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写一个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材料
过程与方法
1.写人,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可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来写。
2.写人和写事是密不可分的,要写人,就要把人放到事情当中来写,通过写事来展现人物的特点。
3.写人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正面记叙、侧面记叙、概括记叙、具体记叙,以事写人(一事写一人、多事写一人、一事写多人、多事写多人),以情述人,等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会写作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材料
2、写作
【导学过程】
[写作要求]
1.写人,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可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来写。
2.写人和写事是密不可分的,要写人,就要把人放到事情当中来写,通过写事来展现人物的特点。
3.写人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正面记叙、侧面记叙、概括记叙、具体记叙,以事写人(一事写一人、多事写一人、一事写多人、多事写多人),以情述人,等等。
[写作知识]
学习几种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1.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指对人物外形,包括容貌、身材、姿态、神情、衣饰等的描写。成功的肖像描写,首先要能从肖像体现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其次要避免千人一面的“脸谱化”,要着力写好眼睛,以显示人物的心灵世界。
外貌描写示例
无论什么季节,她总是穿着既不入时又带有男性化的服装。一头短发给人感觉是从不拖泥带水,眉宇间如刀刻一般的皱纹显示出她的性格。一双深深下陷的眼睛总是那么咄咄逼人,但炯炯之中又总是透出几分疲倦,消瘦的脸庞使她的颧骨有些突出,弯弯的鹰钩鼻更增加了几分威严。不大的嘴巴说起话来像唱秦腔那样有气势。她上课总是神采飞扬,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劲。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
2.动作描写:是指对人物动作行为的描写。动作描写要从动态描写中直接显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要求写得具体、生动,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不能落入一个模子。
动作描写示例
赵奇将文房四宝摆好后开始临摹。他先将毛笔在砚台上舔上墨汁,然后瞄了瞄字帖,边开始依葫芦画瓢。起先,手抖得厉害,他便将腕撑在纸上,小心翼翼地下笔,可那一横一点也不平,仿佛一条小虫直刺他的眼。练了几次,一点进步也没有,他“啪”地将笔一扔,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心灵直嘀咕。后来他想起了老师的教诲,便重振旗鼓:先将袖子向上挽了挽,然后提起笔,把笔尖舔个饱满,另一只手将纸铺平,眼睛眯得细细的将字帖上的字瞧了个透,接着抬起手腕,笔尖着纸,先是顿了顿,然后运用腕力将笔横着往右一拉,啊,总算成功了!
3.语言描写:是指文章中对人物对话和独白的描写。人物语言要生动贴切,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应该是一个人在特定环境中非说不可的话。
语言描写示例
妈妈有一支永远唱不完的“唠叨之歌”。清晨,她总捏着我的鼻子,一遍又一遍地喊着:“小懒虫,快起来,太阳晒到屁股上了。”你看,一大清早,就把我的好梦搅了。吃早饭时,她又开始唠叨了:“多吃点,饿坏了,怎么办?慢慢吃,别哽着……”真受不了,刚想上学去,妈妈又跑过来,递上一件衣服说:“快穿上,冻着了怎么办?”走出家门,满以为听不到她的唠叨了,谁知道她又在喊:“路上小心,注意安全,上课……”这些我都能背出来了。晚饭时,妈妈又唱了起来:“快点吃,吃完了,快点写作业,早点……”
4.心理描写:是用来表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心理描写常见的手法是:(1)自我表白。在描写前需加“我想”、“我觉得”等提示语,所想内容用第一人称,放在引号内。(2)作者直接描述。用第三人称去写人物内心活动,需用“他想”、“他回忆”等句式。所想内容如加引号,引号内用第一人称;如果不加引号,则仍用第三人称。(3)对话式独白。这是指描述心里与自己对话,或自言自语。对话前一般也有提示语,表现形式如对话。
心理描写示例
“成功了!”我差点喊出声。为了这一刻,我顶着骄阳,踏着严霜,跑道在脚下延伸;为了这一刻,我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挺起胸,跑道在脚下缩短。而现在,我将登上领奖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这一次我终于握住了“成功”的手,虽然只得了一枚银牌,却是我血汗的结晶,是对我苦练的肯定。我要将这一刻与我的朋友分享,是他们在我失意时为我鼓劲;我要向教练保证,下一个目标是为了夺取金牌而拼搏!
