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分班考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分班考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11 15:12:31

文档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分班考试题
1.(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被后人称为“微生物学之父”.他认为,食物中的微生物不会凭空冒出来.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定并实施方案 D.交流讨论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科学探究重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
【解答】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本题中,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是对问题提出的假设.
故选:B.
2.(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装运氢氧化钠(有腐蚀性)的箱子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解析】【分析】氢氧化钠属于腐蚀性固体,然后根据各选项图标的含义解答。
【解答】A、图为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A错误;
B、图为腐蚀品标志图为剧毒品标志,B正确;
C、图为剧毒品标志 ,故C错误;
D、图为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D错误。
故答案为:B
3.(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夏天的早晨,杭州市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  )
A.0 ℃ B.25 ℃ C.50 ℃ D.75 ℃
【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对气温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夏天的早晨,杭州市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25℃,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4.(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某同学在测量圆柱体的周长时,把一张矩形纸条紧紧包在圆柱体外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如图所示。然后在纸的重叠处用针扎个孔,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两孔之间的距离,如此测出的圆柱体的周长(  )
A.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大
B.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小
C.因实验方法错误,偏大或偏小都有可能
D.实验方法没有错误
【答案】D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实验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解答】题上提到的用矩形只是一种误导,因为无论用什么来测量只需要一条线,所以纸条是否垂直都没有关系,因此该实验没有错误。D正确,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为了提高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下述哪些结构的改变是正确的(  )
A.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大一些
B.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小一些
C.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粗一些
D.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细一些
【答案】D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温度计是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把温度的变化转变成了液体体积的变化.
【解答】解:当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细一些,当温度发生微小的变化时,液柱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故选D.
6.(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的对象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答案】D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对“放大或缩小”的理解判断。
【解答】“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的对象是指该细小物体的长度或宽度,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7.(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滴加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点燃酒精灯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常用仪器的名称
【解析】【分析】常见实验操作是否正确,要根据各个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来进行判断。
【解答】A、使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量不可以超过试管容积的,A错误,不符合题意;
B、使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竖直位于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中),B错误,不符合题意;
C、使用量筒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C正确,符合题意;
D、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一支已测过体温但没有甩几下的体温计,读数是37.5℃,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用此体温计再去连续测两个病人的体温。如果这两个人实际体温为36.8℃和38.6℃,那么在测量时,体温计上的读数分别为(  )
A.36.8℃ 38.6℃ B.37.5℃ 38.6℃
C.36.8℃ 37.5℃ D.37.5℃ 37.5℃
【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温度计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当温度降低时,里面的水银柱缩小,会从这个位置断开,从而保证示数不变。据此可知,只有温度升高时示数才会发生改变,等于或低于它原来的示数时将示数保持不变,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体温计的结构可知,36.8℃低于原来的示数37.5℃,因此温度计的示数保持37.5℃不变。而38.6℃高于37.5℃,则示数会升高,那么温度计的示数为38.6℃。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9.(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用排水法测量物体的体积时,以下四种操作方法中,会导致测量结果比物体真实体积偏大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测量前,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大多数液体在静止时,液面在量筒内呈凹形。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切;若仰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小,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大,排水法测体积=V2-V1。
