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 3.1 认识声现象 课件(教科版)53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 3.1 认识声现象 课件(教科版)53页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9-24 11:2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八年级
物 理

第一节 认识声现象
【2024教科版新教材】
目录
01
学习目标
04
课堂总结
02
新知导入
05
板书设计
03
新知讲解
06
布置作业
01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物理观念
(1)初步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2)了解声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声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3)知道声具有能量。
(4)知道声可以根据频率进行划分,人发出和可听到的声音在一定频率范围内。
2.科学思维: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初步学会用归纳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
学习目标
3.科学实验
(1)通过观察发声现象,能简单地描述所观察到发声体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对比和概括能力。
(2)通过声传播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初步的在观察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初步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体会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我们生活在声的广袤空间中,声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情感,是人们相互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2)使学生初步领略声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引起对声的好奇,激发求知的欲望。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声音发生和传播的条件
学习难点
“真空手机”实验和声波概念。
02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莺啾燕啭、蝉唱虫冷、风吼雷啸、车辚马嘶、鼓乐齐······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生灵之声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天地之声吐露着无穷无尽的奥秘,音乐之声展示着人类的文明。
新知导入
生活中,声音随处可闻(如图所示)。那么什么是声 声来自哪里 我们是怎样发声的 声音是怎样被我们听到的
03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一、声的产生
讲话时,用手触摸喉头处,你会有什么感觉
新知讲解
一、声的产生
演示实验
发声体在振动将一个乒乓球吊在小音箱的扬声器前,扬声器播放音乐时,会看到乒乓球随音乐跳动(如图所示)。你知道乒乓球为什么会跳动吗 关闭音箱停止播放,乒乓球还跳动吗
乒乓球将会跳动
新知讲解
一、声的产生
通过上面的观察可以知道,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 sound source)。
乒乓球将会跳动
新知讲解
一、声的产生
人说话、唱歌时的发声靠的是声带的振动。婉转的鸟鸣声靠的是气管中鸣管的振动。蜜蜂的嗡嗡声靠的是翅羽的振动。悠扬的扬琴声靠的是绷紧的琴弦的振动。
新知讲解
一、声的产生
人说话、唱歌时的发声靠的是声带的振动。婉转的鸟鸣声靠的是气管中鸣管的振动。蜜蜂的嗡嗡声靠的是翅羽的振动。悠扬的扬琴声靠的是绷紧的琴弦的振动。
新知讲解
二、声的传播
演示实验 模拟声音的传播
如图所示,将若千个乒乓球一个挨一个地吊在小音箱的扬声器前,扬声器播放音乐时,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材料:小音箱、乒乓球、
铁架台、细线
模拟声音的传播
新知讲解
二、声的传播
声音也是以类似的方式传播的。如图所示,用槌击鼓,鼓面振动。当鼓面向右侧运动时,压缩了右侧的空气,该处空气变密;而当鼓面向左侧运动时,右侧空气又变疏。
声波
新知讲解
二、声的传播
这样空气中就形成了密疏相间的波动,以鼓面为中心,向远处扩展,向四周传播。这样的振动传播的过程形成,了声波(sound wave)。
声波
水波
新知讲解
演示实验 声音的传播
如图所示,把一部手机放入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用另一部手机对它呼叫,我们可以听到钟罩内手机发出的铃声。然后用抽气机从钟罩内往外抽气,这时有什么发现
材料:抽气盘、抽气机、手机。
玻璃罩内的手机
接抽气机
新知讲解
演示实验 声音的传播
如图所示,把一部手机放入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用另一部手机对它呼叫,我们可以听到钟罩内手机发出的铃声。然后用抽气机从钟罩内往外抽气,这时有什么发现
现象:我们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
玻璃罩内的手机
接抽气机
新知讲解
演示实验 声音的传播
停止抽气,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钟罩内,听到的手机铃声会怎么变化
现象:我们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大。
玻璃罩内的手机
接抽气机
新知讲解
演示实验 声音的传播
这个实验说明:声波必须借助某种物质才能传播。能够传播声波的物质,我们称为声的介质(medium)。
玻璃罩内的手机
接抽气机
新知讲解
二、声音的传播
空气、水、大地、木头及钢铁等都是声的介质。
人们在公园说活交流信息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新知讲解
二、声音的传播
空气、水、大地、木头及钢铁等都是声的介质。
(a)把一根长管的一头插入水中,另一头放到耳边,就能听到远处船只航行的声音。潜水艇的声呐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做成的 。
水可以传播声音
新知讲解
二、声音的传播
空气、水、大地、木头及钢铁等都是声的介质。
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b)把两个纸杯用一条绷直的绳子连起来,可以做成简易电话。
新知讲解
二、声音的传播
空气、水、大地、木头及钢铁等都是声的介质。
(c)中国空间站的太空舱是密闭的,舱内有与地球表面相近的空气,航天员可以借助空气直接交谈。空间站外的太空是真空,两位航天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新知讲解
讨论交流
声具有能量
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打开音箱,播放音乐,加大音量,我们会发现烛焰在随着音乐“跳舞”!
