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课课练(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课课练(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1 22:58:26

文档简介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课课练(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一、选择题
1.(2024七上·剑阁期末)青铜器的杰出代表——司母戊鼎,因是腹内壁上铸有“司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它的出现反映了我国(  )
A.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B.青铜铸造业的发展历程
C.商周时期青铜制作的高超工艺
D.鼎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答案】C
【知识点】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据题干信息“鼎呈长方形,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结合所学可知,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它充分展示了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技术高超,故选C项。
材料只展示了司母戊鼎这一种青铜器,无法得出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排除A项。
材料描述的是青铜器的特征,没有涉及青铜铸造业如何铸造,排除B项。
鼎在我国古代社会中享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鼎的重要性,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青铜文化,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2.(2022·成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廪”(指粮仓)、“畎”(指田间水沟)、“园田”(指为农田施肥)等字,这反映出商代(  )
A.手工业的新发展 B.私有观念的产生
C.农业技术的进步 D.赋税负担的繁重
【答案】C
【知识点】甲骨文
【解析】【分析】C.依据题干信息 “廪”(指粮仓)、“畎”(指田间水沟)、“园田”(指为农田施肥) ,可以看出,这里的文字表现的都与农业有关,反映出商代农业技术的进步,故选项C符合题意;
A.手工业的新发展,不符合题意;
B.私有观念的产生,不符合题意;
D.赋税负担的繁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一定要紧扣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3.(2024七上·清远期末)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研究下列文物有利于了解(  )
A.远古传说的印证 B.青铜工艺的发展
C.农耕文明的发展 D.人类文明的起源
【答案】B
【知识点】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B:根据题干图片和结合所学可知,这些青铜鼎体现了青铜工艺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
A:远古传说的印证,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C:农耕文明的发展,与题干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D:人类文明的起源是在史前时期,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青铜工艺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2024九上·海门开学考)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下列各项中能代表商朝文明的是
A.甲骨文 B.儒家学派创立
C.百家争鸣 D.雕版印刷术
【答案】A
【知识点】甲骨文
5.(2024·宁夏回族自治区)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起,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希腊的城邦国家,迥然相异,对照鲜明。由此可见(  )
A.古代人类文明呈现多元发展格局
B.罗马法制建设奠定欧洲法学渊源
C.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东西文化交汇
D.欧亚非美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答案】A
【知识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古希腊的城邦;青铜艺术;甲骨文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希腊的城邦国家”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了不同地区出现了各不相同的文明成果,说明古代人类文明呈现多元发展格局,A正确;
题干材料没有关于罗马和亚历山大东征的任何信息,BC项与题干无关,B、C错误;
新航路的开辟使欧亚非美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与题干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点是古文明成就。解题思路是通过古代人类文明成就对比即可得出古代人类文明呈现多元发展格局。解题关键是古文明成就对比。
6.(2024·宿迁)“在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中,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对上述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
A.青铜器种类单一 B.器表上文字是甲骨文
C.青铜器功能多样 D.商代人缺乏审美意识
【答案】C
【知识点】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在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中,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和结合所学可知,出土的青铜器有礼器、乐器、生产工具、兵器等,种类丰富,功能多样,C项符合题意;
A:题干体现了青铜器种类丰富,“种类单一”与题干不符,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器表上文字是甲骨文,B项不符合题意;
D:商代人缺乏审美意识,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青铜文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7.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下列证据中最有可能支撑该观点的是(  )
A.殷墟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B.战国时期一些人的名字中带有“牛”或“耕”字
C.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水牛遗骸
D.《 春秋》里有关于牛耕生活的描写
【答案】A
【知识点】甲骨文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可知,殷墟使商朝的都城,且甲骨文记载了商朝的相关情况,作为其出土文物其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也最开可信,A项正确;
材料中的殷墟为商朝,战国不合题意,排除B项;
