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乡愁
2022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1.朗读全诗,体会诗人浓厚强烈的思乡愁绪。 2.通过分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理解这些意象对表达乡愁的作用。 3.抓住“小时候”“长大后”等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诗歌精巧的构思和严谨的结构。 4.体会叠词在诗中的表达效果,并加以运用。
活动一:识记字词
正音正字
窄窄( ) 坟墓( ) 矮矮( ) 海峡( ) 邮票( )
活动二:文学常识
走近作者: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 和 。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 、 、《乡愁四韵》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少时异地求学,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 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了解背景。
《乡愁》写于1972年,余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致使余光中多年没有回过大陆。他一直思念亲人,渴望祖国的统一和亲人的团聚。在强烈的思乡之情中,诗人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这首诗。
活动三:诗歌朗读
要求: 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情感。
朗读指导:
乡 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活动四:感知内容。
1.这首诗写到了哪些具体可感的意象?
2.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3.这首诗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活动五:探究理解
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2.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诗人在描写表现乡愁的形象时借助了哪些形容词,有什么作用?
3.诗人笔下的乡愁仅仅是个人思念家乡的感情吗?为什么?
4.总结主旨
这首诗选取 、 、 、 四个意象,借助时空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强烈的 情,表达了华夏儿女 的强烈愿望。
1.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2.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诗歌中的意象及象征手法。
意象:“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客观物象。这个所谓的“象”就是客观的事物,“意”就是作者的感情。 要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就必须全面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创作心境和特殊的人生经历,这样才能找到解读意象的最佳突破口。
《乡愁》特色:
《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就诗的每一节来看,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但全诗四节,节与节之间,对称、和谐、均衡,呈现整饬美。根据抒情需要,诗人用了复沓手法。全诗各节都采用“乡愁是──”与“我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句式。复沓手法的运用,既突出地抒写了乡愁,又分清了诗的层次脉络,从而增添了旋律美,增强了节奏感。各节的第二句,都有“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形容词,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抑扬顿挫、一唱三叹的旋律,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词,选取了代表漂泊、隔离、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抽象的难以捕捉的恋国思家的乡愁,体现了选择的意象美。
“枚、张、方、湾”这些量词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这些时间词不露痕迹地表示出时间的变化、情感的步步增强。它们都充满了变化美。
“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些叠词以及“乡愁是……”这一句式增加了句子的诗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体现了音乐美。
“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些方位词,自然显示了空间的隔离,反复使用营造出一种字字关情,琅琅上口的韵律,体现了节奏美和整齐美。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乡愁是人在灵魂深处对本土文化的juàn 恋,是诗歌创作历久mí 新的主题之一。《乡愁》一诗选取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意象,将思乡之情升华到国家、民族之愁,读来有一种震hàn 人心的力量。多少游子,在读到这首诗时都潸 然泪下。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乡愁(chóu) 窄窄(zhǎi) 新娘(niáng)
B.海峡(xiá) 邮票(yōu )时候(hòu)
C.母亲(qīn) 长大(zhǎng) 浅浅(qiǎn)
D.坟墓(mù) 浅浅(qiǎn) 一湾(wān)
3.朗读《乡愁》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 )
A.急速、悲壮 B.欢快、幸福
C.缓慢、忧伤 D.轻柔、平淡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B.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C.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D.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5.下列对《乡愁》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由有家难归到有国难回的无奈,表达了其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
B.这首诗写思念亲人是假,思念祖国是真。诗人将对祖国的思念依附到对亲人的思念上,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了,诗的意境也就出来了。
C.这首诗在音节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更辅以短语的重复、量词的变换,极具古典诗歌的韵律感。
D.这首诗虽然分为相对独立的四个镜头,但却以“乡愁”贯穿其间;并且,由前三个镜头到第四个镜头是一次质的升华。
6.填空。
(1)本诗作者是著名诗人 ,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
(2)后来啊/ /我在外头/
(3)诗中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思念的诗句是: / / / 。
7.将思乡之情升华为家国之思的诗句是: , , , 。
(23-24九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中)
班级将要组织“我爱我的祖国”的诗歌朗诵会,请从下面两首诗(词)中任选一首,完成任务。
甲诗 乙诗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乡愁》 余光中
(1)我选 诗。 (2)本诗(词)的感情基调是 。 (3)本诗(词)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 (4)我觉得,朗诵这首诗(词),整体上语气是 ,语调是 ,语速是 。
小贴士:朗诵是体会诗歌情感,领悟诗歌主旨的重要方法。 感情基调:豪迈昂扬、喜悦欢快、怅惘低回、热情奔放…… 语气:深沉、自信、激昂…… 语调:升调、降调、平调…… 语速:快速、中速、慢速……
9.请用“/”和“·”划分、标注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诗歌鉴赏
读余光中的《乡愁》,完成习题。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0.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乡愁萦绕了诗人一生?
