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要素核心素养卷】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要素核心素养卷】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2 19:3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第八单元核心素养卷
(语文要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
一、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9分)
少年闰土(节选)
我素(素质、向来)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
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只、单纯)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
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给选段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画上“√”。(1分)
2、选段中画线句子可概括为一个成语是: 。(1分)
3、“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是指 。(1分)
4、结合全文来看,闰土告诉“我”哪些新鲜事?以小标题形式简要地写下来。(4
分)
(1) (2)
(3) (4)
5、选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 )。(2分)
A.院子是四方的,所以在院子里往上看,天空是四角的。
B.“我”和“我”的朋友们在高墙大院看天空,只看到天空是四方的。
C.“我”和“我”的朋友们生活在高门深院内,视野非常狭窄。
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1分)
好的故事(节选)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我就要凝视他们……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资料链接】作者憧憬于“美的人和美的事”,但现实是“昏沉的夜”,没有“美的人和美的事”,所以只能在梦中看见;醒来却“只见昏暗的灯光”,“何尝有一丝碎影”。表现了作者的怅惘和失望,也表现了作者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但作者最后还是坚信他看见了一篇好的故事(“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虽然“在昏沉的夜”。在黑暗的现实中,他强烈地追求美好的事物,把美好的事物描绘得非常“美丽,幽雅,有趣”,艳绚多姿;表面是在描写风景,眷恋故乡的景物,实际是有所象征或寄托……
1、文中“好的故事”其实是 ,这个故事的特点是
。(2分)
2、选文第4自然段中,一系列加点的动词表现出“我”
,从画“ ”的句子可以看出“我” 的心情。(3分)
3、借助“资料链接”,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4分)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指的是黑暗的反动势力对革命的阻挠。
B.“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表达了作者想为实现理想而努力的愿望。
C.“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说明“我”对“好的故事”的渴求。
D.选文最后作者还是回到了“昏沉的夜”,这说明作者最终无奈地接受了现实。
三、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13分)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节选)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 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1、从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细嚼慢咽( ) 对号入座( )
片段中画“ ”的句子是对鲁迅先生 、 、神态的描写。这表面是写鲁迅先生自夸记性好,实际是写伯父委婉地批评“我”
。从中“我”能感受到鲁迅先生 的性格特点。(4分)
3、读一读片段中画“ ”的句子,“我”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 )。(2分)
A.伯父只夸他自己而不夸“我”,“我”感到失落、不满。
B.“我”听懂了伯父的话,感受到了伯父对“我”读书不认真的批评。
C.“我”觉得伯父的记性好,而自己的记性差。
4、给选文第1 自然段取一个小标题名。(2分)
5、为什么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3分)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8分)
有的人(节选)
有的人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1、第一个“有的人”指 ,第二个“有的人”指 。(2分)
2、“不朽”加上引号的作用是( )。(2分)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着重强调 D.表示讽刺与否定
3、“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这句诗表明了鲁迅先生( )。(2分)
A.对旧社会黑暗势力的反抗。
