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酶的作用和本质——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1.1酶的作用和本质——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9-11 15:3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1酶的作用和本质
——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
A.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B.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D.提供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取4支试管,编号1~4,分别往试管中加入2mL浓度为0.5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后,按照表1进行相关实验。一定能产生气泡的试管编号是( )
试管编号 1 2 3 4
加入物质 适量唾液 锈铁钉 生土豆块 熟土豆块
A.1和2 B.2和4 C.2和3 D.3和4
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全面而准确的是( )
A.酶是蛋白质
B.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D.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4.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甲、乙两种酶,甲、乙酶催化反应的速率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甲、乙两酶的化学本质分别最可能是( )
A.蛋白质、RNA B.RNA、蛋白质 C.蛋白质、蛋白质 D.RNA、RNA
5.在三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再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FeCl3溶液、新鲜猪肝研磨液,生物化学反应速率曲线如下图所示,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代表的是( )
A.加入蒸馏水、FeCl3溶液、新鲜猪肝研磨液
B.加入新鲜猪肝研磨液、FeCl3溶液、蒸馏水
C.加入FeCl3溶液、新鲜猪肝研磨液、蒸馏水
D.加入新鲜猪肝研磨液、蒸馏水、FeCl3溶液
6.将2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再往a试管中加入2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b试管中加入2滴FeCl3溶液。以下曲线与反应结果相符的是( )
A. B.
C. D.
7.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由细胞产生,并且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
B.酶都是蛋白质,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C.酶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D.酶具有催化作用和调节作用
8.如图中的新鲜土豆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 )
A.若有大量气体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块中含有过氧化氢酶B.若增加新鲜土豆块的数量,一定时间内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块的数量有限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9.如图表示反应物A在无催化剂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产物P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离开细胞后无催化作用
B.酶在作用时可以为反应提供的能量为ac
C.若将酶换为无机催化剂,则b在纵轴上向上移动
D.由图中反应物和产物所含能量关系可知,这是一个吸能反应
10.下图表示某反应进行时,有酶参与和无酶参与的能量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反应为放能反应
B.曲线Ⅰ表示有酶参与
C.E2为反应前后能量的变化
D.酶参与反应时,所降低的活化能为E4
1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B.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在较温和条件下进行
C.酶都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12.反应底物从常态转变为活跃状态所需的能量称为活化能“如图为无催化剂、H+酶催化下蔗糖水解反应能量变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酶具有催化作用,是因为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B.E2和E3分别表示H+和酶为化学反应提供的活化能
C.H+降低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是E2
D.酶具有高效性,其实质是在于E1-E3>E1-E2
13.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酶都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下表为某兴趣小组进行的实验及相应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试管 反应物 加入物质 反应条件 实验现象(10s)
1 3ml2%H2O2溶液 二氧化锰少许 室温 少量气泡
2 3ml2%H2O2溶液 马铃薯匀浆适量 室温 大量气泡
3 3ml2%H2O2溶液 人新鲜唾液适量 室温 没有气泡
A.若置于60℃条件下,试管2产生的气泡明显多于试管1
B.在40℃条件下,试管2在进行实验10s和100s时酶的活性相同
C.试管3没有气泡产生,说明唾液中没有具有活性的酶
D.若其他条件相同,改用马铃薯切片,则试管2产生的气泡会明显减少
二、非选择题
14.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H2O2,它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但生物体内的过氧化氢酶能使其分解为无毒物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酶能促进过氧化氢分解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
(2)“生物体内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某同学为验证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不是RNA,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以下材料进行实验,请帮他补充完整。
实验材料和试剂: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酶溶液,蛋白酶,RNA水解酶;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试管夹等。
实验步骤:
①取适量过氧化氢酶溶液均分为两份,一份用适量蛋白酶处理,___________处理,备用。
②取三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分别加入___________。
③向A试管中滴加两滴过氧化氢酶溶液,B、C试管的处理是___________。
④观察三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速率。
预期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
15.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对实验的处理如下表所示。
试管编号 实验处理
加入体积分数 为3%的过氧 化氢溶液/mL 温度 加入试剂
1 2 常温 —
2 2 90 ℃ —
3 2 常温 2滴质量分数为3.5% 的FeCl3溶液
4 2 常温 2滴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
(1)在上表的实验处理中,研究了哪些自变量?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无关变量: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用的肝脏要求新鲜,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若要研究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差别,可选用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
(4)若试管1和试管2组成对照实验,能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
(5)除了(4)小题的对照实验,请再找出一组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该对照实验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述实验中的____________是实验组,_______________是对照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酶不能增加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酶可以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幅度提高的原因是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可以明显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不会为反应物提供能量,B正确。
2.答案:C
