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八上1.3水的浮力(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上1.3水的浮力(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12 10:0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上1.3水的浮力
一、单选题
1.下列工业设备或交通工具主要是利用浮力原理的是(  )
A. 轮船 B. 船闸 C. 飞机 D. 滑板车
2.如图,重5N的石块浸没在水中称时为3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为(  )
A.2N B.3N C.5N D.8N
3.如图甲所示,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0.5m/s的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g取10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料受到的重力为900N
B.石料的密度为1.8×103Kg/m3
C.如果将该石料立在水平地面上,则它对地面的压强为2.8×104Pa
D.石料沉底后水平池底对石料的支持力为500N
4.如图所示,将苹果和梨子放入水中后,苹果漂浮,梨子沉底,若苹果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1、V1和F1,梨子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2、V2和F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若m1>m2,则F1一定小于F2 B.若m1=m2,则F1一定小于F2
C.若V1=V2,则F1一定小于F2 D.若V1>V2,则F1一定大于F2
5.小明利用密度计配制食盐的饱和溶液。如图,他取一定量清水于容器中,放入密度计,再向水中加入食盐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密度计所受浮力为F、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为h。在不断向容器中加入食盐的过程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B.
C. D.
6.如右图,浸没在水中一定深度的木块,从开始上浮到最后静止在水面上一段时间。这一过程浮力的变化是(  )
A.先减少,后不变 B.先不变,后减少,再保持不变
C.先不变,后减少 D.先不变,后增大,再保持不变
7.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和ρ2的关系正确的是(  )
A.浮力增大,ρ1=ρ2 B.浮力减小,ρ1=ρ2
C.浮力不变,ρ1>ρ2 D.浮力不变,ρ1<ρ2
8.用如图的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
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越大
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2×103kg/m3
9.潜水艇在执行任务时,根据任务的要求需要在不同深度处悬浮,若海水密度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不同深度处悬浮,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相等
B.在不同深度处悬浮,潜水艇所受的重力大小不相等
C.在不同深度处悬浮,潜水艇所受的浮力相等
D.在不同深度处悬浮,潜水艇所受的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10.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木块用细线系住没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且有 3/5 的体积露出水面, 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木块的密度为 0.6×103kg/m3
B.甲、乙两图中,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是 5:2
C.甲图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 3:5
D.甲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乙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二、填空题
1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   受到的   。用公式表示为   。
12.船在水中航行时,船体受到水的阻力较大,影响航行速度.图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使船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体的阻力.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图判断水翼的形状是   (填“甲”或“乙”).
(2)这一形状是依据   的关系来设计的.
13.小明清洗甜瓜时发现它漂浮在水面,此时甜瓜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小明想知道甜瓜的密度,于是将甜瓜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溢出水400 mL,再使甜瓜向下浸没在水中,又溢出水100 mL,此时甜瓜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增大了   N(g取10N/kg),甜瓜的密度为   g/cm3。
14.长方体物块A、B的高和底面积如图甲所示。把它们放在水中,静止时所处状态如图乙所示。则在乙图中,A、B两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较大的是   。按图甲把A、B两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较大的是   
三、实验探究题
15.小金想用弹簧测力计、物块、烧杯和水探究“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实验,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
(2)由图乙丙丁中的   两幅图可知,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有关;
(3)由图中的丙、丁两幅图可知,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在水中的深度   (填“有关”或“无关”)。
16.如图所示是小新同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
(1)如果是你做这个实验,为了减小误差,则图中的操作步骤顺序为      .
(2)图中     两个步骤是为了测量浮力的大小.
(3)下面是小新同学实验时设计的表格及填写的实验数据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物体浸没水中测力计示数F/N 桶与排出水总重G1/N 空桶重 G0/N 浮力 F浮/N 排开水重 G排/N
1 1.2 0.7 1.1 0.6 0.5 0.5
2 2.0 1.5 1.0 0.6 0.5 0.4
3 2.4 1.7     0.6 0.7 0.7
①请你将该表格第三行数据补充完整.
②小新同学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第二次实验数据与其他两次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结论,他将第二次实验中G1的数据改为1.1N,G排的数据改为0.5N.
请你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估:   ;
如果是你,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是:   .
四、解答题
17.“舞动的葡萄干”:刚倒入玻璃杯的汽水会产生许多气泡。此时,将一些葡萄干放入杯中,有些葡萄干沉入杯底后,一会儿向上浮起,上浮到液面后又会重新沉入杯底。
请你解释葡萄干上下“跳舞”的原因。
18.如图甲所示,一个体积是0.8dm3的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木块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容器足够高)。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直到细线被拉直(如图乙所示),继续向容器中加水。若细线的拉力用F表示,倒入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图丙是浮力随水深度h变化的图像。
(1)图丙中的B点对应木块在水中的状态是   (填”漂浮”或”悬浮”)。
(2)已知C点时拉力为4N,求此时该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
(3)该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向上;排开液体;重力;F浮=G排=ρ液gV排
12.【答案】(1)甲
(2)流体压强和流速
13.【答案】等于;1;0.8
14.【答案】B;B
15.【答案】(1)2
(2)乙丙
(3)无关
16.【答案】(1)DABC
(2)AB
(3)1.3;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法不正确;分析原因,重新实验
17.【答案】葡萄干沉入杯底后,由于吸附了足够多的小气泡,使得他们排开液体体积增大,致使葡萄干所受浮力大于重力,从而上升。
上浮到液面后,由于小气泡破裂,导致它们受到的浮力变小(或V排变小),当浮力小于重力时又沉入杯底
18.【答案】(1)漂浮
(2)当加水到C点时木块恰好浸没,则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此时该木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3)当加水到C点时木块恰好浸没,此时拉力为4N,则木块的重力为:

由可知,木块的密度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