B.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比愤恨。
C.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人民大众的事业。
4、我知道像鲁迅先生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还有 、
等。(2分)
类文拓展训练: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9分)
读鲁迅
我读鲁迅的高洁。面对黑暗中来自四面八方的诘难,他从不屈服,他是“彷徨”在黑暗中忍不住要“呐喊”的勇士。(A)他自比为雪,“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他笔下的雪,是漫漫长夜中的一点微光,是万物皆浊中的一片清新,显得那么孤傲、高洁,恰似鲁迅其人。
我还读鲁迅的坚韧。(B)面对“朋辈成新鬼”的惨痛事实,他毫不退缩,更要“怒向刀丛觅小诗”,向敌人讨还那“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的血债。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敢爱、敢憎,因为爱得忘我,所以憎得深切,谁能说他不是“奋然前行”呢
我读鲁迅,不仅读他的杂文,他的诗,也读他自己。(C)凝视着《鲁迅文集》上那个清瘦的老人头像,带着几分敬畏之情“读”他瘦削的面颊,他炯炯的眼神,他那“一”字形的浓须……
(D)他少年时为拯救人民于危难之中,三改志愿,选定文艺工作之后便笔耕不辍。为了唤醒“铁屋子”里的人们,他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临终前依然不改“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他不仅有作为文学家的明智,更有作为革命家的长远眼光。他在那个充满白色恐怖的年代里,依然同情、支持年轻的中国共产党,这一预见的正确,早已被事实证明了。
1、选文第1、2自然段从鲁迅先生的 和 两个方面赞扬了他的伟大与崇高。(2分)
2、“他的阅历之丰富,知识之渊博,更像一本读不完的书。”这句话应还原到 (A B C D)处。(2分)
3、选文第3自然段中,作者凝视鲁迅先生的头像时,为什么不用“看”,而用“读” (3分)
4、结合以下资料理解画线句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呐喊》写作背景: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鲁迅,他相信只要“大嚷”起来,就有“希望”唤醒“熟睡”的人们,就有毁坏那黑暗的“铁屋子”的希望。
A.“黑暗中来自四面八方的诘难”暗示了鲁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险恶。
B.在黑暗中,鲁迅虽想用手中的笔把“熟睡”的人们唤醒,但还是被恶势力镇压住了。
C.这句话体现出鲁迅坚强不屈、不畏艰险、坚持斗争的精神。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巴 金
在万国殡仪馆的灵堂中静静地躺着那个老人,每天从早到晚,许许多多的人到这里来,一个一个地或者五六个人站成一排地向他致最深的敬礼。我站在旁边,我的眼睛把这一切全都看进去了。
一个秃顶的老人刚走进来站了一下,忽然埋下头低声哭了。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已经走出了灵堂,却又把头伸进帷幔里来,红着眼圈哀求道:“让我再看看吧,这是最后一次了。”
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鞠躬了,其余的人马上低下头去。有的在第三次鞠躬以后,还留恋地频频点着头。孩子们的心是最真挚的。他们知道如今失掉一个爱护他们的友人了。“救救孩子!”我的耳边仿佛还响着那个老人的声音。我所认识的一个杂志社的工友意外地来了。他红着脸在灵堂的一角站了片刻,孩子似的恭恭敬敬行了三个礼,然后悄悄地走开了。
我还看见一个盲人,他穿着一身整齐的西装,一只手扶着另一个穿长衫的人的肩头,慢慢地从外面走进来。到了灵前,那个引路人站住了。盲人从引路人的肩上缩回了手,向前移动一步,端端正正地站着,抬起他那看不见的眼睛茫然地望了望前面,然后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礼。他又伸出手,扶着引路人的肩默默地退去了。
我看见了穿粗布短衫的劳动者,我看见了抱着课本的男女学生,我也看见了绿衣的邮差、黄衣的童子军,还有小商人、小店员,以及国籍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的各种各类的人。在这无数不同的人的脸上,我看见了一种相同的悲戚的表情。这一切的人都是被这一颗心从或远或近的地方牵引到这里来的。
在这些时候我常常想:这个被我们大家敬爱着的老人,他真的就死去了 我不禁想着:这难道不是梦
1、查阅相关资料,我知道第1自然段中加点的“那个老人”是指 。(2分)
2、读短文,填写思维导图。(5分)
3、第5自然段中,“不同”指的是
;“相同”指的是 。(2分)
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2分)
A.老人逝世的消息让“这一切的人”无比悲痛,他们每个人都是从心底想来送别老人的。
B.老人的人格魅力吸引着每个人,“这一切的人”是在老人的精神感召下来到这里的。
C.“这一切的人”是在老人的追随者的组织下有序地来到这里向老人告别的。
5、读读下面的资料,写一写你心目中的鲁迅先生。(3分)
叶圣陶评价鲁迅: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活在人类的心里
鲁 彦
①在千万个悲肃的面孔和哀痛的心灵的围绕中,鲁迅先生安静地躺下了,——正当黄昏朦胧地掩上大地,新月投着凄清的光的时候。
②我们听见了人类的有声和无声的唏嘘,看见了有形和无形的眼泪。
③没有谁的死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哀伤;而同时,也没有谁活的时候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欢笑。