【解答】第一组中先仰视读数,导致测量结果偏小,后面平视读数体积正确,故V2-V1偏大;第二组中先俯视读数导致测量体积偏大,再平视读数体积正确,故V2-V1偏小;第三组中第一次平视,体积正确,第二次仰视读数偏小,测得的体积V2-V1偏小;第四组中先平视,后俯视导致体积偏大,故V2-V1偏大。
故答案为:D。
10.(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为了探究食物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学校项目化小组同学用已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表中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
瓶号 甲 乙 丙
加入物质 20毫升灭菌肉汤 20毫升灭菌肉汤 20毫升灭菌肉汤
瓶口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温度 25℃ 5℃ 25℃
A.2组,温度、消毒棉球 B.2组,温度、细菌
C.3组,温度、消毒棉球、空气 D.2组,温度、空气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溢一的变量。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锥形瓶中,甲和丙作对照,丙瓶口不做处理,空气中的细菌能进入甲锥形瓶,甲瓶口用消毒棉球塞住,空气中的细菌不能进入丙锥形瓶,除了有无细菌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形成了以细菌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乙和丙除了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形成了以温度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所以表中包含了2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细菌。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1.(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测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体的长度。在5℃时测得的长度为L1,在 30℃时测得的长度为L2。如果两次的测量方法都正确,且L1>L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材料膨胀程度不同,且材料乙的膨胀程度大
B.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降低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C.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升高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答案】C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实得到的测量值就是物体的真实长度与尺上单位长度的比值;
(2)刻度尺的材料温度升高后膨胀程度大,那么温度降低后缩小程度也大。
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A.如果两种物质的膨胀程度相同,那么两个温度下测得的结果应该是相同的;因为L1>L2,所以L2B.因为升高相同的温度时乙的膨胀程度小,那么降低相同的温度时乙缩小的程度也小,因此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降低相同温度后乙的长度大于甲的长度,故B错误;
C.因为升高相同的温度时乙的膨胀程度小,所以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升高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故C正确;
D.综上所述,故D错误。
故选C。
12.(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但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5℃;在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95℃。下列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示数,其实际温度应分别是(  )
A.41℃、60℃ B.35℃、55℃ C.40℃、59℃ D.35℃、40℃
【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温度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因此温度的变化量与刻度值的变化量成正比。设实际温度为t,显示温度为t',那么二者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根据公式可知,当温度计的示数为41℃时,那么:

解得:t=40℃;
当实际温度为60℃时,那么:

解得:t'=59℃。
故选C。
13.(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以下是实验室中常用到的实验仪器。
(1)写出仪器D的名称   ;
(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要用到   。(用字母表示)
(3)若某同学用A量取液体时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时,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    (填“<”“>”或“=”)15mL。
【答案】(1)水槽
(2)E
(3)>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
【解析】【分析】(1)A是量筒、B是试管、C是烧杯、D是水槽、E是滴管、F是集气瓶。(2)根据各仪器的作用功能可以回答此题。(3)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俯视偏大,仰视偏小。
【解答】(1) 写出仪器D的名称水槽;
(2)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要用到滴管E。
(3) 若某同学用A量取液体时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时,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15mL。
故答案为:(1)水槽;(2)E;(3)>
14.(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仪器名称:A   ,D   ,G   。
(2)用于加热约10毫升液体需要用到哪些仪器   (填名称)。
【答案】(1)胶头滴管;试管;镊子
(2)酒精灯,试管,试管夹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
【解析】【分析】(1)根据所指仪器的名称解答;
(2)根据加热液体的实验操作过程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A为胶头滴管,D为试管,G为镊子;
(2)加热液体时,要将液体装在试管中,用试管夹固定后放在酒精灯上,则需要仪器为:酒精灯、试管和试管夹。
15.(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读数:①如图1所示,物体A的长度的测量值为   cm;②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③如图3所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mL。
【答案】2.35;26;42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首先弄清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将木块两个边线所对刻度值相减得到物体A的长度,注意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读值;
(2)根据刻度值增大的方向确定实际温度在0上还是0下,然后确定分度值,最后根据液面的位置读出温度即可;
(3)弄清量筒的分度值,然后根据凹形液面的最低处所对的刻度值读出液体的体积。
【解答】(1)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那么物体A长度测量结果的真实值为:12.3cm-10.0cm=2.3cm,估读值为0.05cm,因此物体A长度的测量值为:2.3cm+0.05cm=2.35cm;
