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11月)
1.(2023九上·余江期中)“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你是废墟的泪,你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 ”下列关于“法老的陵墓”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它的形状是圆锥形
B.它是古埃及法老权力的象征
C.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是哈夫拉金字塔
D.它是法老和奴隶主智慧的结晶
【答案】B
【知识点】金字塔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金字塔是为古埃及国王修建的巨型陵墓,它是古埃及法老权力的象征,是奴隶和劳动人民被奴役的象征,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它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B符合题意;
金字塔呈三角形,排除A;
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排除C;
金字塔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金字塔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金字塔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2023九上·余江期中)古代两河流域为“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这里的“两河”指( )
A.印度河和恒河 B.尼罗河和幼发拉底河
C.黄河和长江 D.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答案】D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D符合题意;
印度河和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排除A;
尼罗河在非洲,排除B;
黄河和长江孕育了古代中国文明,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两河流域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古代两河流域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3.(2023九上·余江期中)据传,汉明帝于洛阳西雍门外兴建寺院,为纪念白马驮经之举,将寺院取名为“白马寺”(如图)。汉明帝愿意建立白马寺是因为白马所驮的经中( )
A.提出“众生平等” B.主张“兼爱非攻”
C.宣扬“忍耐顺从” D.提倡“无为而治”
【答案】C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图片展示的寺庙是“白马寺”,它始建于东汉明帝时期,是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与它相关的宗教是佛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 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由于佛教宣扬“忍耐顺从”,有利于统治统治集团对底层民众的奴役压迫,因此得到东汉统治者的扶持,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因此,汉明帝愿意建立白马寺是因为白马所驮的经中宣扬“忍耐顺从”。C符合题意;
“众生平等”不利于封建统治,排除A;
兼爱非攻是墨子的思想,排除B;
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佛教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佛教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4.(2023九上·余江期中)“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而“东方的影响也以席卷一切之势涌入西方”。历史学家布恩的观点反映出亚历山大的扩张( )
A.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B.中断了东西方文化的发展进程
C.打通了亚欧商贸通道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答案】D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在客观上把希腊的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的文化深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D符合题意;
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说法错误,排除A;
中断了东西方文化的发展进程,说法错误,排除B;
打通了亚欧商贸通道,说法错误,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亚历山大东征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5.(2023九上·余江期中)东西方文明曾经交相辉映,当中国处于秦汉时期时,古代罗马正处于强盛时期。中国秦朝与古代罗马统治的相同点是)( )
A.实行民主制度 B.实行法治
C.以奴隶制为基础 D.实行贵族政治
【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采用法家思想,实行法治,用严酷的刑罚来统治人民,最终导致了秦朝二世而亡,古代罗马是奴隶制贵族专政的国家,罗马最高长官的卫士手执束棒,棒子用来施行答刑,斧子用来执行死刑,束棒在拉丁语中的读音就是法西斯,因而古代罗马实行的也是法治,B符合题意;
实行民主制度的是雅典,排除A;
中国的秦朝是封建社会,排除C;
实行贵族政治的是古罗马,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罗马帝国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6.(2023九上·余江期中)古希腊人留下了一些具有表现力的艺术品,如《掷铁饼者》等。这种以健美发达的躯体为荣的风尚说明古希腊社会( )
A.效仿神灵,无拘无束 B.古风浓厚,世情淳朴
C.崇尚自然,歌颂人性 D.人民主权,个人自由
【答案】C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结和所学可知,《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赞美了人体的美和所饱含的生命力,体现了古希腊社会崇尚自然,歌颂人性,C符合题意;
效仿神灵,无拘无束与图片信息无关,排除A;
古风浓厚,世情淳朴与图片信息无关,排除B;
人民主权,个人自由在近代以后出现,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古希腊文明的知识。难度适中,识读图片,掌握古希腊文明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7.(2023九上·余江期中)下列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大小封建主都是国王的直接附庸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权利与义务交织的契约关系
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答案】C
【知识点】封君与封臣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11世纪时,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C符合题意;
大小封建主并不都是国王的直接附庸,排除A;
小封建向大封建主效忠,而不是向国王,排除B;
各阶层之间有严格的等级限制,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的封建制度。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8.(2023九上·余江期中)“(它)主要就农奴之间、农奴和领主之间的诉讼纠纷作出裁决。审理的案件既有杀人、放火、盗窃一类刑事案件,也包括土地、契约、婚姻等民事案。”材料中的“它”是( )
A.陪审法院 B.公民大会 C.庄园法庭 D.元老院
【答案】C
【知识点】庄园法庭的特点及作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也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没有经过领主允许而无故缺席,也会被罚款。据“(它)主要就农奴之间、农奴与领主之间的诉讼纠纷作出裁决。审理的案件既有杀人、放火、盗窃一类刑事案件,也包括土地、契约、婚姻等民事案。”及所学知识可知,“它”是庄园法庭,C符合题意;
公民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与雅典民主政治有关,排除AB;
元老院与古罗马共和国有关,排除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庄园法庭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庄园法庭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9.(2023九上·余江期中)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11和12世纪,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个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
A.经济的发展和罗马法的修订
B.庄园经济的兴起和封建君臣制度的确立
C.教权的削弱和王权的加强
D.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答案】D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在11至12世纪,欧洲城市普遍展开了反对封建领主、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往往通过赎买获得自治权,但许多城市却依靠武装斗争获得不同程度的独立与自主。如法国的琅城、康布雷、亚眠等,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和米兰等,但这从侧面恰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是城市兴起,市民阶层产生。题干中其活力表现为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产生,D符合题意;
罗马法的修订主要在6世纪,排除A;
庄园经济的兴起于9世纪,排除B;
教权的削弱和王权的加强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城市兴起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西欧城市兴起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0.(2023九上·余江期中)据下表可知,拜占庭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文学领域 拜占庭学者们努力吸收古典文化,并刻意仿效,创 造出许多杰作,如成书于查士丁尼时代的《战史》 《建筑》等
艺术领域 区别于西欧单调、乏味、统一的圣母画,结合两河 流域的文化艺术特色,创造了独特的宗教艺术风格
A.兼收并蓄,勇于创新 B.吸取传统的古希腊罗马文化
C.疆域辽阔,地跨欧亚非 D.吸取了古代东方文化的营养
【答案】A
【知识点】拜占庭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由表格可知,拜占庭文化的特点是兼收并蓄,推陈出新。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A符合题意;
吸取传统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只是一个方面,排除B;
疆域辽阔,地跨欧亚非不是拜占庭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排除C;
吸取了古代东方文化的营养与史实不符,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拜占庭帝国兴亡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拜占庭帝国兴亡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1.(2023九上·余江期中)图文结合是加深历史理解的重要方法,下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5世纪左右的部民制度 B.孝德天皇派往中国的遣唐使
C.646年开始的“大化改新” D.12世纪以后得幕府统治
【答案】D
【知识点】武士和武士集团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图为《盛甲武士》,描绘的是幕府统治时期的武士形象。当时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D符合题意;
5世纪左右的部民制度与史实不符,排除A;
孝德天皇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史实不符,排除B;
646年开始的“大化改新”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的幕府统治。难度适中,识读图片信息,掌握日本幕府统治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2.(2023九上·余江期中)美国学者麦克.哈特著有《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穆罕默德位列其中。这本书刚一出版,即成为畅销书。在它有关穆罕默德的记述中,你不可能看到的内容( )
A.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B.完成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使命
C.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大帝国
D.建立了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
