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性质活泼的氧气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2.通过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观察到的实验事实归纳反应的本质,
3.通过氧气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应用从辩证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
知识点1 氧循环
【典例1】氧循环是自然界的重要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能够减少自然界中的氧原子
B.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C.氧循环就是自然界中氧气的循环
D.氧循环和水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B
【详解】A、动植物的呼吸消耗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能够减少自然界中氧分子,故A错误;B、氧循环即呼吸等消耗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氧气,这样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故B正确;C、氧循环是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等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故C错误;D、氧循环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循环主要是水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B。
【典例2】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主要通过化学变化实现
【答案】A
【详解】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含碳物质和含氧物质的循环,选项错误;B、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选项正确;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既有含碳化合物的转化即碳循环,又涉及含氧物质的转化即氧循环,选项正确;D、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有物质种类改变,主要通过化学变化实现,选项正确。故选A。
知识点2 氧气的性质
【典例1】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正确的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小的气体
C.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无色液体或固体
D.水中鱼能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答案】A
【详解】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A正确;B、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略大于空气,故氧气密度略大于空气密度,故B不正确;C、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淡蓝色液体或固体,故C不正确;D、氧气不易溶于水,故D不正确。故选A。
【典例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雾
B.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D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现象是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A选项错误;B、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现象是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B选项错误;C、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选项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现象是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选项正确。故选:D。
知识点3 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典例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
【答案】D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现象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实验现象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会观察到溶液变红色,实验现象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典例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雾
B.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D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现象是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A选项错误;B、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现象是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B选项错误;C、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选项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现象是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选项正确。故选:D。
知识点4 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
【典例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B.物质与氧气反应都会发光发热
C.气焊时用到氧气是利用它的助燃性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氧气作燃料
【答案】C
【详解】A、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含有氧气,但氧气不易溶于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物质与氧气反应不都会发光发热,如缓慢氧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氧气具有助燃性,则可用于气焊,该选项说法正确;D、氧气具有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则可做助燃剂,而不是燃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
【典例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木柴燃烧 B.醋的酿造 C.汽油挥发 D.食物腐败
【答案】C
【详解】A、木柴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醋的酿造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汽油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D、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
知识点5 氧气的用途
【典例1】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极易溶于水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C.氧气能供给呼吸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答案】C
【解析】A、氧气不易溶于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很多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氧气能供给呼吸,该选项说法正确;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氮气,其次为氧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
【典例2】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空气各组分的性质与用途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氧气无色无味,可用于医疗急救吸氧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造硝酸
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于制干冰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霓虹灯
【答案】D
【详解】A、氧气能够支持呼吸,所以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吸氧,选项错误;B、氮气中含有氮元素,可用于制造硝酸,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容易凝华为固体,可用于制干冰(固态二氧化碳),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霓虹灯,选项正确;故选D。
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制取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大约占21% D.氧气不易溶于水
【答案】A
【详解】A、工业制取氧气是分离空气中各成分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选项正确;C、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大约占21%,选项正确;D、氧气不易溶于水,选项正确,故选A。
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B.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
C.液态氧是淡蓝色的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答案】C
【详解】A、空气按体积分数计,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A错误;B、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故B错误;C、液态氧是淡蓝色的,故C正确;D、氧气不易溶于水,故D错误。故选C。
3.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氧是无色的