[例 文]
父亲的目光
从记事开始,我就发现父亲的目光与众不同,然而,我真正能够读懂那深奥的文字还是在升初中后。
九月悄悄的来临了,同伴们都踏上了初中的征途,我怕看见他们欢欣的笑脸,独自坐在窗台边,望着空荡荡的家,满脸怅然。父亲坐在椅子上,依旧抽着一根纸烟,他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默默的看了看我,又看了看窗外。窗外的阳光很灿烂,灿烂得足以让人感到目眩心惊,但却很安静——除了猪在圈里蹦跳的声音。阳光打在父亲的脸上,他抬头望了一眼天,深陷的双眼闪动着像阳光又像是浓雾一样的东西,继而又低着头抽他的烟。
以后的日子,渐渐地,父亲似乎比以前更忙了。早晨披着第一缕晨光出去,晚上被着月色归来。 我不知道他究竟在做些什么。几天过去了,只是觉得父亲好像瘦了些,但眼神中似乎有一种异样的光彩。
开学后的第五天清晨。朦胧中,父亲把我叫起。桌子上,早已准备好饭菜,热腾腾的。我发现,在桌子中央的碗中醒目地盛着一碗肉(全家人——我、父亲、母亲好久都没有吃肉了),心里正感到疑惑。母亲示意我坐下吃饭。最后,父亲从他那件兰咔叽衣服口袋中慢慢地取出了一个小纸包,终于说话了:“三百元钱,到学校去。”
我吃了一惊,筷子几乎要在半空中停滞。我使劲的仰起头,视线与他的目光交叉、重合,我似乎看出了那目光中的深沉含义:期待与鼓舞。
是母亲送我到学校来的。一路上她告诉了我,这几天父亲为了我能上学,到学校去了好几次,老师也非常理解,但总不能一点钱也不缴,学校确实困难。母亲又给我说了父亲是怎样去求亲戚借钱,又怎样拖着疲倦的身子而归的,以及把家里的两头正长膘的猪卖掉用来做我的学费的……不由得,鼻子陡然一阵酸,眼泪流了出来。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就过去了。在此期间,生活费每一次都是父亲亲自给我送,每次他没有说多少话,每次我都会注意到他的目光,仿佛一次比一次深沉。
由于我的努力,第二学期进入了全校最好的一个班。开学那天,是父亲亲自送我到学校的。临别时,他从口袋里摸出皱巴巴的三十元钱说:“你先用着,过两天我再来。”我接过钱,一抬头,瞥见了父亲那目光,眼泪差点儿又掉了下来。
一天,母亲到学校来看我,她说:“你父亲加入了村里的修路队,每天十五块钱……”一时,我不知是什么滋味:父亲,那么小小的个儿,带病的身体,五十多岁的老头,他能干得来吗?
不知不觉眼前似乎浮现出修路工地上繁忙的景象。其中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在慢慢拉拢,定格:身着蓝色咔叽布的瘦小的身子在满是泥泞的修路工地上来回的搬运石子、水泥;而他的眼睛里,却闪动着一种矍铄和希望,正穿过层层迷雾,牵引着我。
我知道,我只能前进,后面有一双眼睛在看着我。
作文
题目:记一个熟悉的人
要求:1.通过一两件事来写;2.要有人物描写;3.要突出性格特征;4.500字以上。
参考
作文指导
[训练目标]
观察与描写训练:外貌描写,突出人物特点。
[写作指导]
观察指导:观察人物的外貌,要从五官、身材、衣着、神情、姿态、风度等方面入手,看出与众不同的地方——特征,进而能够看出一个人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性格、身份、心态)等的必然联系,从外部特征看出人的内心世界。在人的外部形象上,人与人决不雷同。比如脸型,有圆脸、方脸、长脸、瓜子脸的区别,即使同一样的脸型,有的漂亮,有的难看;有的清秀,有的粗犷;有的和蔼,有的严肃等等。
描写指导:通过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打扮,姿态神情,声调等外在特征来刻画人物,它是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为表现中心思想服务的。
请看下面两段描写:
(一)
姑娘穿着白底红点花布小褂和蓝士林裤子,裤腿挽到膝盖,赤脚穿着一双白色塑料凉鞋。她大约只有十一二岁,身架很瘦,正是预备抽条拔个儿年纪。黑油油的头发编成两根紧紧的小辫,她的模样普通,不是那种如烟如柳的倩妮,但是她身上透露着笑。她像春天田野的麦苗,蓬勃、清新、朴实、纯真。
(二)
她中等身材,桃圆脸,眼睛水灵灵的像闪亮的黑玉,嘴似乎太大,但大得很可爱,显然由于嘴唇线条的鲜明和牙齿的洁白,使得她一张开嘴笑,就意味着一种粗野的、清新的、单纯的美。她那被太阳烤赤了的皮肤,和她那粗糙然而匀称的手脚,样样都流露出那种生长在靠海的大姑娘所特有的健壮和质朴。
两个姑娘,都有纯朴的特点,但一个是农家少女,一个是渔家姑娘,作者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写出了她们各自的特点。
描写人物的外貌,怎样才能突出人物的特点呢?