依据已学可知,河姆渡遗址为原始生活,《春秋》使孔子的编年体史书,使周朝时期路过的国史,均与题干时间信息不一致,排除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与运用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 殷墟 ”,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8.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等情况,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这说明甲骨文(  )
A.年代最早 B.造字成熟 C.内容丰富 D.影响深远
【答案】C
【知识点】甲骨文
【解析】【分析】依据“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和所学知识可知,说明甲骨文记载的内容丰富,C项正确;
材料仅是体现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未涉及年代最早,排除A项;
甲骨文是记载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而不是造字法,排除B项;
材料未涉及甲骨文的影响,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与运用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 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9.(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从下面图示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甲骨文(  )
A.记录中华文明的起源 B.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文字
C.记载了商朝灭亡信息 D.具备了汉字的构成方法
【答案】D
【知识点】甲骨文
【解析】【分析】A、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中华文明的起源比甲骨文出现的时间早,A错误;
B、楔形文字,为苏美尔人所创,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B错误;
C、从图中无法得出商朝灭亡的信息,C错误;
D、可以看到从甲骨文的文字当中已经具备了汉字的构成方法,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甲骨文记事:记载社会生活、军事战争和天文祭祀。 1.含义: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注意:非文字符号) 2.发现: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3.意义(地位): ①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②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10.(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下图是西周何尊,整个尊体口圆体方,通体有四道镂空的大扉棱装饰,以雷纹为底,高浮雕处饰有饕(tāo)餮(tiè)纹。该文物造型反映了(  )
A.西周社会经济发展 B.周王室地位的下降
C.青铜器工艺的高超 D.诸侯国势力的崛起
【答案】C
【知识点】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A、该文物不能反映西周的社会经济发展,A错误;
B、该文物无法看到周王室的地位下降,B错误;
C、西周何尊,整个尊体口圆体方,通体有四道镂空的大扉棱装饰,以雷纹为底,高浮雕处饰有饕餮纹,可以得知西周的青铜器工艺水平的高超,C正确;
D、该文物没有反映诸侯国的势力崛起,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水平,商周时期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11.(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司母戊鼎的铸造,工序复杂,需要采取分部合铸的办法,用七八十个坩埚一起熔铸铜液,200名左右的熟练工匠共同操作,才能最后完成。”这段史料反映了(  )
A.司母戊鼎纹饰精美 B.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
C.司母戊鼎价值珍贵 D.青铜器种类数量众多
【答案】B
【知识点】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A、 司母戊鼎纹饰精美不是材料主要想表达的,A错误;
B、根据材料当中的文字“ 司母戊鼎的铸造,工序复杂,需要采取分部合铸的办法,用七八十个坩埚一起熔铸铜液,200名左右的熟练工匠共同操作,才能最后完成。 ”可以得知此时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已经很高超了,B正确;
C、司母戊鼎价值珍贵并非是材料表达的主旨,C错误;
D、材料不能看出青铜器的种类数量多,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青铜器高超工艺发展。 商周时期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制作规模大。 代表性青铜器: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12.(2024·黔东南)九年级黑板报展示了以下几幅图片,请你从下列选项中为其选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A.原始农业各具特色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经济发达商业繁荣 D.神话传说源远流长
【答案】B
【知识点】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A、图中的青铜器文物无法体现原始农业各具特色,A错误;
B、根据材料可以知道三幅图片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面具这些文物都是出自我国的不同地区,代表不同的文化,体现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正确;
C、图中的图片体现的和经济发达没有关系,C错误;
D、图中的青铜器文具和神话传说没有关系,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需要加强对图中共同性的把握,解题的关键是解读三个遗址中青铜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可以看出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13.(2024·牡丹江) 商朝缔造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能够佐证这一论断的是(  )
A.制作打制石器和保存火种 B.铸造青铜器和创造甲骨文
C.实行分封制和统一度量衡 D.使用铁制农具和推广牛耕
【答案】B
【知识点】甲骨文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商朝缔造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及所学可知,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商周时期的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因此铸造青铜器和甲骨文都说明了商朝缔结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B项正确;
依据已学可知,打制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分封制发生在西周,统一度量衡发生在秦朝,春秋战国时期,使用铁制农具和推广牛耕,均与“商朝”不一致,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与运用的能力,解题时需要对商朝文明史的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然后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14.(2024·青海) 某校九年级历史课上,提到了青铜器、金字塔、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阿拉伯数字。据此可知,他们学习的大单元主题是(  )
