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写童年的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准备材料
过程与方法
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
2、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实感。
3、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1、方法指导
2、写作
【导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课文,激发情趣
1、回顾本组内容,说一说《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等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场景。
2、想一想为什么这些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趣、天真、可爱……)
二、打开记忆,回忆童年
1.我们的童年生活也有很多有趣、天真、可爱的故事,静静地回忆一下,自己轻轻地说一说。
2.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童年难忘的故事。
课堂评价:(1)有没有把事情说清楚。(2)有没有把事情说具体。
3.学习小组内相互说说自己最难忘的事情,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
三、课堂交流,分享童年
1.每个学习小组评选最难忘的童年故事。
2.各个学习小组轮流在班内交流最难忘的童年故事。
要求:一位同学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其他的同学说说推荐的理由。
3.师生共同评议说得是否清楚、具体,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四、修改提高,难忘童年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修改,把童年故事说得更清楚更具体。
2.尝试把学习小组内各个同学的童年故事,连起来,变成一个有趣的童年历程。
3.班内交流。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品味了《童年》这优美的歌曲。听了这样的歌曲,我们想到很多,好像也看到了很多。现在让我们一起分享同学们和老师所收集的童年影集吧!这些都是我们童年时代捕捉的特别镜头,里面珍藏着大家的美好回忆。
2.学生交流翻看影集。
3.过渡:同学们,童年的歌声还在我们的耳边吟唱着,童年照片中的美好画面还在我们的眼前浮现,大家一定有很多感想吧!一定回想起了许许多多的童年往事,其中,有一定很多有趣的事情!现在请同学们用简单的几句话把自己童年最有趣的事情告诉老师和大家,好吗?
4.指名发言。
5.听完同学的有趣事,大家一定会发现,在我们的童年时代里,有许多有趣的、值得回忆的事情,今天老师要大家把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最有趣的童年往事说出来,让大家彼此分享。(同时亮出小黑板,上面写着:童年趣事)
二、自由交流,拓展思路
1.过渡:现在,咱们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说说你们在童年时代的有趣的事情。所说内容不限,可以写童年时代发生在学校的趣事,也可以写发生在家里的趣事,等。只要是觉得有趣的事情就行。一位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同学们可要听仔细了,他的童年趣事,到底有趣在哪里。(老师随时参与各小组中,分享大家的趣事,并认真观察,适当、及时地给予必要的点评。)
三、大组交流,评价指导
1.让四人小组推荐代表,说说他那有趣的童年往事。要求把故事的过程说具体清楚。
2.组织评价。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评价:“他说的童年往事是不是有趣?”“他是不是把故事发生的过程说具体清楚?”或者“你说的什么地方你最欣赏?”“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听清楚?”“你对怎样说得更好有什么建议?”等。
四、草拟片断,渗透写法
让学生把的童年故事写下来,让老师和更多的同学分享。先让学生写一个自己认为最有把握写好的片断。教师巡视,发现典型。
写好之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换着看。教师选择典型的例子,组织全体学生展开评价,可以欣赏写得好的地方,也可以指出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五、小结谈话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的眼前呈现出许许多多有趣的童年往事,如梦如画,丰富多采,充满着天真无比的童趣……。由于时间关系,大家还没有把全文写完,下课后继续写完,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让老师分享你们的童年趣事。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展示典型,组织讲评
1.教师事先从学生的初稿中发现典型。
2.导语:同学们,老师阅读了同学们的作文,就好像走进了你们的童年,感受到大家童年的纯真和美好。
3.用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让作者朗读。
4.生共同评议。
导语:刚才听了这位同学朗读了他的习作,大家看看,他写的童年往事是否有趣,他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师生评价)
导语:这篇习作在语言运用方面,你最欣赏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欣赏?还有什么建议?
