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知道分子的直径大小 。
2.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
物质的构成
一
想一想:如果把此杯子打碎,碎片是否还是玻璃?如果经过多次分割,颗粒会越来越小,如果不停的分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
(1)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作分子或者原子。
(2)常见的物质是由及其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3)分子的大小用分子的直径来衡量,通常用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的大小。
思考:打开香水瓶后,不久就会闻到香味,为什么?
分子热运动
二
观察与思考
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作扩散现象。
演示实验:向一个盛有热水、冷水的两个烧杯中用滴管注入两滴红墨水,观察现象。
液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观察与思考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作分子的热运动。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
是什么力使得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
实验观察1
实验观察2
气体被压缩时都会产生“抵抗”,要是压缩液体和固体呢?
实验观察3
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会变大?
实验表明,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的作用力
三
观察与思考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归纳与小结
1.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2.分子热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叫________.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
扩散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运动,分子运动越
无规则
高
剧烈,物体温度越______.
(2)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变小
间隙
(3)注意: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因此凡是能用肉眼观察到的
物体(如灰尘、花粉等)都不是分子.气体容易被压缩、酒精和水混
合后总体积________等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
走进生活:漫天黄沙、尘土飞扬、雪花飞舞都属于机械运动,
香气四溢属于分子热运动.
距离 变化情况 分子作用力
d=R0 R0是分子之间的平衡距离 F斥=F引,F=0
d<R0 当分子间距减小时,引力和斥力同时变大,斥力________得更快 F斥>F引,分子作用表现为________
3.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为引力和斥力
的合力.
(2)引力和斥力
增大
斥力
距离 变化情况 分子作用力
d>R0 当分子间距增大时,引力和斥力同时变小,斥力________得更快 F斥d>10R0 分子间作用力微弱 无分子作用力
(续表)
减小
引力
温馨提示: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时增大和同
时减小.(简记:四个同时)
物态 微观特征 宏观特征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有无固定形状 有无固定体积
固态 很______ 很大 ________ ________
液态 较小 较大 ________ ________
气态 很大,大
于分子直
径的 10 倍 微弱,无 ________ ________
4.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
小
有
有
无
有
无
无
小
知识点 1 分子热运动与扩散现象
典例 1:(2023 年湘潭市)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的是(
)
A.瑞雪飘飘
B.花香袭人
C.柳絮飞舞
D.稻浪起伏
解析:瑞雪飘飘、柳絮飞舞、稻浪起伏说明物体在做机械运
动,A、C、D 错误;花香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故
B 正确.
答案:B
变式 1:(2023 年南通市)端午时节,人们佩戴装有中药材的香
囊,我们能闻到淡淡的药香,说明(
)
B.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间有空隙
A.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是运动的
答案:C
知识点 2 分子间的作用力
典例 2:(2023 年无锡市)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
互紧压,他们会结合在一起,下方可以挂起重物.
该现象主要说明了(
)
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C.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D.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解析: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
粘在一起.这一现象证明了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 B 正确.
答案:B
易错
原因 误认为分子间只存在斥力,不存在引力;或只存在引力,
不存在斥力
正确
理解 (1)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2)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引力和斥力同时减小,但斥力减
小得更快,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大于分子
直径的 10 倍时,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3)随着分子间距的减小,引力和斥力同时增大,但斥力增
大得更快,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易错点 对分子间的作用力理解有误
易错训练:俗话说,破镜难以重圆.从物理的角度来看,镜子
被打碎后,碎片无法再成为一个整体的原因是(
)
A.玻璃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B.玻璃表面太光滑
C.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D.玻璃是固体,固体分子间没有引力
答案:C
知识点 3 物质三态的微观模型
典例 3: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
列方式的是(
)
甲
乙
丙
图甲:分子排列规则,就像坐在座位上的学生.
图乙:分子可以移动,像课间教室中的学生.
图丙:分子几乎不受力的作用,就像操场上乱跑的学生.
A.甲
C.丙
B.乙
D.乙和丙
解析:图甲分子排列规则且非常紧密,符合固态分子的模型;
图乙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小,移动较自由,符合液
体分子的模型;图丙分子间距离就很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小,分
子运动自如,符合气体分子的模型.故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
排列方式的是丙.故 C 正确.
答案:C
1.(2022 年菏泽市)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其中正
确的是(
)
A.落叶在风中飞舞表明空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铁块很难被压缩表明分子间没有间隙
C.鲜花香气四溢是一种扩散现象
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表明分子间有引力
答案:C
2.[物理观念](2022 年无锡市)如图所示,“天宫课堂”上王亚
平老师将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粘在一起,慢慢拉开板后形
)
成一个长长的“液桥”,该现象主要说明了(
A.水分子间有空隙
B.水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C.水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D.水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答案:B
3.[物理观念](2023 年赤峰市)两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有质量相同
的冷水和热水,分别向两杯水中放入同样的糖块,冷水中的糖块
)
比热水中的溶解得慢,这是因为冷水温度低导致(
A.物质分子不运动
B.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糖分子间没有斥力
D.物质分子运动缓慢
答案:D
4.[生活应用](2023 年兰州市)打开中药包会闻到淡淡的药香
味,这是______现象.慢火熬制,等药汤沸腾后,药香味更加浓郁,
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______(填“剧烈”或“缓慢”).
捆扎药包的细绳很难被拉断,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填“引
力”或“斥力”).
答案:扩散 剧烈 引力
5.[科学思维]下图是物质三态的分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物质状态变化,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
了变化
B.气态、液态物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固态物质的分子不做
无规则的运动
C.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引力较大
D.液体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此液体没有固定的体积
答案:A
6.[科学探究]某同学用浅绿色的洗洁精、红墨水和黄色的食用
油调制了一杯“彩虹液体”,如图所示,用盖子密封好.过了几天,
发现不同颜色液体的交界变得模糊,液面下降了一点.对上述现象
的推测合理的是(
)
A.现象:液体分层(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B.现象:交界变得模糊(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现象:液面下降(推测:液体分子变小)
D.现象:食用油在最上层(推测:食用油分子最小)
答案:B
7.[科学探究]如表是教材的课后习题,实验现象说明分子间存
在引力且引力大小与分子间距有关.爱思考的小明同学认为分子间
的引力大小还可能与分子种类也有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
证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温馨提示:注意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
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例如用吸盘吸住玻璃板或用细线绑住玻璃板),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弹簧测力计示数有什么变化?解释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
(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表面干净的玻璃板一块,弹簧测力计一个,足量的
水、酒精、花生油、细线
(2)①用细线系住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将其挂在弹簧测力
计下面,待玻璃板静止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②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将玻璃板放到恰好与水槽内水面相
接触,并慢慢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当玻璃板即将与液面分离时,
记下此时的示数 F1;
③将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再分别放到恰好与酒精面、花
生油面相接触,重复上述实验,当玻璃板即将与液面分离时,记
下此时的示数 F2、F3
(3)若 F1=F2=F3,说明分子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分子种类没有
关系;若 F1、F2、F3 不全相等,说明分子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分子
种类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