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主题 《金色的草地》 第一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盛”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引人注目、一本正经”等。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感受作者对这片草地的喜爱之情。
【评价任务】 1.能正确认读“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盛”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词语。(目标1)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运用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引人注目、一本正经”等。(目标2) 4.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体会出作者对这片草地的喜爱之情。(目标3)
【学习内容】 本课以“留心观察”为主题,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生活在乡村的小男孩观察发现草地颜色变化并寻找原因的过程。课文语言平实,意境优美,充满童真童趣。 这节课借助文本的学习认识生字,重点读准“蒲”“英”“拢”字,写好 “观察”等错的字。运用找关键句的方法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圈点勾画的方式,学习作者是如何观察事物的场景,并学习作者观察观察到草地变化的原因。
【学情分析】 三年级上册,孩子们已初步具备自学生字的能力,所以在课上主要是运用集中识字的方法学习生字,重点指导易错字音和易错字形。从二年级开始,孩子们已经通过反复朗读,能初步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同时在本学期第一单元,孩子们已经学会了在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得词语和句子,初步体会了习作的快乐,本科描写了生活在乡村的小男孩观察发现草地颜色变化并寻找原因的过程。课文开头介绍了蒲公英生长的地点,描写了蒲公英盛开时草地变成金色的场景,为后文的观察发现作了铺垫:接着描述了“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快乐情景;然后重点描写了“我”发现草地的颜色会变化的现象,并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明白了变化的原因;抒发了作者对草地、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学习过程】
环节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目标1)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结合生字表自学生字,把难认的字多读两遍。 2.(1)读生字词。 (2)认读易读错的字词。演一演“合拢、哈欠”的样子加深印象,并联系生活说一句话。 (3)形近字辨析“耍——要”,通过形近字“要”比较而记住“耍”的字形。 一、学习生字、新词。 1.教师提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词,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 2..学习生字词。(课件出示) (1)出示“蒲、英、耍、欠、钓、拢”生进行认读。 (2)词组识记“蒲公英、玩耍、哈欠、钓鱼、合拢”。 (3)形近字辨析“耍——要” (4)引导学生自主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教师相机指导:可以借助熟字识记生字,如通过与形近字“要”比较而记住“耍”的字形。 (5)进行识字游戏,检验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理解词语。 (1)对于像“合拢”“哈欠”等词语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动作来理解。 (2)对于“引人注目”“一本正经”等词语可以放在语言环境中理解。 (3)有些词语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查字典来理解。 4.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可以进行习惯性评价。 5.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明理由。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有困难的生字,给学生自由识字的空间。 二、识字写字 (课件出示)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蒲 英 盛 耍 喊 欠 钓 而 察 拢 掌 趣 喜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记准读音。 4.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 盛:成+皿 耍:而+女 喊:咸+口 英:央+艹 钓:勺+钅 趣:取+走 蒲:浦+艹 组词扩展:观察 视察 哈欠 欠条 喜欢 喜爱 5.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左中右结构,哪些是半包围结构。 (3)小老师讲经验:各类字该怎么写。 “蒲 英 察”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盛、耍”上下等宽。 “喊 钓”左窄右宽。“趣”半包围结构,“走”的最后一捺写长些。 “喜”上中下结构,上下窄中间宽。 (4)教师重点指导“耍、察、睡”的写法。 “耍”上下结构,上下等宽,注意上面是个“而”,下面的“女”的一横要长。 “察”注意中间部分的写法,左边是“夕”多一点,右边不是“又”。 (5)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6)巩固检查。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正确认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能理解运用词语词义,为深入体验文本做好铺垫。
活动意图说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字词教学,鼓励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和语境辨析,自己去寻找答案,再结合教师的点拨,学生的疑问解决了,学习方法掌握了,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环节二:整体感知,理解内容。(目标3)
