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师说》课件(共4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2《师说》课件(共4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1 18:2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师 说
韩愈
知人论世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强调文章应当言之有物,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体文,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
师 说
说:篇幅短小的议论文文体:
先叙后议/夹叙夹议
论:篇幅较长,大议论文
《过秦论》《六国论》
第一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一段
疏通文意
者:辅助性代词,这里指“人 ” 。
古:即求学的人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师:老师
学者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 ……也”是判断句的标志。
1、名词,缘故。
2、表原因的虚词。
3、用‥‥‥来,凭它来‥‥‥的,靠它来。
这里是“用来 ‥‥‥的”。
传:传授
道:道理,具体指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论。
受:通“授”,传授
业:学业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所以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知:动词,懂得,明白。
之:代词,代道理,知识。
孰:谁,疑问代词。
惑:名词,疑难问题。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注意:
①“孰与”若用在名词或代词前,表示在比较中询问,译为“……比……怎么样”或“……跟(与)……比谁(哪一个)……”;
②用在动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反问,意在肯定后者,译为“……哪里比得上……”或“……怎比得上……”、“……怎如……”。
如: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与......孰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的问题呢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惑 :动词,疑惑
从:动词,跟从,追随。
为:动词,作为,成为。
惑 :名词,疑难的问题
解:解决
译文:(有了)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终究不能解决。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译文: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知识和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以他为师
乎 :介词,在。
闻:知道,懂得。
固:本来
乎 :作“于”用,比的意思。
从:追随,跟随,省略了宾语(之)。
师:意动,“以……为老师”。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译文: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知识和道理也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以他为师。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动词,学习。
庸:副词,表疑问,岂,哪。
年:年龄,生年。
于:比
译文: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比我早出生还是比我晚出生呢?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是故:连词,所以,因此。
无:不论,不分,动词。
之: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所:代词,代方位,这里可译成“地方”。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译文:因此,无论地位显贵或是低下,无论年长年少,道理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存在的地方。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第二段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师道:尊师学习的风尚。
师,动词,从师学习;道:名词,风尚。
欲:动词,想要。
译文:唉!从师求学的风尚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啊!
组别 对象 对比点 对从师的态度和做法 结果
1
2
3
组别 描写对象 对比点 对从师的态度和做法 结果
1 古之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2 (今之众人)于其子 句读之不知,师焉 择师而教之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
(今之众人)于其身 耻师/惑之不解,不焉 3 巫医乐师 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士大夫之族 群聚而笑之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出:动词,超出。
远:多,形容词。
犹且:还,副词。
问:请教,动词。
译文: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多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学问道理;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众人
古义:一般人,普通人
今义:许多的人
下:名词作动词,低于,相差。
耻:意动,“以……为耻”。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文:所以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能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能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从这里体现的吧?
①圣:名词,圣明的人;②圣:形容词,圣明。
益:更加
①愚:名词,愚蠢的人,②愚,形容词,愚蠢。
所以:...的原因
其:语气副词,表揣度,大概的意思
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其:代词,他的;
而:连词,表顺承关系。
身:自身,自己。
则:副词,表转折。
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惑:形容词,糊涂。
译文: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糊涂啊!
之:代词,代童子。
习: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学习。
句读:古时指文章的断句。
所谓:说的。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òu
译文:那些孩子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之:宾语前置标志。
或:有的。
不:通假字,通“否”
fǒu
译文:不懂得文章的断句,不能解决的问题,有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疑难)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句读)要学习,大的方面(疑惑)却丢弃,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小学
遗:遗漏,舍弃。
明:明智。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儿童初等教育的学校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前):名词,表示“……的人”。
师(后):动词,学习。
耻:“以……为耻”,意动。
译文: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相互学习为耻辱。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之:代词,这。
族:类。
曰:称,说。
云:说,与者合在一起,表示“诸如此类的说法”。
则:连词,就。
译文:士大夫这类人中,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们。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彼:代词,当老师的(或当学生的)。
相若:相似
道:学问道德水平。
则:表并列连词
足:够得上。
羞:可羞愧。
盛:地位高。
谀:阿谀,奉承。
译文:"那个人与那个人(指老师和学生)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译文:唉!从师学习的风尚不再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类工匠,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不是令人奇怪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不齿:指不屑与之并列,表示鄙视。
不耻:不顾羞耻不以为有失体面。一般翻译成“不以...为耻
不齿”前边可以加“所”,构成“××所不齿”。如:“世人所不齿”等。“不耻”前边不能加“所”。
不齿”后边一般不接东西,如果要接就必须在所接东西前加“于”,构成“不齿于……”。如:“不齿于人”
不耻”后边可直接接东西,构成“不耻××”,如“不耻下问”。
作者从哪三方面进行对比论证
1、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2、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3、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是否尊师重道,
是圣愚分野的
关键所在
自相矛盾的从师态度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
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常:固定的,永久的。
师:以……为师,意动。
徒:类,辈。
贤:道德、才能。
及:比得上
译文: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都)比不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三:泛指多数(三人成虎、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贤:胜过
术业:学问和技艺。
攻:研究。
如:动词,像。
是:代词,这样子。
而已:句末语气词,罢了。
译文:孔子说:"多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胜过学生,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研究,只是像这样罢了。
第三段
1、作者用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本段分论点)
圣人无常师。
2、本段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好:喜爱。
六艺经传: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通:普遍。
于:前一个是介词,表被动,被;后一个也是介词,向,从。
嘉:赞许
贻:赠送
译文:李氏的儿子李蟠,年纪十七岁,爱好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被世俗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写了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
——《文章辨析序说》
《师说》是针对什么社会现象而发表见解的 请用原文回答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为何不传?
师道如何能传?
结合两篇文言文,谈谈你的学习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为何不传?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VS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李氏子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韩愈《原道》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韩愈之“道”,特指儒家之道,强调儒家仁义之道的传递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从师的标准:年龄、地位、官职
VS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道存决定师存,道是师的规范与标准
国子馆学生三百人,皆取文武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三品以上曾孙补充;太学馆学生五百人,皆取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以上曾孙补充;四门馆学生五百人,皆取七品以上及侯伯子男子补充。
近日趋竞,未复本源,致使公卿子孙,耻游太学,公卿子孙,耻游太学。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越趄,口将言而嗫嚅,处秽污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有坠窥败业而利口食者,有崇饰恶言而肆斗讼者,有凌傲长上淬骂有司者。
——韩愈《请复国子监生徒状》
趋利忘道,攀附权贵:偏离正确从师目的。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为何不传?
1.不理解道的内涵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小学而大遗。
2.不理解师与道之间的关系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偏离正确的从师目的
师道如何能传?请用原文回答从师者: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不拘于时,行古道。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
读书是为了:获得真正的教养,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意义。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做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以。
必须走一条爱之路,凭借自己的爱好而开始阅读,有人格或人性,发现自己对世界的兴趣和爱好,带着敬畏知识的心去阅读,每一个字的阅读都是修养生命的养料,都会成就真正的教养,因而人生会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赫尔曼·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
真正的求学之道,在于完善自我提升生命价值与意义,在于以仁为己任:博爱、担当、责任、格局、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