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 燕歌行并序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 燕歌行并序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0.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2 14:3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古诗词诵读 燕歌行并序 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前四句交代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
B.“摐金伐鼓下榆关”引出的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意象鲜明,凸显边塞诗特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羽书飞驰,见军情紧急;猎火照夜,说敌阵森严。
C.“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一片开阔地带,这正有利于与胡骑断杀,突出将土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D.“战士”两句用对比方法写出了主将骄惰轻敌,不恤士卒,一面是拼死苦战,一面仍恣意逸乐。这是诗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写。
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派肃杀的气氛,交代了战争地形的特点。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通过严酷的事实的对比,反映了唐军中战士与将军的矛盾,暗示了唐军必败的原因。
C.“孤城落日斗兵稀”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衰败景象,烘托出残军败卒心境的凄凉。
D.“身当恩遇常轻敌”是说唐军主将蒙受皇帝的恩宠而委以重任,在这危急时刻,主将轻视敌人以缓解严峻形势。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账下犹歌舞
B.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其顾勋
C.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D.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渡香腮雪
4.诗歌鉴赏
燕歌行(节选)
高适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①,孤城落日斗兵稀。
[注]①腓:枯萎。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描写战前敌我双方部署军事行动的情景,动词“飞、照”说明军情危急。
B.敌人骑兵深入中原,来势汹汹,像狂风暴雨发动猛攻,衬托了战士们的形象。
C.孤城、落日、衰草等意象突出边塞的萧条凄凉,烘托了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D.八句诗虽是节选,却逐步推进,完整再现了战斗前、战斗中和战斗后的场景。
5.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B.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王勃《滕王阁》)
C.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高适《燕歌行》)
D.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_
A.诗的前两句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指陈时事,有感而发。在写法上,与《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有相似之处。
B.诗歌三、四句貌似赞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之意。“横行”一词有恃勇轻敌之意,“颜色”此处指天子的恩遇。
C.第五句写我军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第六句写敌军绵延行进、来势汹汹的情景,两相对照,渲染出战前的紧张气氛。
D.这是一首古体诗。这八句诗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逐步推进,概括了出征的历程,气势畅达,笔力矫健。
7.下列对全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残贼”意为残留的贼兵,既表达了对敌军的愤恨之情,也表明出征之前对敌军的轻视,为后面写战败埋下了伏笔。
B.“羽书”即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上鸟羽以表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瀚海”指当时靠近我国东北沿海一带的地区。
C.“塞草”“落日”等萧飒景象为“斗兵稀”作衬托,又写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身当恩遇常轻敌”正面点出被围兵败的原因。
D.本诗题材、体裁为作者首创,全诗叙写边关战事,格调雄健激越,慷慨悲壮,节奏起伏跌宕,张弛有度,堪称边塞诗代表作。
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漠穷秋塞草腓 腓:茂盛
B.两朝开济老臣心 济:扶助
C.斗酒十千恣欢谑 谑:玩笑
D.危樯独夜舟 危:高的
9.下列词语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芙蓉,就是荷花。荷花的别名还有菡萏、莲花、芙蕖、水芝、水华、水芙蓉。
B.“大漠穷秋塞草腓”中的“穷秋”和“辞根散作九秋蓬”中的“九秋”,都指深秋。
C.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谷神的节日,分春社和秋社。“燕子来时新社”中“新社”即春社。
D.彩云,古代常用以比喻美丽而薄命的女子。《红楼梦》中晴雯的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就隐含此意。
10.下列句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锦瑟(一种管弦乐器)华年(青春年华,诗中指一生)
望帝(蜀国君王的称号,常常哀痛亡国)
B.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莫愁(没有忧愁)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C.庄生(庄子)筹(更筹)
春心(爱慕异性之心)
D.四纪(四十八年)杜鹃(子规)
珠有泪(南海鲛人哭泣时眼泪变成明珠)
二、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中国古代,瘟疫灾害爆发的频繁程度与破坏力,远超水旱灾害 战争。简单的史料记录背后,常常是 的生命财产损失。在经历多次教训后,“切断传染源”便成为面对“大疫情”时执政者们的重要举措。如宋神宗年间的虔州瘟疫,是雨季来临时上游水源被污染所致,新任知州刘彝以“雨污分离”的思路 当地水渠,建成了著名的“福寿沟”(地下排水系统),( ① ),消除了肆虐当地多年的瘟疫。隔离法始于秦朝,《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中记载,秦国将麻风病人集中迁移到“疠所”居住,跟体健的人分开吃喝, 切断传播源。唐代时由僧人开设的用来隔离收治病患者的乞丐养病坊,从宋代开始出现的大量官办养病机构,( ② )。清代的法律规定:境内只要发现天花患者,一定要将其隔离;凡海外来华的船只,要严格排查“出痘者”,切断一切输入通道。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以至 触目惊心 构建 从而