A.欧洲庄园制度 B.亚洲封建制度
C.亚非文明成果 D.西欧哲学成就
【答案】C
【知识点】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阿拉伯文化;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些大河流域分别产生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等文明古国。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金字塔和太阳历,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梵文、佛教和阿拉伯数字,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等,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C符合题意;
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排除A;
当时亚非古国是奴隶社会,材料没有涉及封建制度,排除B;
材料与西欧哲学成就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亚非文明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古代亚非文明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5.(2023·临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相关研究表明,在创造这种文字时,最早使用的方法是(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答案】A
【知识点】甲骨文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A项象形是最早使用的方法,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甲骨文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二、材料分析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铜器的最高制作成就,全部表现在礼器上(祭器也是一种礼器)。礼器所显示的正是一种神秘的权力,以及强调了人的不平等地位的“贵贱”观念,它的美丽与精致都是狞厉的、恐怖的,它暗示着战争的惨烈、权力的慑人,象征着力量、控制、压迫、威严。……权力、祭祀和青铜的神秘结合,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观念—— 统治是永恒和合理的。青铜是“永恒”的象征,这种物质材料难以轻易销蚀的物理特性,用于象征权力与压迫的永恒性,正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摘编自周时奋《中国历史十一讲》
材料二 甲骨文属于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殷商王都内王室及贵族人群的占卜刻辞与记事刻辞,其主要内容涉及3 000多年前商代的自然生态、王权与神权关系、社会经济构成以及外交征伐等等,为研究中国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人文社会传承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可贵的第一手史料。……甲骨文是汉字的鼻祖,是研究汉字原初构形与汉语言语法最早形态的重要素材。甲骨文的字体构形和文辞体式,与当今的汉字及现代汉语语法结构一脉相承。
——摘编自宋镇豪《热烈庆祝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寻绎中国思想渊薮的最真实素材——
写在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之际》
材料三 中华民族无论有多少种方言,但是汉字是一个,说各种方言的中国人都认同这个符号系统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书写符号。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仅存的、依然活跃的最古老的文字,它记录着我们这个民族延续不断的历史和古往今来的荣耀。汉字繁衍了书法艺术,汉字书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艺术,是世界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汉字繁衍了篆刻艺术……玉玺被视为国家的权力,为中华民族的统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正由于方块的形式,又派生出了印刷艺术。
——摘编自张宝明《汉字在世界的威望 汉字让中国人自豪》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青铜礼器在当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根据材料二,概括甲骨文为什么能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汉字的价值。
(4)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答案】(1)青铜礼器显示了神秘的权力,强调了人的不平等地位的“贵贱”观念;青铜礼器象征着统治是永恒和合理的。
(2)甲骨文是研究中国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人文社会传承形态真实可贵的第一手史料;甲骨文是汉字的鼻祖,其字体构形和文辞体式,与当今的汉字及现代汉语语法结构一脉相承。
(3)汉字增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力和凝聚力;汉字记录着中华文明;汉字繁衍了门类众多的艺术。
(4)时代价值: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现实意义: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作为中学生,应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多种途径的实践活动,提高对文物的鉴赏能力,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
【知识点】青铜艺术;甲骨文
【解析】【分析】(1)解题时依据材料"礼器所显示的正是一种神秘的权力,以及强调了人的不平等地位的"贵贱“观念“统治是永恒和合理的。青铜是“永恒”的象征”可知,礼器显示神秘的权力,强调了人的不平等地位的“贵贱”观念;青铜器象征着统治是永恒和合理的。
(2)解题时依据材料"…为研究中国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人文社会传承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可贵的第一手史料。….甲骨文是汉字的鼻祖,是研究汉字原初构形与汉语言语法最早形态的重要素材,甲骨文的字体构形和文辞体式,与当今的汉字及现代汉语语法结构一脉相承"可知,甲骨文是研究古代中国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人文社会传承形态真实可靠的第一手史料;甲骨文是汉字的鼻祖;甲骨文的构形和体式,与今天的汉字语法结构一脉相承。
(3)解题时依据材料"都认同这个符号系统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书写符号.…汉字记录着我们这个民族延续不断的历史和古往今来的荣耀。汉字繁行了书法艺术.……只有方形汉字才能派生出篆刻艺术,把玉玺(x)视为国家的权力,为中华民族的统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正由于方块的形式,又派生出了印刷艺术”,概括可知,汉字增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力和凝聚力;汉字记录着中华文明;汉字繁衍了众多门类的艺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及知识运用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联系青铜礼器、甲骨文、文字演变等相关史实,再结合试题要求,综合分析归纳即可。
