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观 潮
你知道涨潮是什么样子的吗?你们见过钱塘江涨潮吗?
钱塘潮的形成:
到过海边的人,都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有时候海水像野马,向岸边奔来;有时候海水又像逃兵,退到离岸很远的地方。海水这种有规律的涨落,叫做潮汐。
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
声音:隆隆的响声——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形态:一条白线——横贯江面——两丈多高的水墙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
画出描写潮水声音和形态的词语。
zhào áng fèi háo huī zhǎng
罩 昂 沸 号 恢 涨
cháo yán héng lǒng méng wù
潮 盐 横 笼 蒙 雾
guàn yóu hào dàng màn hǒu
贯 犹 浩 荡 漫 吼
我会认的字
我会写的字
潮来前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②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比喻 把潮来时的声音比作闷雷滚动的声音,暗示钱塘江潮的气势宏大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白色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浪潮比作齐头并进的千万匹白色战马,写出了钱塘江大潮到来时奔腾的形态特点。
用夸张的手法把潮来时的声响说成“山崩地裂”,形象地写出大潮到来时的巨大声音,这样有声有色的描绘,使人如身临其境,让人无不惊叹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
比喻
夸张
闷雷滚动
越来越大
声音
山崩地裂
形态
一条白线
横贯江面
两丈多高的水墙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 ),( )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 ),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午后一点左右
从远处
过了一会儿
再近些
浪潮越来越近
潮头过后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潮头过后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余波汹涌
课堂小练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形容人的说话声、喊叫声、欢呼声,像水在锅中沸腾一样。
2.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
3.形容水面辽阔,远处和天似乎连接在一起。
4.形容不分先后地一起前进或同时进行。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齐头并进
课外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天下奇观”?请收集资料,选自己最感兴趣,清楚说给大家听。
2 .找一些有关“涨潮”的录像看看,然后展开想象,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父母听。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