④只有鲁迅先生。
⑤每次,当鲁迅先生仰着冷静苍白的面孔,走进北大的教室时,教室里两人一排的座位上总是挤坐着四五个人,连门边连走道都站满了校内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生。教室里主宰着极大的喧闹。但当鲁迅先生一进门,立刻安静得只剩了呼吸的声音。他站住在讲桌边,用着锐利的目光望了一下听众,就开始了《中国小说史》那一课题。
⑥他的身材并不高大,常穿着一件黑色的短短的旧长袍,不常修理的粗长的头发下露出方正的前额和长厚的耳朵,两条粗浓方长的眉毛平躺在高出的眉棱骨上,眼窝是下陷着的,眼角微朝下垂着,并不十分高大的鼻子给两边深刻的皱纹映衬着这才显出了一点高大的模样,浓密的上唇上的短须掩着他的阔的上唇——种种看不出来有什么奇特,既不威严也似乎不慈和。说起话来,声音是平缓的,既不抑扬顿挫,也无慷慨激昂的音调,他那拿着粉笔和讲义的两手从来没有作过帮助他的语言的姿势,他的脸上也老是那样的冷静,薄薄的肌肉完全是凝着的。
⑦他叙述着极平常的中国小说史实,用着极平常的语言,既不赞誉,也不贬毁。
⑧然而,教室里却突然爆发笑声了。他的每句极平常的话几乎都须被迫地停顿下来,中断下来。每个听众的眼前赤裸裸地显示出了美与丑、善与恶、真实与虚伪、光明与黑暗、过去现在和未来。大家在听他的《中国小说史》的讲述,却仿佛听到了全人类的灵魂的历史,每一件事态的甚至是人心的重重叠叠的外套都给他连根撕掉了。于是教室里的人全笑了起来。笑声里混杂着欢乐与悲哀、爱恋与憎恨、羞惭与愤怒……于是大家的眼前浮露出来了一盏光耀的明灯,灯光下映出了一条宽阔无边的大道……大家抬起头来,见到了鲁迅先生的苍白冷静的面孔上浮动着慈祥亲切的光辉,像是严冬的太阳。
⑨但是教室里又忽然异常静默了,可以听见脉搏的击动声。鲁迅先生的冷静苍白的脸上始终不曾露出过一丝的微笑。
⑩他沉着地继续着他的工作,直至他不得不安静地休息的时候。
还没见过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全人类,做着刺穿现实的黑暗和显示未来”“明的伟大的工作,使那广大的群众欢笑又使那广大的群众哀伤。
只有鲁迅先生。
他将永久活在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类的心灵里。
1、从选文第②段可以概括出哪些信息 (3分)
2、选文第⑥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3、结合选文内容,谈谈第⑧段画线句为什么说大家的眼前浮露出了“明灯” (3分)
4、结合资料卡,说说鲁迅先生为什么可以“活在人类的心里” (3分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9分)
一 面
阿 累
①一九三二年秋天我在上海英商汽车公司当卖票的。
②一天中午,我赶到虹口公园去接班,天空正飞着牛毛细雨,六路车早班的最后一趟还没回来----还要等半个钟头的样子。心里想:到内山书店去吧,在那里躲一会儿雨。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在谈笑。他们说得很快,听不清说些什么。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③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④一个矮小而结实的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先生,这本书多少钱 ”他殷勤地点头,接过书翻了翻底页:“一块四。”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放在我左手的桌角上了。
⑤像我,穿着一身黄卡叽布的工人制服,平素看惯了西装同胞的嘴脸,现在忽然受着这样的优遇,简直有点窘了起来。
⑥我不好意思地笑一下,鞠了一个“半躬”,摸摸里衫上的衣袋——里面只剩一块多钱,那是我几天的饭费。我有些懊悔自己的莽撞了。
⑦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⑧这时,原先在书店里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⑨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⑩“你要买这本书 ”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好心肠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综着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他是谁 对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那样诚恳的劝告 我一进门的时候原就有点毙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
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轰隆的。我不敢看他的脸。
“一块钱你有没有 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 我很惊异地望着他,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一段访问记——
“哦! 您,您就是——”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 不会错,一定是他! 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把它蹦出来。