11.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乡愁》一诗选择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具有象征性的意象,形象而浓烈地抒发了游子思念故乡及祖国的思想感情。
B.诗人借助时空的变化来表达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C.在诗中,诗人抒发了内心思念亲人、眷念故土的深切情怀。
D.诗中所表达的乡愁是一种非常具体的情感。
12.下列对这首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由有家难归,到有国难回的情怀,表现了天涯游子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
B.实际上,这首诗写思念亲人是假,思念祖国是真。诗人将对祖国的思念依附到对亲人的思念上,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了,诗的意境也就出来了。
C.这首诗在音节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更辅以短语的重复,量词的变换,极具古典诗歌的韵律。
D.这首诗虽然分为相对独立的四个镜头,但却以“乡愁”贯穿其间;并且由前三个镜头到第四个镜头是一次质的升华。
13.《乡愁》四节诗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14.“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浅浅”是不深的意思,对其深层含义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说明台湾与大陆相距并不遥远。
B.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而造成的不统一的状况应该结束。
C.台湾与大陆不能密切往来,这实在是令人痛心的事情。
D.诗人伫立台湾,远望大陆,面对“浅浅的海峡”却无可奈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4课 乡愁
2022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1.朗读全诗,体会诗人浓厚强烈的思乡愁绪。 2.通过分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理解这些意象对表达乡愁的作用。 3.抓住“小时候”“长大后”等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诗歌精巧的构思和严谨的结构。 4.体会叠词在诗中的表达效果,并加以运用。
活动一:识记字词
正音正字
窄窄(zhǎi ) 坟墓( mù ) 矮矮( ǎi ) 海峡( xiá ) 邮票( yóu )
活动二:文学常识
走近作者: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乡愁四韵》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少时异地求学,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 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了解背景。
《乡愁》写于1972年,余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致使余光中多年没有回过大陆。他一直思念亲人,渴望祖国的统一和亲人的团聚。在强烈的思乡之情中,诗人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这首诗。
活动三:诗歌朗读
要求: 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情感。
朗读指导:
乡 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活动四:感知内容。
1.这首诗写到了哪些具体可感的意象?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童年时代的母子分离;青年时期的夫妻分离;中年时期的母子生死之别;现在游子与大陆的隔离。
3.这首诗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时间顺序。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看出来。
活动五:探究理解
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诗人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具体可感的对象上。这种技法,通常称之为“移情”,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诗人在描写表现乡愁的形象时借助了哪些形容词,有什么作用?
形容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作用:以一种轻淡的描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很小、程度很轻的对象之中,反衬出乡愁的浓烈,同时增加了音律美。
3.诗人笔下的乡愁仅仅是个人思念家乡的感情吗?为什么?
