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八上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30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历史八上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30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2 06:2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国民政府军队在国民政府统治区域内正面对抗日军的进攻。
中国共产党率领八路军、新四军等深入到日本占领区开辟战场。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互相配合
同仇敌忾
共赴国难
驱逐日寇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淞沪会战
武汉会战
徐州会战
太原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的五次大会战:
正面战场的五大会战
敌后抗日根据地示意图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国民政府
中国共产党
配合作战
思考:正面战场战事激烈,中国共产党在做什么?
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迅速开赴抗日前线。一方面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另一方面率领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占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1941年后逐渐上升为主战场
壹 平型关大捷
太原会战
天 津
北平
大同
平型关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平型关有何战略地位?
1937年9月,向山西进犯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坂垣师团,企图夺取内长城线上的平型关要隘,与自大同南下的日军会合,攻占太原。
平型关大捷是太原会战的一部分。
太原会战体现出国共两党的密切配合。
平型关位于山西东北部,长城关口,是太原的重要门户。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北京西面的重要军事重地。
(一)平型关大捷
背 景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当日军1000多人进入伏击圈时,八路军从不同方向全线开火。日军乱作一团,死伤惨重。八路军冲杀下去,同日军展开了肉搏战。经过近一天的激战,将日军全部歼灭。
兵力
中方
日本
1.2万
1000
将领
林彪
板垣征四郎
(一)平型关大捷
经 过
平型关大捷 背景
时间
地点
指挥者 (军队)
战绩
意义
1937年9月
山西平型关
林彪(八路军115师)
歼灭日军1000多人
①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②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115师师长林彪
(一)平型关大捷
意义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易错点:台儿庄战役(1938.3)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利。
中考链接:
1.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捷报传出,举国欢腾,震惊中外。9月26日,毛泽东兴奋地致电会德、彭德怀:“祝贺我军的第一个胜利!”蒋介石也先后两次致电祝贺嘉勉。数日内八路军总部收到贺电贺信百余封,延安《新中华报》、南京《中央日报》等国内各大报刊、广播电台及英国、法国、美国及东南亚国家的报纸、电台,纷纷报道八路军平型关大捷的消息。石家庄、太原等城市各界群众集会,庆祝八路军出师抗日旗开得胜,首战大捷。——高凤山《说不尽的平型关》
1937年9月
(林彪)
1938年3月
(李宗仁)
1938年1月(李宗仁)
1940年8月
(彭德怀)
A
(一)平型关大捷
贰 毛泽东《论持久战》
毛泽东《论持久战》 目的 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
时间 1938年
内容
影响
材料一:牺牲两字是严酷的,我们牺牲自己,我们并且要牺牲全国同胞一齐牺牲。因为我们是弱国,我们是弱国之民,我们所谓抵抗,无他内容,其内容只是牺牲。
——汪精卫《最后关头》
材料二:再战半年,最多一年,敌人虽胜于战场,亦必因经济之破产,而全局瓦解。中国获得最后胜利,为期不远也。
——1938年10月《中央周刊》
“亡国论”
“速胜论”
中日全面开战以后,国民党内部的观点: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
毛泽东《论持久战》 目的 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
时间 1938年
内容 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影响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材料三: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但是,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因此,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战争结果:
战争过程:
战争路线:
胜利属于中国;
持久战;
人民战争;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
相关史事:白求恩和柯棣华
叁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到敌人后方去,
把鬼子都杀尽。
—毛泽东
先后在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创建了有1亿多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
成果:
敌后根据地总指挥: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第一块抗日根据地
(狼牙山五壮士)
敌后总指挥
(三)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将敌人的后方变成前线。
建 立
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哪些抗日根据地?
易错点:区别农村革命根据地
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军事 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政治
经济
影响
麻雀战:三五成群,目标小速度快
破袭战:破坏交通线、补给线
地雷战:利用地形灵活地选择埋雷地点
地道战:形成内外联防
创造多种游击战法:
(三)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发 展
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军事 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政治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精兵简政
经济
影响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三)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发 展
“三三制”原则
进步
分子
中间
分子
共产
党员
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军事 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政治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精兵简政
经济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影响
八路军开展大生产运动
(三)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发 展
减租减息大会
减租减息:减少地租的租额与利息,承认地主拥有土地所权,兼顾农民和地主两方面的利益。
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军事 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政治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精兵简政
经济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开展大生产运动。
影响 根据地成为抗日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抗日根据地抗击日军兵力比例表》 敌后抗击日军兵力比例 1938年 1942年 1944年
58% 63% 64%
整个中国战场上,实际上是被划分为正面与敌后两大战场,这两大战场的作用,是互相援助的,缺少ー个,在目前就不能制止法西斯野兽的奔窜,在将来就不能驱逐这个野兽出中国,因此必须增强这两个战场互相援助的作用。
——中共中央为纪念抗战六周年宣言
(三)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发 展
肆 百团大战
随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与发展,敌后游击战争的广泛展开,华北日军开始重视中共的武装。
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在报告中指出:“必须彻底扫除,以绝后患。”
日军侵华政策的初步转变
日军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1
(四)百团大战
背 景
“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并配以封锁墙、封锁沟。
囚笼政策:
百团大战 时间
目的
指挥
主要目标
结果
地位
1940年8月至次年1月
彭德怀指挥一百多个团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彭德怀
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战役。
战果辉煌,但日军进行了报复性“扫荡”,八路军随即进入反“扫荡”。
破坏敌人的铁路交通线
(四)百团大战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日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材料1 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像这样的战斗是否还可以组织一两次?
——毛泽东给彭德怀的贺电
材料2 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及东方慕尼黑阴谋以很大打击,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兴奋。此役也给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 ——彭德怀
意义:①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②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③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四)百团大战
笔记:P103
意 义
阅读材料,分析百团大战的意义。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比较
比较项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区别 抗战路线
武装力量
作战方式
作战范围
作战地位
联系
全面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国民政府的正规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大作战,正面阻击敌人
游击战
国统区
日军占领区
抗战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
是抗战的主战场
抗战相持阶段开始起主导作用,
是抗战的主战场
构成抗日战争的整体,相互依存,相互配合
平型关大捷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百团大战
有力地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本课小结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
第二次国共合作
淞沪会战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日本快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失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的威望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抗战以来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国共关系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1931.9.18
1936.12
1934
1937.8
1937.7
1937.12
1937.9
1938.3
1938.6
1940.8
1941.12
1945.9.2
1945.4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长征
西安事变初步合作
国共合作宣言正式合作
淞沪会战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
中共七大
南京大屠杀
日本签字投降
1.“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这句诗说的是彭大将军指导的(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淞沪会战 D.徐州会战
2.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的重要城市是( )
A.太原 B.延安
C.长沙 D.台儿庄
时期 土地政策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打土豪,分土地
全民族抗战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解放战争时期 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3.下列表格中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逐步壮大解放区军事实力
C.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 D.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
4.1940年9月6日《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颇多,并攻克了重要据点……”。该社评中“大规模的运动战”是( )
A.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B.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破灭
C.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D.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延安
平型关大捷
抗日根据地
百团大战
时间: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领导人:
重要意义:
时间:
领导人:
重要意义:
中枢指挥地:
土地政策:
《论持久战》
1938年毛泽东提出来
1937年9月
林彪
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地 位: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1940年8月到次年1月
彭德怀
地 位:
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战役。
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