解析:1、唾液中不含过氧化氢酶,因此,向试管中加入适量唾液,不能产生气泡,1不符合题意。2、锈铁钉含铁离子,能作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因此,向试管中加入锈铁钉,可以观察到产生气泡,2符合题意。3、生土豆块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因此,向试管中加入生土豆块,能产生气泡,3符合题意。4、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熟土豆块中的过氧化氢酶已经丧失活性,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因此,向试管中加入熟土豆块,不能产生气泡,4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能产生气泡的试管为2和3.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答案:C
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A错误,C正确;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 B错误;在适宜条件下,酶在细胞内或细胞外都能起作用,D错误。
4.答案:B
解析:用蛋白酶处理甲、乙两种酶后,乙酶催化反应的速率降低,甲酶催化反应的速率不变,说明乙酶能被蛋白酶分解,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甲酶不能被蛋白酶水解,其化学本质为RNA,故选B。
5.答案:B
解析: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过氧化氢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曲线①为新鲜猪肝研磨液,曲线②为FeCl3溶液,曲线③为蒸馏水,B正确,ACD错误。
6.答案:A
解析:a、b试管中都加入了2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a试管中再加入2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含过氧化氢酶),b试管中再加入2滴FeCl3溶液(无机催化剂),则a试管中催化效率更高。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但是不改变反应的方向、平衡点和产物最终的生成量,因此,随着反应时间的进行,两支试管的底物逐渐减少最后为0,但a试管底物先降为0,A符合题意。
7.答案:C
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为RNA,酶不具有调节作用,B、D错误;条件适宜时,酶在生物体内和体外都能发挥作用,且反应前后性质不变,A错误,C正确。
8.答案:C
解析:分解产生,若有大量气体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块中含有过氧化氢酶,A正确;增加新鲜土豆块的数量,则过氧化氢酶的数量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催化作用增强,一定时间内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B正确;酶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可以重复使用,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底物有限,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温度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D正确。
9.答案:C
解析:酶发挥作用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非提供能量,其降低的活化能为ab,B错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C正确;反应物能量高于产物能量,该反应是放能反应,D错误。
10.答案:D
解析:A、由图像可知,反应物甲的能量小于生成物乙的能量,正反应为吸能反应,错误;B、曲线Ⅱ表示有酶参与,错误;C、E1—E4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C错误;D、酶参与反应时,所降低的活化能为E2,D正确。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A、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A正确;
B.高温、低温、过酸、过碱都会影响酶的活性,故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在较温和条件下进行,B正确;
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少数酶是RNA,是在细胞核合成的,C错误;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D正确。
故选C。
12.答案:D
解析:酶具有催化作用,是因为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错误;E2和E3分别表示H+和酶催化的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B错误;无催化剂催化时需要的活化能是E1,H+参与下的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是E2,H+降低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为E1-E2,C错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即E1-E3>E1-E2,D正确。
13.答案:D
解析:A、60℃已远远高于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酶几乎失活。而试管1中的无机催化剂仍然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60℃条件下,试管1比试管2反应速率快,产生气泡更多,A错;
B.酶促反应过程中,底物与酶作用部位结合,酶的构象发生变化,活性也随之改变,反应结束时,酶的作用位点上不再含有底物基团,酶的构象恢复,其活性恢复。实验进行100s时,3ml2%的过氧化氢已分解完,所以试管2在进行实验10s和100s时酶的活性不同,B错;
C.酶具有专一性,淀粉酶不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所以试管3没有气泡。唾液中没有过氧化氢酶,但有活性的唾液淀粉酶,C错;
D.马铃薯切片中,还有一些过氧化氢酶在细胞中没有释放出来,比马铃薯匀浆中的过氧化氢酶少得多。酶的数量减少,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减慢。所以其他条件相同时,改用马铃薯切片,试管2产生的气泡会明显减少,D正确。
故选D。
14.答案:(1)过氧化氢酶能降低过氧化氢分解时的活化能
(2)另一份用等量RNA水解酶;等量的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B试管加入等量的用蛋白酶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溶液,C试管加入等量的用RNA水解酶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溶液;A、C试管产生气泡速率快,B试管气泡产生速率慢或无气泡产生;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不是RNA
解析:(1)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2)题述实验验证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不是RNA,可采用酶解法。实验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15.答案:(1)温度、催化剂种类;过氧化氢溶液、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的用量、溶液的pH等(写出一种即可)
(2)若肝脏放置时间过长,过氧化氢酶会被破坏,影响实验效果
(3)试管3和试管4
(4)加热能促进过氧化氢分解
(5)答案一:试管1和试管3;FeCl3溶液中的Fe3+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答案二:试管1和试管4;肝脏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答案三:试管1、试管3和试管4;FeCl3溶液中的Fe3+和肝脏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都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且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于FeCl3溶液中的Fe3+
(6)试管2、试管3和试管4;试管1
解析: (1)由表中的实验处理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催化剂种类,过氧化氢溶液、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的用量以及溶液的pH等都属于无关变量。(2)若肝脏放置时间太久,其中含有的过氧化氢酶会被破坏,失去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能力。
(3)若要研究酶和无机催化剂的差别,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种类,因此可选用表格中的试管3和试管4。
(4)试管1和试管2组成对照实验,自变量是温度,二者比较可以说明加热对过氧化氢分解具有促进作用,其作用原理是加热使过氧化氢分子得到了能量,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分解的活跃状态。
(5)表格中试管1与试管3或试管4可组成对照实验,说明无机催化剂Fe3+或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作用;试管1与试管3、试管4可组成对照实验,说明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效率比Fe3+高。
(6)本实验中的试管2、试管3、试管4是实验组,试管1是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