1 / 1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课课练(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一、选择题
1.(2024七上·剑阁期末)青铜器的杰出代表——司母戊鼎,因是腹内壁上铸有“司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它的出现反映了我国(  )
A.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B.青铜铸造业的发展历程
C.商周时期青铜制作的高超工艺
D.鼎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2.(2022·成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廪”(指粮仓)、“畎”(指田间水沟)、“园田”(指为农田施肥)等字,这反映出商代(  )
A.手工业的新发展 B.私有观念的产生
C.农业技术的进步 D.赋税负担的繁重
3.(2024七上·清远期末)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研究下列文物有利于了解(  )
A.远古传说的印证 B.青铜工艺的发展
C.农耕文明的发展 D.人类文明的起源
4.(2024九上·海门开学考)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下列各项中能代表商朝文明的是
A.甲骨文 B.儒家学派创立
C.百家争鸣 D.雕版印刷术
5.(2024·宁夏回族自治区)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起,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希腊的城邦国家,迥然相异,对照鲜明。由此可见(  )
A.古代人类文明呈现多元发展格局
B.罗马法制建设奠定欧洲法学渊源
C.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东西文化交汇
D.欧亚非美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6.(2024·宿迁)“在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中,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对上述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
A.青铜器种类单一 B.器表上文字是甲骨文
C.青铜器功能多样 D.商代人缺乏审美意识
7.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下列证据中最有可能支撑该观点的是(  )
A.殷墟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B.战国时期一些人的名字中带有“牛”或“耕”字
C.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水牛遗骸
D.《 春秋》里有关于牛耕生活的描写
8.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等情况,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这说明甲骨文(  )
A.年代最早 B.造字成熟 C.内容丰富 D.影响深远
9.(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从下面图示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甲骨文(  )
A.记录中华文明的起源 B.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文字
C.记载了商朝灭亡信息 D.具备了汉字的构成方法
10.(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下图是西周何尊,整个尊体口圆体方,通体有四道镂空的大扉棱装饰,以雷纹为底,高浮雕处饰有饕(tāo)餮(tiè)纹。该文物造型反映了(  )
A.西周社会经济发展 B.周王室地位的下降
C.青铜器工艺的高超 D.诸侯国势力的崛起
11.(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司母戊鼎的铸造,工序复杂,需要采取分部合铸的办法,用七八十个坩埚一起熔铸铜液,200名左右的熟练工匠共同操作,才能最后完成。”这段史料反映了(  )
A.司母戊鼎纹饰精美 B.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
C.司母戊鼎价值珍贵 D.青铜器种类数量众多
12.(2024·黔东南)九年级黑板报展示了以下几幅图片,请你从下列选项中为其选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A.原始农业各具特色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经济发达商业繁荣 D.神话传说源远流长
13.(2024·牡丹江) 商朝缔造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能够佐证这一论断的是(  )
A.制作打制石器和保存火种 B.铸造青铜器和创造甲骨文
C.实行分封制和统一度量衡 D.使用铁制农具和推广牛耕
14.(2024·青海) 某校九年级历史课上,提到了青铜器、金字塔、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阿拉伯数字。据此可知,他们学习的大单元主题是(  )
A.欧洲庄园制度 B.亚洲封建制度
C.亚非文明成果 D.西欧哲学成就
15.(2023·临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相关研究表明,在创造这种文字时,最早使用的方法是(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二、材料分析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铜器的最高制作成就,全部表现在礼器上(祭器也是一种礼器)。礼器所显示的正是一种神秘的权力,以及强调了人的不平等地位的“贵贱”观念,它的美丽与精致都是狞厉的、恐怖的,它暗示着战争的惨烈、权力的慑人,象征着力量、控制、压迫、威严。……权力、祭祀和青铜的神秘结合,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观念—— 统治是永恒和合理的。青铜是“永恒”的象征,这种物质材料难以轻易销蚀的物理特性,用于象征权力与压迫的永恒性,正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摘编自周时奋《中国历史十一讲》
材料二 甲骨文属于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殷商王都内王室及贵族人群的占卜刻辞与记事刻辞,其主要内容涉及3 000多年前商代的自然生态、王权与神权关系、社会经济构成以及外交征伐等等,为研究中国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人文社会传承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可贵的第一手史料。……甲骨文是汉字的鼻祖,是研究汉字原初构形与汉语言语法最早形态的重要素材。甲骨文的字体构形和文辞体式,与当今的汉字及现代汉语语法结构一脉相承。
——摘编自宋镇豪《热烈庆祝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寻绎中国思想渊薮的最真实素材——
写在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之际》
材料三 中华民族无论有多少种方言,但是汉字是一个,说各种方言的中国人都认同这个符号系统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书写符号。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仅存的、依然活跃的最古老的文字,它记录着我们这个民族延续不断的历史和古往今来的荣耀。汉字繁衍了书法艺术,汉字书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艺术,是世界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汉字繁衍了篆刻艺术……玉玺被视为国家的权力,为中华民族的统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正由于方块的形式,又派生出了印刷艺术。
