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4.2细菌
【2024秋人教八上生物精彩课堂(素材+教案+导学案)】
新课导入
[情境导入] 一说起细菌,人们往往想到的是细菌的害处,如引起疾病和使食物变质等。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还是让我们走近它们,去看看它们的真实面目吧!
[情境导入] 细菌的分布非常广泛,无论在空气中、土壤中,还是在水中,都能找到它们的踪影,甚至在生物体的体表和体内也能找到它们。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类神奇的生物吧!
[情境导入] 从小时候起,大人就告诉我们:“生吃瓜果要洗净。”这其中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之一是怕有细菌,引起疾病。大家见过细菌吗
教学策略建议
[重难点一] 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殖方式(重点)
重点分析:
细菌的形态小,结构和生殖方式具有其特殊性,与其他生物有明显的区别。虽然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殖方式是本节课的重点,但教学内容容易理解。
突破策略:
1.数据联想
举例: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2000~4000个细菌并排起来,可以穿过缝衣针上的小孔。让学生体会细菌的微小。
2.观察比较、展示交流
观察图示归纳细菌的三种形态,并通过图示了解细菌都是单细胞的;列表归纳和比较细菌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并在不同小组之间展示互评。
3.直观感受
观察图示或视频,了解细菌的分裂生殖过程。
[重难点二] 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比较芽孢、孢子等易混淆概念(难点)
难点分析:
细菌的营养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容易被忽视,但有时在习题中涉及。芽孢和孢子的名称相近,但功能不同,易混淆。
突破策略:
1.对比细菌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叶绿体的有无,根据能否制造有机物养活自己,归纳自养和异养的区别。
2.举例:利用孢子繁殖的生物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让学生明确孢子是生殖细胞,而细菌的芽孢只是休眠体,是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现象。
[重难点三] 总结提升(重、难点)
重、难点分析:
如果单纯依靠知识的简单识记,“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细菌的生殖方式”等知识会很快被学生记住,在识记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高学习的兴趣。
突破策略:
1.分析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让学生理解空气中存在着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细菌。
2.分析细菌的一般结构(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和特殊结构(从功能方面理解),使知识系统化,利于理解记忆。
3.提示小技巧:根据名称判断细菌的形态,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螺旋菌(空肠弯曲菌)等。
4.通过计算来说明细菌分裂速度之快。
5.通过医学上的高温灭菌处理引出芽孢,进一步说明芽孢是有些细菌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休眠体。
情境素材建议 详见电子资源
1.列文虎克的故事
2.变质肉汤引发的论战
3.探索细菌繁殖的速度有多快(实验)
(1)准备8个纸杯和一把大米。将这些杯子按1-8编号。用每粒大米代表一个细菌。
(2)在1号杯放入一粒大米,代表第一代细菌。大约每隔20分钟,一个细菌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菌。在2号杯中放入两粒大米,代表第二代细菌。
(3)如果2号杯里的每个细菌都分裂成两个细菌,那么该在3号杯里放多少粒大米呢
(4)按照第3步,再进行5次。直到第8号杯子也放好了大米。算一下,第8号杯子里会有多少“细菌” 从第一代起已经过了多长时间
(5)算一算,经过24小时,第一代细菌可以产生多少后代
4.让细菌“吃掉”石油污染
石油污染的土壤修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国际上大多通过燃烧法和掩埋法进行处理,但效果均不甚理想。仅胜利油田每年产生的油泥砂就超过10万吨,其中一部分成为电厂的燃料;但由于油泥砂内部水分较多,导致热效率不高,电厂并不愿意接受,油田还要倒贴一笔不菲的处理费。至于掩埋法就更不适宜了,其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的潜在危害将成为人类挥之不去的巨大隐患。
针对这种状况,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生物化工研究室的科研人员从我国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和加拿大的阿尔伯塔油田等地筛选出石油降解菌株30多株,研发了石油降解菌高密度发酵工艺和石油降解固体菌剂的生产工艺,开发了3种对石油烃和多环芳烃具有高效降解作用的微生物菌剂,建立了微生物菌剂中试生产线1条。被石油污染的不毛之地,经过播撒菌剂配合植物栽培等工艺进行生态修复,不久就变得满眼绿色、生机勃勃。
据介绍,该成果在胜利油田孤东油区建立的1万平方米的土壤修复示范工程中进行了示范,效果良好,土壤中石油烃及多环芳烃的年降解率达较高水平。该成果还在我国的大港油田进行了初步应用,石油污染物降解率达到60%以上。
不仅如此,放眼世界,近年来,墨西哥湾石油污染、海湾石油污染、渤海溢油污染等事件频频发生,更加凸显世界范围内石油污染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据了解,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还将与国内外的多个科研单位和大学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和水体的技术,对其进行消化吸收、技术集成与再创新,建立规模化的菌剂生产线和成套的生态修复工艺,以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国际化。
教材参考答案
[教材P71 想一想,议一议·参考答案]
细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除了水、适宜的温度、有机物外,还需要氧气,但是有些细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生存。破伤风杆菌就是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生存的细菌。当人体受伤伤口较深时,破伤风杆菌能够在缺氧条件下生存并繁殖,导致人患破伤风。如果只是皮肤表面划伤,伤口浅,破伤风杆菌无法在氧气充足的地方生存,就不会导致人患破伤风。因此预防破伤风,一是减少或避免受伤,二是受伤后及时清理伤口,伤口较深时(如被生锈的钉子扎伤)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教材P73 观察与思考·参考答案]
1.从细胞结构看,与动物细胞相比,细菌具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但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由于细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细菌不能像绿色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教材P74 技能训练·参考答案]
