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2节 科学测量
1.2.1 长度的测量
待测的量
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做出规定:光在真空中s内所经过的路程的长度定义为1m。
我们要知道某同学立定跳远的成绩,就需要对他所跳过的距离进行测量。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规定长度的标准——长度单位。
公认的标准量
比较
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米的符号是m。
一般成年人走一步的距离约为0.7m,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0.8m。
科学阅读
国际单位制
国际计量大会制定了一套国 际统一的单位制,叫作国际单位制(Intermational System of Units,简称SI),推荐各国使用。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采用国际单位制,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也是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
测量某个科学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作单位(unit)。世界上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代)选定的测量标准各不相同。例如,我国过去采用的长度单位是“尺”(古代的“尺"与现代的“尺”不一样),欧洲、美洲国家采用的单位是“英尺”。这样,国际交流就会很不方便。
探究实践
思考与讨论
在测量如图各物体时,应该分别用什么长度单位?
玻璃的厚度 课桌的高度 高速公路的长度
毫米(mm)
厘米(cm)
千米(km)
请填入单位:
①某同学身高17.0 ____________;
②教室的长度约为8 _____________;
③1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_____________。
dm
m
mm
测量时必须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三角尺
探究实践
我们常使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生活中常见的刻度尺:
直尺
卷尺
不同测量场合应选用不同的测量仪器。
还有精密的长度测量工具: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仪
使用任何一种测量工具时,都要首先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量程:10cm
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零刻度线
分度值:0.1cm或1mm
请观察你的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并记录。
一、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测量前:
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最小刻度)。
分度值越小,刻度尺精确度越高
探究实践
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测量科学教科书的长和度。
测量教科书的长度
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精确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
探究实践
①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贴待测物。
正确
错误
错误
2、测量时:
探究实践
②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应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正确
错误
③若零刻度线磨损,则可从某一整数刻度开始测量。
正确
探究实践
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面垂直。
错误
正确
3、读正确:
探究实践
4.记正确:
测量值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正确记数:4.11cm或41.1mm
(4.1cm是准确值,0.1cm是估读值)
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准确值为: 估读值为: 单位为 :
此时物体长度为: 。
2.7
2.78cm
cm
0.08
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练习
1.刻度尺分度值为 木块A的长度是 厘米
1mm
2.35cm
试一试
2.刻度尺分度值为 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_ 厘米
2.4
1cm
读读看,哪个准确
1.0cm
4.0cm
2.00cm
5.00cm
测量的准确程度是由最小刻度决定的
同一物体为何出现两种不同的读数,哪一个更准确 说明了什么
练习
3.0cm
3.00cm
一、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测量前:
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最小刻度)。
分度值越小,刻度尺精确度越高
①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贴待测物。
2.测量时:
②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应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③若零刻度线磨损,则可从某一整数刻度开始测量。
3.读正确:
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面垂直。
4.记正确:
测量值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 有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1.41厘米,1.52厘米,1.42厘米,1.44厘米,根据记录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测量结果有错误的是_________厘米,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厘米。
1.42
1.52
1mm
减小误差的办法:
A、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C、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误差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小明同学先后4次测量一本书的厚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2.12cm、2.13cm、2.14cm、2.135cm、2.32cm,那么这本书的厚度应取( )
A、2.1775cm B、2.18cm
C、2.13cm D、2.32cm
C
注意:先剔除错误值,再求平均值。
同时注意其精确度是否相同
探究实践
生活中,也常用一些粗略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用步长估测教室的长度
用刻度尺测出身体上的“尺”的长度,记录,课后与同学交流。
一庹(tuǒ)长
用指距估测课桌的长度
一拃(zhǎ)长
一指宽
一掌宽
一脚长
探究实践
在一些特殊的测量场合,人们还会用到一些其他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
这些测量仪器都是利用波从发送到接收之间的时间长短来测量测距仪与被测对象之间距离的。
声呐
雷达
激光测距仪
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常用声呐来测量潜水艇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雷达用电磁波反射的原理测量飞机与雷达站之间的距离。
测距望远镜将激光测距仪和望远镜系统相结合,集观察和测量于一体。
探究实践
计量系统的发展
二、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
1、累积法:用刻度尺测科学书一张纸的厚度:
①除去封面和底面,用刻度尺测出整本书的厚度为L。
②除去封面和底面,数出科学书的页数为n,科学书的张数为n/2。
③每张纸的厚度d = 2L/n。
2、累积法:用刻度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
①将细铜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出线圈的长度L。
②数出线圈的圈数n。
③则细铜丝的直径是D = L/n。
3、化曲为直法:用刻度尺测量地图上的里程:
①用一条无弹性的细线与曲线重合。
②在细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a和终点b。
③把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a和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L。
④两点之间地图上的里程为L。
4.滚轮法:用自行车当里程表测量家到学校的路程。
①用尺测出自行车车轮的周长 L。
②推着自行车从学校到家里,数出车轮转过的圈数n。
③学校到家的距离s=nL。
5.组合法:测圆锥的高和硬币的直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cm
0
1
2
3
4
5
6
7
8
9
10
cm
壹元
迁移应用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经过测量,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在这一测量中,“测量”定义中所说的“公认的标准量”是( )
A. 1米 B. 468米
C. 东方明珠电视塔 D. 测量用的尺子
A
2.常用长度单位中,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毫米、厘米、微米、分米、米、千米
B.毫米、分米、厘米、微米、米、千米
C.纳米、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
D.千米、米、分米、毫米、微米、纳米
C
迁移应用
3.王磊身高:1.56 、
课桌长度:0.7 、
指甲宽度约0.8 .
米
厘米
4.测量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米
B
探究实践
5.小培和小华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小培测量的结果为122.9 cm,小华测量的结果是1.228 m,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华的读数比小培的准确
B. 小培的读数比小华的准确
C. 两人中至少有一人的数据是错误的
D. 两人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相同的
D
6. 体育课准备进行跳远测验,比较合适的测量工具( )
A.有毫米刻度的学生用尺 B. 有厘米刻度的三角板
C. 有厘米刻度的皮卷尺 D. 以上三种工具都适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