B.甚至 惊世骇俗 重建 进而
C.甚至 触目惊心 重建 从而
D.以至 惊世骇俗 构建 进而
12.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境内如发现天花患者,应酌情将其隔离,海外来华的船只,要适当排查‘出痘者’,切断输入通道”,其表达效果好吗?为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发端两句便点出了行军环境,“烟尘"一词暗示将士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作战,表现了战士们以身许国,英勇豪迈的情怀。
B."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句,前句“飞”字预警了军情危急,时空快速切换,从榆关、碣石至瀚海、碣石,气氛从宽缓渐入紧张。
C.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以孤城落日,衰草连天等有着鲜明边塞特点的最象,渲染了萧条阴惨的氛围,烘托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D.同为边塞诗,李颀的《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与高适诗中的“征人蓟北空回首",都表达了诗人对士兵们的同情。
15.吴汝纶在《唐宋诗举要》中评论“‘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请加以赏析
四、写作
16.随笔训练(关键环节考核题)
关于冬天,关于雪,古人留下了很多优美的诗句。比如高适的《别董大》中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再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笔下的冬天的雪景是怎样的呢?请你写一段文字,描写冬日的雪景,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字数150字左右。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
本题要求选出“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理解有误,错在“正有利于与胡骑断杀,突出将土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这个地方。事实上“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无险可凭的开阔地带,突出的是正有利于胡骑驰突,故接写敌军如暴风骤雨之袭来。即利于对敌,而不是利于己方。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答案】D
【解析】
本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A项正确;
B项正确;
C项正确;
D项,“身当恩遇常轻敌”是说因为受到了皇帝的恩德礼遇,所以常常藐视敌人”,是写战士,并非讽刺将军,也无“主将轻视敌人以缓解严峻形势”之意。
故答案为:D。
本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此类试题一般从意象的含义、手法及其解说、艺术效果、语言风格、曲解诗意等角度设错,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3.【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
A项,“美人账”的“账”应写作“帐”;
B项,“其顾勋”的“其”应写作“岂”;
D项,“鬓云欲渡”的“渡”应写作“度”。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B.“深入中原”错误。从原诗“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可知胡骑骚扰的是“边土”,即“边地”,而不是“深入中原”。故答案为:B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5.【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修辞手法。
A项诗意为: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很明显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项诗意为: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歌女们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这里“佩玉鸣鸾”借代舞女。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借代在古诗文中经常见,考生要引起重视。
C项“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中“烟尘”指代战争;
D项“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意思是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钟鼓馔玉”借代富贵豪华的生活。所以除了A项是用了比喻修辞,其他都是借代。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诗歌的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借喻、排比、设问、双关、对偶等。考生需要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作用。同时也要读懂诗歌大大意。
6.【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第六句写敌军绵延行进、来势汹汹的情景,两相对照,渲染出战前的紧张气氛”错误,第五、六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可以揣测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7.【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A.“‘残贼’意为残留的贼兵”是错误的。“残贼”意为残忍暴虐的敌寇。
B.“‘瀚海’指当时靠近我国东北沿海一带的地区”是错误的。“瀚海”是唐代对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现在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
D.“本诗……体裁为作者首创”是错误的。这是乐府旧题,本诗为高适按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体裁所作的诗歌。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8.【答案】C
【解析】ABD无误。
C项,“斗酒十千态欢谑” 中的“谑”是尽情地欢笑的意思,而不是“玩笑”。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学习文言文的根本途径在于平时大量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义项,平时要多巩固,多归纳,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偏旁部首和在句子中的位置及所作的句子成分等进行分析。本题要求选择“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9.【答案】C