1.要明确外貌描写的目的。外貌描写不是为了写外貌而写外貌,而是要以形传神,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内心性格,为主题服务。
2.要采用恰当的描写方式。描写人物外貌的方式主要有:
①全貌式。展现一个人的全貌特征,较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社会状况。这种描写常用于主要人物的出场。
②特写式。抓住人物某个部位的主要特征,突出人物某一性格和内心世界、精神风貌。
③动态式。人物常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活动之中,这一切变化也必须体现在人物的外貌上。即在情节发展中进行描写。
作文
仔细观察人物的外貌,写一则观察日记。字数不少于400字
作文指导
[训练目标]
观察与描写训练: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写作指导]
观察指导 观察行动,不只看“做什么”,重点是观察“怎么做”,从“怎么做”中才更能看出人物的特点。比如,同样是打扫卫生,做法就大不一样。有个女同学,扫地前,用手帕把头发包起来,先洒水,然后把桌子下边都扫得很干净,连凳子也要挪开,死角也不放过。另一位就不同,不包头,不洒水,扫得很快。满屋起尘,只扫大面地,像老爷画胡子一样,弄得自己也像土地爷。这不同的做法就显示着不同的思想性格特点和劳动态度。留心观察人的行动是最有意思的,一切都会看得清清楚楚。
描写指导 动作描写是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的具体方法和主要手段之一。写人的文章,只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动作具体地描绘出来,人物才能站立起来,才是一个栩栩如生的人。否则,人物是没有感染力的,文章是干巴的。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准确地描写出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动作,是我们训练描写人物动作的主要任务。请看下面冰心的《小橘灯》中的一段话:
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橘子来,同小刀削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只慢慢地从橘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橘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下去了,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橘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灯照你上山吧!”
这段话,具体描绘了小姑娘操作熟练、细致周到地做小橘灯的一系列动作,使读者想象到小姑娘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和纯朴美好的内心世界。但如果我们把这两段话中的某些词语去掉,变成下面这样:
她没有作声,拿过橘子,削去皮,又用手揉捏着,掏出橘瓣,放在枕头边。炉火的光,暗下去了,外面黑了。我要走,她拉住我,拿过大针,把小橘碗穿起来,用竹棍挑着,又拿了一段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
这样仍然通顺,也能把小姑娘做小橘灯的一系列动作基本反映出来,但这样一改,就只有动作而没有描写了。去掉的那些词语,恰恰就是能使文章具体、准确、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部分,这些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就是限制和修饰。所以,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段落,除了要选准表现动作的动词外,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写好有限制、修饰作用的那些部分。
作文
观察一位老师上课讲课的情形,认真地描绘这位老师的动作。不少于400字
作文指导
[训练目标]
观察与描写训练: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写作指导]
观察指导 观察语言,一方面要听其内容、语调、语气等,另一方面要观察与之相适应的说话人的表情、神态、动作,这就是察言观色。一句话,就是既观察说什么,又观察怎么说,既要听声又要听音。
描写指导 语言描写是指文章中人物的独白、对答或几个人谈话的描写。语言描写的作用主要是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对话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一个人讲话,可以对一群人讲,如:作报告、讲课、主持会议等;也可以一个人自言自语,戏剧中叫内心独白。另一种是两人以上对答,也是我们熟悉的一种对话样式。复杂的对话常在对话前后加上说明,使读者明白什么人说的,以及怎么说的。这种说明文字加在对话前、后、中间都有的,这些说明主要是用来表现人物的语态、动作、表情之类。如《小巷深处》中“我”和给我送营养品和深厚费的老婆婆的对话:
送婆婆出门时,我感激地对她说:“您这三年来为我操了心,让您受累了。”
“你……”她看来有些激动,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考得真的很好?”
我点了点头。
“造孽!”她竟长叹了一口气,“你……你妈怎么那么死心眼!”