(2)根据图2可知,温度计的刻度向上增大,那么实际温度在0℃以上。分度值为1℃,那么此时的温度为:30℃-1℃×4=26℃。
(3)根据图3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那么水的体积为40mL+2mL×1=42mL。
16.(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
(1)实验室温度计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
(2)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的主要步骤有: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到水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估测水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C.稍候,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取出温度计;
E.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读取示数。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填字母)。
(3)如图甲温度计测得的温度是   ,乙温度计测得的温度是   。
【答案】(1)液体热胀冷缩
(2)BACED
(3)16℃;-11℃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解答;
(2)根据温度计使用规范分析判断;
(3)根据图片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根据液面位置读出示数。
【解答】(1)实验室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的主要步骤有:
B.估测水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到水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C.稍候,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E.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读取示数。
D.取出温度计。
则合理的顺序为: BACED 。
(3)根据图片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5℃,甲的刻度值向上增大,则示数为16℃;乙的刻度值向下增大,则示数为-11℃。
17.(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图中第   (填序号)次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   。
【答案】①③;5 cm3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排水法测物体体积的实验过程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②中量筒的示数=水的体积+铁块的体积,④中量筒的示数=水的体积+铁块的体积+石蜡的体积。比较可知,②和④的示数之差就是石蜡的体积,因此图中①③次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为:V=59mL-54mL=5mL=5cm3。
18.(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周日张丽同学帮助妈妈去市场买菜,发现包心菜的叶子是绿色的,里面的叶子是白色的。经仔细观察,她又发现大葱和韭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的,露出地面的部分却是绿色的。张丽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吗?于是她用家里的蒜瓣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
(1)张丽同学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
张丽将基本相同的两枚蒜瓣分别栽种在甲、乙两个相同花盆中,然后将甲花盆放在   下,乙花盆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定时观察记录蒜苗叶子的颜色;
(2)假如张丽的假设是正确的,请你预测实验现象:   ;
(3)在设计这个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   ,设计两个装置的目的是进行   。
(4)实验结束后,张丽发现自己设计的实验有一不足之处,你发现了吗?请你指出来   。
【答案】(1)阳光(光照)
(2)甲组蒜苗叶子为绿色、乙组蒜苗叶子为无色
(3)光照;对照
(4)每组蒜瓣数量只有一枚、存在偶然性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1) 因为要研究的是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所以需要控制光照不一样,其他条件一样,因此将基本相同的两枚蒜瓣分别栽种在甲、乙两个相同花盆中,然后将甲花盆放在阳光(光照) 。
(2)假如假设是正确的,因为甲盆是放在光下的,应该有叶绿素形成,故而蒜苗是绿色的;而乙组是放在密闭的纸箱里的,不见光,应该没有叶绿素形成,故而蒜苗呈现无色 。
(3)此实验探究的是“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因而设置的变量应该是光。甲组和乙组一个是光照,一个是黑暗,只存在这一个变量,其他的条件都相同,这就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4)实验有一不足之处 : 每组蒜瓣数量只有一枚、存在偶然性 。
19.(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到量程的水量;
(1)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   时的水量
(2)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 15 厘米 3)、两个 100 毫升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3)利用 100 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能测出上题中小石块体积的“适量的水”可能有(  )
A.5 毫升 B.50 毫升 C.80 毫升 D.95 毫升
【答案】(1)恰好全部浸没或刚好漂浮物体
(2)方法一: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 1 底部,在量筒 2 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 V0,把量筒 2 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 1 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 2 内剩余水的体积 V1,此时量筒 1 内的水量 V2 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 V2=V0-V1。(水面接近恰好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 方法二: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底部,然后将水慢慢倒入量筒中,当量筒中水面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里水的体积,就是该小石块的最少水量。
(3)A;B;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1)利用差量法测物体的体积时,需要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因此容器内的最少水量一定要能够保证物体被完全浸没即可;故答案为:恰好全部浸没或刚好漂浮物体;
(2)测其最少水量,可以采用差量法来完成,将小石块放在量筒中,加入至刚 好淹没小石块即可,取出小石块读取示数即可;或者用一个量筒放入小石块,另一个量筒取水读数后,向另一个量筒加水至刚淹没小石块,两次示数之差即为最小体积;故答案为:方法一: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 1 底部,在量筒 2 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 V0,把量筒 2 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 1 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 2 内剩余水的体积 V1,此时量筒 1 内的水量 V2 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 V2=V0-V1。(水面接近恰好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 方法二: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底部,然后将水慢慢倒入量筒中,当量筒中水面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里水的体积,就是该小石块的最少水量;
