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上第二单元测试
1.关联词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1)填写合适的关联词。(2)用关联词来仿写句子。
2.《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会以课内阅读形式出现,考查五粒豌豆的性格和结局以及最后一粒豌豆的神奇力量等。
3.《蝙蝠和雷达》会考查用关联词填空和设问的修辞手法。课内阅读会考查科学家的三次实验,以及蝙蝠是如何探路的。
4.《呼风唤雨的世纪》会考查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经常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5.《蝴蝶的家》会以改写句子的形式考查反问句,经常出现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以课内阅读形式考查作者对蝴蝶的情感。
6.本单元作文,常以“小小‘动物园’”为题进行习作考查。
一、基础检测
1.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秋天终于按捺不住酷暑的热,悄(qiāo qiǎo)然而至了。
(2)因为爸爸妈妈已经睡着了,所以家里静悄(qiāo qiǎo)悄的。
(3)我们赶紧回去吧,马上就要涨(zhǎng zhàng)潮了。
(4)工作了一天,爸爸觉得头昏脑涨(zhǎng zhàng)。
(5)系(xì jì)鞋带这个简单的动作,奶奶已经不能完成了。
(6)为了得到老师的联系(xì jì)方式,妈妈询问了很多人。
2.读拼音,写词语。
(1)透过玻璃,我看见爷爷舒shì地坐在躺椅上,这kǒng怕是爷爷感觉最yú kuài的时候了吧!
(2)科学家经过yán jiū发现,蝙蝠可以通过嘴和耳朵来探路,在夜里捕捉飞蛾和wén子。
(3科学jì术gǎi变了我们的物zhì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使人与人之间的lián系日yì紧密起来。
3.把下面表示动作的词语填到合适的括号里。
塞 装 听 拉 蒙 系 做 捕 封 揭
( )绳子 ( )铃铛 ( )实验 ( )秘密 ( )耳朵
( )眼睛 ( )飞蛾 ( )嘴巴 ( )雷达 ( )声音
4.连一连,把词语正确搭配起来。
静静地 微笑
快乐地 避开
灵巧地 欣赏
轻盈的 电线
柔嫩的 叶子
极细的 身体
5.照样子,写词语。
孤零零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高高兴兴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6.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寒冷—( ) 冷清—( ) 强烈—( )
失望—( ) 公开—( ) 一般—( )
7.给下面一段话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 )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 )它们中的一个问( )老这样坐下去( )我恐怕会变得僵硬起来( )我觉得似乎外面发生了一些事情( )我有这种预感( )
8.按要求填一填。
(1)【注 驻】 ( )水 ( )扎 【煤 媒】 ( )婆 烧( )
【培 赔】 ( )养 ( )钱 【芬 氛】 ( )芳 气( )
(2)每组两个字的______相同,_____不同,像这样的字还有____和____。
(3)“赔”的偏旁是____,表示意思和_____有关,这样字还有____和____;“芬” 的偏旁是____,表示意思和_____有关,都具有这个偏旁的二字词语是_____和______。
二、积累运用
1.给句子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这里( )温暖( )舒适。
(2)( )你能住我,( )请你来吧!