学生能够通过老师提的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主要描写了场景,感受作者对这片草地的喜爱之情。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想象文中描绘的场景。 1.请学生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读完想一想:课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这片草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交流,梳理场景。 (1)梳理课文描写的三个场景:蒲公英盛开;兄弟俩玩耍;草地的变化。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对这片草地的印象:可爱、有趣。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交流:课文中描写的哪些场景让你觉得有趣? 预设1:蒲公英盛开的场景。 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抓住关键词“一大片”“长满”“盛开”“金色”,感受草地的有趣,并朗读感受。 预设2:兄弟俩玩耍的场景。 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聚焦对兄弟俩的动作描写,体会他们的天真、活泼、顽皮,并请一对同桌合作模仿兄弟俩的表现。 引发思考:这片金色的草地,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预设: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直接点明,这片金色的草地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4.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画画、动手实验、查资料等)来解决问题。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结合学生的小组汇报,看有关蒲公英的课件。其中有蒲公英开黄花、蒲公英种子的画片。 能了解课文描写了三个场景。并了解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能感受作者对草的的喜爱之情。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读课文和勾画相关语句,引发学生思考,启迪思维,为后续交流做准备。
【板书设计】 蒲、英、耍、欠、钓 蒲公英盛开 整体感知 草地上玩耍 金色的草的 颜色变化 喜爱蒲公英
【作业设计】
—、看拼音,写词语。
shèng kāi wán shuǎ diào yú
( ) ( ) ( )
guān chá hé 1ǒng yì běn zhèng jīng
( ) ( ) ( )
yǒu qù yǐn rén zhù mù
( ) ( )
二、组 词。
耍( ) 欠( ) 钓( ) 拢( )
要( ) 吹( ) 钩( ) 笼( )
三、填合适的词。
( )的花瓣 ( ) 的草地 ( ) 的笑脸
( )的花瓣 ( ) 的草地 ( ) 的笑脸
四、按原文填空。
1.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 ),可以( )、( )。花朵( )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 )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2.多么可爱的( )!多么有趣的(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 )的一种花。
五、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 合拢 哈欠
1、我运用( )方法,理解( )的意思是: 1、我运用( )方法,理解( )的意思是: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主题 《金色的草地》 第二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结合相关语句,感受作者按照时间的变化顺序观察到草地颜色的变化以及原因,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学习作者的抓事物变化的方法,借助表格观察并记录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种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激发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评价任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勾画出描写草地变化的时间和颜色及原因的语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并按时间顺序说出草地的变化。(目标1) 2.能借助表格观察记录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种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3.能有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学习内容】 本课以“留心观察”为主题,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生活在乡村的小男孩观察发现草地颜色变化并寻找原因的过程。课文语言平实,意境优美,充满童真童趣。 这节课通过抓住关键词梳理文本内容,并通过制作观察记录单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草地变化在不断变化并了解变化的原因,并在朗读和交流中感受作者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 从二年级开始,孩子们已经通过反复朗读,能初步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同时在本学期第一单元,孩子们已经学会了在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得词语和句子,初步体会了习作的快乐,本课描写了生活在乡村的小男孩观察发现草地颜色变化并寻找原因的过程。课文开头介绍了蒲公英生长的地点,描写了蒲公英盛开时草地变成金色的场景,为后文的观察发现作了铺垫:接着描述了“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快乐情景;然后重点描写了“我”发现草地的颜色会变化的现象,本单元第一次出现借助表格观察事物,在本课中我们可以运用观察记录单梳理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并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明白了变化的原因;抒发了作者对草地、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字词复习,回顾内容(目标1)
复习导入,回顾字词。 2、和生以前梳理文章内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对草地的喜爱。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加以巩固(课件出示7) 蒲公英 盛开 玩耍 打哈欠 钓鱼 观察 合拢 手掌 有趣 喜爱 引人注目 一本正经 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草地会变成金色的是因为上面长满了蒲公英。早上,蒲公英的花朵是合拢的,草地是绿色的,中午,蒲公英的花朵是张开的,草地是金色的,傍晚,花朵又合拢了,草地又成了绿色的。这草地是多么的可爱,这蒲公英是多么有趣啊。 学生能熟练的掌握字词。
活动意图说明:本教学环节意在巩固字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文章层次。
环节二:迁移方法,梳理信息(目标2)