“怎么回事?”我突然有点紧张。
她不再说话,拉起我的手直冲出校门,然后拐到一个偏僻的巷子里。
要写好人物的语言,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观察和积累不同特色的语言。描写人物语言时,要符合他们的身份、职业、年龄、性别、风俗和语言习惯等。总之,语言要具有个性化。
2.对话要力求简练。人物对话最怕没完没了。
3.对日常用语要进行加工提炼,使日常口语成为书面语言,就是写真人真事,也不能对原话照样记录,要选择最典型的、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面貌的,又具有个性化的语言。
作文
1.摘抄描写人物语言的精彩语段,不少于150字。
2.写一段人物的对话描写。要求:内容要完整,人物的语言要突出,描写要生动。200字以上。
作文指导
[训练目标]
观察与描写训练: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写作指导]
观察训练指导 心理活动是看不见的,怎样观察呢?心理活动虽然看怒见,但要通过打扮、说话、做事、动作、习惯、爱好、待人等表现出来,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去揣摩、去推测,还可以直接问一问、谈一谈。比如,有的小孩子见了陌生人,总是往大人身后躲,这个行动就是害羞怯生的心理表现。
描写训练指导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在于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怎样才能将人物抽象复杂的内心活动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是我们训练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任务。训练人物心理描写,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常常与描写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外貌的句子同时出现在一个语段中,使人物的性格得到多方面的表现。
例:材料:期末考试结束了,李鸣、王强、徐帆到校外散步,望见前面一片如茵碧草,他们高兴极了,想在上面好好躺一会儿,以消除几天来的疲劳。走近草坪时,见旁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小草正在工作,请勿打扰。要求:假如你就是他们三人中的一个,请将你看到这块牌子的心情、行动描写出来。字数不超过200字。
分析:此题要求结合生活积累,运用大胆想象,写出人物的心理和行动,实际也是通过考试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参考例文: 这块牌子
望着这块牌子,我下意识地瞅了瞅身边的小草。它们斜卧着娇嫩的身子,正在这春的召唤中积极孕育、勃勃拔节。蓦然,一股羞愧之情涌上心头:“小草正在蓬勃地生长,它们要用旺盛的生命力迎接阳春三月的来临,做春的使者。我又怎能为了消除一时的疲惫,去抑制它生命的勃发,阻碍它迎春的壮举?”想到这里,我的脚不禁朝后挪去,怀着一种怜惜而崇敬的目光望着这如茵碧草。小草,你尽情地生长吧,去吟唱春的生命赞歌!
评语: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小作文。作者在很短的时间内构思成文,有人物的动作行为的描写,但主要还是把小草喻为春的使者,并由此联想到自己不能“为了消除一时的疲惫,去抑制它生命的勃发,阻碍它迎春的壮举”,表示应保护绿色。心理活动细腻、动人。
2.掌握几种常见的心理描写方法。
(1)心理概述: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剖析、评价,可以表现人物当时当地的思想活动,也可概括人物在一段时期内思想的发展变化。
(2)动作暗示:用“不由自主”的一些动作揭示人物内心的隐蔽活动和微妙感情。
(3)内心独白:犹如电影中人物思索时的画外音,将人物思想活动呈现于读者。
(4)梦境幻觉:跟人物的生活经历相联系,是人物思想感情、道德品质、愿望和顾虑的一种曲折的表现。
3.描写的要求。一要有重点,才能给人留下印象;二要有特点,才能形象鲜明;三要少而精,才能简洁生动;四要有限制,才能具体明确。
作文
暑假中,你一人独自去外地旅游,不幸丢失了所有钱物。你远离家乡,举目无亲,又身五分文。这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办呢?
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主要描绘你这时的心情和想法。不必写题目。
课件21张PPT。写一个人写 作写出人物的个性(一)外貌描写一、什么叫人物的外貌描写?外貌不仅指人的身材、容貌、服饰,还包括人的姿态、神情、习惯性特点等。 猜 1、怎样观察人物的特点,品析人物的个性?