(3)( )母亲不相信,( )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
(4)( )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
(5)它( )飞, ( )从嘴里发出种声音。
(6)蝙蝠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 )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7)我( )起来( )为蝴蝶着急。
(8)它们是( )高兴,( )鲜艳。
2. 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1)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仿写排比句)
(2)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用关联词语仿写句子)
(3)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仿写设问句)
(4)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原意是用来形容_______________。
②课文中引用这两句诗,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
(2)园里的花朵是它们的家吗?花儿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 ) ( )
(3)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儿;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斑斓,一点儿水都不能沾;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 ( )
4.补充完整下列名句,再选择填空。
①好问则裕, 。 ——《尚书》
②博学之, ,慎思之, , 。 ——《礼记》
③智能之士, , 。 ——王充
④人非生而知之者, ? ——韩愈
(1)喜欢提出问题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会丰富,主观武断,不虚心向人求教,就办不成大事。说这个意思的是句子_____。
(2)不管是学习书本知识也好,学习某种技能也好,我们都应该做到句子____。
(3)人有疑问、有困惑是正常的,正所谓句子____讲到的。
(4)表达勤学好问这个主题的名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填空。
(1)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 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但是 飞进窗子“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去”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小病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2)蝙蝠不仅能在夜里飞行,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 。科学家通过三次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 ,而是 配合起来探路的。科学家模仿篇幅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 。
(3)《呼风唤雨的世纪》本文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____________,展示了_________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个故事中,第_____粒豌豆的经历最值得称赞,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6.口语交流台。
随着最后一粒豌豆的生长,小女孩的身体也渐渐好转,如果见到她,你会对她说些什么?请写一写。
三、课内阅读
(一)(2024·山东省 临沂市 罗庄区·四年级期末)课内阅读。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节选)
其余的几粒豌豆呢?曾经想飞到广阔世界里去的那一粒,它落到了屋顶的水笕里,被一只鸽子吃掉了。那两粒在地上打滚的豆子也没有走多远,也被鸽子吃掉了。它们还算有些实际的用途。那本来想飞进太阳里去的豌豆,却落到了水沟里,在脏水里躺了好几个星期,而且涨得大大的。
“我胖得够美了!”这粒豌豆说,“我胖得要爆裂开来了。我想任何豌豆从来不曾、也永远不会达到这种地步的。我是五粒豌豆中最了不起的一粒。”
此刻,顶楼窗子旁那个小女孩——她的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她的眼睛发着亮光——正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着。
1.照例子仿写。(各仿写2个)
胖得要爆裂开(带“得”):________、_________
暖洋洋(ABB式):________、_________
2.第1自然段中的问句在这一自然段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3.第3自然段中,“此刻”代表的时刻是_____________,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 。
4.结合全文可知,本文描写了五粒豌豆的不同经历,第一粒落在______,后来被鸽子吃掉,第二、三粒____________,第四粒落在_________________,第五粒落在________________。作者最赞赏__________,因为他认为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生才更有价值。
5.假如你做豆荚的第六粒豌豆,在豆荚炸开前后,你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24·山东省 烟台市·四年级期末)课内阅读。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蝙蝠能在夜里飞行 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而且无论怎么飞 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 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 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1.在选段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科学家做了_______次实验,最终证明,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_________,而是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配合。
3.雷达的研制成功是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启示。
4.蝙蝠飞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提升
(一)(2024·四川 绵竹地区·四年级专题练习)海报阅读。
1.“图书漂流”活动海报上的副标题还空着,请你帮忙取一个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海报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材和教辅类用书不能捐赠
B. 4月23日之后,“图书漂流”现场活动便结束了
C.本次活动是为了响应“世界读书日”而举办的
D.凡是向图书馆捐赠两本图书的师生,都可获得一张捐赠纪念卡
3.读句子,改病句。(2分)
①捐赠图书要求:非教材、教辅类用书,无不良内容。
②凡在4月6日至4月20日期间向图书馆捐赠三本及以上图书,可获得图书馆制作的捐赠纪念卡一张。
以上其中一句是病句,请找出,并写出修改意见。
第______句是病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为“图书漂流”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吗?(25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24·广东省 广州市 海珠区·四年级专题练习)开心阅读。
蝌蚪(节选)
丰子恺
洋磁面盆里盛着大半盆清水,瓜子大小的蝌蚪十数个,抖着尾巴,急急忙忙地游来游去,好像在找寻什么东西。孩子们看见我来欣赏他们的作品,大家围集拢来,得意地把关于这作品的种种话告诉我:
“这是从大井头的田里捉来的。”
“是清明那一天捉来的。”
“我们用手捧了来的。”
“我们天天换清水的呀。”
“这好像黑色的金鱼。”
“这比金鱼更可爱!”
