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4讲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讲义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
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初步发展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主要表现:
1.政治上: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使中国由贵族政治过渡到官僚政治,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汉承秦制”,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和东汉的“光武中兴”都对大一统国家的巩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获得发展,经济发展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北方地区);丝绸之路开通,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
3.思想上:从奉行法家思想到尊崇儒术,儒学独尊地位确立。两汉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繁盛,科技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4.民族关系上:秦时与少数民族之间和平多于战争,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5.对外关系上:随着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外交范围得以拓展,中国友好交往的格局初步形成,欧亚几个文明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两汉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3.了解两汉时期政治体制、官员选拔方式的变化、边疆政策和民族关系;
4.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近三年的全国和地方高考题:
命题趋势:
1.政治史考查力度最大;
2.素养考查方面史料实证力度较大;
3.主题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
高考备考:
1.两汉中央集权的巩固,东汉后期的社会问题;
2.儒家思想对汉朝国家治理的影响;
3.汉朝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发展(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时空定位及主要内容提示:
主要内容:
考点1: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考点2:西汉的强盛
考点3:东汉的兴衰
考点4:两汉的文化
教学过程:
考点1: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
1.背景:
楚汉战争中刘邦取得胜利。
2.建立: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二)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1.含义:
顺民之情,与民休息,尽可能减少国家对社会的干预。
2.原因:
材料一 天下既定,民亡盖臧(同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上(刘邦)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汉朝延续了秦的很多做法。然而,汉朝之所以能够国祚长久,得益于它善于通过摸索或者以渐进的方式变通秦的举措,而且经常颇不情愿地采用一些新的控制手段。
——[美]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材料三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
——《汉书》
归纳为:
①汉初经济凋敝;
②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
③统治集团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历史解释: 黄老之学
是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的合称。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强调君主应“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积极的无为。在其影响下,汉初出现了“文景之治”
3.主要措施:
①政治:汉承秦制;地方上:郡国并行。
②思想:黄老无为思想(无为而治)。
③经济: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文景之治”。
④民族:和亲。
4.结果:
积极:使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文帝、景帝时西汉出现“治世”,史称“文景之治”。
消极:内:王国问题、土地兼并、豪强坐大;
外:匈奴问题
(三)政治: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1.汉承秦制:
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2.有所损益:郡国并行制:
地方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兼采“周秦之制”)
知识拓展: 郡国并行制与七国之乱
1.郡国并行制
(1)原因:
①吸收亡秦孤立之败的教训;②国家财政困难,很难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统治;③安抚宗室和功臣的工具;
④维护刘氏政权的长期统治。
(2)概况:
刘邦在统一战争中分封了七个异姓功臣为诸侯王;汉高祖将异姓诸侯王逐渐剪除,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给汉王朝的统一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3)影响:
积极:客观上维护了刘氏政权,促进了经济发展。
消极:王国较大自主权,威胁中央集权,出现“王国问题”,导致“七国之乱”的发生。
2.七国之乱:
景帝即位后,用大臣晁错削藩之议。于是吴、楚、赵、胶西、胶东、济南、淄川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发动叛乱。
太尉周亚夫率军不足三月平定了七国之乱。景帝将王国任用官吏的权力收归朝廷。
高考真题训练:
1.(2023·天津卷)汉初采取郡国并行制,后爆发“七国之乱”;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后出现门阀士族把持政权;唐朝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后藩镇势大引发“安史之乱”。对上述三组历史现象的共性。解释正确的是( )
A.历史评判要以成败为基本依据 B.制度设立之初存在明显弊端
C.中央与地方矛盾导致社会动荡 D.历史事物之间因果关联复杂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从材料信息看,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引发七国之乱,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专权,唐朝增设军镇导致安史之乱,但这些制度在实行之初也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只不过随着时代变化,原有制度也会产生不同的负面作用,这体现了事件因果关系的错综复杂,D项正确;历史成败决定历史解释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郡国并行制、九品中正制等设立之初的情况,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士族专权不属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