引导学生自读、想象画面,抓住表示时间和颜色的词语,从而发现草地的变化。借助视频与手部动作模拟,让学生直观了解蒲公英花的开放与合拢,明白草地变化的原因,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1.(出示课件)教师提出自读要求: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并画出“草地是怎样变化的?” 2.交流草地的变化。(出示课件) (1)组织交流:哪些描写让你看到了草地的颜色变化?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2)交流草地的变化,初步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 ①请学生读读这几句话,圈出表示时间和草地颜色的词语。 ②结合圈画的词语,按时间顺序说一说草地的变化。 (3)教师小结:在不同的时间进行观察,观察到的草地颜色也不一样,看来我们在观察景物的时候,也可以像作者一样通过长时间的连续观察,发现它的变化情况。 3.交流“变化原因”,进一步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 (1)启发思考:同一片草地在不同的时间,颜色竟然会不一样,真的太奇妙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2)组织交流“变化原因”,进一步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出示课件) ①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②播放蒲公英张开、合拢的视频,学生观察。 ③(出示课件)教师讲解:(带领同学们一边做动作一边讲解)同学们,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拢。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就是金色的;合拢的时候,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是绿色的了。作者的观察真是细致呀! ④(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图例加以理解。 ⑤教师读句子,学生一起做动作。 4.带领学生完成课后第二题,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出示课件) 早上,草地________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午,草地________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傍晚,草地________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初步感受草地变化的奇妙。 能通过时间词发现作者的观察顺序。 能了解草地变化的原因。 能运用动作帮助学生理解草地颜色。
活动意图说明:巧妙地设计问题,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探究能力。
环节三:深入思考,学习方法。(目标2、3)
抓住写作奥秘,小组讨论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 展示交流,再听的过程中感受想象的大胆奇特。 3.展开想象,完成小诗,写好后,互读同桌的小诗,看看谁的想象更奇妙。 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交流获得的启发:作者用文字把草地慢慢变化的过程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你有什么启发吗? 预设1: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读起来觉得很清楚。 预设2:写清不同时间草地的样子,读起来觉得很明白。 预设3:为了写清楚草地的变化,需要长时间细致的观察。 教师小结:大家说得都很好。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不同时间草地颜色的变化,还说明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观察细致,让我们看到了有趣的画面。 2.借助课后第三题,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留意过哪些事物的变化。(出示课件) 预设:留意过牵牛花的变化。牵牛花清晨四点左右开放,而到了中午,牵牛花就会收拢花瓣,直到第二天清晨四点左右再开放。 3.学习第4自然段。 (1)引导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交流:从第4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2)组织交流,相机指导: 从“多么可爱”“多么有趣”可以知道作者通过细致观察,体验到了观察带来的快乐,这也是作者最喜欢蒲公英的原因。(板书:可爱 有趣) (3)小练笔:用“多么……多么……”造句。 预设:我家乡的老树是多么挺拔,多么苍翠啊。 学生能学习作者是通过时间顺序来观察草地,学习作者的细致观察。
活动意图说明:设计意图:填空的形式展现课文重点段落的关键词语,为了更好地、更直观地理解文本。
环节四:运用方法,留心观察。(目标3,4)
一、教师小结,感情朗读。 1.蒲公英不仅是孩子的好朋友,而且它还是药材呢。虽然它看起来是那么的不起眼。同学们,自然界还有很多东西像蒲公英一样随处可见,不被人们重视,可是它们对人类却非常有用。你知道哪些东西吗?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引导学生看老师发放的“观察记录单”,布置观察实践活动,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观察,把观察所得填在记录单上。 观察记录单 观察对象观察地点观察时间观察所得
提示:(1)选择不同的时间对同一事物进行观察。 (2)发现事物出现变化后,要进一步仔细观察,思考发生变化的原因,注意随时在观察记录单上记录观察所得。 2.大自然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知道。 2.用自己学到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并把它写下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语言积累,发展语感。
【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寻开心——新发现——感兴趣 碧绿——金黄——碧绿 合拢——张开——合拢 启示:要善于观察,思考探究。 状态/时间早上中午傍晚颜色碧绿金黄碧绿状态合拢张开合拢
【教后反思】
【作业设计】
一、按要求写句子。
1..我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用加点的关联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么可爱的草地!(用上“!”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括号里。
绿色 金色 张开 合拢
早上,草地是( )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瓣( )。中午,草地是( )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瓣( )。傍晚,草地是( )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瓣再次( )。
三、段落赏析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张开—( ) 仔细—( ) 美丽—( )
升起—( ) 随意—( ) 喜爱—( )
2.图示蒲公英的变化。
时 间: 早晨 → 中午 → 傍晚 → 第二天早上
草地颜色:( )→( )→( )→( )
花的形状:( )→( )→( )→( )
四、口语交际。
在生活中你有什么新发现吗?把你认为有趣的发现描述下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