“它们为什么不绝地游来游去?”
“它们为什么还不变青蛙?”
他们的疑问把我提醒,我看见眼前这盆玲珑活泼的小动物,它们不绝地游来游去,是为了找寻食物。这几天晚上,附近田里蛙鼓的合奏之声,早已传达到我的床里了。这些蝌蚪倘有耳,一定也会听见它们的同类的歌声。听到了一定悲伤,每晚在这洋磁面盆里哭泣!
我劝告孩子们:“你们只管把蝌蚪养在洋磁面盆中的清水里,它们不得充分的养料和成长(chánɡ zhǎnɡ)的地方,永远不能变成青蛙,将来统统饿死在这洋磁面盆里!你们不要当它们金鱼看待!金鱼原是鱼类,可以一辈子长(chánɡ zhǎnɡ)在水里;蝌蚪是两栖类动物的幼虫,它们盼望长大,长大了要上陆,不能长(chánɡ zhǎnɡ)居水里。你看它们急急忙忙地游来游去,找寻食物和泥土,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样子多么可怜!”
孩子们被我这话感动了,有几人便问我:“那么,怎么好呢?”
我说:“最好是送它们回家——拿去倒在田里。过几天你们去探访,它们都已变成青蛙,‘哥哥,哥哥’地叫你们了。”
1.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孩子们看见我来欣赏他们的作品”中的“作品”是指 。
3.孩子们的问题应该怎样回答?在文中找到答案写出来。
(1)它们为什么不绝地游来游去?
(2)它们为什么还不变青蛙?
4.文中的“我”对孩子们提了什么建议?你觉得孩子们会听从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24·河南 洛阳市 偃师区·四年级专题练习)开心阅读。
巨伞下的城市(节选)
如果说,有一座城市要用一把伞盖起来,你一定会觉得这是无稽之谈而付之一笑。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随着建筑科技、材料工业的飞速进展,这个“神话”已成现实。
威努斯基市是美国佛蒙特州的一座小城,地处美国东北部与加拿大交界的地方,人口不足两万,每年入冬,风紧雪骤,奇冷刺骨。可是在1980年,小城上空高高撑起一顶擎天巨伞,市区约3600万平方米的建筑、房屋、街道、桥梁、广场、绿地等,全在伞下。居民们有了这顶巨伞的庇护,再也不怕严寒的袭扰了。
举世罕见的巨伞是怎样撑开的呢?原来这把巨伞的伞柄是全市最高的一座11层的塔楼,楼顶上架起中心钢轴,在市区周围地面,深埋了60根合金钢的桩柱,从中轴纵拉60根高强度尼龙绳索与桩柱连起来,绳索之间串着许多支索,并把透光的有机玻璃塑料膜覆盖在上面加以固定。全部装置由电机控制,像伞一样可张可收,全城犹如一座巨大的玻璃亭子。
寒冬腊月,阳光射入,聚热不散,温暖如春。
伞面上还分组设置了轻巧的太阳能收集器,充分利用日光为全城供应热水。太阳能收集器可发挥聚热功能,虽然整个建“伞”的工程费用高达350万美元,但只要一个冬天,全城节省下来的取暖费用就可以补偿。
伞下的威努斯基市因此闻名全球,成为美国一处新的观光胜地。每到隆冬,各地游人络绎不绝,会聚于“巨伞”之下。
1.根据意思写出选文中的四字词语。
(1)无法考查,没有根据的说法。( )
(2)什么奇怪的事物都有。( )
(3)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 )
2.“这个‘神话’已成现实”中的“神话”是指: 。
3.文中用数字来说明巨伞,请写出一例,并说说它的作用.
