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2 21:1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陌生(mò) 宿儒(sù) 秕谷(bǐ) 暂时(zàn)
B、确凿(záo) 绽开(dìng) 惭愧(kuì) 赠送(zēng)
C、自卑(bēi) 浸满(qìng) 弹簧(dàn) 尴尬(gà)
D、蝉蜕(duì) 搓捻(niǎn) 唾沫(cuí) 贪婪(lán)
2.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声鼎沸 花团锦簇 油然而生
B. 混为一谈 博学笃志 威风凛凛
C. 不求甚解 温故知新 高枕而卧
D. 小心翼翼 四平八稳 感概万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考前复习功课,贵在温故知新,查缺补漏。
B.台上的主持人说:“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的结果,请大家洗耳恭听。”
C.更为蹊跷的是,整条街道上鸦雀无声,寂静异常。
D.机敏的办案警察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了破案的线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 谈论本地文化及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C. 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D. 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故事。
5、下列句子只采用一种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6、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当你骑车碰了别人的车时,你说:“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
B、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问吧。”
C、当朋友邀你看球赛时,你说:“快考试了,没空!”
D、当老师到你家家访时,你说:“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7、下列作家作品对应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朝花夕拾》
B、《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往事依依》——于漪——《旧事重提》
D、《论语》——孔子——《论语译注》
8.请你仿照画线的句子,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注意:内容相关,句式相同。
教师节前夕同学们纷纷在“师恩似海”留言簿上给老师留言。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您不是建筑师,却构建着我们知识的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奏响着我们心灵的乐曲;   ,   。衷心感谢您,我敬爱的老师!”
9.名著阅读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__①__;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__②__;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__③__。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每处2个)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  J.《范爱农》
10.综合性学习。
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生活处处有语文。浸润在校园里的是语文的馨香,充盈在广告里的是语文的智慧。学语文,就要读灿烂多姿的中国文,品隽永含蓄的中国话,用规范典雅的中国词。请你和我们一同“漫游语文世界”。
(1)积累名句。
①当别人不理解我们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中所说:“          ,          ”
②《论语》中强调治学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传不习乎 ”
(2)拟写标语。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请你以读书为话题拟写一条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 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人不知而不愠( ) (2)吾日三省吾身( )
(3)思而不学则殆( )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12、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3.《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请至少写出四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1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先说说这则讲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结合自身学习生活体会,谈谈你的启示或体会。
(二)阅读《往事依依》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了,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于漪《往事依依》)
15、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
16、文段中的“雕镂”和“镌刻”在注释中都解释为“雕刻”,既然意思相同,为什么不用同一个呢?谈谈你的理解。
17、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填表。
国文老师 朗读课文时的特点 学生们的感受 对“我”产生的主要影响
教古文
的老师
代课
老师
18、仅根据上文内容,试简要归纳出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观。
19、联系实际,敞开心扉,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语文老师简要说说他的教课特点。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只管向前奔跑
崔修建
①贝基拉出生在埃塞俄比亚的一个贫苦的家庭,很小的时候,他就渴望成为一名驰聘赛场的长跑健将。他时常站在训练场边,羡慕地看着运动员们训练。但极度贫寒的家境,让他自卑得有些羞愧——他不仅拿不出训练费,连最便宜的普通跑鞋也买不起。
②那天,贝基拉不知不觉地又走到训练场边,望着跑道上那些奔跑的身影,他既羡慕又难过,心头奔跑的热望亮起来,又暗淡下去。
③一位跨栏教练员听了贝基拉的倾诉,将他带到一组很矮的栏杆前,让他一路跑过去,他轻松地跨越一个个栏杆;教练员又指了指那组已升高到足有1.5米的栏杆前让他再试一试。他努力了好几次,也没能跨过去。
④这时,教练员平静地告诉他:“孩子,你刚才所说的那些困难,就像眼前的这一道道栏杆,它们会横在每个人的面前,那些你现在跨不过去的栏杆,可以在一次次的失败后,最终跨越它们,你还可以踢翻它们,也可以绕过它们,你只需盯准你向往的前方,只管努力地向前奔跑,相信没有什么可以拦住你的梦想。”
⑤教练员的一席话重新点燃了贝基拉的希望,从此,买不起跑鞋的贝基拉开始了他坚定而执着的赤脚奔跑训练,广袤的原野、泥泞的山路、坚硬的戈壁滩上……随处可见他奔跑的身影,他已练出了一双铁脚板。数年后,他成了埃塞俄比亚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