【变式训练】
1.“汉变秦治”是指汉代吸取秦暴政而亡的教训所制定的大政方针。以下措施属于“汉变秦治”的是( )
A.郡县制度、尊崇儒术 B.察举制、转运司
C.黄老无为、轻徭薄赋 D.推恩令、政事堂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根据材料“‘汉变秦治’是指汉代吸取秦暴政而亡的教训所制定的大政方针。”和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C项正确;汉初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度,排除A项;转运司是宋朝设立的,排除B项;政事堂是唐朝时设立的,排除D项。故选C项。
2.刘邦攻克咸阳后,诸将皆争夺金帛财物,而“(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刘邦)所以具知天下隘(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萧何此举( )
A.提供了赋役征发依据 B.完善了国家的治理体系
C.开启了郡国并行制度 D.旨在继承秦朝文书律令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萧何收集的秦朝律令图书中,包含了关于赋税和劳役的详细规定以及人口、土地等数据,这些数据为刘邦未来征发赋税和劳役提供了重要依据,A项正确;虽然萧何的行为对刘邦的统治有所帮助,但仅仅通过收集图书资料并不能直接说明国家的治理体系得到了完善。治理体系的完善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长时间的实践,排除B项;郡国并行制与收集的秦朝律令图书无关,因为秦朝并没有实行分封的制度,排除C项;汉朝并不是直接继承秦朝文书律令,而是对其有所调整,排除D项。故选A项。
考点2:西汉的强盛
(一)政治大一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历史概念: “大一统”
本义是指“尊崇一个以时间开端为标志的统绪”。引申义:“大一统”观念与中央集权国家治理密切相关,亦即强调“一体化”“统合化”是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理想与目标。“大一统”思想是中央集权国家治理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反之,中央集权国家治理是以建立、巩固和发展“一统”格局为旨归。特点:疆域大一统;政治大一统;思想大一统;民族大一统;经济大一统。
1.中央:加强专制主义
(1)内外朝制度:加强皇权
①含义:中朝(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外朝又称外廷,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九卿组成的官僚机构。
②影响:它加强了皇权对国家各方面的控制;随着中朝势力的膨胀,导致以后宦官、外戚专权的出现。
(2)选官:察举制
①方式:自下而上推选(以官举士)
②标准:“孝廉”(品行)
③作用:
积极:拓宽人才选拔的范围,扩大统治基础,任免权由中央掌握,加强中央集权;
消极:容易任人唯亲;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知识拓展: 汉代的中(内)外朝制度
1.背景:
西汉初年,丞相权力极大,丞相权力的强大影响了皇帝的集权。
2.目的:
为了限制丞相的权力,加强皇权,汉武帝时期实行。
3.内容:
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
外朝又称外廷,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九卿组成的官僚机构。
4.演变:
汉元帝时,宦官专断国政;哀平之世,外戚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莽代汉的结局。
东汉时中外朝仍然存在,而且还有所变化。光武帝、明帝时吸取西汉覆亡的教训,对功臣、外戚防范甚严。外朝的三公成为备员,中朝尚书的地位便更加重要。章帝以后,外戚、宦官逐渐取代尚书而成为中朝的支柱,最终导致东汉衰落。
5.评价:
(1)中朝预政是朝廷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它加强了皇权对国家各方面的控制。
(2)中朝或内朝的人员是顾问性质的人员,但因与皇帝关系密切,所以升迁较快。它以法外的方式削夺相权、加强皇权。
(3)随着中朝势力的膨胀,和皇帝最为亲密的宦官、外戚成为中朝的主宰,新莽代汉与东汉时的宦官、外戚交替专权就是其表现。
(3)其他: (选择性必修1)
①官员考核:上计制
②法律制度:《九章律》 沿袭秦律,制《九章律》,开启律令儒家化的进程,以经注律。
2.地方:加强中央集权
(1)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
影响:①王国变侯国,侯国受郡管辖;
②王国权力收归中央,基本结束了汉初以来的诸侯王割据局面,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2)监察:设置刺史制度
把全国分成了13个州部,每州设立刺史一名,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以“六条问事”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
特点:位卑权重,以“小”治大;
作用:促进地方监察,加强中央集权。
(3)社会治理:任用酷吏,打击豪强、游侠等
知识拓展: 汉代的刺史制度
(1)形成:
①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十三州,州设刺史。
②刺史:官级低于郡守,但代表中央,巡行郡国,监察地方的诸侯王和郡守县令,形成一套监察制度。
(2)演变:
①东汉时期,刺史逐步增添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到东汉末年, 刺史改称为州牧,州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区,郡县两级制转变成为州郡县三级制。
②东汉末年已发展成为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3)特点:
①位卑权重,以卑驭尊;
②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
(4)影响:
积极:
①强化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②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局限:
①服务于专制皇权,实际效能有限,“人治而非“法治”;
②具有明显的缺陷,后权力日重,威胁中央。
(二)经济大一统(加强中央对经济的垄断)
1.改革币制:
①汉武帝下令将铸币权收归中央,规定只许用五铢钱,严禁民间私铸。
②影响:削弱地方实力,加强中央集权。
2.盐铁官营:
(1)开始:春秋战国时期
(2)加强:汉武帝时期
此后朝代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盐铁专卖。
(3)作用:
①抑制富商大贾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收入;
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品流通及商业发展。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3.均输平准:
①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
②影响: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历史解释:
1.均输:政府统一征收、运输、买卖。设均输官,把应由各地输京的物品转运至各地贩卖。
