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3课
古代印度
大唐贞观三年(629年),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开始漫长的西行之路……
学习目标
1.通过识读古代印度示意图,获取有效信息,学会识别历史地图,了解印度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2.通过图片和材料展示,掌握种姓制度的建立和其对印度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3.通过图片和材料阅读,知道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感悟古代亚非文明已经呈现出多样性的基本特质。
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古代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指的是整个南亚次大陆,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等国。
古代印度
≠
今天的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为什么这一区域能够诞生早期人类文明?
1、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雨量丰富。
2、河流(印度河和恒河),有充足的水源;定期泛滥,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发展历程
兴起
约前23世纪-前18世纪
哈拉帕、摩亨佐·达罗早期文明遗址
哈拉帕城市遗址
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摩亨佐·达罗城中的大浴池遗址
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
摩亨佐·达罗的排水沟
摩亨佐·达罗的深井
兴起
约前23世纪-前18世纪
哈拉帕、摩亨佐·达罗早期文明遗址
建国
约前1500年
中亚的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一些小国
2.发展历程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高贵的人”
阿育王
2.发展历程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兴起
约前23世纪-前18世纪
哈拉帕、摩亨佐·达罗早期文明遗址
建国
约前1500年
中亚的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一些小国
强盛
约前324年-
前187年
孔雀王朝
鼎盛时期——孔雀王朝
1
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2
农业和工商业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
3
首都华氏城--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2.发展历程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兴起
约前23世纪-前18世纪
哈拉帕、摩亨佐·达罗早期文明遗址
建国
约前1500年
中亚的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一些小国
强盛
约前324年-
前187年
孔雀王朝
衰落
外族入侵
古代印度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2.发展历程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3.文明成就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阿拉伯数字
“大象之国”
“黄金之国”
3.文明成就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代印度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摩诃(hē)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部梵文史诗。这两部史诗是世界文学中少见的长诗,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两部史诗的基本内容是神话性质的,但也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生活多方面的内容,还反映了雅利安人在向东、向南扩展中的一些斗争情况。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起源
“太初之世,
原人之口,生婆罗门;
彼之双臂,生刹帝利;
彼之双腿,生吠舍;
彼之双足,生首陀罗。”
——《原人歌》(婆罗门编造)
等级名称 社会阶层 职责和义务
婆罗门 僧侣、贵族 (贵族阶层) 掌管祭祀,掌握神权
刹帝利 武士、官吏、国王 (贵族阶层)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吠 舍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劳动阶层)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纳税,上供
首陀罗 非雅利安人,被征服者和贫困破产者(奴隶阶层) 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内容
材料一:在《佛本生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理发师的儿子爱上了车离族的一个少女,他父亲劝他说:“你是理发师的儿子,属于低级的首陀罗种姓,而车离族的少女属于高级的刹帝利种姓,因而她是不能和你成亲的。我将给你娶一个同种姓的女子。”但他接受不了父亲的劝说,结果在绝望中忧郁而死。
材料二:《摩奴法典》规定:婆罗门侮辱了首陀罗,只罚款几个钱;相反,如果首陀罗辱骂再生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都属于再生人)时,就要割掉他的舌头;如果他侮辱性的叫喊再生人的名字和种姓时,须将烧热的铁钉插入他的口中;如果他敢教训婆罗门须以滚开的油灌入他的耳中。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种姓制度的特点?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3.实质:
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剥削奴隶的工具,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①各等级世代相袭。
②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
③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2.特点:
4.影响:
积极: 一定程度上为种姓内成员提供了保护,有利于维持统治和社会安定。
消极:它制造了种姓隔离,维护了社会不平等;使下层劳动群众备受压迫和歧视,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根深蒂固
①频繁的外来入侵强化了种姓制度。
(印度)历史上较大的外来民族的征服,现在知道的就有十多次,如雅利安人、马其顿人、塞种人、贵霜国人、匈奴人、波斯人、土耳其人、阿拉伯人、莫卧儿人以及近代英国人等。
——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
种姓制度持续数千年的原因何在?
从种姓制的另一端看,穷人和地位卑微者也有支持种姓制度的强烈理由。除了最悲惨的和最边缘的人之外,所有的人都可以轻视某些人,这是种姓制度一个并非不重要的心理特点。
——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摩奴法经》的根本精神是人从思想上接受和承认一切现存的社会制度是合理的。个人生活上的痛苦都是前生所种下的“因”所致。
——雷海宗《世界古代史纲要》
②互相歧视的优越感固化了种姓制度。
③底层民众丧失了反抗意识。
种姓制度持续数千年的原因何在?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背景及概况
背景
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时间
地点
创始人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印度
释迦牟尼像
(1)提出“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特权,不拒绝低种姓入教。
(2)宣扬“忍耐顺从”,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才能脱离苦海。
→获得下层民众支持
→获得上层贵族支持
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2.基本主张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他通过残酷的武力战争坐稳王位并基本统一了印度,后来阿育王亲眼目睹了屠杀场面,深感悔悟,于是停止武力扩张。他成为教徒后宣布佛教为印度的国教,大力弘扬佛法,修建佛塔,整理佛经。派出了大批使者和僧侣到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去传播佛教。
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佛教传到中国。
印度
中亚
中国
朝鲜、日本、越南
锡兰
缅甸、泰国、柬埔寨等
公元前3世纪后,
公元前1世纪,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3.传播
作用:通过佛教的传播,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玄奘取经
敦煌莫高窟
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
大同云冈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中国古代佛教四大名山
山西五台山—
文殊菩萨
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
四川峨眉山—
普贤菩萨
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
天龙山石窟回归佛首
电视剧《西游记》
白马寺
敦煌讲佛壁画
“一尘不染”,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慈悲、报应、刹那、轮回
“临时抱佛脚”、
五台山
谚语及词语
文学
雕塑
名山
建筑
绘画
语言
知识拓展
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①是中国古代石窟佛像造型艺术与建筑艺术的渊源。
②佛教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文化成果,使中国的宗教、哲学、伦理、语言文学以及生活等发生了变化,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产生时间 发源地 早期文明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中国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23世纪
约公元前2070年
尼罗河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印度河、恒河
黄河、长江
太阳历、象形文字、金字塔
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佛教
青铜器、甲骨文
◆这些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为什么?
①水源充足
②地势平坦
③土地肥沃
④气候温和
大河流域
适宜人类生存
有利于农业发展
认识:①人类文明产生具有多元化特点。②各文明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成果,且都对后世有深远影响。③要尊重不同文明,合理吸收不同文明的积极成分。④要加强国家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文明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