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就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 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 憎恶黑暗有如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我们这位宝贵的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明:“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这事现在已经隔了四年。现在,先生是死了! 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1、请简要概括作者和鲁迅先生之间发生的故事。(2分)
2、批注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为下面句子做赏析性批注。(4分)
摘录 批注
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3、结合选文及阅读链接材料,分析鲁迅的人物形象。(3分)
【阅读链接】社会黑暗,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活艰苦,鲁迅先生以笔为剑,对当时社会进行了强烈的讽刺和批评,以此警醒世人。可旧社会的拥护者把鲁迅看作敌人,想尽办法阻挠他,甚至想要迫害他。
核心素养提升:
九、非连续性文本阅读。(8分)
材料一:“鲁迅故里”游览图
【注】游览图中①为百草园,②为咸亨酒店,③为鲁迅笔下风情园,④为鲁迅纪念馆,⑤为三味书屋,⑥为鲁迅祖居,⑦为景墙。
材料二:“鲁迅故里”参观须知
【免费开放景点】
鲁迅祖居、三味书屋、鲁迅纪念馆、鲁迅故居、百草园、鲁迅笔下风情园(17:00以后因游览安全需要,部分假山、水域等地带关闭)
【开放时间】
周一:8:30—17:00
周二至周日:8:30—21:00,20:45停止入园;冬季8:30—20:30.20:15停止入园。如周一逢黄金周、小长假,亦按此开放时间。
【参观办法】
请关注“绍兴市文旅集团”官方微信号或现场扫码,进行分时预约。预约完成后,可凭人脸识别、身份证、二维码进入各景点。请广大群众落实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手卫生”等个人防护措施,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1、为了设计游览路线,小凯重点阅读了材料 ;为了确定游览出行时间,他重点阅读了材料 。(2分)
2、小凯对三味书屋的“三味早读”活动特别感兴趣,他需要点击官网的( )栏目来了解。(2分)
A.景区新闻 B.景区活动 C.陈展研究 D.藏品资料
3、小凯计划游览以下景点:鲁迅祖居、百草园、鲁迅笔下风情园、三味书屋、鲁迅纪念馆。请你为他规划路线吧!(尽量不走回头路)(4分)
十、古诗文阅读。(7分)
自 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1、这首诗中与“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表达的意思一样的诗句是“
”。(2分)
2、下列对《自嘲》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华盖”在这里指好的命运。
B.“躲进小楼”两句是全诗总结。
C.诗人的自嘲包含一位伟大人物严于审视自己的自谦、自叹。
3、有人认为,在对待有可能引起他人耻笑的缺陷上,敢于并善于自嘲,也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谈谈你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一、1、向来 只
2、孤陋寡闻
3、西瓜被獾猪、刺猬、猎偷吃
4、(1)雪地捕鸟 (2)海边拾贝 (3)看瓜刺渣(4)看跳鱼儿
5、C
二、1、一个梦境 美丽、幽雅、有趣
2、想留住所见美景的急切心情 怅惘、失望
3、美好的生活 黑暗的现实 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D
三、1、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2、动作 神态 语言 读书太马虎 含蓄、幽默、风趣
3、B
4、笑谈《水浒传》
5、因为这两本书饱含伯父对“我”的关心,也寄托着“我”对伯父的怀念。
四、1、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 一生为人民甘作牛马的人
2、D 3、C
4、清洁工 医生
五、1、高洁 坚韧
2、C
3、“读”比“看”多了一层“领悟、品味”的意思,作者用“读”说明鲁迅的精神和品质需要慢慢领悟。
4、B
六、1、鲁迅
2、(从上到下)把头伸进帷幔、红着眼圈
一群小学生 红着脸、行礼 盲人
端端正正地站着、抬眼望、低头、鞠躬
3、前来悼念的人们形象、国籍、职业、信仰等不同人们悲戚的表情相同/人们悲痛的心情相同
4、C
5、爱憎分明,以笔代戈、以纸为戎,直击社会积弊
七、1、①人们对鲁迅先生去世感到悲痛;②人们表达悲痛的方式不同;③鲁迅先生的逝世影响范围很大。
2、运用外貌描写的方法,刻画出了鲁迅先生平凡又伟大的形象,体现了作者对鲁迅先生记忆深刻,情感真挚。
3、鲁迅先生讲课的内容对学生们认清现实及对今后找到正确的方向具有巨大的引导、激励作用,因此说大家的眼前浮露出了“明灯”。
4、①鲁迅先生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可以让人类看到光明的工作。②鲁迅先生有着刚正不阿、不卑躬屈膝、不谄媚讨好的民族气节。③鲁迅先生面对敌人毫无畏惧,人民立场坚定,忠于民族。
八、1、选文讲了“我”在上海内山书店偶遇鲁迅先生,先生给“我”推荐书,并让“我”仅花费1块钱就买到《毁灭》和《铁流》两本书的事。
2、运用外貌描写的方法,将鲁迅先生的精气神细致地刻画出来,塑造了一个精神抖擞的文人形象。
3、面对黑暗的社会刚正不阿、毫无畏惧、勇往直前的战士形象;给予青年人真挚关心的慈爱形象。
九、1、一 二
2、B
3、鲁迅祖居 鲁迅笔下风情园 百草园 鲁迅纪念馆
十、1、俯首甘为孺子牛
2、A
3、同意。养成豁达开朗的性格,不仅不会太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还可以更多地欣赏来自他人的智慧,感受自尊的快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