(3)小石块的体积是15立方厘米,所以加起来的总体积不可以超过总量程;
A、5+15=20<100;故A符合;
B、50+15=65<100;故B符合;
C、80+15=95<100;故C符合;
D、95+15=110>100;故D不符合;
故答案为:ABC;
故答案为:(1)恰好全部浸没或刚好漂浮物体;(2)方法一: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 1 底部,在量筒 2 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 V0,把量筒 2 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 1 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 2 内剩余水的体积 V1,此时量筒 1 内的水量 V2 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 V2=V0-V1。(水面接近恰好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 方法二: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底部,然后将水慢慢倒入量筒中,当量筒中水面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里水的体积,就是该小石块的最少水量;(3)ABC。
20.(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小宇说:“把温度计插入水中,然后立即进行读数。”小丽说:“温度计插入水中后,应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而小强却说:“温度计插入水中的时间越久越好,因为这样读数更精确。”请你对他们三人的看法发表评论。
【答案】小宇的说法不正确;小丽的说法正确;小强的说法不正确。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小宇的说法不正确,因为温度计插入水中立即读数不准确,时间短玻璃泡内液体的温度与被测液体的温度没有完全一致,因此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不能反映被测物体的温度;小丽的说法正确,待示数稳定后进行读数;小强的说法不正确,等一段时间水的温度可能会变化,达不到读数精确的目的。
【分析】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1.(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有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时温度计的示数(T)与实际准确温度(t)关系
的图像,如图所示。
(1)将此温度计分别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温度计示数各为多少?
(2)若用这支温度计测出教室里的温度为 23℃,则实际温度是多少?
(3)分析图象信息,写出 T 与 t 数学关系式。
【答案】(1)测量温差:32℃-14℃=18℃,实际温差:30℃-10℃=20℃,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分析图象可以发现:14℃-0.9×10℃=5℃,32℃-0.9×30℃=5℃,
由此得出测量的温度值与实际温度值的关系为:T=0.9t+5℃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该温度计的示数就是:T=0.9×0℃+5℃=5℃;
沸水的温度是 100℃,该温度计的示数就是:T′=0.9×100℃+5℃=95℃
(2)解:将 23℃代入 T=0.9t+5℃,可得:23℃=0.9t+5℃
则 0.9t=23℃-5℃,所以 t=20℃
(3)解:T 与 t 的关系式:T=0.9t+5℃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
【解答】(1)由图像可知,示数与温度的变化量是直线变化,说明是均匀变化的,所以只要找到对应的关系即可;故答案为:测量温差:32℃-14℃=18℃,实际温差:30℃-10℃=20℃,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8 /20 = 9/ 10
分析图象可以发现:14℃-0.9×10℃=5℃,32℃-0.9×30℃=5℃,
由此得出测量的温度值与实际温度值的关系为:T=0.9t+5℃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该温度计的示数就是:T=0.9×0℃+5℃=5℃;
沸水的温度是 100℃,该温度计的示数就是:T′=0.9×100℃+5℃=95℃;
(2)由(1)可知,对应的关系式为:T=0.9t+5,当T=23时,23=0.9t+5;则t=20℃故答案为:将 23℃代入 T=0.9t+5℃,可得:23℃=0.9t+5℃
则 0.9t=23℃-5℃,所以 t=20℃;
(3)由(1)可知,T 与 t 的关系式:T=0.9t+5℃;故答案为:T 与 t 的关系式:T=0.9t+5;
故答案为:(1)测量温差:32℃-14℃=18℃,实际温差:30℃-10℃=20℃,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8 /20 = 9/ 10
分析图象可以发现:14℃-0.9×10℃=5℃,32℃-0.9×30℃=5℃,
由此得出测量的温度值与实际温度值的关系为:T=0.9t+5℃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该温度计的示数就是:T=0.9×0℃+5℃=5℃;
沸水的温度是 100℃,该温度计的示数就是:T′=0.9×100℃+5℃=95℃;
(2)
将 23℃代入 T=0.9t+5℃,可得:23℃=0.9t+5℃
则 0.9t=23℃-5℃,所以 t=20℃;
(3)T 与 t 的关系式:T=0.9t+5。
1 / 1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分班考试题
1.(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被后人称为“微生物学之父”.他认为,食物中的微生物不会凭空冒出来.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定并实施方案 D.交流讨论
2.(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装运氢氧化钠(有腐蚀性)的箱子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3.(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夏天的早晨,杭州市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  )
A.0 ℃ B.25 ℃ C.50 ℃ D.75 ℃
4.(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某同学在测量圆柱体的周长时,把一张矩形纸条紧紧包在圆柱体外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如图所示。然后在纸的重叠处用针扎个孔,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两孔之间的距离,如此测出的圆柱体的周长(  )
A.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大
B.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小
C.因实验方法错误,偏大或偏小都有可能
D.实验方法没有错误
5.(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为了提高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下述哪些结构的改变是正确的(  )
A.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大一些
B.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小一些
C.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粗一些
D.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细一些