4.巨伞给居民带来的好处有( )(可多选)
A.整个建“伞”的工程费用高达350万美元。
B.巨伞下的小城居民,从此不受气候剧变之苦。
C.全城节省下了很多取暖的费用。
5.用一句话概括建伞的原因、时间、地点。
(四)(2024·河北 唐山市 路南区·四年级专题练习)开心阅读。
荷花之谜
盛夏荷花,娇艳盛放。它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花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非也。经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葆鲜艳色彩。
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械”。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晚间,花瓣关闭,待在温暖的花朵里的昆虫欢悦得很;第二天清楚,荷风送香,身上沾满了花粉的昆虫立即可以起飞,不必先晒太阳(许多昆虫的起飞需要30℃以上的胸廓温度),从而可避免成为敌人的猎物。
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这颗莲子和其他6颗莲子一起是从中国古代一个枯竭的荷塘里被发现的。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不是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于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1.“出淤泥而不染”中的“染”意思是( )。
①用染料着色。 ②感染;沾染。 ③中国画笔墨技法之一。
2.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3.第三自然段“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新的健康荷株”句中加点的“近”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4.本文作者介绍了荷花的哪些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5.盛夏荷花,娇艳盛放,深受人们的喜爱。你积累了哪些描写荷花的诗句呢?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吧。
(五)(2024·河北省 秦皇岛市·四年级专题练习)开心阅读。
想生大蛋的母鸡(节选)
曹延标
鸭妈妈又生了一个大蛋。
鸡妈妈羡慕地说,“鸭妈妈,你到底吃了什么食物生了这么大的蛋?”
“我不挑食,什么都吃。”
“我也是。可是不知为什么,我生的蛋,( )个小,( )也不漂亮。”
“你生的蛋,我见过了,上面有麻雀斑,是不是你吃了小麻雀?”
“别瞎扯了,我怎么会吃小麻雀呢?”母鸡妈妈伤感地说,“鸭妈妈,请你告诉我,你怎么会生那么大的一个蛋呢?”
“我也不知道。”鸭妈妈想想说,“我喜欢螺蛳,可能是吃螺蛳的缘故吧。”
正在这时,非常高贵的鹅太太抬头挺胸地走过来。
“鹅太太,你生的蛋又白又大,是什么原因呢?”
“我喜欢吃鱼。”
“可是我怎样才能吃到鱼呢?”母鸡妈妈问,“你们能帮帮我吗?”
“我看只有像我们一样学游泳。”鹅太太说。
为了像鸭和鹅那样生一个大蛋,鸡妈妈一头钻进水里,顿时觉得身子下沉。她拼命地拍打着翅膀,高喊:“救命!救命!”
鹅太太游过来,救起鸡妈妈。
看着浑身湿漉漉的羽毛,鸡妈妈在草地上哭起来。小麻雀感到好奇,当她明白了怎么回事之后对鸡妈妈说:“( )谁,( )要量力而行,不要做自己做不了的事。对我来说,你生的蛋就大得不得了,让我好羡慕。可是不论我吃什么,不论我怎样努力,永远赶不上你生的蛋大。你看我整天喳喳喳不是很快活吗?其实,你生的蛋个个都很大。”
听了小麻雀的话,母鸡不再难过了,她高兴地叫起来:“个个大,个个大……”
1.在文章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2.文章结尾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语意断断续续 B.表示声音的延续
C.表示语音的延长 D.表示意思的递进
3.这篇短文能给人什么启示?从文中找出来,并用“ ”画出来。
4.鸡妈妈能生出像鸭妈妈和鹅太太生的那样大的蛋吗?为什么?