【答案】C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在公元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建立了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诞生,穆罕默德完成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使命。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穆罕默德的继任者建立的。C符合题意;
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A;
完成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使命,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B;
建立了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阿拉伯帝国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阿拉伯帝国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3.(2023九上·余江期中)中世纪晚期,面对庄园制度下小块土地不能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状况,社会上出现了新的土地经营模式,主要包括( )
①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等方式将土地集中
②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④一些富裕农民建立了租地农场
③通过庄园法庭对庄园内的农民进行制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于是,在一些地方,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①②④正确,B符合题意;
通过庄园法庭对庄园内的农民进行制约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含③的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租地农场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租地农场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4.(2023九上·余江期中)以下对右图内容的介绍,正确的是( )
①图中的人物是但丁
②图中人物的代表作是神曲
③图中人物的代表作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腐化
④ 图中人物是“美术三杰”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图片人物是但丁。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与彼得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代表作品是《神曲》,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被称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①②③表述正确,A符合题意;
但丁是“文学三杰”之一,排除含④的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知识。难度适中,准确识读图片信息,掌握文艺复兴代表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5.(2023九上·余江期中)“佛罗伦萨在14世纪成为文艺复兴新艺术的摇篮……在讨论新艺术与新城市关系时,我们强调像佛罗伦萨这样相当发展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新经济、新政治的社会背景,是完全必要的”。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思想解放 B.文艺复兴促进城市化发展
C.新艺术促使中世纪城市崛起 D.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发展
【答案】A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据“我们强调像佛罗伦萨这样相当发展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新经济、新政治的社会背景,是完全必要的”可知,在佛罗伦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据“佛罗伦萨在14世纪成为文艺复兴新艺术的摇篮”体现了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佛罗伦萨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这说明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思想解放。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思想解放的相关史实。
16.(2023九上·余江期中)以下是张老师在讲本课时出示的图片,据此可以确定的主题是( )
A.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B.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
C.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 D.欧洲人的突出成就
【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15-16世纪葡萄牙宽身帆船”“托勒密《地理学指南》中的世界地图”“星盘”结合所学可知,这些都与航海有关,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B符合题意;
图片信息与资本主义无关,排除A;
图片信息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不是原因,排除C;
星盘是中国的成就,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7.(2023九上·余江期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此次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印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相连。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将相互隔绝和孤立的欧、亚、非、美四大洲连成“同一个世界”的事件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亚历山大东征
C.十字军东征 D.查理曼帝国分裂
【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将相互隔绝和孤立的欧、亚、非、美四大洲连成‘同一个世界’”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A项正确;
亚历山大东征在公元前4世纪,排除B;
十字军东征发生在亚洲和欧洲,排除C;
查理曼帝国分裂在欧洲,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8.(2023九上·余江期中)九年级同学演出了一场关于新航路开辟的话剧,其中有一幕:通过四位航海家的自我评述,西班牙国王和葡萄牙国王联合评选一位“诚信者”。获得“诚信奖”的将是( )
A.哥伦布:我发现了一块新大陆
B.迪亚士:我发现了非洲大陆最南端
C.达·伽马:我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印度
D.麦哲伦:我实现了环球航行,我回来了
【答案】B
【知识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据所学可知,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B符合题意;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但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到达的是亚洲的印度,实际上哥伦布发现了一个原来不被欧洲人所知的新大陆,但哥伦布没有认识到他发现了新大陆,排除A;
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率领船队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排除C;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但是1521年4月,麦哲伦本人在菲律宾群岛被土著人杀死,麦哲伦没有实现环球航行,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9.(2023九上·余江期中)右图是英国和西班牙在1588年发生的一场海战,关于这一海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英国以少胜多②这一海战的爆发与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有关③当时西班牙是英国向海外发展的阻力之一④海战的结果是英国得到了西班牙的殖民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英国需要开拓海外市场。1588年,英国海军和西班牙“无敌舰队”之间进行了一场海战,并以英国的胜利宣告结束。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爆发的原因是西班牙在大西洋的强大势力阻碍了英国扩张海外殖民地,只有打破西班牙的海上霸权英国才能向海外发展。这场战争使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①②③符合题意,A正确;
海战的结果是英国成为新的海上霸主,排除含④的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欧洲早期殖民掠夺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欧洲早期殖民掠夺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0.(2023九上·余江期中)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如果以这种角度看待殖民扩张,下列表述合适的是( )
A.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B.有助丁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C.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D.“带着血汨的进步”
【答案】D
【知识点】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史观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评价历史,殖民扩张一方面给被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另一方面它使世界逐渐连接为一个整体,使欧洲获得了原始的资本积累,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进步,因此是"带着血泪的进步",D符合题意;
全球史观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材料中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只是站在殖民地人民的角度并不是全人类的角度,排除A;
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是站在欧洲殖民国家的角度,也不是全人类的角度,排除B;
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是站在欧洲国家的角度,不符合全球史观中的全人类的角度,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殖民掠夺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殖民掠夺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1.(2023九上·余江期中)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广泛流传于中国国内的对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四大古文明是后来诸多文明的发源地,对其所在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古代的辉煌文明。
(1)【尼罗河的赠礼】
材料一 古代诗歌《尼罗河颂》中写道:“万岁,尼罗河!你来到这片大地,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你永不停息地浇灌着大地,沿着你从天国下降的旅程。”
结合材料一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古埃及人为什么要热情地歌颂尼罗河。
(2)材料二 1991年,埃及古物局的学者在胡夫金字塔东2.4千米处发现了金字塔街,在胡夫金字塔南数百米和大狮身人面像的东南方向,发现了金字塔建设者的墓。……1994年,美国筹备了一个基金会,恢复发掘这座消失了的城市。美国学者莱赫奈尔说,这座消失了的城市曾经居住过至少5万人,甚至可能多至10万人,其中包括建筑胡夫大金字塔的建筑家、工匠、面包师和普通劳动者。
——摘编自刘文鹏《埃及考古学》
根据材料二,概括金字塔考古的新发现,并说明其价值。
(3)【两河间的沃土】
材料三 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在这里发展起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这里曾出现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此后又经过波斯、马其顿、罗马与奥斯曼国的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其主要部分成为独立的伊拉克。
材料中的“河流”流域,大约在什么时间这一地区实现了初步统一
(4)材料三中的地区给世界留下了哪部法典?这部法典在世界史上有何地位和价值?