6.(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的对象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7.(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滴加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点燃酒精灯
8.(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一支已测过体温但没有甩几下的体温计,读数是37.5℃,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用此体温计再去连续测两个病人的体温。如果这两个人实际体温为36.8℃和38.6℃,那么在测量时,体温计上的读数分别为(  )
A.36.8℃ 38.6℃ B.37.5℃ 38.6℃
C.36.8℃ 37.5℃ D.37.5℃ 37.5℃
9.(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用排水法测量物体的体积时,以下四种操作方法中,会导致测量结果比物体真实体积偏大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为了探究食物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学校项目化小组同学用已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表中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
瓶号 甲 乙 丙
加入物质 20毫升灭菌肉汤 20毫升灭菌肉汤 20毫升灭菌肉汤
瓶口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温度 25℃ 5℃ 25℃
A.2组,温度、消毒棉球 B.2组,温度、细菌
C.3组,温度、消毒棉球、空气 D.2组,温度、空气
11.(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测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体的长度。在5℃时测得的长度为L1,在 30℃时测得的长度为L2。如果两次的测量方法都正确,且L1>L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材料膨胀程度不同,且材料乙的膨胀程度大
B.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降低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C.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升高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12.(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但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5℃;在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95℃。下列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示数,其实际温度应分别是(  )
A.41℃、60℃ B.35℃、55℃ C.40℃、59℃ D.35℃、40℃
13.(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以下是实验室中常用到的实验仪器。
(1)写出仪器D的名称   ;
(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要用到   。(用字母表示)
(3)若某同学用A量取液体时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时,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    (填“<”“>”或“=”)15mL。
14.(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仪器名称:A   ,D   ,G   。
(2)用于加热约10毫升液体需要用到哪些仪器   (填名称)。
15.(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读数:①如图1所示,物体A的长度的测量值为   cm;②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③如图3所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mL。
16.(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
(1)实验室温度计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
(2)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的主要步骤有: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到水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估测水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C.稍候,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取出温度计;
E.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读取示数。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填字母)。
(3)如图甲温度计测得的温度是   ,乙温度计测得的温度是   。
17.(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图中第   (填序号)次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   。
18.(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周日张丽同学帮助妈妈去市场买菜,发现包心菜的叶子是绿色的,里面的叶子是白色的。经仔细观察,她又发现大葱和韭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的,露出地面的部分却是绿色的。张丽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吗?于是她用家里的蒜瓣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
(1)张丽同学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
张丽将基本相同的两枚蒜瓣分别栽种在甲、乙两个相同花盆中,然后将甲花盆放在   下,乙花盆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定时观察记录蒜苗叶子的颜色;
(2)假如张丽的假设是正确的,请你预测实验现象:   ;
(3)在设计这个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   ,设计两个装置的目的是进行   。
(4)实验结束后,张丽发现自己设计的实验有一不足之处,你发现了吗?请你指出来   。
19.(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到量程的水量;
(1)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   时的水量
(2)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 15 厘米 3)、两个 100 毫升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3)利用 100 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能测出上题中小石块体积的“适量的水”可能有(  )
A.5 毫升 B.50 毫升 C.80 毫升 D.95 毫升
20.(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小宇说:“把温度计插入水中,然后立即进行读数。”小丽说:“温度计插入水中后,应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而小强却说:“温度计插入水中的时间越久越好,因为这样读数更精确。”请你对他们三人的看法发表评论。
21.(2024七上·温州开学考)有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时温度计的示数(T)与实际准确温度(t)关系
的图像,如图所示。
(1)将此温度计分别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温度计示数各为多少?