5.想想还有什么动物能生出个大的蛋?把它们写下来吧。
答案
一、1.(1)qiǎo (2)qiāo (3)zhǎng (4)zhàng (5)jì (6)xì
2.(1)适 恐 愉快 (2)研究 蚊 (3)技 改 质 联 益
3.拉 系 做 揭 塞 蒙 捕 封 装 听
4.静静地—欣赏 快乐地—微笑 灵巧地—避开
轻盈的—身体 柔嫩的—叶子 极细的—电线
5.示例:兴冲冲 慢腾腾 笑嘻嘻 吞吞吐吐 形形色色 风风火火
6.温暖 热闹 柔和 希望 秘密 特别
7. “ ? ” ,“ , 。 —— ! ”
8.(1)注 驻 媒 煤 培 赔 芬 氛
(2)读音和去掉偏旁后的部分 字形(偏旁) 河 何
(3)贝 金钱 财 费 艹 植物 荷花 芹菜
二、1.(1)既……又…… (2)如果……就…… (3)虽然……但…… (4)即使……也…… (5)一边……一边…… (6)不是……而是…… (7)一想……就…… (8)那么……那么……
2.(1)我有一个梦想,希望这个世界没有战争,没有贫困,没有伤痛,也没有分离。
(2)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3)用什么创造美好的生活 用的是我们勤劳的双手。
(4)①北国边塞异常寒冷。②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惊喜。
3.(1)反问 (2)设问 反问 (3)排比 反问
4.①自用则小 ②审问之 明辨之 笃行之 ③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④孰能无惑
(1)① (2)② (3)④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5.(1)五个豆粒 第五粒豆粒
(2)从来没见过跟什么东西相撞 眼睛 嘴和耳朵 雷达
(3)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科学技术 巨大变化 灿烂前景
(4)五 给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意思对即可)
6.示例:你很坚强,虽然这粒豌豆给你力量,给你信心,但是如果没有你的坚持,也就没有今天的你,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吧!
三、(一)
1.示例:绿得发亮、跳得老高了 乐呵呵、甜蜜蜜
2.引出下文
3.豌豆花盛开的时候 补充说明
4.水笕里 也被鸽子吃掉 水沟里,涨得大大的 长满青苔的裂缝里 第五粒豆
5.“我是一粒健康、饱满的豌豆,我要找到一块适合我生长的地方,长出最美丽的豆秧,开出最美丽的花,结出像我一样的豌豆。”
我掉在草坪里,慢慢地与枯草一起埋到土里。……在一个阳关明媚的春日,从睡梦中醒来的我,终于开始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二)
1., ; , , , 。 , ?
2.三 眼睛 耳朵和嘴巴
3.蝙蝠在夜里飞行
4.蝙蝠在夜里飞行非常灵巧。
四、(一)
1.示例:给知识一个美妙的旅程
2.D
3.② 在“三本及以上图书”后面加上“的师生”。
4.示例:书,带你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书,给予你智慧的启迪。
(二)
1. zhǎnɡ zhǎnɡ chánɡ
2.小蝌蚪
3.(1)它们急急忙忙地游来游去,是为了找寻食物和泥土,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
(2)蝌蚪养在洋磁面盆中的清水里,得不到充分的养料和成长的地方,永远不能变成青蛙。
4.文中的“我”建议孩子们送蝌蚪回家——拿去倒在田里。我觉得孩子们会听从。因为愿意养小动物的孩子都是善良和有爱心的,“我”告诉孩子们如果继续下去小蝌蚪就会饿死,如果送回田里就会变成青蛙,善良的孩子们一定不忍心饿死小蝌蚪,所以会听从。
(三)
1.(1)无稽之谈 (2)无奇不有 (3)络绎不绝
2.有一座城市要用一把伞盖起来
3.示例:市区约3600万平方米的建筑、房屋、街道、桥梁、广场、绿地等,全在伞下。 运用数字描写,具体写出了巨伞之大。
4.B C
5.因为美国的威努斯基市冬天奇冷,所以在1980年,小城上空高高撑起一顶擎天巨伞。
(四)
1.②
2.举例子 列数字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荷花能自身加热的特点
3.不能。“近”表“接近”,句中的“近千年”是概数。如去掉,句中的千年就变成确切的数据,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4.本文作者介绍了荷花不受污染、能自身加热、有旺盛的生命力的特点。
5.示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五)
1.不但……而且…… 不论……都……
2.B
3.不论谁,都要量力而行,不要做自己做不了的事。
4.不能。因为那是鸡妈妈做不到的事情。
5.鸵鸟 乌龟 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