(5)【等级森严的印度】
材料四 《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罚款150—200帕那。要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
材料四反映的是哪国的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中两个较低的等级的名称。
(6)【大河的馈赠】
请你以“大河的馈赠”为题,结合古代亚非文明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小短文。
【答案】(1)因为尼罗河定期泛滥,滋养了两岸的土地,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从而孕育了古老的埃及文明。
(2)发现了金字塔和金字塔建设者的墓。有利于了解金字塔修建者的社会分工和生活状况。
(3)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
(4)《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5)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吠舍和首陀罗。
(6)题目:大河的馈赠。
论述: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金字塔式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这里的人们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和佛教文化;古代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青铜器和甲骨文等是其文明的代表。古代亚非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这些文明都是大河的馈赠。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根据材料一“万岁,尼罗河!你来到这片大地,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你永不停息地浇灌着大地,沿着你从天国下降的旅程。”可知,尼罗河定期泛滥,滋养了两岸的土地,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从而孕育了古老的埃及文明。
(2)本题考查金字塔。根据材料二“ 1991年,埃及古物局的学者在胡夫金字塔东2.4千米处发现了金字塔街,在胡夫金字塔南数百米和大狮身人面像的东南方向,发现了金字塔建设者的墓。”可知,新发现是发现了金字塔和金字塔建设者的墓。根据材料二“1994年,美国筹备了一个基金会,恢复发掘这座消失了的城市。美国学者莱赫奈尔说,这座消失了的城市曾经居住过至少5万人,甚至可能多至10万人,其中包括建筑胡夫大金字塔的建筑家、工匠、面包师和普通劳动者。”可知,新的发现有利于了解金字塔修建者的社会分工和生活状况。
(3)本题考查两河流域的文化。结合所学可知,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4)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结合所学可知,两河流域留给世界的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5)本题考查种姓制度。根据材料四“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罚款150—200帕那。要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结合所学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6)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题目题干已经给出,结合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的基本史实简要说明即可。如: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金字塔式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这里的人们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和佛教文化;古代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青铜器和甲骨文等是其文明的代表。古代亚非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这些文明都是大河的馈赠。
故答案为:
(1)因为尼罗河定期泛滥,滋养了两岸的土地,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从而孕育了古老的埃及文明。
(2)发现了金字塔和金字塔建设者的墓。有利于了解金字塔修建者的社会分工和生活状况。
(3)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
(4)《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5)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吠舍和首陀罗。
(6)题目:大河的馈赠。
论述: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金字塔式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这里的人们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和佛教文化;古代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青铜器和甲骨文等是其文明的代表。古代亚非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这些文明都是大河的馈赠。
【点评】本题考查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2.(2023九上·余江期中)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人量种植农作物。古雅典人为求生存,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在长期的海上贸易活动中,平等、协商成为交易的重要原则,民主习惯逐步发展形成,而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态又为直接民主提供了可能条件。
——摘编口汪子嵩《希腊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苏格拉底非常痛心,在他看来,雅典直接民主制最大的弊端,就是“抽签选举”导致的“外行政治”,即听任国家的命运由丝不懂政治知识的普通民众去摆布。…他还发现,由于民众缺乏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知识,他们极容易受一些同样没有政治知识、但擅长说服技术的蛊惑家的影响和控制,从而作出种种错误的决策。
(1)根据材料一,归纳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制度的复基本要义。
(2)根据材料三,指出苏格拉底认为雅“抽签选举”带来了哪些危害。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
【答案】(1)在长期的海上贸易活动中,形成了平等、协商的交易原则和民主习惯;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态为直接民主提供了条件.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治生活公开、公正、自由。
(2)无法保证执政者的素质,让不懂政治的民众执政);民众容易受蛊惑和控制
(3)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使成年男性公民得以参政。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等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根据材料一“古雅典人为求生存,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在长期的海上贸易活动中,平等、协商成为交易的重要原则,民主习惯逐步发展形成,而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态又为直接民主提供了可能条件。”可知,在长期的海上贸易活动中,形成了平等、协商的交易原则和民主习惯;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态为直接民主提供了条件。根据材料二“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可知,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治生活公开、公正、自由。
(2)本题考查雅典的“抽签选举”制度。根据材料三“即听任国家的命运由丝不懂政治知识的普通民众去摆布。…他还发现,由于民众缺乏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知识,他们极容易受一些同样没有政治知识、但擅长说服技术的蛊惑家的影响和控制,从而作出种种错误的决策。”可知,“抽签选举”无法保证执政者的素质,让不懂政治的民众执政;民众容易受蛊惑和控制。
(3)本题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可知,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使成年男性公民得以参政。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等。
故答案为:
(1)在长期的海上贸易活动中,形成了平等、协商的交易原则和民主习惯;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态为直接民主提供了条件.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治生活公开、公正、自由。
(2)无法保证执政者的素质,让不懂政治的民众执政);民众容易受蛊惑和控制。
(3)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使成年男性公民得以参政。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等。
【点评】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3.(2023九上·余江期中)大学是中世纪的花朵,大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进步。
(1)材料一 在整个西方教育史,中世纪的宗教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教育最开始与探究《圣经》中的真相有关,因此,教育机构的开设是为了让人们精确阅读和阐释宗教教义,14世纪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和学者彼特拉克从古代文献中发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文明,强调恢复古代文学。拉丁文、语法、历史等人文学科走进了当时的大学,古典文学研究蔚然成风。
——据蒋洪池《文艺复兴时期大学学科文化探究》
依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西方教育的主要内容。依据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大学发生的变化。