2、人物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突出人物个性? 二、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想一想全面观察看感听想外貌 神情 动作语言 语气心理 感受联想 个性外在内在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品质气质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修养鞋儿破,帽儿破,一把扇儿破…….. 1、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提一柄九齿钉耙。 (二)抓住人物外貌的特点进行描写:我们平时首先靠外貌把不同的人区分开来,因为不同的人在外貌上都有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即每个人的外貌都有自己的特点。同学们之所以能很快地猜出以上三个人是谁,那是因为他们的外貌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作者也描写出了他们外貌的特点。所以,我们在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时,一定要把人物外貌的特点描写出来,使认识他(她)的人看到你写的内容能猜出他(她)是谁,不认识他(她)的人也能想象出他(她)的样子 (三)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注意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小结:同学们凭什么猜出她们的性格? (她们的外貌)。两个小女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性格决定了她们在穿着打扮等方面(即外貌上)与别人有不同。性格影响外貌,反过来说,根据一个人的外貌能猜出一个人的性格。所以我们在进行外貌描写的时候,要注意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四)、描写外貌要注意反映人物的内心感情。 :三个例段描写的是三位老人的外貌,反映了三种不同的内心感情:例一表达了老人享受“天伦之乐”的幸福心情;例二反映了老人为老伴儿生病而着急发愁的心态;例三写出了老人伤心、悲痛的思想感情。由此说明,描写人物外貌,一定要注意反映人物的内心感情。(一) 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有一定的顺序。(一般从整体到局部,局部描写时从上到下)(二)抓住人物外貌的特点进行描写(三)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注意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四)、描写外貌要注意反映人物的内心感情。记一记 方法小结:3、巧借修辞活形象2、细化动作写具体1、锤炼词语求精准1.拟题 文章所写内容与所填词语相一致,否则文不对题。
2.人称 适宜用第三人称写主人公,如果用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易写偏题。
3.语言 尽量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来体现个性.叙述过多,语言较乏味.
4.情节 撷取最典型的素材, 设计巧妙有曲折, 另外还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但应力求自然有生活真实感.特别提醒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练一练 这个小姑娘浑身上下可用一个“圆”字来概括,腿和胳膊圆滚滚的。圆嘟嘟的脸上有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睛,圆溜溜的,闪动着调皮、无邪的光芒。扎着两个麻花儿辫儿,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我来试试 请同学选择一位同学抓住他的外貌特征,写出来让大家来猜猜,你写的是哪位同学。 游戏.作文
1 请一同学上台表演,看能不能把同学逗笑。
2、请学生把刚才同学的表演写在纸上 。 观一观
课后作业
1、观察身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身份、性格的人,注意他们在不同心情下的外貌和行动特征,选择一个最有特点的写一篇人物外貌日记。
2、课外阅读,摘抄描写眼神的句子,想想作者在人物眼神描写上的不同特色,并用一两句话写出你的阅读体会。
(任选一题)口语交际--采访任课老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老师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采访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理解教师的精神境界,增强尊敬老师、尊重教师劳动的思想认识与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口语表达的方法和技巧,能根据老师的语言、表情、手势等,理解语意;而自己所问的内容要求正确、连贯、顺畅,明白易懂。
【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情况。
2、口头表达:自己所问的内容要求正确、连贯、顺畅,明白易懂
【导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虽然天天和老师们在一起,可以说朝夕相处,可是我要问问你们:你了解你们的任课老师吗?为了进一步了解我们的老师,现在就让同学们一起去采访我们的任课老师,看看他们是怎么工作、怎样学习和怎样生活的。
二、活动指导:
1、知识提示:口头表达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采访本指记者为采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本次采访任课老师的活动属模拟操作,和记者的采访还有一定的区别,但也有某些相似的地方,如都是人际交流活动,都与写作有关。
2、方法指导:
①采访对象以本年段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为主,可以分组进行;再集中汇总,统一对某位科任教师的认识。
②采访前辅导教师宜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请被采访的任课老师配合与协助。
③运用普通话与任课教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可事先设计后所问的问题;提问的方式:(1)正面提问;(2)侧面提问;(3)反激提问。此次活动以正面提问为主,辅之以侧面提问。面对同组成员或镜子“演习”一番。
