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玲玲的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 玲玲的画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1 16:2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语文要素落实
语文要素之一“阅读课文,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这个要素的落实在这一课是抓关键句,联系生活谈体会,《玲玲的画》中抓住关键句“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联系生活说说体会。
语文要素之二“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编排了相应的课后练习,《玲玲的画》要求学生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三个关键词讲讲这个故事。
生字
1.在文中圈出识记字和书写字,让学生清楚生字在课文中的哪个句子,这样做到心中有数,既可以帮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抓住重点,也可以帮助老师在合适的时候进行识字教学。
2.抓易错字和难写字难记字进行教学。
比如像纸,(容易多写一点)这样的易错字,再根据学生的学情去抓难写字和难记字。
课后习题
再看课后习题,分析每道题对应了什么样的语文要素,就会明白重点和难点在哪里。
方 案 一
教学过程
情境任务:说说同龄人的心情
学习目标:
1.化身玲玲,借助关键词讲故事。(对应课后习题一)
2.有语气的朗读课文,读好玲玲和爸爸的对话。
3.围绕好事和坏事,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明白自己的体会。(对应课后习题二)
(赤手空拳备课的方法一就是习题对应要素,把二者建立好关联。先梳理助学系统,研究助学系统和语文要素之间的关系,梳理归类课后习题,以及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写话,交流平台等各自对应什么样的语文要素,并梳理哪些内容可以归类关联,进行整合一起教学。关联思维是非常好的思维,不要总是碎片化教学。)
活动一:我是玲玲,说说我的心情故事
一﹑引入,创设生活情境
师:小伙伴们参加过什么比赛吗?在比赛中会遇到不开心的事?我们来看看玲玲的故事。
二、化身玲玲,说说心情故事
自学提示:朗读课文,把玲玲心情变化的句子画下来,跟同伴交流情绪变化的词语。
1.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得意 着急 满意
(这一步是引导学生学习捕捉信息。)
2.交流变化原因
(1)先结合课文说说为什么玲玲会有这样的情绪变化,理一理故事。
(这一步是根据学生的预习和阅读情况理解解释。)
(2)再看板书用上"得意、着急、满意"三个词语连起来说一说这个故事。
师:如果我们化身玲玲,用上这样三个词语连起来说一说故事,你能做到吗?
(这一步是根据学生的预习和阅读情况理解解释,是进行表达。)
3.同桌互评
出示评价标准:
结合评价要求,看看谁说的最好。
活动二:走进内心,角色朗读
师过渡:就在玲玲把画弄坏了,遇到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一个重要人物爸爸来了。
一、走进内心,情绪调整
1.学生朗读课文
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想象画面,达到感同身受的教学效果。
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注意做以下的引导:
(1)与同桌分角色读;
(2)读出角色感;
找到角色对应的句子,读出爸爸的催和问以及语重心长地说,语气要读出角色感。
(3)读出意思来。
2.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在朗读中突出事情的糟糕。同时进行情绪管理教育,让学生明白,其实每一个人在遇到问题时心情都是一样的,会伤心、难过,乃至大哭,但我们不能让这样的负面情绪一直持续。调整情绪,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智慧。大家一起听听爸爸的智慧。
二﹑品读办法,体会爸爸的智慧
出示爸爸的话: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联系全文,理解什么是坏事——坏事就是不能参加比赛了,坏事就是重新画也来不及了,坏事就是所有的心血可能都白费了等。
联系全文,理解什么是好事——好事是看上去画得更好;好事是玲玲非常满意,好事是得到了爸爸的夸奖等。
(联系多处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活动三:学以致用,解决生活问题
师:我们向玲玲学习,一起动脑筋就能解决生活中看起来的坏事。(出示图画和文字)
1.出示问题,说说心情和做法。
(1)这件新衣服穿上可真漂亮,可是,不小心被钉子划了个口子。
(2)我生病了,在家里不能到学校参加喜欢的体育活动了。
2.学生相互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预设:
在上一次数学测试中得了79分,我难过极了。我觉得这是一件坏事情。现在我却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它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乘法口诀没掌握好。我会有目的地补这方面的知识。
老师的引导:太棒了!你已经懂得反思自己的情绪,做到了把事情往好处想。其实一时的成绩差并不是一件坏事,它能帮我们找到学习上的漏洞,经过努力一切都来得及。
活动四:一手好字,记录心情故事
1.在情境中复习生字
玲玲画画要评奖,满心得意来端详。
收拾彩笔画弄脏,伤心大哭泪汪汪。
另画一幅来不及,放下报纸听爸讲。
拿笔脏地画小狗,并且效果更加棒。
解决问题动脑筋,变成好事真是强!
2.生书写字
这段话中的生字用田字格显示,这样可以让学生书写。
方 案 二
活动一:创设情境,我讲故事
一﹑出示玲玲的画(两幅画),同学说故事,老师板书三个词语。
玲玲的画是什么画?直接进入两幅画,一幅是脏的弄坏的画,另一幅是已经添上小狗狗的画。
学生说画画的过程,老师顺势贴上三个词语:得意、伤心、满意。
二﹑从参观者和作者角度讲故事
1.观画者——巧妙污迹修改而成。
看看这一幅画,有什么特别之处这幅画怎么样?
2.作画者——你的这幅画是怎么创作的?
抓经历——得意 伤心 满意
活动二:还原现场,角色朗读
1.分一分文中的角色,找一找每个人的话,练一练角色朗读。
2.注意爸爸的提示语“催”“问”“说”。
催的是关心,问的是情况,说的是办法。
3.优先练习爸爸的语言,理解爸爸的话说了什么意思
活动三:多向联系,说说自己的看法
联系一:从文中的内容动脑筋
坏事变好事。
1.说坏事,让学生联系全文说说怎么坏?坏在哪里?有几个坏?
2.说好事,怎么就变成好事了?又有几个好?
3.说变,变怎么变的?要肯动脑筋,把这个问题放大,教学生他们是怎么肯动脑筋的啊?是先想了想,然后又怎么做,就把坏事变成了好事。
联系二:从自己生活中相关的事例找联系。
活动四:一手好字,记录心情故事
1.在情境中复习生字
2.生书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