(2)材料二 经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洗礼以及欧洲各国世俗学校的普遍建立,学校培养的人才远远不限于神职人员。教育思想把课程的重点由教材转向学生,主张学习者是教育的中心,强调课程的设计应完全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依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教育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原因。
(3)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为满足工商业发展的人才需要及市民教育需求,工商业学校和城市学校得到新发展。西欧各国创办了一些公学、医院附属学校等完全脱离或部分脱离教会控制的新学校。15 世纪,意人利人文主义者建立的一些学校,不仅招收贵族儿童,也招收一部分下层阶级儿童。英国一些学校课程加入数学、现代语言学以及科学等。
依据材料三,概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学校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答案】(1)探究《圣经》中的真相,让人们精确阅读和阐释宗教教义。古典文学(人文学科)进入
大学。
(2)由服务于教会到以人为中心,课程的重点由教材转向学生。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3)出现了脱离教会控制的新学校;有的学校不仅招收贵族子弟,也招收下层阶级儿童;学校开设数学、科学等课程。促进了西欧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
【知识点】西欧大学的兴起;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知识。依据材料一“在整个西方教育史,中世纪宗教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教育最开始与探究《圣经》中的真相有关,为此,教育机构的开设是为了让人们精确阅读和阐释宗教教义的书籍,"概括可知,中世纪西方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探究《圣经》中的真相,让人们精确阅读和阐释宗教教义。依据材料“12世纪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和学者彼特拉克,从古代文献中发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文明,强调恢复古代文学。拉丁文、语法、历史等人文学科走入了当时的大学,古典文学研究蔚然成风。”可知,文艺复兴时期大学发生的变化是恢复古代文学,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2)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教育的变化。根据材料“经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洗礼以及欧洲各国世俗学校的普遍建立,学校培养的人才远远不限于神职人员。教育思想把课程的重点由教材转向学生,主张学习者是教育的中心,强调课程的设计应完全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可知,西方教育由服务于教会到以人为中心,课程的重点由教材转向学生。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促进了西方教育的发展。
(3)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学校发展的表现。依据材料“为满足工商业发展的人才需要及市民教育需求,工商业学校和城市学校得到新发展。西欧各国创办了一些公学、医院附属学校等完全脱离或部分脱离教会控制的新学校。15 世纪,意人利人文主义者建立的一些学校,不仅招收贵族儿童,也招收一部分下层阶级儿童。英国一些学校课程加入数学、现代语言学以及科学等。”可知,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学校发展的表现有出现了脱离教会控制的新学校,有的学校不仅招收贵族子弟,也招收下层阶级儿童,学校开设数学、科学等课程。结合所学可知,其影响是促进了西欧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
故答案为:
(1)探究《圣经》中的真相,让人们精确阅读和阐释宗教教义。古典文学(人文学科)进入大学。
(2)由服务于教会到以人为中心,课程的重点由教材转向学生。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3)出现了脱离教会控制的新学校;有的学校不仅招收贵族子弟,也招收下层阶级儿童;学校开设数学、科学等课程。促进了西欧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
【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教育的变化及表现等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4.(2023九上·余江期中)资本主义的到来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资本主义经历了一个萌芽、产生、发展的过程,它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一 人数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
——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 恩格斯在评价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一场运动的代表人物时说:“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材料三 印第安人说:“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而欧洲人说:“哥伦布是一个功臣。”
材料四 自此之后,西方国家开始了殖民掠夺和扩张,欧洲各国从殖民地掠夺原料,向殖民地输出工业制成品,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但在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因殖民者的屠杀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种族几乎灭绝……欧洲尤其是西欧国家都在贩奴过程中发了横财,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十分充分的条件。
(1)材料一所描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 材料中“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在材料描述的生产组织中已经出现了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
(2)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 在这场运动中,他创作的著作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运动的性质。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功臣”。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什么原则
(4)根据材料四概括近代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的影响。
【答案】(1)手工工场。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2)但丁。《神曲》。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
(3)哥伦布发现美洲,为欧洲殖民者在美洲掠夺大量财富创造条件,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功臣。应坚持一分为二、公正客观的原则。
(4)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给殖民地带来了灾难。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手工工场的知识。根据材料一“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所描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手工工场。材料中“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一种雇佣与被雇的关系。在材料描述的生产组织中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2)本题考查但丁的知识。根据材料二“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诗人为标志的,这位大人物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
(3)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知识。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发现美洲,为欧洲殖民者掠夺了大量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功臣,所以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有功之臣”。结合所学可知,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一分为二,公正客观的原则。
(4)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掠夺。根据材料四“自此之后,西方国家开始了殖民掠夺和扩张,欧洲各国从殖民地掠夺原料,向殖民地输出工业制成品,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因殖民者的屠杀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种族几乎灭绝。……欧洲尤其是西欧国家都在贩奴过程中发了横财,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十分充分的条件。",可知近代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的影响有: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给被殖民地区带来了灾难。
故答案为:
(1)手工工场。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2)但丁。《神曲》。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
(3)哥伦布发现美洲,为欧洲殖民者在美洲掠夺大量财富创造条件,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功臣。应坚持一分为二、公正客观的原则。
(4)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给殖民地带来了灾难。