5.展示中等的习作,让组织学生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注意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6.展示教师杜撰而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同样问题的“病文”(也可以从外引进),组织评价。
二、小组交流,互评互改
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读自己的习作,先指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和不足,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一评优缺点,提出修改建议。
三、总结谈话
通过这节课的讲评,大家的思路应该更加宽阔了吧!为了使大家的童年趣事更加生动,更加精彩,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修改意见,回去把文章认真改一改,把童年趣事写得具体,更生动,让更多的人来分享你们童年的美好和欢乐。
课件29张PPT。写童年的故事写 作一、训练目标1、学习从记忆的仓库中挖掘
有意义的、有趣味的事件。
2、记事内容具体,学习表达
真情实感,说真话、实话。
3、通过事件表达童年的美好,
选材典型,突出“趣味性”。
4、合作探究,开拓思路,丰富
写作素材,提高训练效率。二、开启童年记忆的闸门讲童年的故事 第一环节 穿越时空 “童年的梦,七彩的梦;童年的歌,欢乐的歌;童年的脚印一串串;童年的故事一摞摞luò。”这首歌是否能让你回想起美好的童年生活?在那五彩缤纷的岁月中,发生过许多事情,都像星星一样的明亮。我的童年是美好的,有许多事值得回忆…… 你知道哪些描写童年、
赞美童年的美词佳句?接力赛二、美词佳句接力赛无忧无虑 天真烂漫
活泼可爱 俏皮可爱
聪明伶俐 勇敢机智
丰富多采 绚丽多姿
纯真自然 趣味盎然
稚嫩好奇 物外之趣好
词
我
知
道佳句欣赏1.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田家》宋.范成大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晚》宋.雷震 4.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
--《赠楚州郭使君》唐.白居易 .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童年是一朵金色花,它充满阳光,充满诗意,充满幻想,充满希冀,你能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童年的美好吗?示例:
1、童年象山坡上盛开的野花,满山遍野、姿彩万千.童年也象夏日河边的石子,浑圆光亮,五颜六色;童年还象秋天打谷场上的苞米,金黄璀璨,充实饱满
3、童年是一首歌,歌中有我幸福的记忆,在歌声中我走过了童年,在歌声中我渐渐长大 。
赞美童年可用 “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或“童年就像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来说 童年像一叶美丽的小舟,顺着小河流走了,留给我们的是两岸美丽的风景和无尽的遐想与回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童年,每个童年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或一件趣事,或一回经历,或一次“历险”……。
请同学走上讲台,说说你的童年经历,比一比谁的童年最有趣。三、初试锋芒——口头讲述情景提示 学习重点:
如何用具体而生动的语言
把“故事”写精彩?第二环节 传授法宝人物描写语言:“妈妈,吃飞龙菜是不是就能飞啊?”
心理:“其实,我吃“飞龙菜”不是为了要得到爸爸 妈妈的表扬,而是因为我想学会飞!”
“能像孙悟空那样,想去哪里转眼就能到,该是多么美妙的事呀!”
“我当时想,肯定是吃的“飞龙菜”不够多,法力不够。等我再吃几天,肯定能像孙悟空一样飞个十万八千里。”
修饰语
不在意地说、狠命地吃、使劲向上跳、 大吃、 用力一点 动作:搬、站、跳、摔、点、缩、翻、倾学习重点:
如何用具体而生动的语言
把“故事”写精彩? 要有适当地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2.添加修饰词语,使语言丰富而生动。??????
那天,是我学游泳的第一天。我非常想学会游泳,于是早早地就把所有东西准别好了。但这兴奋并不能延续太久。当那一刻到来,我的霉运也到来了。我下水了,也许是因为我对水的恐惧 ,不一会儿,我就开始大喊大叫,可那个教练才不管,强行把我推进了水里。把我呛了几口水,从此,我就非常怕游泳。
