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测二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1.3-1.4)(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周周测二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1.3-1.4)(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12 23:5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周测二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1.3-1.4)
、选择题
现有一组物质:盐水、汽水、碘酒,下列物质中能跟它们归为同一类的(  )
A.泥水 B.血液 C.肥皂水 D.雪碧
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将一小石块和小木块抛入一杯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而石块却沉入水中。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浮力,石块不受浮力
B.石块沉入水中,所受浮力小于自身重力
C.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石块所受的浮力
D.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小贺用一个玻璃瓶装上写有祝福的纸片,然后盖上盖子并密封,投入江中,就能漂浮在水面上,成为“漂流瓶”。如果漂流瓶从长江漂入大海,漂流瓶所受到的浮力及它露出水面的体积变化情况是(  )
A.浮力变大,露出水面体积不变 B.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大
C.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小 D.浮力变小,露出水面体积变大
小明在洗碗时发现,同一只碗既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沉入水底(如图所示)。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碗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B.碗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小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C.碗沉底时所受的浮力小于漂浮时所受的浮力
D.碗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
小刚同学在家里把鸡蛋放入一杯水中,然后逐渐往水中加入细盐,鸡蛋在水中的浮沉变化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丙图中盐水的质量分数最小
B.在甲图中鸡蛋受到的浮力最大
C.要使丙图中鸡蛋受到的浮力变大,应再加一些细盐
D.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在乙图和丙图中鸡蛋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放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将一木块浸没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块开始上浮,如图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体积浸入水面。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不变
B.木块的密度为0.6克/厘米3
C.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
D.木块在浸没和漂浮两种情况下,水对烧杯底的压强相同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大桥在水下施工时,要向水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现将边长2m的正方体沉入水中,在下沉过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如图甲),钢绳拉力、物体所受浮力随着h的增大而变化(如图乙)。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 (ρ海水= 1.0×103kg/m3,g=10N/kg)
A.表示正方体构件所受浮力变化的图像是①
B.该构件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4×104N
C.该正方体构件的质量为16吨
D.该构件的密度是1.5×103Kg/m3
把木块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体积为V1(如图甲);用细针将该木块全部压入水中,溢出水的总体积为V2(如图乙),忽略细针的体积。则(  )
A.木块的质量为ρ水V2
B.木块的密度为ρ水
C.缓慢下压木块的过程中,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大
D.木块全部压入水中静止时,细针对木块的压力大小为ρ水gV2
两个相同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小球静止时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两种液体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甲<F乙,ρ甲<ρ乙 B.F甲=F乙,ρ甲<ρ乙
C.F甲>F乙,ρ甲>ρ乙 D.F甲=F乙,ρ甲>ρ乙
、填空题
用手将一重为5 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8 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放手后物体将   (填“上浮”或“下沉”),待物体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   N。
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可以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漂浮的西瓜受到的浮力   李子受到的浮力,西瓜的密度   李子的密度。(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小科一家人高高兴兴地住进新装修的房子里,一段时间后,小科家人经常头痛、喉咙痛、眼睛红肿发炎等。到医院检查之后,发现身体不适的原因是新装修的房子里一些家具的板材、加工时用的胶水中含有有害气体----甲醛,它会缓慢地释放出来,进入房间的空气当中,从而危害房间内人的呼吸道和眼睛等器官。请回答:
(1)如果空气的成分中氮气为80%,氧气为20%,那么空气可以类似地看成是一种   。(选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2)当有害气体甲醛进入空气后,此时所形成的混合物中   可以看成溶剂,   可以看成溶质。
把同一密度计分别放入盛有两种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如图所示。则液体的密度ρ甲   ρ乙;密度计受到的浮力F甲   F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   p乙。(均选填“>”“<”或“=”)
木块A重为3N,体积为500cm3,如图所示,用细线拉着A浸没于盛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A受到的浮力是   N,若剪断绳子,则木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   N。(g取10N/kg)
、实验探究题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他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
(1)甲、乙两次实验,表明浮力与物体   有关。
(2)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   有关。