2.平准:贵时抛售,贱时收买,以稳定市场价格。在长安和主要城市设立掌管物价的官吏,利用均输官所储物资,根据市场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
4.抑制工商:
①向工商业主征收财产税(又称“算缗告缗”)
②抑制工商业者(重农抑商);
③影响:增加政府收入。
5.其他: 选择性必修1
(1)赋役制度 :
①田赋:汉初,田赋税率大大降低。实行十五税一后改为三十税一。
②人头税: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规定不分男女,7~14岁每人每年缴口赋,15~56岁每人每年出算赋,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汉朝还征收财产税,甚至农民饲养六畜都要缴税。
③徭役:更卒徭役的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正卒役期一般是两年;戍卒役期一般是一年。
(2)户籍制度: 编户齐民
①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②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③掌握人口数,也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三)思想大一统:尊崇儒术
1.目的:
思想的统一有利于维护和巩固政治大一统。
2.措施: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设立五经博士;③设太学
3.影响:
(1)积极:
①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大一统局面的巩固。
②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有助于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形成。
③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
(2)消极:
结束了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实质上是文化专制。
知识拓展: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改造
1.思想来源:儒家思想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形成。
2.内容:
①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思想;
②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学说;
③实行仁政,德刑并用;
④伦理道德:三纲五常。
3.特点:以儒为主,外儒内法。
问题探究: 与孔子、孟子的儒学相比,汉代新儒学“新”在哪里?
提示:
(1)统治术的变化:
从“以礼理民”到“礼法并用”;
(2)人民性逐渐淡化:
从“民贵君轻”到“三纲五常”;
(3)浓厚的神秘色彩:
从“不语怪力乱神”到“天人感应”;
(4)地位发生变化:
从先秦民间学说上升为汉代官方哲学。
(四)疆域大一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1.北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
汉初,朝廷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
2.张骞出使西域:
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出现了是著名的“丝绸之路”;派使臣出使大秦。
3.行政管理:
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4.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的治理。
5.其他:汉朝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
东北,西汉设护乌桓校尉;
边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4.意义:
①加强了边疆管理,促进了民族交融和边疆地区开发,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②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加强了中外的交流,扩大了汉朝的影响。
问题思考: 丝绸之路主要路线和影响 (结合选择性必修2)
提示:
(1)主要路线
(2)影响:
(1)对汉朝:
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2)深远意义:
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
(3)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沟通东西文明的必有之路。
能力培养: 归纳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及作用
高考真题训练:
(2022·浙江卷1月)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
A.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D.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及所学知识可得,刺史是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员,位卑权重,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宰相的不足,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刺史是监察官员,并非行政官员,故“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刺史代表的是皇帝,充当的是皇帝的耳目而非代表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
【变式训练】
1.汉代每年正月举行盛大朝会,朝贺献礼后皇帝置酒宴饮,“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欢哗失礼者”。此举旨( )
A.加强对官吏控制 B.丰富君臣政治生活
C.强化君主的权威 D.巩固上下尊卑关系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朝贺献礼后皇帝置酒宴饮,“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欢哗失礼者”可知君主处置不遵守礼仪规范的,以此来强化君主的权威,故C项正确;加强对官吏的控制属于表象,目的依旧是增强君主的权威,排除A项;御史执法与丰富君臣生活无关,排除B项;强化上下尊卑关系是为了强化君主权威,排除D项。故选C项。
2.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让刺史以“秩六百石”而监察两千石的郡太守、诸侯国相。同时,又明确规定“以六条(皇帝诏令中规定的六条监察内容)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察)”。汉武帝这一系列举措有助于( )
A.提高朝廷行政效率 B.削弱郡国行政权力
C.扩大封建统治基础 D.稳固大一统的局面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106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一方面利用刺史强化对郡太守和诸侯国相的监督,同时严格限定刺史的监察权限,防止刺史滥用职权,以此稳固大一统的局面,D项正确。汉武帝推行刺史制度的目的是监察地方,而不是提高朝廷行政效率,排除A项;刺史只是负责监察,并未侵夺郡国的行政权力,排除B项;材料中汉武帝的举措与扩大统治基础无必然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
考点3:东汉的兴衰
(一)西汉灭亡
(1)原因:
