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3 桂 花 雨
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木兰花”等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语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重点)
4.联系课后“阅读链接”,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含义。(重难点)
学习目标
傲雪而立的梅花寄托着外祖父对祖国的无尽思念,香气迷人的桂花又让“我”想起了什么呢?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的课文,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再和同学交流读了“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体会。
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琦君,一起走进她童年的桂花雨。请同学们打开书,大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要多拼读几次,注意把课文读通读顺。
琦君(1917~2006 )
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
温州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
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
美国。
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
品30余种,内有《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
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
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七月的哀
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1949年赴台湾,在
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
箩 杭
luó háng
我会读
我会写
懂 兰 箩 婆 糕
饼 浸 缠 茶 捡
dǒng lán luó pó gāo
bǐng jìn chán chá jiǎn
阅读提示:
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年往事的无比怀念。读读课文,
件什么事,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想感情。再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
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饱含着作者对童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
有没有不能忘
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
分别画出描述桂花树和桂花香气的语句,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并与同小组的同学交流感受。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读完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是从哪些词中感受到的
香飘十里、浸在桂花香里。
桂花盛开时香气无处不在,已浸入小村的角角落落和每个人心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浸”字将桂花香的无处不在展示得淋漓尽致。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喜爱桂花的感情。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浇,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画出描写“我”摇桂花树和表达心情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
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
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
提前摇桂花。
着桂花树,
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赶紧叫大家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
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
课堂学习
用横线划出“摇桂花”时的一系列动作
铺 抱 摇 喊
这几句话具体地写出了“摇花乐”的情景。大人、小孩站在树下抱着桂花树摇,而且是使劲地摇,细小芬芳的桂花纷纷落下,弄得摇树的人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把这些落下的桂花比作下雨,很生动、形象,同时也点明了课文题目的含义。
摇啊摇,猜一猜:桂花纷纷像什么一样落下来?
桂花像雪花一样从树上飘飘悠悠落下来。
桂花像春天的细雨,密密地、绵绵不断地落下来。
桂花仿佛是一只只闪着微光的萤火虫,纷纷飞向大地。
桂花像夏天的雷雨,一串串地直落下来,顷刻间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黄地毯。
桂花纷纷落下的样子和下雨一样,“雨”里还夹带着桂花的阵阵清香,仿佛那香气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随着作者感受到当时他的乐趣。
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
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
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
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
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
乡院子里的桂花。”
为什么母亲要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
他乡的桂花再香,也香不过家乡的金桂; 他乡的水再甜,也 ;
他乡的 ,也 。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想一想
一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表达了她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细细香风淡淡烟,
竞收桂子庆丰年。
儿童解得摇花乐,
花雨缤纷入梦甜。
我总是不能忘却旧事,我一辈子最爱写的就是故乡,亲人,朋友,花草树木。这魂牵梦萦的故土,这难以割舍的童年,倘若都能一一地收藏起来,藏在记忆的花园里,我想那一定是一朵朵常开不败的花。当我们想起来的时候,会觉得很温馨,那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花朵的芬芳,更是美丽的人生。
这篇课文描绘桂花的有关情境,表达了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们学习了借景物抒情的方法。
课堂小结
练一练:
你最喜欢家乡的哪一处景物?认真观察后写一写,注意抓住典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再
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