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1张PPT)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庄子曰:“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荀子曰: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庄子曰:“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荀子曰: “学不可以已。”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后期赵国人,世人尊称为荀卿,汉时避汉宣帝刘询讳称为孙卿。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著名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荀子》全书一共32篇,是他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文字,但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作 者 简 介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之)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翻译课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之)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分析课文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动词,停止
从
比
形成,凝结
合于
通“煣”,用火烘木,使其弯曲
即使
通“又”
通“曝”,晒
靠近、接近
磨刀石
广博地学习
每天,名作状
检查
反省
通“智”,智慧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外物
曾经
表修饰
提起脚跟
片刻
表修饰
快,这里指“洪亮”
明显,显著
借助,利用
名作动,游泳
横渡
通“性”,天赋,资质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起
兼词, “于此”、“于是”
古代的半步
固定句式,没有用来…的(办法)
雕刻
雕刻
如果
定语后置的标志
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爪子和牙齿
表递进
专一
脚
表并列
藏身
虚词拾脉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蟹六跪而二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而
表转折,“但是”
表递进,“而且”
表递进,“而且”
表修饰
表修饰
表转折,“但是”
表顺承
表顺承
表并列
表假设,“如果”
顺承关系,连接的是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它们有先后顺序。从逻辑关系上来看,前后两个词语没有主次之别,是在一个层次上的。
递进关系时连接的是两个有递进关系的词或短语,后一部分在意思上比前一部分在程度上或范围上更进一层。
虚词拾脉
青,取之于蓝
輮使之然也
不如须臾之所学
蚓无爪牙之利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之
代词指它,这里是指“青”
代词,代物
代词,这里指代学习这件事
定语后置的标志词,“的”
“的”
5个通假字
有(又):副词,又
暴(曝):动词,晒
生(性):名词,资质,禀赋
輮(煣):动词,使… …弯曲
知(智):名词,智慧
检查/参加、加入
古今异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声非加疾也
3、假舆马者
4、用心一也
5、蟹六跪而二螯
6、虽有槁暴
7、金就砺则利
8、劝学
9、而绝江河
10、輮以为轮
检查/参加、加入
劲疾、洪亮/疾病、快
凭借、借助/不真
思想意识活动/读书用功
脚/跪下
即使/虽然
金属/金子
勉励/规劝、劝戒
横渡/断绝
把…做成/认为
5个词类活用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名词作动词,游水
名词作状语,每日
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
使动用法,使……走得快
使动用法,使……弯曲
4个特殊句式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无以至千里
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判断句、介词结构后置
固定句式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句
1.状语后置有四种情况: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分析:“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副词、形容词、动词词组、介宾词组等用在谓语后面(如果谓语后面有宾语,则用在宾语后面)。意义上对谓语起修饰限制作用,就是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句
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4.介词省略的状语后置。有时候,后置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主要是“以”“于”这两个介词)会省去,这种情况仍可视为介词结构后置。
定语后置句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结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如:马之千里者。“之”和“者”都是辅助表示定语后置的结构助词,无实义。翻译为日行千里的马。
概念:定语是修饰限定名词的,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但有时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称为“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句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都是定语后置句,其中“之”作定语后置的标志,意思分别是“高高的朝廷”和“偏远的江湖”。
4.数词作定语有时也后置,构成“中心词+数(量)词式结构”的格式。
如:其编次笔削,皆思廉之功也,赐彩娟五百段。
课文分析
各段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每段的内容各是什么?
整体感知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第4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积”“不舍”“用心一也”。
分析课文
文章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分析课文
比喻论证是指用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之理的论证方法。
在两事物之间,只需要有类似之点,即可用一事物 比喻另一事物,从而论证一个比较抽象的事理。
比喻者与被比喻者之间类相异而理相同。
学习的意义
分析课文
学习的意义
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
分析课文
学习的意义
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
学习可以提升自己
輮以为轮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学习的
作 用
学习的
作 用
弥 补
不 足
跂而望 不如登高
学习的
作 用
弥 补
不 足
跂而望 不如登高
登高而招 见者远
学习的
作 用
弥 补
不 足
跂而望 不如登高
登高而招 见者远
顺风而呼 闻者彰
学习的
作 用
弥 补
不 足
跂而望 不如登高
登高而招 见者远
顺风而呼 闻者彰
假舆马者 致千里
学习的
作 用
弥 补
不 足
跂而望 不如登高
登高而招 见者远
顺风而呼 闻者彰
假舆马者 致千里
假舟楫者 绝江河
学习的
作 用
弥 补
不 足
学习的
作 用
弥 补
不 足
跂而望 不如登高
登高而招 见者远
顺风而呼 闻者彰
假舆马者 致千里
假舟楫者 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方法
和
态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方法
和
态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方法
和
态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正面设喻
反面设喻
方法
和
态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正面设喻
反面设喻
学 习
要积累
(对比)
方法
和
态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正面设喻
反面设喻
学 习
要积累
(对比)
方法
和
态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正面设喻
反面设喻
学 习
要积累
(对比)
方法
和
态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正面设喻
反面设喻
学 习
要积累
(对比)
学 习
要有恒心
(对比)
方法
和
态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正面设喻
反面设喻
学 习
要积累
(对比)
学 习
要有恒心
(对比)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方法
和
态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正面设喻
反面设喻
学 习
要积累
(对比)
学 习
要有恒心
(对比)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学 习
要专一
(对比)
方法
和
态度
积累
坚持
专心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正面设喻
反面设喻
学 习
要积累
(对比)
学 习
要有恒心
(对比)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学 习
要专一
(对比)
学不可以已
分析课文
学不可以已
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分析课文
学不可以已
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学习的意义
分析课文
学不可以已
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学习的意义
学习可以弥补不足
分析课文
学不可以已
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学习的意义
学习可以弥补不足
——学习的作用
分析课文
学不可以已
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学习的意义
学习可以弥补不足
——学习的作用
学习要重积累、坚持、专心
分析课文
学不可以已
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学习的意义
学习可以弥补不足
——学习的作用
学习要重积累、坚持、专心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分析课文
学不可以已
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学习的意义
学习可以弥补不足
——学习的作用
学习要重积累、坚持、专心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为什么
分析课文
学不可以已
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学习的意义
学习可以弥补不足
——学习的作用
学习要重积累、坚持、专心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为什么
——学习要“善假于物”
分析课文
学不可以已
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学习的意义
学习可以弥补不足
——学习的作用
学习要重积累、坚持、专心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为什么
——学习要“善假于物”
怎么做
分析课文
运用大量生活中常见的事理作比喻,深入浅出,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这些比喻的运用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增强了表达效果,使论证更有力。
本文特点
关于设喻
设喻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即通常所说的“比喻论证”。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如下: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比喻论证
(2)设喻方式多样:
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
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四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研究性探讨研究性探讨
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他到底劝人们学什么呢
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
(学习做人)
(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