器材:小音箱、蜡烛
烛焰“跳舞”
新知讲解
讨论交流
声具有能量
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打开音箱,播放音乐,加大音量,我们会发现烛焰在随着音乐“跳舞”!
现象:烛焰随“音量”变化而摆动。
烛焰“跳舞”
新知讲解
讨论交流
声具有能量
和同学讨论,烛焰“跳舞”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结论:声音具有能量。
烛焰“跳舞”
新知讲解
讨论交流
声具有能量
和同学讨论,烛焰“跳舞”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烛焰随音乐的声音“ 舞动”,说明烛焰获得了能量。这些能量由声源经声波传播而来。
烛焰“跳舞”
新知讲解
三、声传播的速度
雷雨天气,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轰隆隆的雷声,可见声的传播比光要慢。
新知讲解
三、声传播的速度
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 sound velocity)描述,大小等于声波每秒钟传播的距离。研究发现,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性质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常温( 15°C)下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 m/s。
新知讲解
三、声的传播速度
几种介质中的声速(15℃)单位:m/s
介质名称 传播速度
空气 340
水 1460
大理石 3810
钢铁 4900~5200
铝 5100
玻璃 5000~6000
(1)不同介质的声速一般不同;
(2)通常固体的声速>液体的声速>气体的声速。
新知讲解
四、人的发声和听声能力
人的声带振动,可以发出声音;声波传入人耳,触动鼓膜,则会产生听觉,使我们听到声音(如图所示 )。
新知讲解
四、人的发声和听声能力
声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新知讲解
四、人的发声和听声能力
骨传导耳机可以通过头骨将声音传至听神经
新知讲解
四、人的发声和听声能力
在物理学中,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叫作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如果物体每秒振动1次,它的频率就是1 Hz。
人的声带,能够产生64 Hz~1 300 Hz的声;人耳能听到20Hz~20000Hz的声,不能听到低于20Hz的声和高于20000Hz的声。
新知讲解
四、人的发声和听声能力
不同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也有较大差别(如图所示)。
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新知讲解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呢?以击鼓为例:鼓面振动,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
空气疏密部分的传播形成声波
达标练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能够传播声波的物质叫作介质
B. 空气、水、大地、木头和钢铁等都是声的介质
C. 声具有能量
D. 声音传播速度都一样
D
达标练习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人说话是由于声带的振动而发声的
B. 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而发声的
C. 琴声是由于琴弦的振动而发声的
D. 笛声是由于笛管的振动而发声的
D
达标练习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课堂听到老师声音是由墙壁传播的
B.将耳朵贴在铁轨上听到火车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D.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听到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
达标练习
4.关于声速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快慢用声速描述
B.声速只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D.声音速只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A
达标练习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在物理学中,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叫作频率
B.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
C. 人耳能听到低于20Hz的声
D. 人耳能听到20Hz~20000Hz的声
C
04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
2.声的传播。声波向四周传播。声音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种物质叫做介质;传播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声可传播信息和能量
3.声音传播快慢用声速描述,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4.人的发声和听声能力:声带产生64~1300Hz的声;人耳听到20~20000Hz的声。声的产生、传播、接收是听到声的三环节。
05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
2.声的传播。声波向四周传播。声音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种物质叫做介质;传播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声可传播信息和能量
3.声音传播快慢用声速描述,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4.人的发声和听声能力:声带产生64~1300Hz的声;人耳听到20~20000Hz的声。声的产生、传播、接收是听到声的三环节。
06
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
P43T3
课外作业P43T1、T2、T4。
阅读P43物理在线 动物与声音
Thanks!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量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