【点评】本题考查手工工场、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掠夺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 / 1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11月)
1.(2023九上·余江期中)“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你是废墟的泪,你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 ”下列关于“法老的陵墓”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它的形状是圆锥形
B.它是古埃及法老权力的象征
C.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是哈夫拉金字塔
D.它是法老和奴隶主智慧的结晶
2.(2023九上·余江期中)古代两河流域为“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这里的“两河”指( )
A.印度河和恒河 B.尼罗河和幼发拉底河
C.黄河和长江 D.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3.(2023九上·余江期中)据传,汉明帝于洛阳西雍门外兴建寺院,为纪念白马驮经之举,将寺院取名为“白马寺”(如图)。汉明帝愿意建立白马寺是因为白马所驮的经中( )
A.提出“众生平等” B.主张“兼爱非攻”
C.宣扬“忍耐顺从” D.提倡“无为而治”
4.(2023九上·余江期中)“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而“东方的影响也以席卷一切之势涌入西方”。历史学家布恩的观点反映出亚历山大的扩张( )
A.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B.中断了东西方文化的发展进程
C.打通了亚欧商贸通道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5.(2023九上·余江期中)东西方文明曾经交相辉映,当中国处于秦汉时期时,古代罗马正处于强盛时期。中国秦朝与古代罗马统治的相同点是)( )
A.实行民主制度 B.实行法治
C.以奴隶制为基础 D.实行贵族政治
6.(2023九上·余江期中)古希腊人留下了一些具有表现力的艺术品,如《掷铁饼者》等。这种以健美发达的躯体为荣的风尚说明古希腊社会( )
A.效仿神灵,无拘无束 B.古风浓厚,世情淳朴
C.崇尚自然,歌颂人性 D.人民主权,个人自由
7.(2023九上·余江期中)下列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大小封建主都是国王的直接附庸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权利与义务交织的契约关系
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8.(2023九上·余江期中)“(它)主要就农奴之间、农奴和领主之间的诉讼纠纷作出裁决。审理的案件既有杀人、放火、盗窃一类刑事案件,也包括土地、契约、婚姻等民事案。”材料中的“它”是( )
A.陪审法院 B.公民大会 C.庄园法庭 D.元老院
9.(2023九上·余江期中)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11和12世纪,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个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
A.经济的发展和罗马法的修订
B.庄园经济的兴起和封建君臣制度的确立
C.教权的削弱和王权的加强
D.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10.(2023九上·余江期中)据下表可知,拜占庭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文学领域 拜占庭学者们努力吸收古典文化,并刻意仿效,创 造出许多杰作,如成书于查士丁尼时代的《战史》 《建筑》等
艺术领域 区别于西欧单调、乏味、统一的圣母画,结合两河 流域的文化艺术特色,创造了独特的宗教艺术风格
A.兼收并蓄,勇于创新 B.吸取传统的古希腊罗马文化
C.疆域辽阔,地跨欧亚非 D.吸取了古代东方文化的营养
11.(2023九上·余江期中)图文结合是加深历史理解的重要方法,下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5世纪左右的部民制度 B.孝德天皇派往中国的遣唐使
C.646年开始的“大化改新” D.12世纪以后得幕府统治
12.(2023九上·余江期中)美国学者麦克.哈特著有《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穆罕默德位列其中。这本书刚一出版,即成为畅销书。在它有关穆罕默德的记述中,你不可能看到的内容( )
A.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B.完成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使命
C.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大帝国
D.建立了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
13.(2023九上·余江期中)中世纪晚期,面对庄园制度下小块土地不能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状况,社会上出现了新的土地经营模式,主要包括( )
①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等方式将土地集中
②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④一些富裕农民建立了租地农场
③通过庄园法庭对庄园内的农民进行制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2023九上·余江期中)以下对右图内容的介绍,正确的是( )
①图中的人物是但丁
②图中人物的代表作是神曲
③图中人物的代表作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腐化
④ 图中人物是“美术三杰”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2023九上·余江期中)“佛罗伦萨在14世纪成为文艺复兴新艺术的摇篮……在讨论新艺术与新城市关系时,我们强调像佛罗伦萨这样相当发展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新经济、新政治的社会背景,是完全必要的”。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思想解放 B.文艺复兴促进城市化发展
C.新艺术促使中世纪城市崛起 D.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发展
16.(2023九上·余江期中)以下是张老师在讲本课时出示的图片,据此可以确定的主题是( )
A.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B.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
C.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 D.欧洲人的突出成就
17.(2023九上·余江期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此次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印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相连。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将相互隔绝和孤立的欧、亚、非、美四大洲连成“同一个世界”的事件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亚历山大东征
C.十字军东征 D.查理曼帝国分裂
18.(2023九上·余江期中)九年级同学演出了一场关于新航路开辟的话剧,其中有一幕:通过四位航海家的自我评述,西班牙国王和葡萄牙国王联合评选一位“诚信者”。获得“诚信奖”的将是( )
A.哥伦布:我发现了一块新大陆
B.迪亚士:我发现了非洲大陆最南端
C.达·伽马:我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印度
D.麦哲伦:我实现了环球航行,我回来了
19.(2023九上·余江期中)右图是英国和西班牙在1588年发生的一场海战,关于这一海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英国以少胜多②这一海战的爆发与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有关③当时西班牙是英国向海外发展的阻力之一④海战的结果是英国得到了西班牙的殖民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023九上·余江期中)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如果以这种角度看待殖民扩张,下列表述合适的是( )
A.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B.有助丁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C.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D.“带着血汨的进步”
21.(2023九上·余江期中)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广泛流传于中国国内的对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四大古文明是后来诸多文明的发源地,对其所在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古代的辉煌文明。
(1)【尼罗河的赠礼】
材料一 古代诗歌《尼罗河颂》中写道:“万岁,尼罗河!你来到这片大地,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你永不停息地浇灌着大地,沿着你从天国下降的旅程。”
结合材料一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古埃及人为什么要热情地歌颂尼罗河。
(2)材料二 1991年,埃及古物局的学者在胡夫金字塔东2.4千米处发现了金字塔街,在胡夫金字塔南数百米和大狮身人面像的东南方向,发现了金字塔建设者的墓。……1994年,美国筹备了一个基金会,恢复发掘这座消失了的城市。美国学者莱赫奈尔说,这座消失了的城市曾经居住过至少5万人,甚至可能多至10万人,其中包括建筑胡夫大金字塔的建筑家、工匠、面包师和普通劳动者。
——摘编自刘文鹏《埃及考古学》
根据材料二,概括金字塔考古的新发现,并说明其价值。
(3)【两河间的沃土】
材料三 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在这里发展起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这里曾出现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此后又经过波斯、马其顿、罗马与奥斯曼国的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其主要部分成为独立的伊拉克。
材料中的“河流”流域,大约在什么时间这一地区实现了初步统一
(4)材料三中的地区给世界留下了哪部法典?这部法典在世界史上有何地位和价值?