西汉后期,外戚干政,政治日趋黑暗;
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
奴婢买卖,农民流亡导致社会动荡。
(2)灭亡: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二)王莽政权
(1)王莽改制:
试图挽救社会危机的改革不切实际,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历史解释: 王莽改制
又称王莽新政,是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采取的“托古改制”。
内容:
包括土地改革(“王田”、“私属”制)、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
失败原因:
改制遭到了大地主、贵族、商人的利益强烈反对;
贪官污吏利用改制加重人民的负担;
措施不切实际,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导致了农民起义。
评价:
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特殊产物,是西汉末年以来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矛盾的反映。
但这些措施,进一步激化了西汉后期以来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使他成为社会各个集团、各个阶层反抗的主要对象,成为众矢之的。
(2)农民大起义:
王莽统治末年,出现严重的旱灾和蝗灾,绿林、赤眉等农民大起义爆发。
(3)灭亡:
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政权被推翻。
(三)东汉的兴衰(25—220年)
1.建立:
25年,西汉宗室刘秀(汉光武帝)重建汉朝,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2.“光武中兴”:
指的光复汉政权;社会经济恢复发展;汉王朝再次出现盛世景象。
3.东汉的衰亡:
(1)背景:
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黑暗。
②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抨击时政,称为“清议”。触犯了宦官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
③豪强地主势力在东汉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④匈奴问题:东汉后期,国力衰败,匈奴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外部力量。
历史解释: “清议”与“党锢之祸”
东汉后期,官僚士大夫中出现了一种品评人物的风气,称为“清议”。汉桓帝以后,东汉朝政长期被宦官把持,一些正直的官员、士大夫、太学生上书揭露宦官的罪行,反被宦官诬告为“党人”逮捕入狱,并扩大禁锢范围,史称“党锢之祸”。党锢之祸伤及汉朝根本,为黄巾起义和汉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伏笔。
(2)过程:
①184年,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发动起义(黄巾起义——宗教形式),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
(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②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军阀割据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问题思考: 两汉的灭亡给后世留下怎样的历史启示?
(1)重视民生,消除贫富分化;
(2)整顿吏治,严厉打击贪污腐败;
(3)提倡节俭,反对浪费;
(4)选贤任能,完善用人体制等。
考点4:两汉的文化
主要成就:
历史解释: 纪传体
是亚洲史书的一种形式,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体裁。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它史书以纪传体编纂而成。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载记和史论等的综合。
问题探究:结合所学,概括两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1)巩固统一:汉武帝巩固边疆;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建立西域都护府;东汉对西域与乌桓等地的经营等举措,对疆域拓展、巩固统一、开发边疆、推动民族交融,有重要意义;
(2)制度创设:完善中央集权体制,完善官僚选拔、管理和监察体制,为后世政治体制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经济发展: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管理,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促进了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4)价值观念:推广儒学的价值观念及“大一统”的政治理论,冲破学派、地域、民族的藩篱,增强了国家统一意识与凝聚力;
(5)民族交融:境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出现相互交融、共同创造新文化的局面;
(6)统一心理:秦汉之后,统一多民族国家成为历史发展的主导模式,也成为一种人心所向的必然归宿。即使是在分裂状态下,“华夏必将走向统一”也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意识。
归纳综合:
1.汉朝官僚政治的特点
(1)布衣将相:
是指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人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多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
(2)重视母族亲属关系:
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暴政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
(3)儒士受到重用:
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是,并不排斥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
(4)地方势力强大:
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2.汉代经济政策
(1)休养生息政策:
为了恢复发展社会经济,适当限制大地主兼并土地现象,使重农政策落到实处,对辛勤耕作的农民减免赋税,实行以农为先、与民休息的政策,促进了汉初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大一统”局面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2)重农抑商政策:
继续推行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重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从政治上将商人打入贱民行列,经济上重征商人“租税以困辱之”,阻碍了商业的繁荣。
(3)盐铁官营政策:
盐铁官营是汉武帝实行的财政政策。盐铁官营虽然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但也不免带有封建官营事业共有的弊病。
高考真题演练:
(2023·山东卷)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这种“风尚”反映了( )
