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教案-第一单元整合_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第一单元整合_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29 11:4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第一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改编之后的新语文教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按照专题组织单元。在教材整合的优势下,单元内部各部分之间联系更紧密,导语、课例、练习、资料链接、回顾、口语、习作一气呵成,为师生整体驾驭把握材料,独立学习思考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21cnjy.com
  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因为家庭背景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长环境的因素,普遍缺乏语文积累,阅读量小,知识面窄,严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在课堂上常常处于人云亦云的状态,这对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非常不利。21·cn·jy·com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借助于新教材的得力编 ( http: / / www.21cnjy.com )排方式,我尝试以单元合并的方法进行教学,不再一篇篇文章单独讲解,而是围绕一个大主题阅读学习,把单篇课文放在专题的大环境里领悟,[来源: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以导语为依据,提高整体感知能力。在围绕主题的阅读过程中,学会取舍,加强对重点内容的提取处理能力,给了学生对课文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的机会,也因此为学生提供了更充分的独立思考作业的空间和时间。这样的办法比常规分篇教学节省了时间,这些时间又可以还给学生进行阅读和积累,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最大信息量。www-2-1-cnjy-com
  具体操作一般分为四次不同层次的阅读和一次自我反思回顾,细节上可根据学情适当调整。
  1、第一读(一课时):
    通读整个单元课文,初步认识生字,读准字音,能把课文读下来,基本读通句段,大致了解每课内容。可以自由朗读和默读训练交错进行。
  2、第二读(两课时):
   ⑴ 读导语,体会导语中指出的重点,抓住核心词汇,明确单元主题。教师根据主题确定阅读提纲。
   ⑵ 学生根据阅读提纲读课文、选读课文、资料袋等内容,提炼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整理,在笔记本上做记录。  21*cnjy*com
   ⑶ 通读过程中,你还对哪些话题、内容感兴趣?简要列出,教师协助做适当删减,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借助图书馆、校园网进行查阅,查阅以大量浏览为主,可做提要式记录。【来源:21cnj*y.co*m】
   ⑷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同时融合口语交际内容。
  3、第三读:
    精读品析与跳跃阅读,品析精读课文中的重要段落,结合课后练习进行指导,进行朗读训练。
  4、第四读:
    处理略读课文,结合主题解决1-2个问题。
  5、回顾:
    自我小结本单元学习收获,在笔记本上整理列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点以及每课应把握的重点问题。2-1-c-n-j-y
  6、简要交流:
    通过单元学习你对本专题有了哪些了解?
  7、穿插:
    字词听写、精品段落背诵检查、同步训练知识性辅助练习、同步训练阅读内容。
  这种方法省时省力,利于学生开展自学,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小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利用早午读及有限的自习时间,凭借辅助练习册加以巩固。目前我正在尝试进一步完善这种方法。匆忙成文,恳请指教。21·世纪*教育网
附: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了解西部的过去与今天,历史与发展。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品味语言的优美,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
  6~8课时。
【教学过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一、自由阅读导语和1~4课,课后资料袋以及P168补充阅读材料《拉萨古城》
  1、认识生字,自己勾画喜欢的词语。21世纪教育网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明确关于西部的话题。
  3、聊一聊:
   通过四篇课文,你对祖国的西部有了哪些了解?地貌,气候,风俗,历史,发展……
二、提问
  关于西部,你还有哪些话题愿意和大家交流?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内容?
  在笔记本上进行罗列:
  草原风景
  蒙古族的生活
  丝绸之路
  匈奴族的迁徙
  张骞出使西域
  西域部落
  新疆建设兵团(解放军进疆)
  青藏铁路
  拉萨21世纪教育网
  藏教寺庙……
三、网上查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及图片,重要的在笔记本上做简要记录,同学之间做交流
四、处理精读课文
  1、《草原》:
   ⑴ 明确:
     课文从两部分内容入手,草原的景色迷人;草原人热情好客。
   ⑵ 体会:21世纪教育网
     静态的景物描写;动态的迎客场面。
  2、《白杨》:
   ⑴ 生存环境──茫茫戈壁,渺无人烟
   ⑵ 明确:
     白杨的形象 外型──高大挺秀,笔直
     个性──坚强、不动摇、适应力强
   ⑶ 明确:
    写白杨是为了突出像白杨一样坚强勇敢扎根边疆的建设者,结合阅读链接内容(艾青《帐篷》)明确借物喻人的写法。21教育网
  3、学生解决课后练习,教师做适当指点。
  4、背诵描写草原和白杨的有关段落。
五、处理略读课文
  1、《丝绸之路》:
    借助标志性词句进行分段训练。明确作者以回想的笔触描写了发生在公元前115年的东西方交流的一个场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借助相关词语了解课文中的照应。
    开头:仿佛看到了……仿佛听到了……
    结尾:每当凝望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2、《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⑴ 学生分析:
     地质条件复杂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天气情况恶劣
     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极度缺氧 西方媒体预言……
   ⑵ 讨论: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句反复出现的作用,注意标点的变化,体会工人们高昂的斗志,澎湃的激情和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www.21-cn-jy.com
六、自我回顾
  要求学生通过回忆在笔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上列出学习本单元之后了解到的内容和每课应掌握的重点问题,对整个单元进行链接和梳理,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字词或句段进行归纳整理,出一份小试卷交换完成。2·1·c·n·j·y
  (说明:作业及听写随堂布置,以基础知识的巩固为主,借助《同步训练》进行延展性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