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出任南赣巡抚的王阳明为整饬官风、治理社会,颁布了《南赖乡约》,并按乡约设立了乡约会。王阳明要求乡民必须都参加乡约会,并下令如果不参加将罚银一两。这说明明代乡约( )
A.具有一定的行政化倾向 B.承载了基层民众的自由意愿
C.以完善儒家思想为目的 D.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2.下表为明清时期赋役制度变化的统计。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变化( )
时期 主要内容
万历年间 推行“一条鞭法”,以田亩为主要征调对象,赋役银由政府官收官银
康熙年间 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年间 实行“摊丁入亩”,把丁银全部摊入田赋之中
A.加强了政府对社会控制管理 B.解决了政府的财政问题
C.弱化了户籍制度的赋役功能 D.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标准
3.秦汉在县以下划分为乡、里,选任乡官里吏辅助统治基层。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材料 结论
A (秦朝)里吏由里中推选、县廷任命,以没有军功爵且办事能干的公卒、士伍担任里吏 秦朝集权理念渗透基层治理
B (秦制)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 秦朝建立起完善的地方税收体系
C 汉明帝即位初赐爵“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永平三年再次赐爵“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 汉朝的基层治理体系已经完备
D 西汉“循吏”朱邑“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 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A.A B.B C.C D.D
4.东汉中后期,都太守或推举豪族子弟为孝廉,或默许豪族谋私等不法行为,甚至“太守出自权豪,多取货赂”,郡县“豪右并兼,更多奸贪”的现象十分普遍。这说明当时( )
A.军阀拥兵擅权形成了割据局面 B.都县官员丧失荐举人才的权力
C.豪族势力渗透影响了地方治理 D.地方豪族逐渐操纵了基层政权
5.宋代吕大钧说:“为国之计,莫急于保民。保民之要,在于存恤主户;又招诱客户使之置田,以为主户。主户苟众则邦本自固。”材料意在强调( )
A.主户与客户间具有一定流动性 B.实施民本思想的必要性
C.基层生产关系对统治的重要性 D.进行个体经营的艰难性
6.周代经常遣使“分行四方,延问疾苦”;汉代将政府救助“贫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宋代多行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同时还鼓励民间互助。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 )
A.源远流长历代照搬 B.以民间救助为主
C.政府主导手段增多 D.分类精准成效显著
7.明代中叶,开始推行附籍与寄籍制度。所谓附籍是指“各处逃移人户悉宥(宽恕)其罪,许于所在官司附籍,纳粮当差”,寄籍是指保留原籍的同时可在外挂籍寄居。这表明当时( )
A.户籍管理制度混乱 B.赋役负担的减轻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社会流动性增强
8.《养老奉亲书》是宋代一本关于老年养生和老人奉养的书籍,关于本书的几个历史问题出现了不同的记载。不仅作者有陈直、陈真两种表达,而且其生活年代也有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和南宋度宗咸淳年间两种记载。在播迁的过程中,书名出现了“养老奉亲书”“奉亲养老书”“寿亲养老书”三种叙述。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
A.事实是复杂多样的,探究客观事实是历史研究的任务
B.历史记载是复杂的,但是历史的客观事实具有唯一性
C.记载中的讹误,有时可以将其认为是历史的真实情况
D.对问题进行多样性分析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9.西周时期,每当国家发生灾情后,统治者就下令: “国凶札(五谷歉收,疾疫流行),则无关门之征(征税)” “国凶荒札丧;则市无征而作布(铸造钱币)”以及“凡天患,禁贵卖者,使有恒贾(价格稳定)” 。这反映出当时的统治者( )
A.意识到商品流通对赈济灾荒的重要性 B.规范市场管理以防止商品流通无序化
C.加强财物积蓄应对突发性的自然灾害 D.重视商品经济以促进正常的资源流动
10.据《唐六典》记载,唐代中央政府要求州级行政长官“每岁一巡属县,观风俗、问百姓、录囚徒、恤鳏寡、阅丁口,务知百姓之疾苦”。这体现了( )
A.民本思想 B.经世致用观念 C.薄赋观念 D.重农抑商思想
11.中国古代的“族田”是家族公共财产,分为祭田、义田、学田等。族田主要用于招佃收租,学 田收入供族内儿童作学费,义田收入用于赈济贫困灾病,祭田收入用于家族祭祀开支。这表明 中国古代( )
A.流民问题比较突出 B.土地兼并逐渐加剧
C.地方自治不断加强 D.宗族发挥治理作用
12.1899年,新加坡潮州籍侨商募银支援山东省赈灾,清政府为新加坡天后庙颁“曙海祥云”匾额;1900年,黄河决口,南洋巨商张振勋回南洋募捐百万两白银用于赈灾,清政府为此赐其“急公好施”牌匾,竖于其故乡潮州大埔县。这反映出( )
A.华侨在晚清赈灾体系中占据主导 B.晚清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已经形成
C.华侨参与国内赈济凸显家国认同 D.晚清政府及时调整闭关锁国政策
13.唐代基层管理实行的是乡、里、村三级制。以里正为主、村正为其辅贰。唐代武德时期即已通过颁布正式律令规定,“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里及坊皆有正,以司督察”。对唐代乡里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乡里是最基层的地方行政机构 B.里正、坊正、村正由中央任命
C.乡里制度日益规范化、制度化 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14.如图是婺源李坑村的申明亭,两边亭柱悬挂一幅楹联:“亭号申明就此聚议公断,台供演戏借它鉴古观今”。洪武年间,明太祖诏令全国各县修建申明亭,用于宣讲王朝法制与政令,调处民间纠纷。这表明