——摘编自张宝明《汉字在世界的威望 汉字让中国人自豪》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青铜礼器在当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根据材料二,概括甲骨文为什么能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汉字的价值。
(4)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据题干信息“鼎呈长方形,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结合所学可知,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它充分展示了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技术高超,故选C项。
材料只展示了司母戊鼎这一种青铜器,无法得出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排除A项。
材料描述的是青铜器的特征,没有涉及青铜铸造业如何铸造,排除B项。
鼎在我国古代社会中享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鼎的重要性,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青铜文化,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2.【答案】C
【知识点】甲骨文
【解析】【分析】C.依据题干信息 “廪”(指粮仓)、“畎”(指田间水沟)、“园田”(指为农田施肥) ,可以看出,这里的文字表现的都与农业有关,反映出商代农业技术的进步,故选项C符合题意;
A.手工业的新发展,不符合题意;
B.私有观念的产生,不符合题意;
D.赋税负担的繁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一定要紧扣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3.【答案】B
【知识点】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B:根据题干图片和结合所学可知,这些青铜鼎体现了青铜工艺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
A:远古传说的印证,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C:农耕文明的发展,与题干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D:人类文明的起源是在史前时期,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青铜工艺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答案】A
【知识点】甲骨文
5.【答案】A
【知识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古希腊的城邦;青铜艺术;甲骨文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希腊的城邦国家”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了不同地区出现了各不相同的文明成果,说明古代人类文明呈现多元发展格局,A正确;
题干材料没有关于罗马和亚历山大东征的任何信息,BC项与题干无关,B、C错误;
新航路的开辟使欧亚非美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与题干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点是古文明成就。解题思路是通过古代人类文明成就对比即可得出古代人类文明呈现多元发展格局。解题关键是古文明成就对比。
6.【答案】C
【知识点】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在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中,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和结合所学可知,出土的青铜器有礼器、乐器、生产工具、兵器等,种类丰富,功能多样,C项符合题意;
A:题干体现了青铜器种类丰富,“种类单一”与题干不符,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器表上文字是甲骨文,B项不符合题意;
D:商代人缺乏审美意识,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青铜文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7.【答案】A
【知识点】甲骨文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可知,殷墟使商朝的都城,且甲骨文记载了商朝的相关情况,作为其出土文物其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也最开可信,A项正确;
材料中的殷墟为商朝,战国不合题意,排除B项;
依据已学可知,河姆渡遗址为原始生活,《春秋》使孔子的编年体史书,使周朝时期路过的国史,均与题干时间信息不一致,排除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与运用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 殷墟 ”,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8.【答案】C
【知识点】甲骨文
【解析】【分析】依据“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和所学知识可知,说明甲骨文记载的内容丰富,C项正确;
材料仅是体现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未涉及年代最早,排除A项;
甲骨文是记载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而不是造字法,排除B项;
材料未涉及甲骨文的影响,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与运用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 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9.【答案】D
【知识点】甲骨文
【解析】【分析】A、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中华文明的起源比甲骨文出现的时间早,A错误;
B、楔形文字,为苏美尔人所创,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B错误;
C、从图中无法得出商朝灭亡的信息,C错误;
D、可以看到从甲骨文的文字当中已经具备了汉字的构成方法,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甲骨文记事:记载社会生活、军事战争和天文祭祀。 1.含义: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注意:非文字符号) 2.发现: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3.意义(地位): ①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②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10.【答案】C
【知识点】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A、该文物不能反映西周的社会经济发展,A错误;
B、该文物无法看到周王室的地位下降,B错误;
C、西周何尊,整个尊体口圆体方,通体有四道镂空的大扉棱装饰,以雷纹为底,高浮雕处饰有饕餮纹,可以得知西周的青铜器工艺水平的高超,C正确;