(2)若用这支温度计测出教室里的温度为 23℃,则实际温度是多少?
(3)分析图象信息,写出 T 与 t 数学关系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科学探究重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
【解答】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本题中,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是对问题提出的假设.
故选:B.
2.【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解析】【分析】氢氧化钠属于腐蚀性固体,然后根据各选项图标的含义解答。
【解答】A、图为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A错误;
B、图为腐蚀品标志图为剧毒品标志,B正确;
C、图为剧毒品标志 ,故C错误;
D、图为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D错误。
故答案为:B
3.【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对气温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夏天的早晨,杭州市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25℃,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4.【答案】D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实验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解答】题上提到的用矩形只是一种误导,因为无论用什么来测量只需要一条线,所以纸条是否垂直都没有关系,因此该实验没有错误。D正确,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D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温度计是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把温度的变化转变成了液体体积的变化.
【解答】解:当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细一些,当温度发生微小的变化时,液柱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故选D.
6.【答案】D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对“放大或缩小”的理解判断。
【解答】“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的对象是指该细小物体的长度或宽度,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7.【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常用仪器的名称
【解析】【分析】常见实验操作是否正确,要根据各个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来进行判断。
【解答】A、使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量不可以超过试管容积的,A错误,不符合题意;
B、使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竖直位于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中),B错误,不符合题意;
C、使用量筒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C正确,符合题意;
D、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温度计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当温度降低时,里面的水银柱缩小,会从这个位置断开,从而保证示数不变。据此可知,只有温度升高时示数才会发生改变,等于或低于它原来的示数时将示数保持不变,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体温计的结构可知,36.8℃低于原来的示数37.5℃,因此温度计的示数保持37.5℃不变。而38.6℃高于37.5℃,则示数会升高,那么温度计的示数为38.6℃。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9.【答案】D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测量前,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大多数液体在静止时,液面在量筒内呈凹形。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切;若仰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小,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大,排水法测体积=V2-V1。
【解答】第一组中先仰视读数,导致测量结果偏小,后面平视读数体积正确,故V2-V1偏大;第二组中先俯视读数导致测量体积偏大,再平视读数体积正确,故V2-V1偏小;第三组中第一次平视,体积正确,第二次仰视读数偏小,测得的体积V2-V1偏小;第四组中先平视,后俯视导致体积偏大,故V2-V1偏大。
故答案为:D。
10.【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溢一的变量。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锥形瓶中,甲和丙作对照,丙瓶口不做处理,空气中的细菌能进入甲锥形瓶,甲瓶口用消毒棉球塞住,空气中的细菌不能进入丙锥形瓶,除了有无细菌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形成了以细菌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乙和丙除了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形成了以温度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所以表中包含了2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细菌。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1.【答案】C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实得到的测量值就是物体的真实长度与尺上单位长度的比值;
(2)刻度尺的材料温度升高后膨胀程度大,那么温度降低后缩小程度也大。