【解析】ABD无误。
C项,社日是祭祀土地神的。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故答案为:C
本题主要考查词语和文化常识表述。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10.【答案】D
【解析】
A项,“锦瑟”,一种管弦乐器,理解错,应是弹拨乐器;
B项,“莫愁”,没有忧愁,解释错,“莫愁”在这里应解释为古时洛阳女子,该典故出自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C项,“春心”,爱慕异性之心,理解错,在这里应理解为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D无误。
故答案为: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其实也是考查学生理解诗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首先阅读诗句,把握诗句含义,然后结合诗句含义分析词语的意思是否正确。
【答案】11.C
12.确保污水绕开生活区(或确保污水与饮用水分离)|都是隔离病患的处所(或都有隔离病患的作用
13.①改写句不如原句的表达效果好,原文语境为严肃、庄重的场合,应使用公文语体。②运用“只要……一定”“凡……严格”“一切”等表达命令语气、限制范围的词语,强调这是坚决不容放宽的措施。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解答词语题,一般从以下地方思考:注意词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要注意词语使范围,搭配的对象;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本题考查语意表达连贯的能力。要补充完整所缺失的句子,关键在于一定要联系上下文,知晓这段文字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联系上下文语境,我们才能推断划横线的地方需要怎样的表述才能将上下文连接起来。另外注意字数的要求。
(3)本题考查对句子表达效果的鉴赏能力。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不同句子结构、不同语气类别、不同表达效果的把握。作答时,要对比句子改动的地方,结合语境分析哪种表达更好。
11.①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范围、程度等方面的延伸,一般表示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也可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由于上述情况的程度很深而产生的结果。甚至:表示所提出的是突出的、进一步的事例。文段中是要将瘟疫灾害爆发的频繁程度与破坏力和水旱灾害战争作比较,突出其破坏力巨大,第一处应用“甚至”。②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惊世骇俗:指人因思想、言行等异于寻常而使人感到震惊。文段中强调瘟疫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巨大,让人看到很震惊,第二处应用“触目惊心”。
③构建: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重建:重新建设或建立。文段中水渠是具体的,是重新修建水渠,第三处应用“重建”。
④从而: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进而:更进一步。文段里强调消除了肆虐当地多年的瘟疫这一结果,第四处应用“从而”。
故答案为:C。
12.①这里前面说到“建成了地下排水系统”,后面是结果“消除了肆虐当地多年的瘟疫”,造成瘟疫的原因的是雨季来临时上游水源被污染所致,这里强调排水系统的作用,可填“确保污水绕开生活区(确保污水与饮用水分离)”。②前面说到秦国将麻风病人集中迁移到“房所”居住,跟体健的人分开吃喝,切断传播源,后面说到境内只要发现天花患者,一定要将其隔离,说明在古代已经有那种类似于现代的隔离病患的场所,所以这里可填“都是隔离病患的处所”。
13.对比修改后的句子,将“只要”改成了“如”,“一定要”改成了“应酌情”,缺少了“凡”,“严格”改成了“适当”,“切断一切输入通道”改成了“依礼切断输入通道”,效果不如原句好,原文语境庄重,使用公文语体,甚至用了表达命令语气和限制范围的词语,语气强烈,更强调了对隔离疫情的重视。
【答案】14.A
15.战士们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这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情和对纵情声色的军中将领的讽刺。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题干中关键词“沈至”是指沉厚深切。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手法,具体分析情感。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例如本题就可根据标题、注释、等关键词句分析作答。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
本提要求选出“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烟尘’一词暗示将士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作战”错,“烟尘”代指的是战事。故答案为:A。
15.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上句“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的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也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情。故答案为:战士们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这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情和对纵情声色的军中将领的讽刺。
16.【答案】所有的山上,都堆积着很厚的雪块,虽然不能如瓦屋上那样铺填得均匀普遍,那一片片清白的光彩却尽够使我感到宇宙的清寒、空旷与纯洁了.常绿树的枝叶上所堆着的雪,和枯树上的很有差别.前者因为有叶子衬托之故,雪片特别堆积得大块点,远远望去,如开满了白的山茶花,或故乡的水锦花.后者则只有一小块的雪片能够在上面粘着不坠落下去,与刚开花的梅李树绝对相似。
【解析】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写作对象是“冬天的雪景”,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而且还要注意字数限制“字数150字左右”,明白了这些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了,相对而言本题难度不高。
故答案为: 所有的山上,都堆积着很厚的雪块,虽然不能如瓦屋上那样铺填得均匀普遍,那一片片清白的光彩却尽够使我感到宇宙的清寒、空旷与纯洁了.常绿树的枝叶上所堆着的雪,和枯树上的很有差别.前者因为有叶子衬托之故,雪片特别堆积得大块点,远远望去,如开满了白的山茶花,或故乡的水锦花.后者则只有一小块的雪片能够在上面粘着不坠落下去,与刚开花的梅李树绝对相似。
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全面审清题意,明确题目中的各项要求,如写作范围、文体、主题、篇幅等。把握材料。大部分小作文为写作者提供了材料,要力求吃透材料,把握主旨,领悟内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