不是。在诗中,随着乡愁在人生每个阶段对应物的改变,诗人乡愁的情绪越来越浓,最终由个人的亲人之思和故乡之思上升为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
4.总结主旨
这首诗选取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借助时空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表达了华夏儿女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1.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
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少离多,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2.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一.结构美:寓变化于统一。
统一,就是相对的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又显得构思严密。
二.语言美:语言质朴如同口语,富有生活气息;典雅则又经过锤炼加工,精丽而颇含逸韵。
三.音乐美:除了“头”字有规律的重复外,尾韵并不严格,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
“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更显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
意象:“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客观物象。这个所谓的“象”就是客观的事物,“意”就是作者的感情。 要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就必须全面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创作心境和特殊的人生经历,这样才能找到解读意象的最佳突破口。
《乡愁》特色:
《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就诗的每一节来看,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但全诗四节,节与节之间,对称、和谐、均衡,呈现整饬美。根据抒情需要,诗人用了复沓手法。全诗各节都采用“乡愁是──”与“我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句式。复沓手法的运用,既突出地抒写了乡愁,又分清了诗的层次脉络,从而增添了旋律美,增强了节奏感。各节的第二句,都有“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形容词,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抑扬顿挫、一唱三叹的旋律,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词,选取了代表漂泊、隔离、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抽象的难以捕捉的恋国思家的乡愁,体现了选择的意象美。
“枚、张、方、湾”这些量词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这些时间词不露痕迹地表示出时间的变化、情感的步步增强。它们都充满了变化美。
“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些叠词以及“乡愁是……”这一句式增加了句子的诗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体现了音乐美。
“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些方位词,自然显示了空间的隔离,反复使用营造出一种字字关情,琅琅上口的韵律,体现了节奏美和整齐美。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乡愁是人在灵魂深处对本土文化的juàn 恋,是诗歌创作历久mí 新的主题之一。《乡愁》一诗选取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意象,将思乡之情升华到国家、民族之愁,读来有一种震hàn 人心的力量。多少游子,在读到这首诗时都潸 然泪下。
【答案】 眷 弥 撼 shān
【详解】①眷:关心;怀念。注意“眷”与“誉”的区别。②弥:更加。③震撼:指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精神或情绪剧烈起伏或波动。“撼”与“憾”形近,注意区分。④潸,读shān,流泪的样子。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乡愁(chóu) 窄窄(zhǎi) 新娘(niáng)
B.海峡(xiá) 邮票(yōu )时候(hòu)
C.母亲(qīn) 长大(zhǎng) 浅浅(qiǎn)
D.坟墓(mù) 浅浅(qiǎn) 一湾(wān)
【答案】B
【详解】考查字音、字形。
B.邮票(yōu)——yóu,时候(hòu)——hou;
故选B。
3.朗读《乡愁》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 )
A.急速、悲壮 B.欢快、幸福
C.缓慢、忧伤 D.轻柔、平淡
【答案】C
【详解】C.感情基调即为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心中的感触,一般要通过意象来表现,而读者在读诗歌时也会产生一些共鸣。诗歌常见的感情基调有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激愤、思念、激昂、消沉等。这首诗,诗人为每个阶段的乡愁都找到了具体的对应物,抒发了诗人不尽的思乡之情,表达了孤岛人民盼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故选C。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B.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C.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D.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朗读节奏划分。
A.错误。句子的主语“我”后应该停顿。正确的划分是: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故选A。
5.下列对《乡愁》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由有家难归到有国难回的无奈,表达了其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
B.这首诗写思念亲人是假,思念祖国是真。诗人将对祖国的思念依附到对亲人的思念上,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了,诗的意境也就出来了。
C.这首诗在音节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更辅以短语的重复、量词的变换,极具古典诗歌的韵律感。
D.这首诗虽然分为相对独立的四个镜头,但却以“乡愁”贯穿其间;并且,由前三个镜头到第四个镜头是一次质的升华。
【答案】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B.有误,“这首诗写思念亲人是假”的表述错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是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诗歌最后一节才由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上升到了家国之思,所以B项不正确。
6.填空。
(1)本诗作者是著名诗人 ,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
(2)后来啊/ /我在外头/
(3)诗中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思念的诗句是: / / / 。
【答案】
(1)余光中
(2)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母亲在里头
(3)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详解】:
(1)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乡愁》是余光中所写的一首抒发现代诗。诗歌表达了对故乡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2)(3)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矮、坟墓、海峡”等字词容易写错。
7.将思乡之情升华为家国之思的诗句是: , , , 。
【答案】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愁、湾、浅、峡”等字的写法。
(23-24九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中)
班级将要组织“我爱我的祖国”的诗歌朗诵会,请从下面两首诗(词)中任选一首,完成任务。
甲诗 乙诗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乡愁》 余光中
(1)我选 诗。 (2)本诗(词)的感情基调是 。 (3)本诗(词)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 (4)我觉得,朗诵这首诗(词),整体上语气是 ,语调是 ,语速是 。
小贴士:朗诵是体会诗歌情感,领悟诗歌主旨的重要方法。 感情基调:豪迈昂扬、喜悦欢快、怅惘低回、热情奔放…… 语气:深沉、自信、激昂…… 语调:升调、降调、平调…… 语速:快速、中速、慢速……
【答案】
示例1 : (1)乙(2)深沉忧伤(3)抒发了作者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表达了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4)深沉;降调;慢速。
示例 2:甲 豪迈昂扬 赞美祖国壮丽山河,歌颂革命英雄 激昂 升调 快速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鉴赏和朗读设计。
《沁园春·雪》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下片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诗中通过“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台湾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全诗语言浅白真率,情感深切。
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阅读体验,选择其中的一首,准确把握诗歌主旨、情感,恰当运用语气、语调和语速即可。
9.请用“/”和“·”划分、标注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答案】示例: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朗读技巧的把握。一般来说,标点是停顿的书面标志,但有时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在没有标点的地方,也可以适当停顿,总的原则是不能将完整的语意断开。朗读时的重音,多指逻辑重音,即根据表达感情的需要,重读部分关键词语。“而”表示转折,后面应该停顿,“乡愁”“我”“大陆”均是句子的主语,后面应该停顿,“一湾”“浅浅的”都是“海峡”的定语,后面应该停顿。“乡愁”是诗歌的主题,应该重读,“海峡”点出了乡愁的载体,应该重读,“这头”“那头”强调了“我”与祖国距离之远,应该重读。
诗歌鉴赏
读余光中的《乡愁》,完成习题。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0.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乡愁萦绕了诗人一生?