(5)【等级森严的印度】
材料四 《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罚款150—200帕那。要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
材料四反映的是哪国的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中两个较低的等级的名称。
(6)【大河的馈赠】
请你以“大河的馈赠”为题,结合古代亚非文明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小短文。
22.(2023九上·余江期中)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人量种植农作物。古雅典人为求生存,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在长期的海上贸易活动中,平等、协商成为交易的重要原则,民主习惯逐步发展形成,而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态又为直接民主提供了可能条件。
——摘编口汪子嵩《希腊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苏格拉底非常痛心,在他看来,雅典直接民主制最大的弊端,就是“抽签选举”导致的“外行政治”,即听任国家的命运由丝不懂政治知识的普通民众去摆布。…他还发现,由于民众缺乏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知识,他们极容易受一些同样没有政治知识、但擅长说服技术的蛊惑家的影响和控制,从而作出种种错误的决策。
(1)根据材料一,归纳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制度的复基本要义。
(2)根据材料三,指出苏格拉底认为雅“抽签选举”带来了哪些危害。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
23.(2023九上·余江期中)大学是中世纪的花朵,大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进步。
(1)材料一 在整个西方教育史,中世纪的宗教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教育最开始与探究《圣经》中的真相有关,因此,教育机构的开设是为了让人们精确阅读和阐释宗教教义,14世纪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和学者彼特拉克从古代文献中发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文明,强调恢复古代文学。拉丁文、语法、历史等人文学科走进了当时的大学,古典文学研究蔚然成风。
——据蒋洪池《文艺复兴时期大学学科文化探究》
依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西方教育的主要内容。依据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大学发生的变化。
(2)材料二 经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洗礼以及欧洲各国世俗学校的普遍建立,学校培养的人才远远不限于神职人员。教育思想把课程的重点由教材转向学生,主张学习者是教育的中心,强调课程的设计应完全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依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教育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原因。
(3)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为满足工商业发展的人才需要及市民教育需求,工商业学校和城市学校得到新发展。西欧各国创办了一些公学、医院附属学校等完全脱离或部分脱离教会控制的新学校。15 世纪,意人利人文主义者建立的一些学校,不仅招收贵族儿童,也招收一部分下层阶级儿童。英国一些学校课程加入数学、现代语言学以及科学等。
依据材料三,概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学校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4.(2023九上·余江期中)资本主义的到来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资本主义经历了一个萌芽、产生、发展的过程,它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一 人数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
——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 恩格斯在评价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一场运动的代表人物时说:“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材料三 印第安人说:“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而欧洲人说:“哥伦布是一个功臣。”
材料四 自此之后,西方国家开始了殖民掠夺和扩张,欧洲各国从殖民地掠夺原料,向殖民地输出工业制成品,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但在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因殖民者的屠杀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种族几乎灭绝……欧洲尤其是西欧国家都在贩奴过程中发了横财,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十分充分的条件。
(1)材料一所描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 材料中“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在材料描述的生产组织中已经出现了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
(2)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 在这场运动中,他创作的著作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运动的性质。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功臣”。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什么原则
(4)根据材料四概括近代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的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金字塔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金字塔是为古埃及国王修建的巨型陵墓,它是古埃及法老权力的象征,是奴隶和劳动人民被奴役的象征,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它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B符合题意;
金字塔呈三角形,排除A;
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排除C;
金字塔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金字塔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金字塔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答案】D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D符合题意;
印度河和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排除A;
尼罗河在非洲,排除B;
黄河和长江孕育了古代中国文明,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两河流域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古代两河流域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3.【答案】C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图片展示的寺庙是“白马寺”,它始建于东汉明帝时期,是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与它相关的宗教是佛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 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由于佛教宣扬“忍耐顺从”,有利于统治统治集团对底层民众的奴役压迫,因此得到东汉统治者的扶持,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因此,汉明帝愿意建立白马寺是因为白马所驮的经中宣扬“忍耐顺从”。C符合题意;
“众生平等”不利于封建统治,排除A;
兼爱非攻是墨子的思想,排除B;
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佛教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佛教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4.【答案】D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在客观上把希腊的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的文化深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D符合题意;
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说法错误,排除A;
中断了东西方文化的发展进程,说法错误,排除B;
打通了亚欧商贸通道,说法错误,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亚历山大东征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5.【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采用法家思想,实行法治,用严酷的刑罚来统治人民,最终导致了秦朝二世而亡,古代罗马是奴隶制贵族专政的国家,罗马最高长官的卫士手执束棒,棒子用来施行答刑,斧子用来执行死刑,束棒在拉丁语中的读音就是法西斯,因而古代罗马实行的也是法治,B符合题意;
实行民主制度的是雅典,排除A;
中国的秦朝是封建社会,排除C;
实行贵族政治的是古罗马,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罗马帝国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6.【答案】C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结和所学可知,《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赞美了人体的美和所饱含的生命力,体现了古希腊社会崇尚自然,歌颂人性,C符合题意;
效仿神灵,无拘无束与图片信息无关,排除A;
古风浓厚,世情淳朴与图片信息无关,排除B;
人民主权,个人自由在近代以后出现,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古希腊文明的知识。难度适中,识读图片,掌握古希腊文明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7.【答案】C
【知识点】封君与封臣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11世纪时,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C符合题意;
大小封建主并不都是国王的直接附庸,排除A;
小封建向大封建主效忠,而不是向国王,排除B;
各阶层之间有严格的等级限制,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的封建制度。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8.【答案】C
【知识点】庄园法庭的特点及作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也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没有经过领主允许而无故缺席,也会被罚款。据“(它)主要就农奴之间、农奴与领主之间的诉讼纠纷作出裁决。审理的案件既有杀人、放火、盗窃一类刑事案件,也包括土地、契约、婚姻等民事案。”及所学知识可知,“它”是庄园法庭,C符合题意;
公民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与雅典民主政治有关,排除AB;
元老院与古罗马共和国有关,排除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庄园法庭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庄园法庭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9.【答案】D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在11至12世纪,欧洲城市普遍展开了反对封建领主、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往往通过赎买获得自治权,但许多城市却依靠武装斗争获得不同程度的独立与自主。如法国的琅城、康布雷、亚眠等,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和米兰等,但这从侧面恰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是城市兴起,市民阶层产生。题干中其活力表现为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产生,D符合题意;