A.明代政府重视对基层的治理 B.政府政策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
C.国家的法令开始向基层渗透 D.礼法合治在中国有久远的传统
15.廉熙四十七年,诏令“户给印信纸张,书写姓名、丁男口数于上,出则注明所往,入则稽其所来。”乾隆二十二年颁令“每户发给户牌”“户口迁移登耗,随时报明,门牌内改换填报。”据此判断,清朝前中期( )
A.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的控制 B.行政运作较为规范
C.对社会阶层流动进行限制 D.重视稳定基层秩序
16.针对“皇权不下县”的说法,某学者指出,由秦到清,中国基本实行小县制,很少达到“地方百里、人口万户”的标准建制,国家政权对社会的控制,通过乡里组织的普遍设立而延伸到农村社会基层。该学者认为,中国古代( )
A.基层自治卓有成效 B.民间社会发育有限
C.县府管理能力不足 D.县域经济长期滞后
17.下列图文可以印证秦朝的户籍管理制度是( )
释文:“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
A.分类登记 B.编户齐民 C.大索貌阅 D.诸色户计
18.黄仁宇指出,随着战国末期铁器业的出现,上层社会的繁复程度增加,但是,几百年后中国官员仍然使用传统的地方管理方式,这就需要整个帝国在农民大众之中构建基层组织,无过于提倡家族团结。该学者意在强调
A.官僚政治形成助推基层治理 B.社会生产力发展提升治理能力
C.中央集权的加强具有必然性 D.纲常伦理成为维护统治的选择
19.西汉时期,兵役的主要承担者是在籍农民,征发刑徒服兵役多作为临时性的举措。东汉建立后,光武帝多次下诏裁撤编户兵,并以刑徒兵及其他募兵代之。此后,征发刑徒以代编户服兵役逐渐常态化和制度化。东汉军制的这一变化( )
A.有利于限制豪强势力的发展 B.松弛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源于统治者践行“柔道政治” D.折射出中央集权统治逐渐弱化
20.唐代的户籍首先详细记录户主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身份。然后就是各类土地的数量、应授田数、已授田数。并且户籍管理十分严格,对于不觉脱漏(户口)、增减(年状)者,轻则笞四十,重则徒三年。这表明唐代户籍制度( )
A.反映国家赋税制度的实际需要 B.在少数民族地区得以普遍推广
C.持久性地维护了封建小农经济 D.构建较为完善的地方治理体系
二、材料分析题
21.人口与历史
材料一 中国古代部分时期人口数量
时期 年份 口数 出处
东汉 157年(桓帝永寿三年) 约5600万 《晋书·地理志》
西晋 280年(武帝太康元年) 约1600万 《晋书·地理志》
隋 581年(文帝开皇元年) 约2900万 《隋书·李德林传》等
隋 609年(炀帝大业五年) 约4600万 《隋书·地理志》
唐 705年(中宗神龙元年) 约3700万 《通典·食货》
唐 755年(玄宗天宝十四年) 约5300万 《通典·食货》
唐 760年(肃宗乾元三年) 约1700万 《通典·食货》
唐 820年(宪宗元和十五年) 约1600万 《旧唐书·穆宗纪》
材料二 (东汉末年)“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注:奴婢、徒附为依附人口,不为国家所掌握)。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指出东汉末至西晋初人口变化的原因;并据此辨析表格中的人口数据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2)运用表格数据,绘制隋唐时期人口数量变化折线图。要求:完整利用表格中数据;在已有网格线上制图;完善坐标信息,选择恰当的时间和数据刻度以清晰绘制线条。
隋唐时期人口数量变化折线图
(3)结合折线图和所学知识,阐释8世纪中央政权直接控制人口数量的变化。
22.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一 “睦邻运动”源于19世纪末的英国。这一运动号召社会上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和贫民共同生活,从而实现政治上的民主和平等。这一号召得到了很多慈善人士的响应,并且迅速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起来,英国的汤恩比馆、美国的胡尔馆这些社会服务的机构都是受到“睦邻运动”的影响而成立的。“睦邻运动”致力于“减轻社会弊病”,通过各种行动为社区的弱势群体服务,改造社区,促进社会的平等稳定。然而,这一运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是有限的,后期逐步被有系统、有计划的社区工作所取代。
——摘编自苏霞、李静、吴毓祺:《西方“睦邻运动”对我国社区建设的启示》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将单位之外的社会个体重新组织起来,便于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民政部于1986年提出要争取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由此提出了社区的概念,随后1991年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政策构想,并在上海、武汉、北京等地进行社区建设实验。为了从更高层次力推社区建设,在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整合成立了民政部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司,统筹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到90年代末期,基本完成了社区制的建章立制。2001年开始,农村社区进入地方自发试点阶段;2006年……(中共中央)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概念。