因为细菌进行分裂生殖,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为两个细菌,这样100个细菌分裂一次成为200个,以30 min分裂一次计算,4 h之后细菌的数目为25600个。看来经常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数目,为防止自己感染细菌而生病,要养成搞好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材P74 练习·参考答案]
1.(1)× [解析] 细菌和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
(2)× [解析] 细菌的个体非常微小,只能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结构。
2.C [解析] 细菌通过分裂方式进行生殖,环境适宜时繁殖速度很快;通过分裂产生的新细菌,其所含的遗传物质和原细菌所含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荚膜具有保护作用,与细菌的生殖无关。
3.细菌分布广泛一是与它靠分裂生殖有关;二是与利用芽孢度过不良环境有关。在环境干燥、温度较低时,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当芽孢落在适宜环境中,又能萌发为细菌,这样细菌就可以广泛分布在生物圈中了。细菌繁殖速度快,又能适应不良环境,因此广泛分布在生物圈中。
4.我们每时每刻都进行着呼吸,鼻腔黏膜上的黏液会将空气中的细菌或细菌芽孢粘住,口腔黏液内也会残留有细菌等微小生物。当人们咳嗽或打喷嚏时,气流会把口腔和鼻腔中的黏液带出很远,黏液中的水分很快蒸发,细菌等微小生物随着气流四处散布。如果这些细菌或其他微小生物能引起疾病,就会威胁到其他人的身体健康。因此,每个人在咳嗽或打喷嚏时,都要使用手帕或纸巾阻挡液滴扩散,而且避免冲人咳嗽或打喷嚏。
背记本/默写卷 详见电子资源
第二节 细菌
教学分析 1.《细菌》是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属于《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主题(二)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内容,课标中相关内容要求“2.3.2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本节介绍了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等知识,是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延伸,并且本节为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本节开篇介绍细菌的发现史和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出现加快了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的进程,以及科学结论是建立在严谨的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的。然后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认识细菌的三种形态和结构,并提出原核生物的概念,可引导学生比较细菌、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区别。最后的技能训练以计算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细菌的分裂繁殖,并提示细菌形成的休眠体芽孢扩大了细菌的分布范围。 3.本节课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动画,运用推理、观察、分类、计算、新旧知识的比较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基于核 心素养 叙写) 1.通过对细菌发现过程的了解,认同发现细菌的过程中理性的怀疑和技术的进步起到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2.通过观察细菌图片和细菌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能够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等科学思维能力。 3.通过对细菌生殖等特点的了解,能够说出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升学生的健康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难点 细菌的发现史。
教学准备 上节课学生培养的菌落的照片,有关细菌的发现史和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的视频,细菌分裂的视频或图片。
教学策略 1.课堂教学中,对“细菌的发现史”进行介绍时,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内容,能够了解到显微镜的发明为细菌的发现提供了可能,也加快了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的进程,学生能由此认识到技术的进步对科学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关于“细菌是怎样产生的 ”这个问题,从自然发生说开始,到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说明了“细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在此过程中,补充了其他科学家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不断改进的实验是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的体现,严密的实验才有说服力,才可能有科学的新发现。 2.用观察、比较、分析的方法,让学生来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在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结构时,我们首先可以有目的地介绍一些影响人体健康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在进行观察与思考活动时,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描述出细菌的结构特点。 3.通过计算、讨论和分析,得出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是通过分裂完成生殖后,我们可以利用技能训练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细菌分裂生殖速度很快,数量很多”这个说法的认识。在学生了解了细菌可以通过形成芽孢的形式度过恶劣环境的内容后,可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第2、3题的讨论和交流。然后,让学生回忆人的呼吸等内容,思考并回答教材练习第4题,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练习,突破重难点内容。
教学设计 对应的“加注式”课件见电子资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实验结果照片。 提出问题: 1.哪些是细菌的菌落 2.细菌的结构特征是怎样的 细菌是如何生活的呢 学生观察图片,根据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特征,找出其中的细菌菌落。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思考。