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A.如果两种物质的膨胀程度相同,那么两个温度下测得的结果应该是相同的;因为L1>L2,所以L2B.因为升高相同的温度时乙的膨胀程度小,那么降低相同的温度时乙缩小的程度也小,因此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降低相同温度后乙的长度大于甲的长度,故B错误;
C.因为升高相同的温度时乙的膨胀程度小,所以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升高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故C正确;
D.综上所述,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温度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因此温度的变化量与刻度值的变化量成正比。设实际温度为t,显示温度为t',那么二者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根据公式可知,当温度计的示数为41℃时,那么:

解得:t=40℃;
当实际温度为60℃时,那么:

解得:t'=59℃。
故选C。
13.【答案】(1)水槽
(2)E
(3)>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
【解析】【分析】(1)A是量筒、B是试管、C是烧杯、D是水槽、E是滴管、F是集气瓶。(2)根据各仪器的作用功能可以回答此题。(3)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俯视偏大,仰视偏小。
【解答】(1) 写出仪器D的名称水槽;
(2)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要用到滴管E。
(3) 若某同学用A量取液体时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时,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15mL。
故答案为:(1)水槽;(2)E;(3)>
14.【答案】(1)胶头滴管;试管;镊子
(2)酒精灯,试管,试管夹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
【解析】【分析】(1)根据所指仪器的名称解答;
(2)根据加热液体的实验操作过程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A为胶头滴管,D为试管,G为镊子;
(2)加热液体时,要将液体装在试管中,用试管夹固定后放在酒精灯上,则需要仪器为:酒精灯、试管和试管夹。
15.【答案】2.35;26;42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首先弄清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将木块两个边线所对刻度值相减得到物体A的长度,注意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读值;
(2)根据刻度值增大的方向确定实际温度在0上还是0下,然后确定分度值,最后根据液面的位置读出温度即可;
(3)弄清量筒的分度值,然后根据凹形液面的最低处所对的刻度值读出液体的体积。
【解答】(1)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那么物体A长度测量结果的真实值为:12.3cm-10.0cm=2.3cm,估读值为0.05cm,因此物体A长度的测量值为:2.3cm+0.05cm=2.35cm;
(2)根据图2可知,温度计的刻度向上增大,那么实际温度在0℃以上。分度值为1℃,那么此时的温度为:30℃-1℃×4=26℃。
(3)根据图3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那么水的体积为40mL+2mL×1=42mL。
16.【答案】(1)液体热胀冷缩
(2)BACED
(3)16℃;-11℃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解答;
(2)根据温度计使用规范分析判断;
(3)根据图片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根据液面位置读出示数。
【解答】(1)实验室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的主要步骤有:
B.估测水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到水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C.稍候,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E.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读取示数。
D.取出温度计。
则合理的顺序为: BACED 。
(3)根据图片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5℃,甲的刻度值向上增大,则示数为16℃;乙的刻度值向下增大,则示数为-11℃。
17.【答案】①③;5 cm3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排水法测物体体积的实验过程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②中量筒的示数=水的体积+铁块的体积,④中量筒的示数=水的体积+铁块的体积+石蜡的体积。比较可知,②和④的示数之差就是石蜡的体积,因此图中①③次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为:V=59mL-54mL=5mL=5cm3。
18.【答案】(1)阳光(光照)
(2)甲组蒜苗叶子为绿色、乙组蒜苗叶子为无色
(3)光照;对照
(4)每组蒜瓣数量只有一枚、存在偶然性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1) 因为要研究的是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所以需要控制光照不一样,其他条件一样,因此将基本相同的两枚蒜瓣分别栽种在甲、乙两个相同花盆中,然后将甲花盆放在阳光(光照) 。
(2)假如假设是正确的,因为甲盆是放在光下的,应该有叶绿素形成,故而蒜苗是绿色的;而乙组是放在密闭的纸箱里的,不见光,应该没有叶绿素形成,故而蒜苗呈现无色 。
(3)此实验探究的是“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因而设置的变量应该是光。甲组和乙组一个是光照,一个是黑暗,只存在这一个变量,其他的条件都相同,这就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4)实验有一不足之处 : 每组蒜瓣数量只有一枚、存在偶然性 。
19.【答案】(1)恰好全部浸没或刚好漂浮物体