A.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 B.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
C.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 D.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根据材料“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可知,东汉后期,天子至士乘坐牛车之所以成为一种风尚,是因为牛车稳而宽敞,是沉迷于享受的表现,由此体现了当时政治的衰颓,A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在东汉后期是否是戒奢尚俭,排除B项;天子至士喜乘牛车是为了享受,而不是重视农耕和农业,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乘坐车辆的变化,没有体现豪强势重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变式训练】
1.东汉后期,成千上万的学生聚集于太学,儒生遍布于社会。“执法不挠、诛举邪臣”的李膺成为士人交往的核心。士人和正直官员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称为“清议”。当李膺被诬为“党人”而被罢免归乡时,“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上述材料反映的政治斗争出现的原因是( )
A.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B.宦官专权导致政治黑暗
C.绿林起义动摇汉朝统治 D.中正官评定士人的品状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后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东汉后期,宦官专权,政治黑暗,李膺等士人通过“清议”针砭时弊,导致“党锢之祸”,因此原因为宦官专权导致政治黑暗,B项正确;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排除A项;绿林起义属于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排除C项;中正官评定士人的品状属于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排除D项。故选B项。
2.东汉中期以后,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三大集团是官僚士大夫、外戚和宦官。细察当时的政局,不仅发生了宦官打击官僚士大夫的“党锢之祸”,也发生了皇权打击外戚、宦官的“外戚之祸”和“宦官之祸”。由此可知当时( )
A.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皇权尚能控制政局 D.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后期,发生了宦官打击官僚士大夫的“党锢之祸”,同时,也发生了皇权打击外戚、宦官的“外戚之祸”和“宦官之祸”,这就表明当时皇权还能控制国家政局,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皇权与外戚、宦官之间的关系,没有涉及豪强地主势力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皇权对外戚、宦官的打压,没有涉及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排除B项;国家政权名存实亡发生在东汉末年,是在军阀割据和农民起义打击下出现的,排除D项。故选C项。
思维导图: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讲 讲义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5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讲义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
是国家大分裂、民族大交融、江南经济大发展时期。
主要表现:
1.政治上: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分裂中孕育着统一;门阀政治极大的削弱的皇权;民族融合加速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2.经济上:北方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庄园经济恶性膨胀,隐匿大量农户,封建国家与地主、寺院争夺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非常剧烈;
3.民族关系上: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出现了民族交融局面,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多民族交融成为魏晋时期的重要历史特征;
4.思想文化上:佛、道兴起,冲击儒学,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
课标要求:
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的区域开发、民族交融;
2.把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时空线索,明确本课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3.了解江南开发的原因和表现,理解江南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关系。
4.梳理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基本史实,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征。
近三年的全国和地方高考题:
命题趋势:
1.考查的重点是民族交融。如:民族交往促进民族交融、经济交流促进民族交融、南北交往中的文化认同、建筑艺术中的民族交融等,涉及各个方面。
2.整体上侧重制度创新、民族交融和改革,兼顾史学素养。
高考备考:
1.注意时序与阶段特征,把握分裂时期蕴含着历史进步因素,即统一趋势;
2.关注江南开发的重要作用;
3.注重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
时空定位及主要内容提示:
主要内容:
考点1:三国与西晋
考点2:东晋与南朝
考点3:十六国与北朝
教学过程:
考点1:三国与西晋
(一)三国鼎立(220—280年)
1.背景:
(1)秦汉时期:国家统一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官僚政治 华夏认同;
(2)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2.形成:
(1)官渡之战基本上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2)208年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魏国:220 年曹丕代汉称帝,定洛阳,国号魏。
(4)吴国:孙权定都建业,国号吴。
问题探究: 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局面
(1)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是天下大乱后的局部统一;
(2)三国时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过渡阶段;
(3)为了战胜对方,并存的三个政权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这为以后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
(二)西晋的短暂统一
1.短暂统一:
(1)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
(2)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3)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2.西晋的统治(265-316)
(1)五族内迁:
是指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主要有匈奴、羯(jié)、氐(dī)、羌(qiānɡ)和鲜卑五族。
问题思考:五族内迁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①统治阶级为补充兵源及劳动力,强迫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内迁中原;
②少数民族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
(2)影响:
①促进江南开发,为隋唐经济繁荣、后世经济重心南移奠基;
②有利于少数民族逐渐封建化;
③促进民族融合;
④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民族矛盾。
(2)八王之乱: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惠帝即位。贾皇后欲独揽大权与辅政大臣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皇后杀杨骏,内部发生政乱,先后有8个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其中,历时16年之久,史称“八王之乱”。
3.西晋的灭亡:
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永嘉之乱)。
历史解释: 永嘉之乱
西晋后期匈奴刘汉军攻破晋都、俘虏晋帝、最终使西晋灭亡的历史事件。永嘉之乱后,晋朝统治集团南迁,史称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
“衣冠”,代表文明的意思,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迁,晋朝首都迁至江东建康,自此史称东晋。
问题思考: 学者认为“西晋是低质量的统一”,结合教材和材料找出论据。
材料一 西晋司马氏是在一批士族官僚的支持下,通过政变而取得政权的。因此建国后自然是保护士族地主利益的。经济上,士族不仅享有依品占田和荫客,而且有的门阀多占土地劳动力也被默许。故西晋一朝奢侈成风。何曾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其子何劭日食二万钱,大族王恺、石崇互比奢侈,王恺用干米糖洗锅,石崇用白蜡当柴。
——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各族内迁以后,与汉人杂处,晋统治者强迫各族人民纳租税,服劳役,还掠卖少数民族人为奴婢。因而各少数民族对西晋统治者“怨恨之气,毒于骨髓”。少数民族首领趁机起兵反抗。
材料三 晋惠帝司马衷毫无执政能力,百姓无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百姓无粟米充饥,他说何不食肉糜。
提示:
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秩序大乱。表现:
①宗室争夺中央权力:如“八王之乱”长达16年,社会遭到严重破坏;
②少数民族内迁:即“五胡乱华”,草原文明严重冲击农耕文明;
③北方人民流亡南迁,流民起义,影响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问题探究: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影响。
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西晋时,在全国设21个州,有20个州遍布着流动人口的足迹。见于记载的两晋流动人口约150万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占人口输出区总数的1/2左右。其中,由秦、雍地区流出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1/3;从并州迁到冀、豫等州的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2/3。……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据曹文柱、赵世瑜、李少兵等著《乾坤众生》整理
提示:
(1)开创了民族文化交融的良好时代氛围,营造了隋唐时期开明的民族观和兼收并蓄的文化观;
(2)人口的大量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开发和发展,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为隋唐经济繁荣奠定基础;
(3)民族文化交融催生了制度创新,如均田制等,为隋唐的繁荣奠定了制度基础。
高考真题训练:
1.(2024年新课标卷)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禅让”反复出现( )
A.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 B.放弃了血缘世袭传统
C.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 D.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两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并结合所学可知,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的方式实现,禅让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一大批官僚集团的心理需求,他们也希望皇帝把这个位置让给那些权臣们,这样不仅仅能使政治局面和平过渡,同时根本上也维护了官僚集团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C项正确;“保障了”的说法太过绝对,不能依赖禅让方式就实现政治的和平稳定,排除A项;“放弃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封建社会政权的延续仍是家天下,排除B项;皇帝下诏主动退位,本质上是被迫的行为,权臣实质上仍是夺取了皇帝的权力,这不符合儒家思想中的“忠”,排除D项。故选C项。
变式训练:
1.关于政权更迭,西晋刘颂认为是“天地之位始定,四海洗心整纲之会”。他还指出,魏晋更迭用“禅让”,未能“洗心整纲”,晋廷所依靠的仍是“先代功臣之胤,非其子孙,则其曾玄。”据此可知,刘颂意在强调魏晋“禅让”( )
A.助长了士族政治发展 B.遏制了官僚集团腐败
C.实现了政权和平转移 D.延续了前代治国经验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晋(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刘颂认为魏晋易代用“禅让”,未经战火充分洗礼,未能彻底扫除前朝政府而另起炉灶,西晋统治集团成员依然是曹魏那批高官显贵及其子弟,因此助长了士族政治发展,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西晋贵族生活奢侈,官僚集团腐败并未遏制,排除B项;材料强调“禅让”的消极作用,实现了政权和平转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魏晋“禅让”保留了大量高官显贵,不属于治国经验,排除D项。故选A项。
考点2:东晋与南朝
(一)东晋的统治:(317-420年)
(1)建立:
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特点:士族专权,门阀政治。
(3)灭亡: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篡夺皇位,代晋称帝,改国号宋。
(二)南朝:(420—589年)
(1)从刘裕称帝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王朝,合称南朝。
(2)特点:政权更迭频繁、均定都建康.