④准备必要的圆珠笔和采访笔记,列个表格式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1)本次活动需要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2)地点:校内、校外、教师家中均可,由教师决定;(3)提出的大小问题。
⑤各组将采访情况汇报交流,同时还可谈谈采访人的感受与体会,以达到互相交流,扩大活动成果之目的。
⑥各组做汇报交流发言时,应尽量避免照表宣读。为使气氛活跃并达到预期目的,教师应注意引导同学就采访中了解到的,关于任课教师个人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工作困难以至工作、生活中的苦与乐等多方面情况做生动具体的介绍,以使同学理解老师,进一步热爱精心培育我们的园丁。
三、活动形式:
1、语文科代表作活动负责人,主持活动工作,各组长由语文学科兴趣小组的小组长担当。
2、先在班级小组内推荐出1-2名采访记者。
3、采访方式:个别访问、开座谈会、调查会、现场观察等。此次活动为个别访问。
此次活动为个别访问。
4、采访内容如下:
①、了解任课老师对学好本门课程的一些具体要求。
②、探询学好该课程的方法、要领,请老师介绍一两本好书(教学辅导书和练习册除外)。
③、听取任课老师对本班的看法。(班级纪律和语文活动组织形式等)
④、增进与任课老师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⑤、提出同学们对任课老师的希望和要求。
5、实施步骤建议:
①、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并确定小组召集人;采访时要表达清楚自己所提的问题,同时要注意耐心专注地倾听,随时做好笔记。
②、各小组拟订采访计划,包括人员分工、采访内容和采访提纲等等。
③、与老师约定采访的时间、地点,并把采访内容预先告知老师。
④、进行采访,记录老师谈话的要点。
⑤、小组合作整理谈话记录,并由召集人在语文课或班会上向全班汇报。
6、注意事项:
①、与老师联系,向老师提问都要讲文明有礼貌。
②、向老师提问,要积极主动;注意围绕中心,相机提出问题,力求把采访引向深入。
③、听老师介绍,注意抓住老师谈话的要点。
④、用普通话发言,口齿要清楚。
四、课前准备:
1、在教师指导下,由科代表召集各组长共同拟出“采访纲要”,广泛发动同学设问,以便提取有代表性的问题提问任课教师。设计好的问题宜小,比如向数学老师提问,问代数是怎样一门学科,就不如问本学期代数学习些什么,应该注意些什么。选好召集人,要选能说会道、有组织能力和一定写作能力的同学担任。
2、明确采访的目的。语文老师跟其他任课老师事先打好招呼以便学生联系。本次采访重点是了解任课老师对学习本学科提出的要求(学科特点、学习方法、作业常规等)。
3、从侧面先掌握采访对象的有关材料(通过有关书面材料了解、从这位教师以往教过的同学处了解)。
4、制订采访计划,拟出调查纲目。指导记录。可以手记,心记,有条件的可以用录音机录音。同学们可以设计一个调查提纲(包括表格),访问一位教师需填一张表格,记录访问情况,并准备汇总.
5、提问可适当分工。
6、要学生注意对老师要有礼貌,如为老师准备好茶水,请老师坐上位,采访开始和结束时对老师表示感谢,等等。
五、课后延伸:
1、在对老师了解的基础上,在元旦即将到来之际,请同学们自制新年贺卡,可写颂诗、贺辞等表达对老师们的感谢与问候。可以个人单独完成,也可几个合作。
、成立初一年文学兴趣小组。
附参考材料:
新课标口语交际练习近20次,形式有发言、讨论、辩论等。情景或者说语言环境是写作和口语交际活动赖以发生和进行的前提条件。语言教师的“任务在于使得别人能够表达自己的意向,输出自己的信息。他不是教别人应该说什么,而是教别人怎么说”。必须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实践,不靠知识,知识只能起辅助作用。教师在交际实践中进行适当的知识点拨,才是有用的。——摘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口语交际解读》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一、口语交际内容要求: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二、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1.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2.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3.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4.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5.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堂教学的延伸,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课件8张PPT。采访任课老师口语交际方法指导
①采访对象以本年段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为主,可以分组进行;再集中汇总,统一对某位科任教师的认识。
②采访前辅导教师宜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请被采访的任课老师配合与协助。
③运用普通话与任课教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可事先设计后所问的问题;提问的方式:(1)正面提问;(2)侧面提问;(3)反激提问。此次活动以正面提问为主,辅之以侧面提问。面对同组成员或镜子“演习”一番。
④准备必要的圆珠笔和采访笔记,列个表格式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1)本次活动需要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2)地点:校内、校外、教师家中均可,由教师决定;(3)提出的大小问题。
⑤各组将采访情况汇报交流,同时还可谈谈采访人的感受与体会,以达到互相交流,扩大活动成果之目的。
⑥各组做汇报交流发言时,应尽量避免照表宣读。为使气氛活跃并达到预期目的,教师应注意引导同学就采访中了解到的,关于任课教师个人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工作困难以至工作、生活中的苦与乐等多方面情况做生动具体的介绍,以使同学理解老师,进一步热爱精心培育我们的园丁。
活动形式
1、语文科代表作活动负责人,主持活动工作,各组长由语文学科兴趣小组的小组长担当。
2、先在班级小组内推荐出1-2名采访记者。
3、采访方式:个别访问、开座谈会、调查会、现场观察等。此次活动为个别访问。 此次活动为个别访问。
4、采访内容如下:
①、了解任课老师对学好本门课程的一些具体要求。
②、探询学好该课程的方法、要领,请老师介绍一两本好书(教学辅导书和练习册除外)。
③、听取任课老师对本班的看法。(班级纪律和语文活动组织形式等)
④、增进与任课老师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⑤、提出同学们对任课老师的希望和要求。
实施步骤建议