(3)   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如图乙是绳子拉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求:(g 取 10 N/kg)
(1)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最大浮力。
(2)金属块 体积露出水面时绳子的拉力。
(3)金属块的密度。
、解答题
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如图所示为某药业公司生产的氯化钠注射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
请据图回答:
(1)该注射液的溶质    。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 为什么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测量一个水晶球的密度,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该水晶球在空气中的重力G=2.5N。
(1)将该水晶球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此时水晶球受到的浮力F浮=   N;
(2)水晶球的密度为多少?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体积约为30米”,空载时质量约为22吨,最大荷载240千克。
(1)“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若“蛟龙号”某次满载时下沉是采用往水方式实现的,则至少注入多少立方米的水?(海水密度取1.0×103千克/米3)
周周测二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1.3-1.4)答案解析
、选择题
D
【解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据此分析判断。
盐水、汽水和碘酒,都是溶液。
泥土不溶于水,则泥水为悬浊液,故A不合题意;
血液中的细胞等物质不溶于水,为悬浊液,故B不合题意;
肥皂不溶于水,为悬浊液,故C不合题意;
雪碧里面的糖和二氧化碳都能溶于水,为溶液,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D
【解析】根据对溶液的组成和特点判断。
A.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故A错误;
B.碘酒中的溶剂为酒精,故B错误;
CD.溶液具有均一性,即各部分的密度和性质相同,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B
【解析】(1)浮力等于物体在液体里上下两个表面的压力差;
(2)根据浮沉条件可知,如果浮力大于重力,那么物体上浮;浮力等于重力,那么物体悬浮;浮力小于重力,那么物体下沉。
A.木块和石块浸在水中,下表面肯定会受到水向上的压力,因此肯定会受到浮力,故A错误;
B.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石块沉入水中,所受浮力小于自身重力,故B正确;
C.木块和石块受到浮力的大小,取决于它们排开水的重力,与自身的重力大小无关,故C错误;
D.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故D错误。
故选B。
B
【解析】漂流瓶始终在水面漂浮,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它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然后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分析它排开水的体积变化,最后根据V露=V-V排确定漂流瓶露出水面体积的大小。
漂流瓶从长江漂入大海,它始终在水面漂浮,
根据漂浮条件得到:F浮水=F浮海水=G;
因此它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当浮力相等时,V排与液体的密度成反比;
因为ρ海水>ρ水,
所以V排海水根据公式V露=V-V排可知,漂流瓶的体积相同,那么露出水面的体积V露海水>V露水;
因此露出水面的体积变大。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C
【解析】AC.根据浮沉条件分析判断;
B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分析判断。
A.根据漂浮条件可知,碗漂浮时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所受的重力,故A错误;
B.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知,碗漂浮时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故B错误;
C.碗沉底时,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而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比较可知,碗沉底时所受的浮力小于漂浮时所受的浮力,故C正确;
D.碗沉底时所受的浮力小于漂浮时所受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可知,碗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小于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故D错误。
故选C。
D
【解析】(1)溶液的密度越大,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根据浮沉条件判断盐水的密度大小即可;
(2)根据浮沉条件判断鸡蛋受到浮力的大小;
(3)当物体漂浮时,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浮力和重力的关系;
(4)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判断两个浮力的大小关系。
A.根据浮沉条件可知,鸡蛋在甲中下沉,那么ρ甲<ρ蛋;鸡蛋在乙中悬浮,那么ρ乙=ρ蛋;鸡蛋在丙中漂浮,那么ρ丙>ρ蛋,因此丙的盐水密度最大,即它的质量分数最大,故A错误;
B.根据浮沉条件可知,鸡蛋在甲中下沉,那么浮力F甲C.丙图中,鸡蛋在盐水中漂浮,它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即使盐水密度增大,只是鸡蛋的V排变小,但浮力保持不变,故C错误;
D.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在乙图和丙图中鸡蛋受到的浮力一样大,故D正确。
故选D。
A
【解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
(2)当木块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用密度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分解,即可得到木块密度;
(3)根据浮沉条件判断;
(4)分析水面高度的变化,再根据压强公式p=ρ液gh判断烧杯底部压强的变化。
A.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始终等于自身体积,即V排保持不变,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故A正确;
B.当木块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即F浮=G;
ρ液gV排=ρgV;
1g/cm3×=ρV;
解得:,故B错误;
C.在木块露出水面之前,它在水中呈上浮状态,那么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故C错误;
D.木块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大于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那么前者时烧杯内水面深度较大,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前者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于后者,故D错误。
故选A.
