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动物的运动【2024秋人教八上生物精彩课堂(素材+教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2.1动物的运动【2024秋人教八上生物精彩课堂(素材+教案+导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9-12 08:2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1动物的运动
【2024秋人教八上生物精彩课堂(素材+教案+导学案)】
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 教师播放2011年大邱世锦赛110米栏决赛视频,师生共同欣赏,然后提出设问:“飞人”刘翔为什么跑得那么快 人是怎样进行运动的 动物如何完成运动的 动物的运动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视频导入] 观看播放的视频,请你说出视频中出现了哪些动物 它们的运动方式又各是什么 它们是如何完成运动的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动物的运动。
[情境导入] 骏马奔驰、猎豹驰骋靠的是矫健的四肢;雄鹰展翅、白鹤翱翔离不开有力的翅膀……那么,你知道它们的运动是如何完成的吗
教学策略建议                           
  [重难点一] 运动系统的组成,关节、骨骼肌的结构(重、难点)
重、难点分析:
学生对于运动系统的组成是模糊不清的,通过体验屈肘和伸肘动作归纳运动系统的组成。对照插图学生能够说出关节的结构,对于关节的特点和在运动中的作用并没有深入地了解。对于骨骼肌的结构及其作用,在学习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结构特征时,大致了解了胸肌发达能够牵动两翼飞行,而不知道是因为胸肌的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才能够牵动两翼飞行。
突破策略:
1.亲身体验
通过体验屈肘和伸肘动作,以及肘关节受伤、骨折或肌肉拉伤时不能完成运动,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总结运动系统的组成。
2.实际运用
模拟演示:一根木条不能弯曲,用钉子把两根木条钉在一起,并用橡皮筋连接后可以弯曲。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总结:木条相当于骨,橡皮筋相当于肌肉,钉子连接处相当于关节,即动物的运动需要骨、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
3.观察理解
观察家兔的骨骼模型,通过观察、讨论,了解骨骼的结构和功能。观察关节结构和学生自绘关节结构图,思考、总结关节囊、滑液、关节软骨的作用,知道关节的基本结构并具有牢固性和灵活性的特征,在运动中具有支点的作用。两手捏鸡翅两端并向内向外做伸缩运动,观察运动的产生、观察肌肉是怎样附着在骨上、肌肉是怎样牵引骨运动的,以及观察骨与骨之间是怎样连接的,理解肌肉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骨、关节和肌肉的位置关系。
  [重难点二] 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重点)
重点分析: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运动,并不能仅仅通过观察和体验理解。可以结合生活实例分析运动的完成包括哪些步骤。
突破策略:
1.实例分析
分析屈肘、伸肘、提重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分别所处的状态,并进一步理解一组肌肉的两端必须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2.讨论总结
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手被针刺后迅速缩手”的过程中,运动的完成包括哪些步骤 学生讨论、分析、归纳: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骨骼肌收缩→相应的骨受到牵引→骨绕关节运动。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的应用,进一步巩固了本节的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关节、骨骼肌的结构。
  [重难点三] 总结提升(难点)
难点分析:
“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是本节的难点,通过观察鸡翅的活动或观看课件视频虽然科学直观,但学生有时并不能够真正理解三者的作用。如骨骼肌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才能产生运动等。
突破策略:
1.制作和展示
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分组制作骨、关节与肌肉关系模型,并展示讲解,进一步理解动物的运动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2.创意制作
选用数学圆规作教具,以两规臂作两相邻骨骼,连接处为支点(关节)。在臂端拴两根绳子,代表肌肉的牵拉作用;用绳子代替肌肉,很好地解释了肌肉的特性:收缩产生动力,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必须依靠另一条绳子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与此同时,还可以把圆规的运动直接比作屈肘、伸肘运动,并让学生自己体会肌肉的变化,从而完成难点的教学。
情境素材建议 详见电子资源
  1.人体的骨骼数量
2.神秘的运动常数
3.关节保护
教材参考答案  
  [教材P42 想一想,议一议·参考答案]
昆虫的运动器官是翅和足,鱼特有的运动器官是鱼鳍,鸟的运动器官是翼和足,哺乳动物的运动器官是四肢。动物的运动本质上都靠肌肉的收缩,这种说法适用于绝大多数动物,不过也有例外。有些低等的动物如水母是没有肌肉的,但是也能进行运动。
[教材P42 观察与思考·参考答案]
1.骨、关节和肌肉在结构上是相连的,骨与骨通过关节相连,肌肉附着在骨上。肌肉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产生运动。
2.关节使骨的运动更加灵活,相当于门上的门轴。
3.蚯蚓体内有肌肉,但是没有骨骼,这是它不能快速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4.人体有关节的部位很多,主要分布在四肢上,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等;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等。进行体育运动时,上肢的肘关节、腕关节,下肢的膝关节、踝关节等都容易受伤。保护措施包括充分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运动强度适宜等。
  [教材P45 练习·参考答案]
