺锤丝的牵引,所以减数分裂Ⅰ染色体数目未减半的原因可能与细胞未产生正常的纺锤体有关,B正确;若蜂王基因型为Aabb,则可以形成基因型为ab和Ab的两种卵细胞,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所以该蜂群中新发育成的雄蜂基因型可能有Ab和ab两种,C正确;据图可知,雄蜂的一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精细胞,D正确。
6.答案:A
解析:A、生殖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是有丝分裂,该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先不变,分裂后期因着丝粒的分裂而加倍,分裂结束时再次减半,A正确;
B、花粉中已经不含同源染色体,其形成生殖细胞过程是有丝分裂,这个过程中均无同源染色体,B错误;
C、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的过程是减数分裂,该过程中染色体组数在减数分裂I结束时会减半,减数分裂II后期恢复,减数分裂II结束时再次减半,C错误;
D、DNA有核DNA和细胞质DNA,且DNA分子数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增加是一个渐变的过程,D错误。
故选A。
7.答案:A
解析: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含有同源染色体,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含同源染色体,A错误;图丙中BC段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与图甲对应,DE段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与图乙对应,B正确;图丁中a时期核DNA和染色体数目比为1:1,且相对含量都为4,可对应图丙的DE段,图丁中b时期核DNA数目是染色体数目的2倍,说明一条染色体上含2条染色单体,可对应图甲细胞,C正确;图丙纵轴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曲线既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也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D正确。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综合。图1细胞的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没有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的有同源染色体,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与图2的a细胞相符合,与c细胞不符合,A错误;该二倍体生物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都是2n条,而a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4n条,故图a细胞不可能为初级精母细胞,B错误;图2中b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DNA分子数目为4n,它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中期或后期的细胞,细胞c中染色体数目为2n,DNA分子数目为2n,它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DNA复制前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细胞d中染色体数目只有n条,比体细胞减少了一半,其DNA分子数目为2n,它可能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细胞e中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均为n,都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它可能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综合分析得这四个细胞所处减数分裂时期的先后顺序可能为b、c、d、e,C正确;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细胞中到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都有同源染色体,从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的细胞中都没有同源染色体了,综合上述分析知,一定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细胞a与b,D错误。
9.答案:D
解析:根据有无同源染色体及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分析,题图甲为减数分裂Ⅰ前期,题图乙为减数分裂Ⅰ中期,题图丙为减数分裂Ⅱ中期,题图丁为减数分裂Ⅱ后期。由于该生物体细胞中有2n=10条染色体,因此题图甲和题图乙中有5对同源染色体,题图丙和题图丁没有同源染色体,A叙述正确。题图甲为减数分裂Ⅰ前期,其中有10条染色体,20个核DNA分子,B叙述正确。题图乙为减数分裂Ⅰ中期,共有5个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C叙述正确。题图丙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有10条染色单体,题图丁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D叙述错误。
10.答案:(1)1;次级精母细胞;HI段,CD
(2)AB段、FG;BC段、HI;FG
(3)①20;甲、丙;②减数分裂Ⅰ后期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移向了细胞同一极;或者减数分裂Ⅱ后期,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移向了细胞同一极
解析:(1)通过图1可以判断该动物的性别,图1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为雄性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图2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叫作次级精母细胞,位于图4曲线的HI段,图3为有丝分裂后期,位于图4曲线的CD段。
(2)细胞分裂过程中,进行DNA分子复制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分别对应图4曲线中的AB段、G段。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分别对应图4中曲线的BC段和HI段。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对应图4曲线的FG段。
(3)①题表中甲细胞标记染色体数为20、标记DNA数为40,乙细胞标记染色体数为10、标记DNA数为20,说明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0,既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又可能处于减数分裂样本的是甲(如有丝分裂前、中期或减数分裂Ⅰ)、丙(分裂间期的G1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末期)。
②若某细胞的染色体数为11,DNA数为11,则该细胞为配子或(第二)极体,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减数分裂Ⅰ后期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移向了细胞同一极:或者减数分裂Ⅱ后期,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移向了细胞同一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