(2)方法一: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 1 底部,在量筒 2 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 V0,把量筒 2 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 1 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 2 内剩余水的体积 V1,此时量筒 1 内的水量 V2 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 V2=V0-V1。(水面接近恰好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 方法二: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底部,然后将水慢慢倒入量筒中,当量筒中水面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里水的体积,就是该小石块的最少水量。
(3)A;B;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1)利用差量法测物体的体积时,需要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因此容器内的最少水量一定要能够保证物体被完全浸没即可;故答案为:恰好全部浸没或刚好漂浮物体;
(2)测其最少水量,可以采用差量法来完成,将小石块放在量筒中,加入至刚 好淹没小石块即可,取出小石块读取示数即可;或者用一个量筒放入小石块,另一个量筒取水读数后,向另一个量筒加水至刚淹没小石块,两次示数之差即为最小体积;故答案为:方法一: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 1 底部,在量筒 2 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 V0,把量筒 2 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 1 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 2 内剩余水的体积 V1,此时量筒 1 内的水量 V2 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 V2=V0-V1。(水面接近恰好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 方法二: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底部,然后将水慢慢倒入量筒中,当量筒中水面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里水的体积,就是该小石块的最少水量;
(3)小石块的体积是15立方厘米,所以加起来的总体积不可以超过总量程;
A、5+15=20<100;故A符合;
B、50+15=65<100;故B符合;
C、80+15=95<100;故C符合;
D、95+15=110>100;故D不符合;
故答案为:ABC;
故答案为:(1)恰好全部浸没或刚好漂浮物体;(2)方法一: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 1 底部,在量筒 2 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 V0,把量筒 2 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 1 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 2 内剩余水的体积 V1,此时量筒 1 内的水量 V2 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 V2=V0-V1。(水面接近恰好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 方法二: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底部,然后将水慢慢倒入量筒中,当量筒中水面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里水的体积,就是该小石块的最少水量;(3)ABC。
20.【答案】小宇的说法不正确;小丽的说法正确;小强的说法不正确。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小宇的说法不正确,因为温度计插入水中立即读数不准确,时间短玻璃泡内液体的温度与被测液体的温度没有完全一致,因此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不能反映被测物体的温度;小丽的说法正确,待示数稳定后进行读数;小强的说法不正确,等一段时间水的温度可能会变化,达不到读数精确的目的。
【分析】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1.【答案】(1)测量温差:32℃-14℃=18℃,实际温差:30℃-10℃=20℃,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分析图象可以发现:14℃-0.9×10℃=5℃,32℃-0.9×30℃=5℃,
由此得出测量的温度值与实际温度值的关系为:T=0.9t+5℃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该温度计的示数就是:T=0.9×0℃+5℃=5℃;
沸水的温度是 100℃,该温度计的示数就是:T′=0.9×100℃+5℃=95℃
(2)解:将 23℃代入 T=0.9t+5℃,可得:23℃=0.9t+5℃
则 0.9t=23℃-5℃,所以 t=20℃
(3)解:T 与 t 的关系式:T=0.9t+5℃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
【解答】(1)由图像可知,示数与温度的变化量是直线变化,说明是均匀变化的,所以只要找到对应的关系即可;故答案为:测量温差:32℃-14℃=18℃,实际温差:30℃-10℃=20℃,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8 /20 = 9/ 10
分析图象可以发现:14℃-0.9×10℃=5℃,32℃-0.9×30℃=5℃,
由此得出测量的温度值与实际温度值的关系为:T=0.9t+5℃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该温度计的示数就是:T=0.9×0℃+5℃=5℃;
沸水的温度是 100℃,该温度计的示数就是:T′=0.9×100℃+5℃=95℃;
(2)由(1)可知,对应的关系式为:T=0.9t+5,当T=23时,23=0.9t+5;则t=20℃故答案为:将 23℃代入 T=0.9t+5℃,可得:23℃=0.9t+5℃
则 0.9t=23℃-5℃,所以 t=20℃;
(3)由(1)可知,T 与 t 的关系式:T=0.9t+5℃;故答案为:T 与 t 的关系式:T=0.9t+5;
故答案为:(1)测量温差:32℃-14℃=18℃,实际温差:30℃-10℃=20℃,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8 /20 = 9/ 10
分析图象可以发现:14℃-0.9×10℃=5℃,32℃-0.9×30℃=5℃,
由此得出测量的温度值与实际温度值的关系为:T=0.9t+5℃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该温度计的示数就是:T=0.9×0℃+5℃=5℃;
沸水的温度是 100℃,该温度计的示数就是:T′=0.9×100℃+5℃=95℃;
(2)
将 23℃代入 T=0.9t+5℃,可得:23℃=0.9t+5℃
则 0.9t=23℃-5℃,所以 t=20℃;
(3)T 与 t 的关系式:T=0.9t+5。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