B.水中生物能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于航天
D.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C
【详解】A、液态氧是淡蓝色的,不符合题意;B、水中生物能生存,是因为水中含有溶解氧,氧气不易溶于水,不符合题意;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可用于航天,符合题意;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烧至红热,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故选C。
4.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
A.硫、磷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Ⅰ、Ⅱ 两类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铁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可能不相同
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答案】C
【解析】A、S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SO2为无色的气体,P在O2中燃烧生成P2O5,P2O5为白色的固体颗粒,则只有P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B、Ⅰ实验中S、P、CO、CH4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则可以证明氧气助燃性;Ⅱ实验中物质可以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证明氧气具有氧化性,两实验无法得出结论氧气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F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铁在空气中生锈得到的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两个反应中产物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D、反应Ⅰ为物质的燃烧,燃烧过程中放出热量;物质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过程也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5.下列选项不属于氧气在大自然中消耗途径的是
A.物质在空气中的燃烧 B.生物的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物质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
【答案】C
【详解】A、燃料的燃烧能消耗大量的氧气,消耗氧气,不符合题意;B、生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消耗氧气,不符合题意;C、植物的光合作用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所以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符合题意;D、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很慢,不易被人察觉,这类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也要消耗氧气,不符合题意;故选:C。
6.如图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正确的是
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单质
B.守恒观: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且化合价不变
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对稳定
D.微粒观:水循环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
【答案】C
【详解】A、人类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以及其他各项生理活动,进行其他工作与劳动,所以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元素,不符合题意;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但因氧元素的存在形式不同,化合价会改变,如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价而氧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为-2价,不符合题意;C、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符合题意;D、水循环过程中水从波态变为气态或固态之后再变为波态,其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只是水分子的间隔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8.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呼吸作用 B.食物腐败
C.硫粉燃烧 D.钢铁生锈
【答案】C
【解析】A、动植物呼吸的过程反应缓慢,不容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B、食物腐烂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过程,故选项错误;C、硫粉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D、铁的生锈是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过程,故选项错误。故选:C。
9.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生成物是两种物质,既不属于氧化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生成物是两种物质,既不属于氧化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生成物是两种物质,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小明同学学习了氧气的性质之后进行了如图整理。
(1)反应①木炭在点燃的情况下伸入盛有足量氧气的集气瓶中,则生成物X为 。
(2)反应②实验,Y可以是 (写出一种物质名称)。
(3)在反应④实验中,观察到白磷燃烧,发出白光,冒出大量 。
【答案】(1)CO2/二氧化碳
(2)石蜡(或甲烷,答案合理即可)
(3)白烟
【解析】(1)反应①是木炭在点燃的情况下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则木炭燃烧的生成物X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故填:CO2或二氧化碳。
(2)Y可以是石蜡或甲烷等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生成物均是二氧化碳和水。故填:石蜡(或甲烷,答案合理即可)。
(3)白磷燃烧发出黄光,冒出大量白烟。故填:白烟。
11.为了探究“铁丝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把一段螺旋状“铁丝”(可能是纯铁丝或含碳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用坩埚钳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入,如图所示。请分析:
(1)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
(2)在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 。
(3)铁丝应在火柴 时伸入集气瓶中。
(4)小军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后,就没有观察到其他现象,他分析可能是铁丝太粗或铁丝表面有铁锈,我认为还可能的一个原因是 。
(5)为弄清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小文进行了如下探究。下表是他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0.4 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回答:
物质 镁条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少量火星
①你认为表中未填的实验现象是 。
②由此得出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 。
(6)小强同学经过查阅资料得知:铝丝和铁丝一样,也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答案】(1)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引燃铁丝
(3)快燃尽
(4)氧气的纯度不够
(5)①剧烈燃烧,较多火星(或火星四射) ②铁丝中含有较多的碳颗粒
(6)铝+氧气三氧化二铝
【解析】(1)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利于铁丝持续燃烧;
(2)在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引燃铁丝;
(3)铁丝应在火柴快燃尽时伸入集气瓶中,防止火柴燃烧消耗瓶内氧气,保证有充足氧气与细铁丝反应;
(4)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后,就没有观察到其他现象,可能是因为氧气纯度不够,铁丝也不会燃烧;
(5)①根据实验中的信息可以看出,随着含碳量提高,火星现象明显,所以此时0.6%含碳量的铁丝点燃后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②根据题目信息可以看出,随着铁丝含碳量提高,火星现象越明显,所以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铁丝中含有较多的碳颗粒;
(6)铝丝和铁丝一样,也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1.(2024·江苏南京·二模)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成液体,液氧的颜色为( )
A.无色 B.黑色 C.黄绿色 D.淡蓝色
【答案】D
【解析】液氧是一种淡蓝色的液体。故选:D。
2.(2024·河南周口·二模)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极易溶于水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C.氧气能供给呼吸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答案】C
