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快乐读书吧
提出问题,导入阅读主题
蓝天、森林、大海,蕴藏着自然的奥秘;过去、现在、未来,述说着科技的精彩……
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会了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为什么水能灭火?
为什么天是蓝的?
船为什么能浮在水上?
读科普作品
我国科普丛书《十万个为什么》这一极富生命力的名称即取自米·伊林的著作,而米·伊林则取自获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卢·吉卜林的一句话:“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
书名来由
作者简介
米·伊林 (1896—1953) 苏联科普作家、工程师、儿童文学作家。他的科普作品除了《十万个为什么》之外,还有《几点了》《白纸黑字》《桌上的太阳》《原子世界旅行记》和《在你周围的事物》等。我国科普作家高士其曾用“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这样16个字来概括米·伊林作品的写作特点。
第一站 自来水龙头
人们什么时候开始洗澡?
为什么用水来洗涤?
人怎样迫使肥皂泡工作?
为什么我们要喝水?
水会不会炸毁书屋?
固体的水?
为什么穿上冰刀不能在地板上滑溜?
有没有透明的水和透明的铁?
第二站 炉子
人什么时候开始会取火?
为什么火柴会着火?
火柴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炉子烧着以后,劈柴到哪里去了?
炉子里火旺的时候,为什么呼呼直响?
为什么水能灭火?
关于炉子的谜?
第三站 餐桌和炉灶
厨房实验室
马铃薯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不吃生马铃薯?
第四站 厨房锅架
第五站 碗柜
第六站 衣柜
读一读《十万个为什么》目录,你有什么发现吗?
作品采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选取了六个“旅行站点”:自来水龙头、炉子、餐桌和炉灶、厨房锅架、碗柜、衣柜,针对每站点中常见的事物,提出了许多看似简单却不那么容易回答的问题。
(1)每一个“站点”都是家中的一个地方。
(2)每一个“站点”下面很多个问题,都是围绕着这个站点来问的。
浏览目录,这里面有你曾经想了解的问题或者是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吗?选择一个,翻到那一页,大声读一读。
你们家里每天总有人生炉子,煮马铃薯。也许你自己就很会生炉子或者煮马铃薯。可是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炉子里的柴会毕剥作响?为什么烟会走烟筒出去,而不向屋里冒?煤油燃烧的时候,从哪里来的烟 为什么烘烤的马铃薯有一层硬皮,煮的却没有?恐怕你不能解释明白吧。或者问你:水为什么能灭火?我的一位熟人回答说:“水能灭火,因为它又湿又冷。”可是煤油也又湿又冷,你倒是试试用煤油来灭火吧!不,你还是不试为好,一试就得报火警了。你看,问题挺简单,可是要回答它却不那么容易。我再给你猜十二个关于最简单事物的谜,你愿意不愿意
——选自苏联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
你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你的疑问和米·伊林刚才给我们提的那些疑问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试着读一读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中描写时钟的片段,谈谈你的收获。
我们小时候都觉得,钟表是个活物件。听到嘀嗒嘀嗒的声音时,我们以为,这是钟表小心脏跳动的声音。打开表盖后,看到那么多大大小小的齿轮在运动,我们的眼睛都不够用了。这里面简直就像个大工厂!那些齿轮忙忙碌碌地干着活,就为了让时针和分针这两个小懒蛋动起来。乍看上去,这俩家伙还真不愿意动弹呢!
所有工厂都有蒸汽机、柴油机类的发动机,它能使全厂的机器运转起来。时钟里也必须有这样的发动机,因为时钟自己不能动,它不是活的。
你了解到了什么知识?读起来有什么感觉?
语言幽默风趣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复习回顾,梳理提炼。
想一想:在阅读科普文章的时候,你会运用哪些阅读策略?
1.提问:边读边想,提出问题,试着解答。
2.查资料:查一查,看书中谈到的一些科学问题,现在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
3.记知识:科普文章涉及很多知识,读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记一记。
4.作批注:读到精彩的地方,如果有感触,可以作一些批注。
阅读书目 《 》
阅读时限 __月__日——__月__日(共__天)
阅读时间 阅读页码 阅读满意度自评
第1天 __页——__页
第2天 __页——__页
第3天 __页——__页
…… ……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每天的阅读量。
制定阅读计划
《十万个为什么》有十万个问题吗?
为什么我们要喝水?
有没有透明的铁?
为什么我们要穿衬衣?
为什么水不会燃烧?
我来问,你来答
各小组抢答:
轮流提问题,其他同学抢答。
读中推进课
玩游戏:我来导,你来演。
游戏规则:
假如你是米·伊林,站在一个个“旅行站点”前,试着仿照课本选段中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
水为什么能灭火?人们为什么用水来洗涤?人怎样迫使肥皂泡工作?为什么我们要喝水?水会不会炸毁房屋?
站在水龙头前,你会想——
人什么时候开始会取火?为什么火柴会着火?火柴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为什么水不会燃烧?炉子烧着以后,劈的柴到哪里去了?炉子里火旺的时候,为什么呼呼直响?
走到炉子旁,你会想——
古时候的人吃什么?我们喝茶和咖啡有多久了?从前的人吃东西用什么工具,怎么吃?
坐到餐桌旁,你会想——
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与一般的科普作品不同。他的讲述娓娓动听,让我们读起来津津有味。他给内容施了什么“魔法”呢?你们发现了吗?
简明的叙述。
有趣的故事。伊林擅长讲故事,书中讲述了哪些故事?
生动的语言。
从以下3个方面交流:
阅读=文本+思考
阅读的另一半是你的思考,文本与思考放在一起才是阅读。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边读边思考。
如何制定个人阅读计划?可以看看科普书的目录,说说分别由几个部分组成,然后在大致确定每个部分阅读时间的基础上,估算出读完整本书所需要的时间。
你们有什么好的阅读方法?
阅读科普作品的时候,碰到不懂的科学术语,我通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或者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
在阅读的时候,我在书中写了不少批注,还写了读书笔记呢!
读科普作品,我长知识啦!读完后,我准备制作一份科普小报。
科普作品中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读完后,我要和同学交流心得。
我在读《灰尘的旅行》的时候,还作了批注,我觉得边读边作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
手抄报
读书笔记
有位作家曾经说过,能够从自己细心整理过的书架上找到自己想找的书,是件很棒的事。如果能够把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介绍给别人,也会是一件很美好的事。这个学期,我们阅读了不少科普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的世界,分享书中的精彩片段,分享你的读书收获吧!
读后分享课
板书设计
快乐读书吧
阅读方法
制订阅读计划
做好阅读记录
解决问题
总结思考
制订小组读书计划。
选择书目 《看看我们的地球》 ( )
《灰尘的旅行》 ( )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
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月 日— 月 日 个人阅读:__________
月 日— 月 日 小组读书分享:_________
月 日 — 月 日 全班展示交流准备 小组讨论: 选择小组交流形式、内容 读书笔记 小品表演 读后感 …… 配乐朗读
手抄报 实验演示
……
小组成员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