⑥1960年罗马奥运会马拉松赛场上,贝基拉一出现,便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他是唯一赤脚的运动员。在数万名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贝基拉为他的祖国赢得了一块沉甸甸的金牌。
⑦距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二十多天,贝基拉动了一次手术,很多人以为他会放弃比赛。然而,三十二岁的他不仅出现在马拉松赛场上,而且再夺金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蝉联这个项目冠军的选手,他也成为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英雄。
⑧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贝基拉激动地感慨道:“一切都很简单,只要站在跑道上,就没有什么障碍可以拦住奔跑的雄心,就只管向前,再向前,一路向前地奔赴梦想的终点。”
⑨没错,大千世界中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可能会横着一些诸如清贫、疾病、磨难之类的障碍,只要不失去向前奔跑的雄心,就能勇敢地跨越它们,踢翻它们,绕过它们,抵达梦想的前方。
20.第①段画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错别字:     改正:   
21.第②段中“他既羡慕又难过”,他羡慕什么 为什么难过
22.选文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3分)
23.品读选文,题目《只管向前奔跑》换成《金牌》好不好 为什么
24.贝基拉成功了,你认为他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感念老师
阎连科
有一天,不知从何而来的一只小鸟落在我书房外的窗台上。我正在写作,没有介意它的存在,于是它就渴求地望着我,几声啁啾,待我抬起头来,它却抖抖羽毛,扬长而去。一切都如一次神谕的暗示,都如羊皮书上留下的一行不可解读的文字。几天之后,一场雨后,当阳光透窗而入时,我看见书房外的窗台裂缝里,横卧着一支羽毛,从羽毛的下面,小心翼翼地长出了一滴嫩黄细小的苗芽。
我把这滴苗芽移栽到了楼下的草地。后来,它竟长成了一棵小树。
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老师。他瘦小、干净,讲略带方言的普通话,无论是板书,还是毛笔,再或钢笔的书写,都有魏体的风骨,是那种魏、柳相糅的风派。他不光字好,课也讲得甚好。在我那时的感觉中,他的学问不仅在学校,在镇上,乃至在全县都是最好的。
每年过年的时候,村里许多的体面人家,都要请他书写对联。年前的几日几夜,他写对联能写得手腕酸痛。为写对联熬至三更五更,甚或通宵,并不是件稀少的鲜事,和农人在麦季里连夜在场上打麦一样。
从小学升至初中,他还是我的语文老师。课本上有篇文章,题目好像是《列宁祭》,作者千真万确是斯大林,是斯大林写给列宁的一篇祭文,很长,三大段,数千字,是我那时学过的课文中最长的文章。老师用三个课时讲完课文以后,让我们模仿课文写篇作文,我便种瓜得瓜地写了作文,很长,三大段,数千字,是我那时写过的最长的作文。
过完周末,新一节的语文课上,老师把批改后的作文分发下来,我的作文后面有这样一行醒目的红笔批语:“你的思路开了,但长并不等于好文章。”然而,在之后不久的一次学校组织的全校优秀作文展示中,文好、字好的,都被语文老师推荐上去,挂在校园的墙壁上展出,就像旗帜在旗杆上招展飘扬一样——这其中有我。
有我那篇最长的作文。
后来,我的作文写得都很长,因为我“开了思路”。现在,我在努力把文章写短,因为我终于明白,“长并不等于好文章”。
前些时候,我回家乡电视台做有关我的人生与写作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突然播放片花,片花中有三个人在讲我的过去,讲我过去的学习、读书和劳作。他们分别是我的母亲、战友和我的老师。当我看见这位30年前教过我四年语文的张梦庚老师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我猛然哭了,眼泪夺眶而出。
他已经老了,七十多岁,但依然瘦削、干净,讲略带方言的普通话。
而我,是讲略带普通话的方言。
而我,已人至中年。
从家乡做完节目回到北京,天气酷热,但我楼下的那片草地却还依然旺茂。草地中的那棵小榆树,又长高了许多,在风中摇来摆去,正有几只小鸟在栖枝而歌。 (选自《土黄与草青·阎连科亲情散文》)
25.选文在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小树”,有什么特别用意?
26.“他已经老了,七十多岁,但依然瘦削、干净,讲略带方言的普通话。”这句话和文中哪句话相照应?“而我,是讲略带普通话的方言”有什么深刻含义?
27.在老师看来“长并不等于好文章”,但是为什么“我那篇最长的作文”却被语文老师推荐上去,挂在校园的墙壁上展出?
28.文中画线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写作。
29、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迈进学校大门的时候,你的中学生活就已经开始了!在这里,你认识了新的同学,新的老师。开始了心的学习生活。两个月来的初中生活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呢?请以初中学习生活为写作素材,选取具体的事例,补全题目作文。以《我 的中学生活》 为题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答案
1、A 2.D 3.B 4.B 5.C 6.A 7.C
8.示例 您不是作家 却谱写着我们人生的篇章
9.①. A、F ②. I、J ③. D、E
10、(1)①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示例 读经典书,做文明人。书香浸润校园,智慧点亮人生。
11.(1)生气 (2)反省 (3)危险(4)喜好
12、 (1)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2)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13、. 温故知新、三省吾身、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14、.言之有理即可
15、描写了两位国文老师生动的读书情景和对自己一生的影响
16、为了避免重复,使语言富于变化。两词各有侧重,雕镂侧重于雕刻的精细,镌刻侧重于刻的印迹深。
17、
把慷慨的感情融入身体的动作 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感情 从此喜欢上了读辛弃疾的词
把深深的感情凝注在眼睛里 同学们全被深深地打动 对新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8、不设统一答案。答题要点:要以情动人,应以朗读为主,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9、没有标准答案。
20.聘 骋
21. 他羡慕的是那些运动员能有机会参加训练;他又为自己拿不出训练费,买不起跑鞋不能参加训练,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而难过。
22.总结全文,点明并深化中心。
23. 不好。“只管向前奔跑”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体现了文章的中心,“金牌”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24. 一是靠自己勇敢,不放弃梦想而努力训练;二是遇到一个给他希望和鼓励的教练。
25、 作者以树自喻,借助榆树的成长,突出自己在老师春风细雨般的教育下,一步步走上文学道路,成长为一棵大树、一个人才的过程,抒发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6、与第三段中的“他瘦小、干净,讲略带方言的普通话”相照应。“而我,是讲略带普通话的方言”则表现出张老师对“我”的影响之大,从侧面表现出“我”对张老师的感激之情。
27、 通过这一事件表现当时张老师对“我”的鼓励,也表明张老师善于教育和引导学生,是一位非常关心学生的好老师。
28、 作者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老师时情不自禁地落泪,表达了对老师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29、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