C
【解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分析浮力的变化规律,根据F拉=G-F浮分析钢丝绳的拉力变化规律。
(2)当构件完全淹没时的高度则为构件的边长;当构件全部淹没时,排开水的体积最大,则构件受到的浮力最大,据阿基米德原理原理F浮力=ρ液gV排即可计算出此时的浮力。
(3)构件完全浸没时的拉力与浮力相等,据此我们能计算出该构件的重力,根据重力公式计算出构件的质量;
(4)知道构件的边长、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可计算出该构件的密度。
A.由图可知,构件在浸入水中的过程时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所以浮力逐渐变大;当构件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浮力不变,因此浮力F1随h变化的图线是图乙中的②;同时钢丝绳的拉力F拉=G-F浮,所以据上分析即可判断①反映的是钢绳拉力F拉随h变化的关系,故A错误;
B.该构件的体积是V=(2m)3=8m3,当其完全浸没时浮力最大,
其最大浮力: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8m3=8×104 N,故B错误;
C.由于构件完全浸没时的拉力与浮力相等,
故此时的拉力也是8×104 N,
因为F拉=G-F浮,
所以G=F浮+F拉=1.6×105 N,
其质量是;
故C正确;
D.该构件的密度为:.故D错误。
故选C。
B
【解析】(1)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求出木块所受的重力;
(2)然后由浮力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木块的质量,根据木块完全浸入水中时排出水的总体积求出木块的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木块的密度表达式。
(3)缓慢下压木块的过程中,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不变,由p=ρgh分析压强变化;
(4)当木块刚好全部没入水中时,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重加上对木块的压力,据此求出对木块的压力。木块静止地漂浮在水面上时,F浮=G;
因为木块所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1,所以ρ水gV1=mg,
木块的质量m=ρ水V1,故A错误;
木块完全浸入水中时所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木块的体积,
由题意知木块的体积V=V2,
则木块的密度:,故B正确;
缓慢下压木块的过程中,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不变,由p=ρgh可知,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故C错误;
木块完全浸没后的浮力:F浮′=ρ水gV2,
木块完全浸没时,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浮′=F压+G木,
所以手对木块的压力(最大压力):F压=F浮′-G木=ρ水gV2-mg=ρ水gV2-ρ水V1g=ρ水g(V2-V1),故D错误。
故选B。
D
【解析】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的大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
(1)根据图片可知,小球在两种液体中都是漂浮,则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因为它的重力保持不变,所以它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即F甲=F乙。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可知,当浮力相等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液体密度成反比。因为排开液体的体积V甲ρ乙。
故选D。
、填空题
8;上浮;5
【解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G排计算受到的浮力。
(2)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根据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状态,最终再计算受到浮力的大小。
(1)物体排开水的重力为8N,则它受到的浮力F浮力=G排=8N;
(2)因为F浮力>G,所以物体在水中上浮,最终在水面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它此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5N。
大于;小于
【解析】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它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上浮;如果它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悬浮;如果它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
∵西瓜漂浮在水面上,
∴西瓜受到的浮力:F浮瓜=G瓜,则西瓜的密度:瓜<水‘
∵李子在水中下沉,
∴李子受到的浮力:F浮李子
又∵G瓜>G李子,
∴F浮瓜>F浮李子,李子>瓜;
故答案分别为:大于、小于。
(1)溶液
(2)氮气;甲醛
【解析】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 (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粒子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
(1)如果空气的成分中氮气为80%,氧气为20%, 空气和溶液均一稳定特点类似,所以空气可以类似地看成是一种溶液;
(2)当有害气体甲醛进入空气后,空气中氮气含量最高,此时所形成的混合物中氮气可以看成溶剂,甲醛可以看成被溶解的物质即溶质。
<;=;<
【解析】(1)根据浮沉条件比较密度计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
(2)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比较容器底部受到压强的大小关系。