知识拓展:魏晋时期的门阀政治(结合选择性必修1)
(1)含义:
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2)兴起原因
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②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的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 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③经济原因:土地兼并严重,经营庄园,渐成割据。
(3)发展历程:
萌芽于东汉,鼎盛于东晋,衰落于隋唐。
(4)表现(特点):
①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职位
②经济上: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③社会生活上:士族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④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5)评价:
①积极:
门阀政治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
②消极:
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造成大量的冗员
高考真题训练:
2.(2024年浙江卷1月)东晋政权以“王与马共天下”为开端,下启庾、桓、谢氏迭相执政局面,这种“共天下”的局面是秦汉以来专制皇权结构的一大变化。这说明当时的政治特征是
A.相权崛起 B.民族交融
C.政权更替 D.士族专权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东晋初期(中国)。据材料“这种共天下的局面是秦汉以来专制皇权结构的一大变化’”可知,琅琊王氏与东晋皇室司马家族共同掌权,说明士族专权威胁君主专制,D项正确;据材料“王与马,共天下”可知,士族与皇帝共同掌权,未涉及相权变化,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民族交融,排除B项;据材料“下启庾、桓、谢氏迭相执政局面”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士族专权的更迭,而非政权更替,排除C项。故选D项。
变式训练:
2.东晋存国100多年,大都由王、谢等几家南渡世家大族轮流掌政,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史家谓之“门阀政治”或“士族专权”。这一特色政治局面的出现主要因为( )
A.君权和相权的根本冲突消失
B.中央集权的松弛
C.皇权对当时形势的控制力弱
D.游牧民族的威胁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东晋时期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现象,结合所学可知,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再加上九品中正制为士族提供政治保障,使得士族垄断政权。由此可知,这一特色政治局面士族实力强大,皇权的微弱,C项正确;材料信息与君权和相权的冲突、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无关,排除AD项;材料涉及的是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项。故选C项。
(三)南方经济开发:
材料一 至于元嘉.......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jiong), 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en),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鄂(hu)、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节选自沈约《宋书》
材料二(东晋)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宴如(即安定)也。
——《宋书·沈昙庆传·史臣曰》(1)原因:
原因:
①自然条件: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②社会环境:南方相对安定,北方长期战乱;
③统治政策:统治者轻徭薄赋,注重经济发展。
④劳动力、技术:北民南迁带来丰富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工具(根本)。
(2)表现:
①农业: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②手工业:缫丝、织布、制瓷、冶铸等都有显著发展;
③商业:以长江沿岸最为活跃,番禺(今广东广州)则是主要的外贸港口。
(3)影响:
①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极大的提高了南方的社会生产力,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②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 , 为文化的繁荣准备了条件。
③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
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选择性必修3)
1.原因:
(1)中原王朝实力衰落,无法保持秦汉时传统政策;
(2)北方割据势力大量招引周边民族补充劳力和兵源;
(3)气候变冷及西域地区的生存环境破坏日益严重.
