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效法中华的小岛国——古代日本 大单元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效法中华的小岛国——古代日本 大单元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1 17:0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整体感知
中世纪铁幕的另一边,亚洲是那时的世界中心,亚洲就是那时的整个世界。
单元架构
导入
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 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
——摘编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思考
日本的第一位老师是谁
他向这位老师学习后实行的改革是?
中国(隋唐)
大化改新
一、千岛之国,大和统一
二、以唐为师,步入封建
三、王权旁落,幕府掌权
四、文化传播,灿烂共生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
第11课 效法中华的小岛国
——古代日本
部编版·九上大单元
一、千岛之国,大和统一
北海道岛
本州岛
四国岛
九州岛
思考
日本在哪?其地理环境有何特点?
岛国,岛屿众多、山地众多,平原少、多火山地震,资源匮乏。
便于发展渔业、航海业,便于畜牧业发展,灾害频繁,忧患意识较强
一、千岛之国,大和统一
思考
日本是如何兴起和发展的?
乐浪海(日本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后汉书 东夷列传》
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外交关系)
倭王印
公元5世纪初,大和统一日本
思考
大和政权会如何统治和管理国家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2页,完成结构图。
一、千岛之国,大和统一
最高统治者:( )
依靠
王室
私有领地(土地私有制)
( ):地位近似奴隶
田部
海部
织锦部
锻冶部
部民制
(经济基础)
奴隶制社会
私有民
“大王”
( )
贵族
部民
二、以唐为师,步入封建
思考
六、七世纪时,日本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生产过程的个体性,个别家族脱离部民组织独立生产的趋势日趋强烈。
统治阶级疯狂兼并土地,增置部民,战争不已,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苏我氏大臣作为氏族豪强势力的代表,世代外戚,独揽朝政,擅权跋扈。
——吴于麈、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部民制不再适应日本社会的发展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地方豪强割据一方
孝德天皇
7世纪,大和皇族发动政变暗杀了苏我入鹿,并消灭了苏我氏宗家,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迁都难波京(今大阪市)。645年即为大化元年。
二、以唐为师,步入封建
二、以唐为师,步入封建
思考
同一时期的中国是怎样的情况
公元627—650年,中国正值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日本会如何解决当时的社会危机?
遣唐使船
遣唐使印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二、以唐为师,步入封建
思考
假如你是回国的大和国遣唐使,你会给给天皇提出怎样的改革方案,并阐明理由。
天皇陛下:
臣以为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所以臣建议:
1.在政治上,我们应该 通过这样的措施我们可以 2.在经济上,我们应该
通过这样的措施我们可以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贵族实力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削弱地方贵族,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二、以唐为师,步入封建
政治
日本二官八省制
唐朝三省六部制
经济
日本
公地公民制
班田收授法(口分田2段)
租庸调制
(稻2束2把,承担力役及代纳物)
唐朝
封建土地所有制
均田制(丁男分得100亩)
租庸调制:
粟2石,服劳役20天或纳绢3尺/天
以学习和模仿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二、以唐为师,步入封建
思考
大化改新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大化改新……改革的结果是使部民摆脱了氏族的控制成为国家的公民……实行了土地国有和加强中央集权制,抑制了贵族豪强的氏族特权,进一步克服了氏族陋习,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形成以班田农民的劳动的社会基本形态。
——贾建梅《唐朝文化对日本大化改新的影响》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二、以唐为师,步入封建
思考
除了学习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外,日本文化当中还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你能举例说明吗?
日本平城京与唐长安城
建筑
部分假名与汉字
唐代服饰与日本服饰
唐代斗茶与日本茶道
三、王权旁落,幕府掌权
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终身占有。
——《三世一身法》
思考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10世纪),日本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情况?
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兼并盛行
形成庄园
享有“不输不入”特权
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
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三、王权旁落,幕府掌权
思考
面对社会局势的动荡,庄园领主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庄园?
庄园
保护财产,蓄养打手(把家族和仆从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
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的军事集团(武士集团)
脱离生产,专侍武职
源赖朝
(1147—1199)
平宗盛
(1147—1185)
12世纪晚期
征夷大将军
镰仓幕府
三、王权旁落,幕府掌权
思考
幕府统治有哪些特点?
天皇名义上仍旧是国家元首,但是他并无实权;以将军为首的武士政权—幕府与朝廷同时并存,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实际上却是掌握实权的最高统治者。
——王立达《日本幕府政治》
傀儡
掌握实权
将军家臣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天皇大权旁落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三、王权旁落,幕府掌权
思考
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我讨厌考虑那些所谓的是非、正邪。不顾一切的尽心侍奉,无论什么事情都首先考虑主君就可以了。”
“当生与死逼迫你选择时,唯干脆利落地选择死。”
——山本常朝《叶隐》
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
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四、文化传播,灿烂共生
思考
中古时期的朝鲜和日本有何相似之处?
材料一:3-4世纪,朝鲜半岛基本形成了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鼎立的局面。676年,新罗统治了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
10世纪,王建建立高丽王朝,仿照唐制,设三省六部,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改国号为朝鲜。
材料二:古代朝鲜文化打上了中国文化影响深刻的烙印,如提倡儒学,派贵族子弟到唐朝留学,培养国王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另外,中国的汉字、汉文和儒家思想早就传入朝鲜,新罗统一朝鲜后与唐朝密切交往,注重借鉴中国文化来发展本国文化……
方式:
政治:
文化:
仿照唐制
中央集权
以中国儒学文化为中心,相互影响、相互借鉴
四、文化传播,灿烂共生
思考
从古代日本、朝鲜的做法中,我们能够得到怎样的启示?现如今我们面对外国对中国的影响,我们应该持何种态度,又该如何做?
态度:正视其他民族优秀文化,
行动:取其精华,学其所长,为我所用
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他国的长处,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尊重文明多样性,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课堂小结
当堂测评
1.(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在世界历史上,很难在什么地方找到另一个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计划地汲取外国文明。”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罗马扩张
B.城市自治
C.大学兴起
D.大化改新
D
当堂测评
2.(2024·新疆·中考真题)日本平城京和唐朝长安城的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甚至连名称与走向都相同。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大和政权的建立 B.幕府统治的强化
C.大化改新的影响 D.明治维新的推动
C
当堂测评
3.(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由于武士集团的兴起,从12世纪晚期开始,天皇大权旁落。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 )
A.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B.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
C.哈里发统治时期
D.幕府统治时期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