①、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并确定小组召集人;采访时要表达清楚自己所提的问题,同时要注意耐心专注地倾听,随时做好笔记。
②、各小组拟订采访计划,包括人员分工、采访内容和采访提纲等等。
③、与老师约定采访的时间、地点,并把采访内容预先告知老师。
④、进行采访,记录老师谈话的要点。
⑤、小组合作整理谈话记录,并由召集人在语文课或班会上向全班汇报。 口语交际内容要求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1.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2.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3.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4.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5.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堂教学的延伸,培养学生写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学会利用图书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图书馆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会查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利用图书馆
2、方法的运用
【导学过程】
总体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要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荷资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初中三年每学期阅读两三部名著。这就是要从传统的以被动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发展的、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荷实践能力,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突破语文学习的小课堂置身于社会的大课堂,去寻求教育资源。
此次学会利用图书馆的活动,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设计的。活动中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设施荷服务项目,了解有关借阅规则;了解图书目录知识,学习检索书目的方法;能利用图书目录借出自己喜欢的书。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教学分三步进行。一是课前准备,介绍图书馆的历史,突出图书馆的作用,安排活动步骤。二是参观实践借书,掌握借书手续。三是课后谈体会,作小结,掌握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及定出合理的阅读计划 。
【教学流程】
(一) 课前准备
1、 引言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确实,书在人类向科学进军的历史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书可以把只有少数人掌握的知识,介绍给人类,因此书书人们的良师益友。难怪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你们喜不喜欢与这样的高人谈话呢?书籍的作用如此之大,我们就应当学会正确利用图书馆来帮助自己学习,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促使我们不断自我完善。
2、 介绍图书馆的作用
3、 活动安排
(1) 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组12-18人,每组设两个负责人,班长和科代表做协调员。各族选好自己需借哪方面的书,协调员其调控作用,各组借的书类尽量不重复。
(2) 小组确定所借书目后,制定借书计划,小组内部进行分工,小组成员应团结、合作,每人都参与这次活动,积极投入活动中去,成为动口动手的积极分子。
(二) 借阅活动
1、 进入图书馆后,要求学生在门厅阅读注意事项,了解全馆设施示意图以及有关介绍。同时问清楚借书手续和图书馆内的规章制度。
2、 听取工作人员介绍
图书馆是重要的文化机构。它的主要功能是流通图书资料、供读者学习研究。图书馆一般分为若干功能区:书库、供书处和阅览室等。书库,除开架借书的以外,读者是不能进入的,借书处是办理借书还书手续的地方。阅览室是供读者在馆阅读的地方。依据图书馆的规模和性质有种种分类。如县图书馆、县工会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儿童阅览室、古籍阅览、科技阅览室等。阅览室的图书不外借,本馆还有微机房,等一下大家还可以上网检索或阅读。
3、 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
计划要切实可行,内容包括:(1)课外阅读目的;(2)阅读的重点内容,要从各年级读写训练要求出发,与讲读教学、作文教学的主干内容相配合;(3)阅读书目要列出重点,并顾及图书来源和学生的差异;(4)活动形式和具体日程安排;(5)阅读效果的检查方法。
4、 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
现代课外读物广义的包括三种类型:(1)有声读物(如唱片、录音带等);(2)无声读物(如读书、报刊等)(3)音像书刊(电子出版物等);我们这里主要指导阅读无声读物。无声读物多如牛毛,而且良莠并存,选择不慎,不仅无益反而有害。老师指导学生选书,选书的标准是:思想内容好,教育价值高;语言文字好,堪为学生学习的典范;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便于学生独立阅读;适应照顾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需要;尽可能和课内阅读教学取得某种程度的联结 。
近年来中学生对文艺类书籍十分热衷,而科技书籍学习参考书备受冷落。 通俗文学、流行文学受宠,而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文学名著很少问津, 最受学生欢迎的书籍为科幻、侦破、武侠言情小说。
针对这种现象,选书可以考虑如下几类:
(1) 能与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配合的读物;(2)公论的中外名著;(3)介绍中外历史、文化的读物;(4)自然科学普及读物;(5)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等机构推荐的优秀读物;(6)当地青年的某些热点读物。
5、 介绍《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的分类方法