【解析】A、氧气不易溶于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很多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氧气能供给呼吸,该选项说法正确;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氮气,其次为氧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3.(2024·湖北·一模)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4.(2024·湖南娄底·三模)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本次任务将开展太空养鱼,4条斑马鱼和4克金鱼藻一起构建微型水生生态系统,金鱼藻的作用是利用光能释放出一种能供给斑马鱼呼吸的气体,这种气体是( )
A.N2 B.O2
C.CO2 D.Ne
【答案】B
【解析】金鱼藻利用光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则这种气体是O2,故选:B。
5.(2024·河南·模拟预测)小明同学学习了氧气的性质之后进行了如图整理。
(1)反应①木炭在点燃的情况下伸入盛有足量氧气的集气瓶中,则生成物X为 。
(2)反应②实验,Y可以是 (写出一种物质名称)。
(3)在反应④实验中,观察到白磷燃烧,发出白光,冒出大量 。
【答案】(1)CO2/二氧化碳
(2)石蜡(或甲烷,答案合理即可)
(3)白烟
【解析】(1)反应①是木炭在点燃的情况下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则木炭燃烧的生成物X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故填:CO2或二氧化碳。
(2)Y可以是石蜡或甲烷等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生成物均是二氧化碳和水。故填:石蜡(或甲烷,答案合理即可)。
(3)白磷燃烧发出黄光,冒出大量白烟。故填:白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性质活泼的氧气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2.通过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观察到的实验事实归纳反应的本质,
3.通过氧气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应用从辩证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
知识点1 氧循环
【典例1】氧循环是自然界的重要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能够减少自然界中的氧原子
B.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C.氧循环就是自然界中氧气的循环
D.氧循环和水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典例2】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主要通过化学变化实现
知识点2 氧气的性质
【典例1】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正确的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小的气体
C.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无色液体或固体
D.水中鱼能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典例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雾
B.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知识点3 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典例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
【典例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雾
B.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知识点4 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
【典例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B.物质与氧气反应都会发光发热
C.气焊时用到氧气是利用它的助燃性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氧气作燃料
【典例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木柴燃烧 B.醋的酿造 C.汽油挥发 D.食物腐败
知识点5 氧气的用途
【典例1】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极易溶于水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C.氧气能供给呼吸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典例2】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空气各组分的性质与用途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氧气无色无味,可用于医疗急救吸氧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造硝酸
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于制干冰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霓虹灯
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制取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大约占21% D.氧气不易溶于水
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B.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
C.液态氧是淡蓝色的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3.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氧是无色的
B.水中生物能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于航天
D.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4.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
A.硫、磷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Ⅰ、Ⅱ 两类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铁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可能不相同
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5.下列选项不属于氧气在大自然中消耗途径的是
A.物质在空气中的燃烧 B.生物的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物质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
6.如图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正确的是
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单质
B.守恒观: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且化合价不变
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对稳定
D.微粒观:水循环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8.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呼吸作用 B.食物腐败
C.硫粉燃烧 D.钢铁生锈
9.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B.
C.
D.
10.小明同学学习了氧气的性质之后进行了如图整理。
(1)反应①木炭在点燃的情况下伸入盛有足量氧气的集气瓶中,则生成物X为 。
(2)反应②实验,Y可以是 (写出一种物质名称)。
(3)在反应④实验中,观察到白磷燃烧,发出白光,冒出大量 。
11.为了探究“铁丝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把一段螺旋状“铁丝”(可能是纯铁丝或含碳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用坩埚钳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入,如图所示。请分析:
(1)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
(2)在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 。
(3)铁丝应在火柴 时伸入集气瓶中。
(4)小军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后,就没有观察到其他现象,他分析可能是铁丝太粗或铁丝表面有铁锈,我认为还可能的一个原因是 。
(5)为弄清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小文进行了如下探究。下表是他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0.4 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回答:
物质 镁条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少量火星
①你认为表中未填的实验现象是 。
②由此得出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 。
(6)小强同学经过查阅资料得知:铝丝和铁丝一样,也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1.(2024·江苏南京·二模)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成液体,液氧的颜色为( )
A.无色 B.黑色 C.黄绿色 D.淡蓝色
2.(2024·河南周口·二模)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极易溶于水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C.氧气能供给呼吸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3.(2024·湖北·一模)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4.(2024·湖南娄底·三模)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本次任务将开展太空养鱼,4条斑马鱼和4克金鱼藻一起构建微型水生生态系统,金鱼藻的作用是利用光能释放出一种能供给斑马鱼呼吸的气体,这种气体是( )
A.N2 B.O2
C.CO2 D.Ne
5.(2024·河南·模拟预测)小明同学学习了氧气的性质之后进行了如图整理。
(1)反应①木炭在点燃的情况下伸入盛有足量氧气的集气瓶中,则生成物X为 。
(2)反应②实验,Y可以是 (写出一种物质名称)。
(3)在反应④实验中,观察到白磷燃烧,发出白光,冒出大量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