但是,我看见别人游的时候,我就非常想学,在我克服了许许多多困难后,我终于学会了游泳。学游泳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乘车去沣峪口农家乐钓鱼。钓了一会,我有些不耐烦了,开始左顾右盼。这时,邻近的一个叔叔钓上了一条大鱼,看着叔叔手中欢蹦乱跳的大鱼,我羡慕死了。于是,我又回到座位上,重新钓鱼。我耐心地等着,不一会儿,我觉得鱼竿在动,我知道有“大家伙”上钩了,我赶紧一拉,嘿!还真有一条“倒霉蛋”被我钓上来了。正当我兴高采烈地告诉爸妈我的战绩时,突然听到“扑通”一声响。我回头一看,我的“战利品”趁我说话时溜之大吉了。我呆呆地望着水面,后悔极了。正在这时,我又感觉鱼竿在晃动,我赶忙一提,有一条大鱼上钩了,这次爸爸妈妈都来帮忙,最终把鱼拉上了岸。 就这样,我又接连钓了两条鱼,就把它们作为我们的午餐。吃着我亲手钓的鱼,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淘气鱼儿 五、童年心得积累 1、即使自己是一枝娇艳的牡丹,也应明白,
一枝独放不是春,春天应该是万紫千红的
世界。2 、母爱创造的奇迹在孩子的第一声啼哭中变
成永恒。3、 有了尊严,我们才能活得像大山那样傲然
挺立。
4、用一些残酷的方法磨练自己的意志,我们
收获的一定是如生命般宝贵的硕果。? 童年,是一弯拨动心弦的月,只能留在回忆里,可望而不可及;童年,是一瓶醉人芳心的酒,把它潜埋在土壤里,他会更似香醇;童年,是一张放飞梦想的风筝,让它腾云嵌在天空中,融入蓝天之中;童年,是一潭生机勃勃的春水,无论铺在那里,都会绽放出早春的柔情。 六、开头结尾例举:
《年童年趣事》
在我的童年中,发生过不少有趣的事情,但是有一件事却让我至今都非常的难忘。那就是—掀螃蟹。
……
虽然我没有得第一名,但是也很开心,因为我不但学会了掀螃蟹,而且还吃上了香喷喷的炒螃蟹,真是美味可口,百吃不厌啊!开头结尾例举:
《故乡的风筝》
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那宽阔的田野上,放飞着我儿时的梦想。——题记
……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我记忆中的故乡和儿时的欢笑。开头结尾例举:
《童年的红土地》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处处充满忧思与眷恋,就像鱼儿离不开涓涓细流、大雁始终要飞回南方。可怜的人儿啊!身处异地还念念不忘自己的家乡。我是一名远在外地读书的学生,却忘不了儿时的点点家忆,忘不了童年的红土地。 红土地:母亲的汗
红土地:母亲的泪
红土地:童年的净土
母亲,我想在远方向您呼喊:“我爱您,母亲!” 因为我长大懂事,因为我深深地体会到您对我无私的大爱。母爱——是人世间最值得珍藏的记忆,它为我的童年增添了浓重的色彩。开头结尾例举:
《童年的味道》
小时候,背着小小的书包回家了,写完了少的可怜的作业。便下了楼和小伙伴一起玩,和泥巴。一杯黄土,一杯清水和呀和!和出了欢笑,活出了童年。
童年是泥巴的味道。
童年是当妈妈的味道!
童年是喜怒无常的味道。
最后,我终于说:“童年是快乐的味道。”开头结尾例举:
《今夜的月是童年的尽头》
今日别有一番风味,我不知从何写起,从何忆起,千万种感觉似乱麻紧紧俯在我心头的深处,我不知是喜还是悲,不知是憧憬还是惋惜,因为今天是“六一”,我人生港湾中最后一丝童稚的霞。
……
三刻忆绪,轮月如心。已是深夜,刚才的一切都似白色羽毛被激动而馨慰的气氛禁锢在半空,而此时我顿觉心中乱麻已解,心静如水,一切又如往常般沉于大地。今夜即逝,童年将尽,房外依旧无声,墨空不再凝重,飘飘然漫入我的房间,暖暖的光下我闻到童年行步人生路的芳香,让芳香永存…… 七、写作要求补充说明
1.“真”:写出自己童年真实的经历;
2. “趣”:写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
3. “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八、整合故事 提升感悟 完善提纲
整合故事
认真修改
工整誊写写字--行楷字的笔画组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准备有关书法的资源
过程与方法
指导、交流、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书法艺术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书写
2、如何审美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点击多媒体,显示《祭侄文稿》)
同学们,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这篇作品是颜真卿为追祭在“安史之乱”中被杀害的侄儿季明的即兴之作。全文气势磅礴,雄奇豪迈,跌宕多姿,其沉痛悲愤之情溢于笔端,是一件以情入书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行楷技法。
二、点击多媒体:行楷字的特点
1.用笔流畅。行楷的用笔灵活、方便,一般需要逆锋、顿笔、停笔、回锋等严格的运笔,不强调用笔中更多的提按、笔画形态,只要求笔道流畅,多取顺势,变转合理,行笔巧妙。
2.连笔。所谓连笔就是把字笔画之间的运笔过程连起来书写,即前一笔画的收笔与下一笔画的起笔相连接。连笔分为实连与虚连。笔画之间通过游丝来联系的为实连,笔画之间没有游丝但笔断意连的为虚连。连笔的原则是按照汉字书写的笔顺,除了少数的笔顺变化以外,大体上与楷书的笔顺相同。