任务一 细菌是如何被发现的 1.细菌是如何被发现的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 2.细菌是如何产生的 展示资料: (1)约翰·尼达姆根据实验得出:无论烧瓶是敞开的还是封闭的,无论培养基是煮沸过的还是没有煮沸过的,无论是加热培养还是不加热培养,所有器皿中都充满了微生物。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 在“细菌是如何产生的 ”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科学家所做的实验的分析,发现在科学家的不断质疑与对实验的改进中,实验越来越科学严谨。 通过列文虎克发现细菌的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探究“细菌从哪里来的”欲望。 “细菌是如何产生的 ”科学家为了解释这个问题,不断地实验、质疑、改进,使学生认识到不断改进的实验是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的体现,严密的实验才有说服力,才可能有科学的新发现。
任务一 细菌是如何被发现的 (2)斯帕兰札尼的质疑及实验设计,让学生试着分析斯帕兰札尼的实验,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科学界对斯帕兰札尼实验的质疑。 (3)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为什么更为严谨 3.提出问题:巴斯德的其他成就有哪些 了解巴斯德的其他成就。
任务二 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 1.细菌的大小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表面干净的图钉,真的是干净的吗 展示不同放大倍数的图钉的图片,让学生看到细菌的存在,由此感知细菌的大小。 2.细菌的形态 展示不同形态的细菌,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细菌的形态,并根据形态对细菌进行分类。 3.细菌的结构 (1)展示图片,提出问题:细菌是多细胞的,还是单细胞的 (2)展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说出细菌的结构。 (3)展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对细菌、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总结在表格中。 学生观看PPT展示的图片,感知细菌的大小,并且得出必须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细菌。 学生观察图片,说出细菌的形态。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细菌,如制作酸奶用到的保加利亚乳杆菌等。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教材内容知道细菌是单细胞的。 学生通过观察教材图片,认识并说出细菌的结构组成,并且对细菌、动植物细胞的结构进行比较。 学生在比较细胞结构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认识到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被称为原核生物。细菌没有叶绿体,因此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通过肉眼下的“干净”的图钉与显微镜下不同放大倍数的图钉形成的强烈反差,让学生感知细菌的大小。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认识细菌的形态和结构。并且,对细菌与已经学过的动植物细胞的结构进行比较分析。
任务三 细菌的生殖方式 1.展示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菌生殖的图片,引导学生判断细菌的生殖方式。 2.展示细菌分裂生殖的动画,让学生感知细菌的繁殖速度快的特点。 3.技能训练:环境适宜时,细菌的繁殖速度若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假设此时你手上有100个细菌,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 学生观察图片说出细菌的生殖是分裂生殖。 学生通过观察细菌分裂生殖的动画,能够感受到细菌的繁殖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的特点。 学生通过技能训练,进一步感知细菌的繁殖能力,并且认识到生活中讲卫生的重要性。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细菌生殖的动画和对手上细菌数目的计算,认识细菌的繁殖特点。
(续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任务三 细菌的生殖方式 4.细菌如果遇到恶劣的环境会怎样呢 细菌有没有办法抵抗恶劣的生存环境呢 展示芽孢的图片及特点。 提出问题:你知道外科手术器械消毒时,应该以杀死哪种结构为标准吗 5.根据今天学到的知识,你能解释细菌几乎无处不在的原因吗 学生通过对芽孢的特点的认识,知道芽孢是细菌度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并且认识到,只有杀死芽孢,才能真正把细菌杀死。 学生通过对细菌特征的认识和分析,说出细菌几乎无处不在的原因。 学生通过对细菌特征的认识,分析、总结、概括出细菌几乎无处不在的原因。
任务四 课堂小结 1.细菌的大小。 2.细菌的形态及分类。 3.细菌的结构。 4.细菌的营养方式。 5.细菌的生殖方式。 思考、讨论、总结、补充。 归纳提升: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而不是死记硬背,这样学生更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细菌 细菌
课后反思 整个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比较、归类等多种学习方法来获取知识,如观察巴斯德实验的图片或视频,观察细菌的形态图、结构图,观察细菌生殖的有关图片;分析巴斯德实验的原理和结论;通过比较,分析、讨论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归类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分析叶绿体与营养方式的关系;比较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区别等。多种学习方法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理解知识,获得能力。
导学设计
探究点 细菌的结构特点
[情境展示] 下图是细菌的结构示意图,回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同学讨论一下,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有什么异同。
[问题探究] 细菌的细胞结构有什么特点 根据细菌的结构,你能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吗
[思考交流]
。
[归纳提升]
比较项目 细菌细胞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基本结构 细胞壁 有 无 有
细胞膜 有 有 有
细胞质 有 有 有
细胞核 无成形的 细胞核 有 有
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 叶绿体、液泡
细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像绿色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大多数细菌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课堂速记]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