(1)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是漂浮,那么它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自身重力,因此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即F甲=F乙。根据图片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V甲>V乙,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可知,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2)根据图片可知,液体的深度h甲5;3
【解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计算木块A受到的浮力;
(2)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从而确定剪断绳子后木块的状态,最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出它受到的浮力。
(1)木块A受到的浮力是F浮=ρ液gV排=103kg/m3×10N/kg×(500×10-6m3)=5N;
(2)当木块完全浸没时,因为F浮>G,所以剪断绳子后木块会上浮,最终在水面漂浮。根据二力平衡额知识可知,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3N。
、实验探究题
(1)排开液体的体积
(2)液体的密度
(3)乙、丙
【解析】(1)根据F浮=G-F'算出浮力的大小,导致F浮不同的原因是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
(2)丙、丁两图,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种类不同;
(3)探究浮力与浸没的深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种类、排开液体体积相同.
解:(1)由甲、乙图上的示数知F浮不同的原因是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因此甲、乙两次实验表明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丙、丁两次实验,金属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浸没的深度都相同,只有液体的种类不同,因此是探究浮力与液体种类的关系;
(3)探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时,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应控制液体种类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只改变浸没的深度,符合条件的只有乙、丙,数据显示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故答案为:(1)排开液体的体积;(2)液体密度(液体种类);(3)乙、丙。
(1)根据乙图可知,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不变,因此拉力不变,此时拉力为34N;
当物体完全出水后,它不受浮力,此时拉力等于重力,即重力G=54N;
那么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G-F拉=54N-34N=20N;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的V排成正比;
那么当金属块露出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F浮'=20N×=15N;
那么此时绳子的拉力:F拉=G-F浮’=54N-15N=39N。
(3)当金属块完全浸没时,它的体积等于排开液体的体积;
它的体积;
金属块的密度:。
【解析】(1)根据乙图分别确定金属块的重力和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拉力,然后根据F浮=G-F拉计算出浮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的V排成正比,据此计算出金属块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再根据F拉=G-F浮’计算即可;
(3)当金属块完全浸没时,根据计算它的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解答题
(1)氯化钠
(2)不会。因为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生质
【解析】1.氯化钠溶液是氯化钠固体溶于水形成的。可知道答案。
2.从溶液的概率可以知道。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氯化钠溶液是氯化钠固体溶于水形成的。
(2)若外界条件不变,在溶液中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出来。
故答案为:1.氯化钠。2.不会。因为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
(1)1
(2)2.5×103千克/立方米
(1)“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
F浮力=G排=m排g=22×103kg×10N/kg=2.5×105N;
(2)当“蛟龙号”悬浮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总重力,即F浮力=G总+G水;
ρ水gV排=(22000+240)kg×g+ρ水gV水;
ρ水V排=(22000+240)kg+ρ水V水;
103kg/m3×30m3=22240kg+103kg/m3×V水;
解得:V水=7.76m3。
【解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G排=m排g计算出空载时的浮力;
(2)当“蛟龙号”悬浮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总重力,即F浮力=G+G水,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重力公式将其拆开计算即可。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