——摘编自李春根、罗家为《从动员到统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基层治理的回顾与前瞻》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概述“睦邻运动”被有系统、有计划的社区工作取代的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建设的特点,并简要说明西方“睦邻运动”对我国社区建设的启示。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史也是一部抗灾斗争史。从先秦至明清,逐渐建立了赈贷、平粜、蠲减、贫分、移民等体系完备的救灾赈济的荒政制度。范仲淹任杭州知州时,遇杭州大旱,吴中大饥,饿殍枕路。范仲淹实施了荒政三策:一是发放粮食并鼓励民众存粮,增高米价至180钱,四方商人争相进密,粮价回落至斗120钱。二是大兴土木,“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兴造寺庙、粮仓、吏舍,日役千夫。”三是竞渡宴游。“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范仲淹“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荒政之施,莫此为大”。
——摘编自邓拓《中国救荒史》沈括《梦溪笔谈》
材料二 1876—1878年,华北、西北等省持续三年大面积干旱,这场被称为“丁戊奇荒”的特大灾荒和其后流行的瘟疫,造成上千万人口的死亡。清政府财政困难,主要靠民间赈济,江南士绅自发到华北赈灾,赈灾的重点对象是儿童。外国教会也积极赈灾。洋务派地方大员参与赈济的整个过程。在军务、洋务和赈务发生复杂交织的情况下,洋务派“求强”“求富”活动出现顿挫。洋务派出现了主张农工商各部门相弥相补、发展近代工商业和近代农业以减灾备荒的思潮,并主张建立官、商、民多种力量相结合的救灾备荒体系。
——谢高潮《晚清洋务派恢复社会经济的荒政主张与活动》
材料三 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提出了著名的历史研究三时段理论。布罗代尔有关历史的三时段理论,即人类历史发展分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对应着历史的地理时间、社会时间和个体时间。地理环境是决定历史演进的根本要素,因为地理环境因素,变化极其缓慢;制度、法律、习惯等社会演变相对缓慢;普通人个体是历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王伟《布罗代尔史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范仲淹荒政三策的创新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丁戊奇荒”对近代中国荒政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布罗代尔三时段理论。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C C C D B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C A D B A D A A
1.A
2.C
3.A
4.C
5.C
6.C
7.D
8.B
9.A
10.A
11.D
12.C
13.C
14.A
15.D
16.B
17.A
18.D
19.A
20.A
21.(1)原因:东汉末年至西晋建立前,战乱频繁等因素导致人口大量减少;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大量户口依附于豪强地主,导致政府控制人口低于实际人口。
价值:上述数据属于政府实际控制人口,并非当时全部人口;但上述数据来源于官修正史等价值较高的史料,对研究不同时期政权掌握的人口数量与变化趋势、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等问题有较高价值。
(2)
(3)变化:从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人口数量快速上升到政府能够控制的人口数量锐减。
阐释:唐朝前期社会相对稳定,统治者轻徭薄赋,重视社会救济;农耕经济恢复发展,人口增长;唐承隋制,户籍管理更加严格。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人口数量上升,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盛世局面的出现,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安史之乱导致人口锐减;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影响中央政府的控制力。政府能够控制的人口数量锐减,反映了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唐朝逐步走向衰落。
22.(1)睦邻运动属于自发的慈善事业;缺少政府的支持和居民的广泛参与;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国家宏观调控成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潮流。
(2)特征: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鲜明的行政主导性;先试点,再向全国推广;城乡一体化趋势(社区建设的深度和范围的不断扩大)。
启示:睦邻运动体现的社会帮扶、社会互助等是我国社区建设的必要因素;睦邻运动的局限性也表明社区建设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23.(1)创新之处:以工代赈,兴办工程以增加就业;纵民竞渡宴游,发展旅游业服务业,刺激消费,增加就业;提高谷价,利用市场机制解决了粮食运输、市场供应和平抑价格等问题;运用政府干预和市场商业力量,赈济贫民成效显著,稳定了社会秩序。
(2)影响:与传统的荒政相较,丁戊奇荒促使近代中国在救济主体、救济模式、荒政理念与救济范围等方面实现了重大变革。朝廷行为的减弱、洋务派地方官员作用增强,江南绅商跨地域救荒活动,外国传教士义赈,促使官商民多种力量相结合的多元化社会化的荒政思想和体系产生。军事、经济让位民生,体现民生为大的荒政传统,维护了清政府的统治;洋务派通过学习西方器物文明寻求富强、发展近代农工商业经济的主张和实践,促进了荒政近代化。
(3)评析:布罗代尔三时段理论,注重从历史的纵向按长、中、短时段阐释历史,尤其重视地理环境的作用,重视对普通人的研究,将社会学纳入研究视域;更能够清晰叙述中国乃至人类抗灾史的进程,比较准确的阐释中国乃至人类荒政史的规律,有利于总结抗灾历史经验,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但布罗代尔史学理论认为地理环境是决定历史演进的根本要素,看不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看不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忽视关键事件和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