D、该文物没有反映诸侯国的势力崛起,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水平,商周时期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11.【答案】B
【知识点】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A、 司母戊鼎纹饰精美不是材料主要想表达的,A错误;
B、根据材料当中的文字“ 司母戊鼎的铸造,工序复杂,需要采取分部合铸的办法,用七八十个坩埚一起熔铸铜液,200名左右的熟练工匠共同操作,才能最后完成。 ”可以得知此时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已经很高超了,B正确;
C、司母戊鼎价值珍贵并非是材料表达的主旨,C错误;
D、材料不能看出青铜器的种类数量多,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青铜器高超工艺发展。 商周时期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制作规模大。 代表性青铜器: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12.【答案】B
【知识点】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A、图中的青铜器文物无法体现原始农业各具特色,A错误;
B、根据材料可以知道三幅图片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面具这些文物都是出自我国的不同地区,代表不同的文化,体现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正确;
C、图中的图片体现的和经济发达没有关系,C错误;
D、图中的青铜器文具和神话传说没有关系,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需要加强对图中共同性的把握,解题的关键是解读三个遗址中青铜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可以看出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13.【答案】B
【知识点】甲骨文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商朝缔造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及所学可知,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商周时期的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因此铸造青铜器和甲骨文都说明了商朝缔结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B项正确;
依据已学可知,打制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分封制发生在西周,统一度量衡发生在秦朝,春秋战国时期,使用铁制农具和推广牛耕,均与“商朝”不一致,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与运用的能力,解题时需要对商朝文明史的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然后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14.【答案】C
【知识点】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阿拉伯文化;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些大河流域分别产生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等文明古国。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金字塔和太阳历,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梵文、佛教和阿拉伯数字,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等,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C符合题意;
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排除A;
当时亚非古国是奴隶社会,材料没有涉及封建制度,排除B;
材料与西欧哲学成就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亚非文明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古代亚非文明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5.【答案】A
【知识点】甲骨文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A项象形是最早使用的方法,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甲骨文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16.【答案】(1)青铜礼器显示了神秘的权力,强调了人的不平等地位的“贵贱”观念;青铜礼器象征着统治是永恒和合理的。
(2)甲骨文是研究中国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人文社会传承形态真实可贵的第一手史料;甲骨文是汉字的鼻祖,其字体构形和文辞体式,与当今的汉字及现代汉语语法结构一脉相承。
(3)汉字增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力和凝聚力;汉字记录着中华文明;汉字繁衍了门类众多的艺术。
(4)时代价值: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现实意义: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作为中学生,应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多种途径的实践活动,提高对文物的鉴赏能力,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
【知识点】青铜艺术;甲骨文
【解析】【分析】(1)解题时依据材料"礼器所显示的正是一种神秘的权力,以及强调了人的不平等地位的"贵贱“观念“统治是永恒和合理的。青铜是“永恒”的象征”可知,礼器显示神秘的权力,强调了人的不平等地位的“贵贱”观念;青铜器象征着统治是永恒和合理的。
(2)解题时依据材料"…为研究中国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人文社会传承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可贵的第一手史料。….甲骨文是汉字的鼻祖,是研究汉字原初构形与汉语言语法最早形态的重要素材,甲骨文的字体构形和文辞体式,与当今的汉字及现代汉语语法结构一脉相承"可知,甲骨文是研究古代中国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人文社会传承形态真实可靠的第一手史料;甲骨文是汉字的鼻祖;甲骨文的构形和体式,与今天的汉字语法结构一脉相承。
(3)解题时依据材料"都认同这个符号系统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书写符号.…汉字记录着我们这个民族延续不断的历史和古往今来的荣耀。汉字繁行了书法艺术.……只有方形汉字才能派生出篆刻艺术,把玉玺(x)视为国家的权力,为中华民族的统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正由于方块的形式,又派生出了印刷艺术”,概括可知,汉字增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力和凝聚力;汉字记录着中华文明;汉字繁衍了众多门类的艺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及知识运用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联系青铜礼器、甲骨文、文字演变等相关史实,再结合试题要求,综合分析归纳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