11.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乡愁》一诗选择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具有象征性的意象,形象而浓烈地抒发了游子思念故乡及祖国的思想感情。
B.诗人借助时空的变化来表达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C.在诗中,诗人抒发了内心思念亲人、眷念故土的深切情怀。
D.诗中所表达的乡愁是一种非常具体的情感。
12.下列对这首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由有家难归,到有国难回的情怀,表现了天涯游子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
B.实际上,这首诗写思念亲人是假,思念祖国是真。诗人将对祖国的思念依附到对亲人的思念上,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了,诗的意境也就出来了。
C.这首诗在音节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更辅以短语的重复,量词的变换,极具古典诗歌的韵律。
D.这首诗虽然分为相对独立的四个镜头,但却以“乡愁”贯穿其间;并且由前三个镜头到第四个镜头是一次质的升华。
13.《乡愁》四节诗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14.“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浅浅”是不深的意思,对其深层含义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说明台湾与大陆相距并不遥远。
B.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而造成的不统一的状况应该结束。
C.台湾与大陆不能密切往来,这实在是令人痛心的事情。
D.诗人伫立台湾,远望大陆,面对“浅浅的海峡”却无可奈何。
【答案】
10.“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11.D
12.B
13.节与节之间完全均衡对称。乡愁在保持节与节之间的均衡对称时,注意到每节内部诗句的长短参差变化,从而透出自由错落的活泼感:整齐而不僵化,自由而不冗杂。音节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更辅以短语的重复,量词的变换,极具古典诗歌的韵律。
14.D
【分析】
10.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
诗歌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人生的四个阶段,概括了诗人整个人生,由此可以看出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1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D.选项有误。诗中所表达的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诗人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乡愁蕴含着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思念,是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具有抽象性。故选项中“乡愁是一种非常具体的情感”表述错误;
故选D。
1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B.选项有误。诗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以及“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等内容鲜明地表达了对母亲这个亲人的思念。是诗人内心的真情流露,并不是假的。诗人把单纯的乡愁深化,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由个人的亲人之思和故乡之思上升为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意境更广阔,情感更动人。选项中“这首诗写思念亲人是假”说法错误;
故选B。
13.本题考查诗歌的形式结构。
仔细阅读诗歌内容,分析形式。 四段文字在字数、句式上基本一致:“……(以时间状语开头),乡愁是……,我在这头,……在那头”,结构上每小节之间完全均衡对称,使得诗歌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整齐的美感。
诗歌每一节都重复强调“乡愁是……”,这种不断重复就如同音乐中的反复吟唱,强化了情感的抒发和主题的表达。通过这种一唱三叹的方式,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对故乡、对亲人、对祖国的那份绵绵不绝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每小节内部诗句长短参差变化,如第一节中“小时候”“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是短句,而“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句子就相对较长,穿插在短句中,这种长短变化使得诗歌既有整齐的框架,又避免了呆板,增添了活泼感。
“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以及“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量词的变换,让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极具古典诗歌的韵味,如“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等,使诗歌在节奏和音韵上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14.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D.选项有误。“浅浅”除了说明距离不远,更主要的是表达对这种人为造成的隔离状态的不满和突出了渴望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而不是仅仅强调诗人的无可奈何。选项中“无可奈何”活法不正确;
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