3.省笔。所谓省笔是指在行书中,有的笔画可以省去不写,或与别的笔画连起来一笔写成。在省写的过程中,有的笔画改变了楷书的形态,楷书中一笔、两笔,甚至三、四笔的点画,在行楷书中可以一笔写成。注意:省笔不能自己随心所欲地减省笔画,必须合符约定俗成的规矩。
4.改变原有的笔顺。与楷书相比,行楷书的笔顺不是一成不变的。行楷书的书写,根据实际需要,个别地方由于书写到具体部位时,笔画的连结、萦带、减省等使字形发生变化,相应的笔顺也随之改变了。当然,笔顺的变化也不是随意的,也必须符合约定俗成的规矩。
5.形态多样。楷书的每个汉字形态单一,而行楷字由于结字自由,字形变化多样。对我们初学者来说,只需掌握其中常见的一种即可。
三、点击多媒体:行楷字笔画写法
练习时注意:
1.行楷书中的点最富于变化,有时成为一条短的、斜的线段,有时直接与前后笔画顺势相连,有时需要加钩挑,加强呼应。
2.悬针竖一般用在竖画的最后一笔的字,如:等,但不可写得太长。
3.行楷书中的捺一般可以写成反捺。
4.行楷书中带有“折”“钩”的笔画,要写得比较圆转,不要棱角太多,过于生硬。其中的钩已基本消失,变成了笔画的延伸。
学生进行行楷笔画练习。教师巡视,将一些习作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教师进行以表场为主的点评。
四、学生临写下面的例字(见教材第110页)
练习时注意:
行楷中自然连带的规律是笔画组合中最基本的规律。难就难在“自然”二字上,要达到自然须细心练习。
“三”字是横式笔画,在上一笔收笔时,自然地带出牵丝向左下,再写下一笔。最后一笔横停笔后抬笔即可。
“川”字是纵式笔画在前一笔收笔时,自然地向右上带出牵丝,再书写下一笔。
“合”字是撇、捺两笔的自然连带,向左下写出撇后,不用出锋,沿原路返回一半处,自然向右下转笔写出捺。
“少”字是左边点和右边点的自然连带与呼应。笔断意连,而最后一笔撇,直接由右点向左下带出。
“自”字是撇和竖连为一笔书写,字框中横画笔笔相连至最后横收笔。
写“布”时,首笔横自然提笔向上,与撇的起笔连接一笔写完。写“巾”的钩时,也是收笔后自然向上提笔后带出一竖。
“书”字的首笔是横折,书写时直接向左折45°角,带出下一笔横折钩的书写。
“打”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提的收笔恰好是右边“丁”的起笔,一笔连接写完。
写“享”字横向笔画右上带向左下,是可以多处出现牵丝现象的一个例字,不要写成处处牵丝,应是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省略,“子”的钩笔和横可连可断。
第二行:“单”字,上头是左边点与右边点的自然边带;“朴”“仙”“得”“明”“到”字均是左右结构的自然连带;“之”字,上头点与横的自然连带;“开”字,先是横式笔画的连带,后是纵式笔画的连带;“子”字,钩笔与横画的自然连带。
第三行:“就”字,两点为左边点与右边点的连带;“向”字,竖与折的连带;“己”字,折与横的连带;“她”字,撇与横、钩与竖的连带;“两”字,横与竖、竖与折的连带;“那”字,撇与横、横与横的连带;“回”字,里面的口字的笔画连带;“经”字,绞丝旁、横撇与点、横与竖与横的连带;“么”字,折与点的连带。所有这些连带,都应重在自然。
第四行:“发”字,撇与折的连带;“还”字,折撇与竖的连带;“要”字,横与撇折的连带;“同”字,横与竖的连带;“把”字,横与竖、钩与提、提与横折的连带;“着”字,左边点与右边点、横与横的连带;“作”字,撇与竖、横与竖、横与横的连带;“多”字,撇与折、折与点、点与撇的连带;“前”字,上头左边点与右边点、下面横与横、横与竖的连带。以上这些连带,同样要讲究自然(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练习结束后,同桌互相点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师将部分习作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表扬好的习作。
五、点击多媒体:行楷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见教材第111页)
练习时注意:
1.第一字是领头字,下笔前应认真想一想它的位置、大小及落笔的轻重等,后面的字都要以这个字为准。
2.字距疏密要安排妥当。字与字之间既不要太拥挤,也不要太稀疏。
3.所有文字的中心点都应安排在同一条横轴线上,切忌一头高一头低或成一条弯曲线。
4.行与行的间距要明显大于字距,行距及字距一般自始至终都要均匀。
5.标点符号的书写要规范。
6.书写格式有两种:一是内容在前,作者及题目写在最后一行偏右处;二是题目居前头,写在中间,作者写在题目的下一行居中处。
7.纸的上、下、左、右要留出适当的空间,切忌撑满,要给人以疏密得体、和谐清新的感觉(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挑出几份习作,通过投影仪展示、点评、鼓励)。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主要介绍了行楷字的特点,行楷字笔画的写法及行楷字的自然连带。有许多同学通过两个月的练习,行楷字写得相当漂亮。请同学们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好好地练习行楷字,记住:能写一手漂亮的行楷字,你的学习、工作、生活是占尽便宜的!