罗马法的修订主要在6世纪,排除A;
庄园经济的兴起于9世纪,排除B;
教权的削弱和王权的加强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城市兴起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西欧城市兴起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0.【答案】A
【知识点】拜占庭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由表格可知,拜占庭文化的特点是兼收并蓄,推陈出新。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A符合题意;
吸取传统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只是一个方面,排除B;
疆域辽阔,地跨欧亚非不是拜占庭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排除C;
吸取了古代东方文化的营养与史实不符,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拜占庭帝国兴亡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拜占庭帝国兴亡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1.【答案】D
【知识点】武士和武士集团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图为《盛甲武士》,描绘的是幕府统治时期的武士形象。当时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D符合题意;
5世纪左右的部民制度与史实不符,排除A;
孝德天皇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史实不符,排除B;
646年开始的“大化改新”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的幕府统治。难度适中,识读图片信息,掌握日本幕府统治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2.【答案】C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在公元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建立了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诞生,穆罕默德完成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使命。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穆罕默德的继任者建立的。C符合题意;
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A;
完成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使命,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B;
建立了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阿拉伯帝国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阿拉伯帝国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3.【答案】B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于是,在一些地方,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①②④正确,B符合题意;
通过庄园法庭对庄园内的农民进行制约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含③的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租地农场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租地农场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4.【答案】A
【知识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图片人物是但丁。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与彼得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代表作品是《神曲》,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被称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①②③表述正确,A符合题意;
但丁是“文学三杰”之一,排除含④的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知识。难度适中,准确识读图片信息,掌握文艺复兴代表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5.【答案】A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据“我们强调像佛罗伦萨这样相当发展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新经济、新政治的社会背景,是完全必要的”可知,在佛罗伦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据“佛罗伦萨在14世纪成为文艺复兴新艺术的摇篮”体现了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佛罗伦萨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这说明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思想解放。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思想解放的相关史实。
16.【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15-16世纪葡萄牙宽身帆船”“托勒密《地理学指南》中的世界地图”“星盘”结合所学可知,这些都与航海有关,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B符合题意;
图片信息与资本主义无关,排除A;
图片信息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不是原因,排除C;
星盘是中国的成就,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7.【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将相互隔绝和孤立的欧、亚、非、美四大洲连成‘同一个世界’”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A项正确;
亚历山大东征在公元前4世纪,排除B;
十字军东征发生在亚洲和欧洲,排除C;
查理曼帝国分裂在欧洲,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8.【答案】B
【知识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据所学可知,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B符合题意;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但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到达的是亚洲的印度,实际上哥伦布发现了一个原来不被欧洲人所知的新大陆,但哥伦布没有认识到他发现了新大陆,排除A;
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率领船队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排除C;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但是1521年4月,麦哲伦本人在菲律宾群岛被土著人杀死,麦哲伦没有实现环球航行,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9.【答案】A
【知识点】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英国需要开拓海外市场。1588年,英国海军和西班牙“无敌舰队”之间进行了一场海战,并以英国的胜利宣告结束。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爆发的原因是西班牙在大西洋的强大势力阻碍了英国扩张海外殖民地,只有打破西班牙的海上霸权英国才能向海外发展。这场战争使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①②③符合题意,A正确;
海战的结果是英国成为新的海上霸主,排除含④的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欧洲早期殖民掠夺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欧洲早期殖民掠夺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0.【答案】D
【知识点】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史观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评价历史,殖民扩张一方面给被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另一方面它使世界逐渐连接为一个整体,使欧洲获得了原始的资本积累,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进步,因此是"带着血泪的进步",D符合题意;
全球史观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材料中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只是站在殖民地人民的角度并不是全人类的角度,排除A;
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是站在欧洲殖民国家的角度,也不是全人类的角度,排除B;
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是站在欧洲国家的角度,不符合全球史观中的全人类的角度,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殖民掠夺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殖民掠夺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1.【答案】(1)因为尼罗河定期泛滥,滋养了两岸的土地,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从而孕育了古老的埃及文明。
(2)发现了金字塔和金字塔建设者的墓。有利于了解金字塔修建者的社会分工和生活状况。
(3)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
(4)《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5)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吠舍和首陀罗。
(6)题目:大河的馈赠。
论述: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金字塔式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这里的人们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和佛教文化;古代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青铜器和甲骨文等是其文明的代表。古代亚非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这些文明都是大河的馈赠。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根据材料一“万岁,尼罗河!你来到这片大地,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你永不停息地浇灌着大地,沿着你从天国下降的旅程。”可知,尼罗河定期泛滥,滋养了两岸的土地,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从而孕育了古老的埃及文明。
(2)本题考查金字塔。根据材料二“ 1991年,埃及古物局的学者在胡夫金字塔东2.4千米处发现了金字塔街,在胡夫金字塔南数百米和大狮身人面像的东南方向,发现了金字塔建设者的墓。”可知,新发现是发现了金字塔和金字塔建设者的墓。根据材料二“1994年,美国筹备了一个基金会,恢复发掘这座消失了的城市。美国学者莱赫奈尔说,这座消失了的城市曾经居住过至少5万人,甚至可能多至10万人,其中包括建筑胡夫大金字塔的建筑家、工匠、面包师和普通劳动者。”可知,新的发现有利于了解金字塔修建者的社会分工和生活状况。