6、 学生实践借书
学生确定先借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并填好借书单。协调人员带学生凭借书证去借书查阅目录,选定自己所需的书籍;填写索书单,注明索书号、书名、日期、书证号码连同借书证一同交给工作人员索取所借图书。例如:你想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要先确立此书属什么类,此书属文学类,代号为I,然后确立作品属哪一种文学作品,属小说类,代号为4。再找国籍,书目、作者姓名是否与你要找的书相符。最后找出相应的图书目录卡。填写的借书卡交给图书管理员。图书馆工作人员则会根据读者的索书卡从书库取出书,拿出书中的书袋卡与借书记录卡,同时交给读者填写,经核实后将图书交给读者。书袋卡与借书记录卡留在借书处按顺序排列。还有一种直接用借书卡借书的就更简便了 ,如到华中希望读书社借书,只要挑出自己喜欢的书给管理员,在电脑中输入书号、卡号,即完毕。
读者还书时,图书馆工作人员首先检查所还书籍有无污损,然后根据借书记录的借期和借书证号码从排列的借书记录中取出书袋卡和借书记录卡,核对无误后注销。书袋卡放回书袋中,图书按原位置进行排列。
7、 分组活动
学生借到书后,分组分散活动,也可以继续查找书目,阅读书报、刊物、杂志;上网搜索和阅读,写读书笔记。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可介绍“精读”和“略读”两种方式。精读是一种精心细致地、逐字逐句逐段的钻研、体味,并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的阅读方式。略读则是一种运用精读得来的方法,略去或绕过文章中某些次要的方面,迅速掌握全篇的大意和纲目,抓住要领和主旨的阅读的方式。两种方式要灵活使用。
为了让学生阅读有目的性,特附课标推荐的书目表:
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中外现当代童话
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中外古今寓言
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
诗歌散文作品:《朝花夕拾》《繁星春水》等
长篇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骆驼祥子》《鲁滨孙飘流记》等
当代文学作品,矛盾文学奖作品已经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
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也可适当阅读。
(三) 成果展示
(这一过程能让学生体会到借到了自己喜欢的书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召开一次读书经验交流会,交流方法和体会,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使利用图书馆达到更好的效果。
附:读书笔记写作指导
1、 做好笔记
读一本书,应做读书笔记,把作者故事内容、中心思想、人物简介等相关的内容记好,遇到好词好句,摘下一部分,有兴趣,写写品读感悟。
2、 仔细阅读
看一本好书,不能走马观花,应该从此书的序言开始看,了解作者写此书的用意,只有读懂作者的用意,才能更好的体会书的趣味,有不懂的语句可参考书下方的解释,若还有不懂之处可翻翻词典。看到精彩部分多阅读几遍,加深印象,以便把知识融化在自己的大脑里,读书时还要边看边体会,逐渐进入故事情节,想想某件事的前因后果,了解主人公的立场,思想随着故事情节发展,找出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更明白此书的含义和寓意,增长知识,增长才干。
(四) 总结
此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同学们的阅读热情、阅读面、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大家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长期坚持。图书馆是我们驰骋的疆场,书籍给我们描绘了自然界奇观壮景,千姿万态;书籍指引我们度过难关;书籍能安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日;书籍将各种信念注入我们的脑海,使我们的脑海充满崇高欢乐的思想,从而使我们入神忘情。
(五) 作业
制定一份初中三年的阅读计划
【教学探讨 】
1、 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图书馆,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 。
2、 如何帮助和引导学生建立阅读卡片,检查长期做读书笔记。
3、 农村中学的学生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 。
设计亮点
画龙点睛,以一本书为例,举一反三讲清楚借书的方法,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教不是统治学 ,代替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阅读,一定会对阅读有一定的体会。教师再从理论上 进一步引导,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课后组织学生写读书比较,加深了印象。
课件5张PPT。学会利用图书馆综合性学习图书馆的职能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二、开发信息资源
三、参与社会教育的职能
1.思想教育的职能
2.两个文明建设的教育职能
3.文化素质的教育职能
4.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教育的职能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 中图分类号查询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
课标推荐的书目 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中外现当代童话
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中外古今寓言
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
诗歌散文作品:《朝花夕拾》《繁星春水》等
长篇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骆驼祥子》《鲁滨孙飘流记》等
当代文学作品,矛盾文学奖作品已经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
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也可适当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