1.(1)× [解析]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
(2)× [解析] 运动并不只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的配合。
2.②
3.C [解析] 人体运动的产生首先是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受到刺激的骨骼肌收缩,牵动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完成运动。
4.不是。如果鸟的胸肌的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就无法使骨通过关节产生运动。
5.提示: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意思正确即可,不要求学生表述的话完全一样)。
背记本/默写卷 详见电子资源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教学分析  1.《动物的运动》是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属于《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主题(五)人体生理与健康的相关内容,课标中相关内容要求“概念5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教师应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强化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到周围环境中去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2.通过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本节既是对前面学习中有关运动知识的概括和提升,也是后面学习“动物行为”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章的关键内容。  3.本节课引导学生认识动物运动的结构和基本原理,使学生认识到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运动能力有强有弱。通过体验屈肘动作,归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肌肉和关节构成的,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离不开骨、关节和肌肉的密切配合。展示有关骨、关节和肌肉的实物教具,并联系生活实际,用学生熟悉的实例进行理解和分析,总结出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以及骨、关节、肌肉三者的关系。通过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有利于理解动物在运动时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统一关系。应用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提供的物质和能量,使学生加深理解生命活动是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
教学目标 (基于核 心素养 叙写)  1.通过对几种动物的运动方式和与运动有关的结构的比较,学生能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提升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等科学思维能力,进一步确立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观。  2.通过观察、体验、制作模型等活动,学生能够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及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提升学生观察、分析等科学思维能力,强化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观。  3.通过动物的运动与行为之间关系的分析,学生能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  1.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难点  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教学准备  家兔骨骼标本,新鲜的猪、羊等较大动物的关节,屈肘和伸肘模型,除去皮肤的完整鸡翅,镊子,剪刀,2~3块硬纸板,松紧带,工字钉等制作模型的材料,PPT课件(图片、视频)。
教学策略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做屈肘和伸肘动作,仔细感知和观察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情况。然后观察骨、关节、肌肉运动模型,讨论分析屈肘和伸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收缩和舒张情况以及前臂骨的活动情况,理解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骨、关节和肌肉的密切协调配合下共同完成的。
教学设计  对应的“加注式”课件见电子资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  1.图中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  2.它们依靠什么结构完成这些运动的呢  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和完成运动的结构,认识到动物的运动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思考。
任务一 运动系统的组成  1.体验屈肘和伸肘动作,想一想屈肘是靠哪些结构参与完成的 思考运动系统的组成。  2.展示图片,区分骨与骨骼。  3.观察、比较人和家兔的骨骼图片,了解哺乳动物骨的组成及在运动中的作用。  4.关节的构成及特征  (1)展示图片,并结合生活实例,提出问题:关节有哪些利于运动的特点  (2)观察剖开的新鲜的猪或羊等动物的关节,认识关节的结构,并思考关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  (3)观察脱臼患者的X光片,说出什么是脱臼。  5.骨骼肌的组成及特征  (1)提出问题: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于什么结构  (2)展示图片:骨骼肌的组成,并由骨骼肌的组成特点推测骨骼肌有哪些特性适于运动。  通过体验活动,感知并说出运动系统的组成。  结合图片,正确认识骨与骨骼的关系,明确骨≠骨骼。  观察图片,比较、讨论前肢和后肢的骨的形态、骨在运动中的作用。  (1)结合图片和生活实例,分析得出关节具有牢固性和灵活性;(2)观察关节的结构,绘制关节结构图,思考、讨论关节的结构特点,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3)观察X光片得出脱臼是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  结合课本内容,说出骨骼肌是由肌腱和肌腹组成的,由肌腹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说出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  通过体验,让学生分析和归纳,总结运动系统的组成。  观察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自绘图示可以加深理解记忆。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任务二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1.观察实验:观察去除皮肤的鸡翅  (1)了解肌肉附着在骨上的方式。  (2)依次拉动每组肌肉,观察骨的运动。  2.演示屈肘和伸肘动作,观察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协作关系。并提示思考在提重物和双手自然下垂时两组肌肉分别处于什么状态。  3.总结:运动是如何产生的 结合杠杆模型,帮助学生认识运动系统的组成及运动的产生过程。  4.设问:你的同学在运动会上参加比赛时,满脸通红、汗流浃背,说明有哪些系统参与完成运动呢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肌肉附着在骨上的方式,并归纳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  讨论、总结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协作关系。  总结说出运动是如何产生的。  总结运动还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  观察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任务三 运动的意义  展示几种动物行为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动物的这些行为与动物的运动之间的关系,并最终总结得出动物运动的意义。  总结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从熟悉的动物的行为出发,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行为表现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运动,由此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说出运动的意义。
任务四 课堂小结  应用  1.模拟观察:一根木条不能弯曲,用钉子把两根木条钉在一起,并用橡皮筋连接后可以弯曲,为什么  2.动手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  应用本节知识解决问题,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加深对运动原理的理解、思考。  让学生对于学到的知识真正学会运用,而不仅仅停留在记忆的层面。
板书设计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课后反思  1.运用“体验式教学法”  通过让学生做屈肘和伸肘动作,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以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协作关系;结合同学在运动会上参加比赛时,满脸通红、汗流浃背的现象,明确有哪些系统参与完成运动;亲自动手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等这些体验式教学,以学生自我体验、感悟知识为主体,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课堂氛围,增强教学的民主意识。  2.通过观察,利于学生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教师展示和学生观察家兔骨骼标本、动物关节结构、鸡翅上骨骼肌的结构以及骨骼肌与骨的关系,让学生明确关节的结构使得关节具有牢固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在运动中具有支点的作用;肌腱跨越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的结构特点,有利于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而产生动作,骨骼肌在运动中具有动力的作用、骨具有杠杆的作用。利于学生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使学生能认同动物的运动要依赖一定的结构的观点,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大意义,从而真正理解运动和行为的关系,为今后学习动物的行为打下基础。
导学设计  
探究点一 关节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情境展示] 观察剖开的哺乳动物的关节,对照关节示意图,观察关节的结构。
  [问题探究] 关节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 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思考交流]

  。
[归纳提升] 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如下图。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可以缓冲骨与骨之间的震荡与摩擦;关节囊把关节头和关节窝牢牢联系在一起;关节腔内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所以关节的特点是既牢固又灵活,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
[课堂速记]

  。
探究点二 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
  [情境展示]
[问题探究] 这两个人都是在提水,你知道他们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有什么不同吗
[思考交流]

  。
[归纳提升] 人体在做不同的动作的时候,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
动作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屈肘 收缩 舒张
伸肘 舒张 收缩
直臂提重物 收缩 收缩
双手自然下垂 舒张 舒张
[课堂速记]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