七、作业
临写课本第110—111页上的行楷字。行楷字写得好的同学,请用行楷字抄写课文中的古诗。
【教学探讨】
本教学设计,遵循了教材与教师用书的教学要求,又对它们有所拓展。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行楷字临摹,再给他们介绍行楷技法,学生易于接受。教学中,总觉得教材上的行楷书范字并不怎样流畅美观,因此,另请高手重写范字教学。设计亮点
本设计以书法名帖与钢笔行楷作品导入,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写字的积极性高涨。介绍行楷字的特点,学生易懂。从行楷字笔画写法入手介绍行楷书自然连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另外,整个设计还注重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课件7张PPT。行楷字的笔画组合写 字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这篇作品是颜真卿为追祭在“安史之乱”中被杀害的侄儿季明的即兴之作。全文气势磅礴,雄奇豪迈,跌宕多姿,其沉痛悲愤之情溢于笔端,是一件以情入书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这幅作品,神态潇洒,富于魅力,字体匀称舒展,清爽悦目,很适合初学行楷字的人学习。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行楷技法。
行楷字的特点
1.用笔流畅。
2.连笔。
3.省笔。
4.改变原有的笔顺。
5.形态多样。行楷字笔画写法练习时注意:
1.行楷书中的点最富于变化,有时成为一条短的、斜的线段,有时直接与前后笔画顺势相连,有时需要加钩挑,加强呼应。
2.悬针竖一般用在竖画的最后一笔的字,但不可写得太长。
3.行楷书中的捺一般可以写成反捺。
4.行楷书中带有“折”“钩”的笔画,要写得比较圆转,不要棱角太多,过于生硬。
口语交际--说特征,猜同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向班上的同学介绍某个同学,说的时候要抓住同学的特征,条理要清楚,语句要通顺
过程与方法
展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次口语交际活动在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向班上的同学介绍某个同学
2、说的时候要抓住同学的特征
【导学过程】
一教师指导
1.指导学生抓住同学的特征,学生都是刚升入初中的新同学,相处还不到一个学期,彼此还不太熟悉,要介绍清楚一个同学,就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力,才能抓住同学的特征,讲起来才不至于与别的同学混起来。
2.介绍是尽量避免罗嗦,枝枝蔓蔓,是听的人抓不住头绪,这就要求语言有概括力,句句话都说在点子上。
3.要求介绍的语言最好能够生动有趣,教育学生要尊重同学,抱着欣赏的态度去介绍别人,发现别人的长处,向别人学习,要避免提到同学的某些缺陷,造成尴尬的局面。
4.听的同学要集中精力,积极思维,展开联想,分析判断抓住发言人介绍的要点,猜出究竟是哪一个同学。
5.提前向学生讲明意义,并明确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力求生动活泼,取得实效。
二、内容
在语文课上介绍某位同学的特征,让其他同学猜出他(她)是谁。并比较水说得好,谁猜得对。
三、要求
1.要抓住同学的主要特征(包括身材,相貌,言谈举止,脾气,性格,兴趣爱好,个人特长等)进行介绍。
2.做介绍的同学力求语言形象,生动,不念稿子,听介绍的同学要细心,抓住介绍的要点,并判断出被介绍的同学是谁。
四、过程
1.分小组进行讨论,总结特征,然后在小组上进行表演,全班分为几个组,并从中选出胆大心细的,观察力强的同学到班上进行表演。(六人一组,据具体情况分组)
2.由小组选出的八位代表在讲台上描述,要求用普通话,语速适中,听的同学集中精力,积极思考。
结果评价
1.根据描述,其他同学能否迅速找出所描述的人。
2.口齿清楚,普通话流利,仪态自然大方,表述清楚,说话恰当等来评价。
注意事项
1.介绍时不能说出同学的姓名,职务。
2.用尊重,欣赏被介绍同学的态度进行介绍。
B
《说特征,猜同学》教学设计
总体构思
《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在进行“说特征,猜同学”这项口语交际活动时,应创设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引导学生清晰表达、专注倾听和正确评价,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的进行人际交流。教学中可设计一系列的说、猜、评、总结活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倡导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其中听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重点,口语表达能力的延伸是教学难点。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交际情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在学生说、学生猜、学生评、师生共同总结的一系列活动中,进行口语表达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听说写的综合能力。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好250字左右的发言稿。