(3)本题考查两河流域的文化。结合所学可知,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4)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结合所学可知,两河流域留给世界的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5)本题考查种姓制度。根据材料四“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罚款150—200帕那。要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结合所学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6)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题目题干已经给出,结合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的基本史实简要说明即可。如: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金字塔式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这里的人们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和佛教文化;古代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青铜器和甲骨文等是其文明的代表。古代亚非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这些文明都是大河的馈赠。
故答案为:
(1)因为尼罗河定期泛滥,滋养了两岸的土地,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从而孕育了古老的埃及文明。
(2)发现了金字塔和金字塔建设者的墓。有利于了解金字塔修建者的社会分工和生活状况。
(3)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
(4)《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5)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吠舍和首陀罗。
(6)题目:大河的馈赠。
论述: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金字塔式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这里的人们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和佛教文化;古代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青铜器和甲骨文等是其文明的代表。古代亚非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这些文明都是大河的馈赠。
【点评】本题考查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2.【答案】(1)在长期的海上贸易活动中,形成了平等、协商的交易原则和民主习惯;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态为直接民主提供了条件.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治生活公开、公正、自由。
(2)无法保证执政者的素质,让不懂政治的民众执政);民众容易受蛊惑和控制
(3)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使成年男性公民得以参政。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等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根据材料一“古雅典人为求生存,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在长期的海上贸易活动中,平等、协商成为交易的重要原则,民主习惯逐步发展形成,而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态又为直接民主提供了可能条件。”可知,在长期的海上贸易活动中,形成了平等、协商的交易原则和民主习惯;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态为直接民主提供了条件。根据材料二“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可知,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治生活公开、公正、自由。
(2)本题考查雅典的“抽签选举”制度。根据材料三“即听任国家的命运由丝不懂政治知识的普通民众去摆布。…他还发现,由于民众缺乏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知识,他们极容易受一些同样没有政治知识、但擅长说服技术的蛊惑家的影响和控制,从而作出种种错误的决策。”可知,“抽签选举”无法保证执政者的素质,让不懂政治的民众执政;民众容易受蛊惑和控制。
(3)本题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可知,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使成年男性公民得以参政。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等。
故答案为:
(1)在长期的海上贸易活动中,形成了平等、协商的交易原则和民主习惯;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态为直接民主提供了条件.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治生活公开、公正、自由。
(2)无法保证执政者的素质,让不懂政治的民众执政);民众容易受蛊惑和控制。
(3)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使成年男性公民得以参政。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等。
【点评】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3.【答案】(1)探究《圣经》中的真相,让人们精确阅读和阐释宗教教义。古典文学(人文学科)进入
大学。
(2)由服务于教会到以人为中心,课程的重点由教材转向学生。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3)出现了脱离教会控制的新学校;有的学校不仅招收贵族子弟,也招收下层阶级儿童;学校开设数学、科学等课程。促进了西欧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
【知识点】西欧大学的兴起;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知识。依据材料一“在整个西方教育史,中世纪宗教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教育最开始与探究《圣经》中的真相有关,为此,教育机构的开设是为了让人们精确阅读和阐释宗教教义的书籍,"概括可知,中世纪西方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探究《圣经》中的真相,让人们精确阅读和阐释宗教教义。依据材料“12世纪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和学者彼特拉克,从古代文献中发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文明,强调恢复古代文学。拉丁文、语法、历史等人文学科走入了当时的大学,古典文学研究蔚然成风。”可知,文艺复兴时期大学发生的变化是恢复古代文学,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2)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教育的变化。根据材料“经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洗礼以及欧洲各国世俗学校的普遍建立,学校培养的人才远远不限于神职人员。教育思想把课程的重点由教材转向学生,主张学习者是教育的中心,强调课程的设计应完全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可知,西方教育由服务于教会到以人为中心,课程的重点由教材转向学生。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促进了西方教育的发展。
(3)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学校发展的表现。依据材料“为满足工商业发展的人才需要及市民教育需求,工商业学校和城市学校得到新发展。西欧各国创办了一些公学、医院附属学校等完全脱离或部分脱离教会控制的新学校。15 世纪,意人利人文主义者建立的一些学校,不仅招收贵族儿童,也招收一部分下层阶级儿童。英国一些学校课程加入数学、现代语言学以及科学等。”可知,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学校发展的表现有出现了脱离教会控制的新学校,有的学校不仅招收贵族子弟,也招收下层阶级儿童,学校开设数学、科学等课程。结合所学可知,其影响是促进了西欧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
故答案为:
(1)探究《圣经》中的真相,让人们精确阅读和阐释宗教教义。古典文学(人文学科)进入大学。
(2)由服务于教会到以人为中心,课程的重点由教材转向学生。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3)出现了脱离教会控制的新学校;有的学校不仅招收贵族子弟,也招收下层阶级儿童;学校开设数学、科学等课程。促进了西欧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
【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教育的变化及表现等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4.【答案】(1)手工工场。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2)但丁。《神曲》。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
(3)哥伦布发现美洲,为欧洲殖民者在美洲掠夺大量财富创造条件,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功臣。应坚持一分为二、公正客观的原则。
(4)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给殖民地带来了灾难。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手工工场的知识。根据材料一“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所描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手工工场。材料中“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一种雇佣与被雇的关系。在材料描述的生产组织中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2)本题考查但丁的知识。根据材料二“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诗人为标志的,这位大人物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
(3)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知识。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发现美洲,为欧洲殖民者掠夺了大量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功臣,所以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有功之臣”。结合所学可知,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一分为二,公正客观的原则。
(4)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掠夺。根据材料四“自此之后,西方国家开始了殖民掠夺和扩张,欧洲各国从殖民地掠夺原料,向殖民地输出工业制成品,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因殖民者的屠杀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种族几乎灭绝。……欧洲尤其是西欧国家都在贩奴过程中发了横财,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十分充分的条件。",可知近代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的影响有: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给被殖民地区带来了灾难。
故答案为:
(1)手工工场。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2)但丁。《神曲》。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
(3)哥伦布发现美洲,为欧洲殖民者在美洲掠夺大量财富创造条件,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功臣。应坚持一分为二、公正客观的原则。
(4)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给殖民地带来了灾难。
【点评】本题考查手工工场、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掠夺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