(二)导入课题(屏幕显示三个大字“猜!猜!猜!”)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让我们共同做一个猜人名的游戏,好吗?那么现在大家就请看屏幕,猜人物(屏幕显示三张极其夸张的人物漫画头像及三段文字)。
人物漫画头像:略(成龙、陈佩斯、巩汉林)。
文段一:他,出身农家,只上了三个月的学,考试成绩名列全班的末尾,被认为是“傻瓜”。后来竟有1382项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爱迪生)。
文段二:他曾说:“我的作品不是涌出来的,而是‘挤’出来的。”即使晚年身体有病,也仍坚持挤时间,《死魂灵》一书的翻译,就是病中“挤”出来的;病逝前三天,又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挤”写序言;生命垂危时,还“挤”写日记。可见,正如他自己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要是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文段三: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他以高超的专业技能,过硬的身体素质,优秀的心理品质,驾驭“神舟五号”完成了震惊世界的太空之旅,成为了中国的太空第一人(杨利伟)。
(在同学猜的过程中,教师一一点击,显现人物名称,并提问:抓住什么关键词句猜出来的?)
教师:同学们能抓住人物的特征,准确的猜出了人物,真是不简单。现在就让我们来“说特征,猜同学”(屏幕显示课题“说特征,猜同学”及活动要求、注意事项)。
课件8张PPT。说特征,猜同学口语交际 他,出身农家,只上了三个月的学,考试成绩名列全班的末尾,被认为是“傻瓜”。后来竟有1382项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 他曾说:“我的作品不是涌出来的,而是‘挤’出来的。”即使晚年身体有病,也仍坚持挤时间,《死魂灵》一书的翻译,就是病中“挤”出来的;病逝前三天,又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挤”写序言;生命垂危时,还“挤”写日记。可见,正如他自己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要是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爱迪生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鲁迅 猜猜他是谁?他,三十岁光景,一头乌黑微卷的头发下,长着一双小小的但却睿智明亮的眼睛,这双眼睛就像照相机一样,只要他用这双眼睛在同学们的脸上照一照,再到座位表上照一下,他的内存卡里就把同学们记录了下来。所以,开学才上了同学们几节课,他就能准确叫出班上64位同学的名字。
??活动要求:??????1.要抓住同学的主要特征(身材、相貌、言谈举止、脾气性格兴趣爱好、个人特长、特殊经历、典型事例等)进行介绍。????2.做介绍的同学力求语言生动形象,不念稿子。听介绍的同学要细心,抓住介绍的要点,并判断出被介绍的同学是谁。????3.听介绍的同学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及时做出中肯的评价(可以从语言、内容、形态等方面作评价),最后要总结出口语交际的收获及人物描写的方法。????注意事项:????1.介绍时不能说出同学的姓名、职务。????2.用尊重、欣赏的态度进行介绍。 说特征 猜同学七嘴八舌谈体会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说的能力积累: 说话人:身直头正,举止大方,口齿清晰,表情自然,语言流畅生动,条理清楚,口语化,语速适中,用尊重欣赏语气。听话人:专注安静,不要急于插嘴,抓关键词句,领会说者意图,认真思考,及时做出反应。写的能力的积累 ?1.外貌描写:面貌(五官、发饰、肤色等)、身材、姿态、神情、服饰等。????2.动作描写:选最能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和性格的动作,即动作要富有典型性,要具体生动,用词准确恰当。????3.语言描写:注意说话的语气、神态、情貌、动作等,要能表现人物的个性。????4.心理描写:是人物内心的活动,思想感情的流露,最能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5.神态描写:是人物内心情感在脸部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