(4)中原地区的人口南迁,大片肥沃的土地荒无。
2.表现:
(1)东汉以来,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西晋时,内迁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鲜卑等——学习汉族典章制度、频繁接触、通婚杂居。5世纪,北魏统一北方,推行汉法。
(2)汉人南迁:
南方,三国吴、蜀及东晋、南朝经济开发,经济重心的南移,进一步加强南迁中原人民与东南、西南地区人民的交融(民族交融)。
3.中国古代人口迁移分类(方向):
①从北方到南方:
主体是黄河流域的汉人。东汉末、三国两晋南北朝、辽宋夏金等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稳定,黄河流域的农民南迁。
②从边疆到内地:
主体是少数民族,如西晋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陆续内迁。
③从内地到边疆:
大多由政府组织内地军民迁徙,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如秦始皇迁徙内地“几万家于河套”以发展生产,加强边防。
④从国内到国外:
如唐朝时,我国已有很多人到南洋,即东南亚各地生活。
历史解释:
1.屯田制:(曹魏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度)
(1)含义:源于西汉,主要实行于曹魏,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定数额的田租。
(2)背景:东汉末年战乱不断,生产力遭到破坏,土地荒芜。
内容:军屯指士兵屯田,一边戍守,一边屯田;民屯指在国有土地和无主土地上,由国家直接派官员管理而不受郡县官员的管理,按照军事组织的方式,强征佃农开垦耕种,收成按照四六或者对半分给国家。
(3)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后期引起了屯田的军民的反抗与逃亡。
(4)特点:寓兵于农,兵农合一;性质:封建土地国有制
2.占田制:(两晋时期 土地私有制度)
(1)含义:农民、士族等向官府登记自有田亩,占田数是国家允许占有的土地限额。
(2)目的:既保证政府收入,又保护士族特权
(3)内容:农民按限额占有土地,征收田租;士族地主有占田、荫客、荫亲属等特权。
(4)影响:确认士族已占到大量土地和户口的既成事实,巩固了士族特权和地位。
3.寺院经济:
(1)含义:
以寺院为中心的独特的封建地主经济形式。
(2)形成原因:
①佛教广泛传播;
②统治者的支持。
(3)影响:
①寺院经济过渡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
②与政府争夺劳动力,影响政府财政收入;
③加重农民的负担;
④寺院经济的发展,为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问题思考: 寺院经济与传统小农经济有哪些不同?
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特殊的农业经营方式----佛教庄园经济发展起来。社会上把这些在佛教庄园里耕种的农户称为“佛图户”。 “佛图户”必须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还要为佛寺劳作服役,从事各种杂务。“佛图户”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佛教庄园里务农,不准随意离开,实际上已沦为佛教庄园的依附农民。佛教庄园生产的各种农副产品主要供庄园内部享用,很少与外界进行商品交换。依照惯例,官府对庄园的僧侣(尼)、“佛图户”免征徭役、兵役和赋税。
——选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提示:
①寺院经济下土地全部为寺庙封建主占有,农民没有土地;小农经济下自耕农拥有少量土地。
②寺院经济下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性,缺乏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下农民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性,生产积极性较高。
③寺院经济下农民受寺庙封建主的控制,向寺庙交租服役;小农经济下农民受国家控制,向国家(或地主)交租服役。
其他重要制度:(选择性必修1):
知识拓展: 九品中正制(结合选择性必修1)
(1)背景:
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2)推行:
220年,魏王曹丕正式推行。
(3)内容:
①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
②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平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
③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4)评价:
①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后来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高考真题训练:
3.(2024年安徽卷)《晋书·陶侃传》记载,陶侃为武昌太守时“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梁书·张稷传》亦载:“郁州(今属连云港市)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此类记载所反映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 )
A.海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
B.市镇兴起维护了时局稳定
C.互市交易促进民族交往
D.榷场的设立带动民间交流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郁州(今属连云港市)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互市交易,这有利于民族之间交往交流,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国内贸易,不涉及海外贸易,排除A项; 市镇兴起主要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榷场的设立是在宋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变式训练:
3.东吴、东晋和南朝相继建都于南京(东吴时称建业,东晋、南朝称建康)。东吴开凿破岗渎,挖娄湖,凿横塘,辟航道,建立起以建业为中心的南方漕运体系。东晋、南朝时,建康继续保持了漕运中心的地位。这些做法( )
A.催生了新的生产关系
B.保证了朝廷的财政收入
C.推动了南北方的交流
D.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吴开凿破岗渎,挖娄湖,凿横塘,辟航道”“建立起以建业为中心的南方漕运体系”“东晋、南朝时,建康继续保持了漕运中心的地位”等做法都是发展了江南的漕运,从而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D项正确;材料没有相关新生产关系、南北方交流的信息,排除A、C两项;B项表述中,“保证了”之说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故选D项。
4.魏晋南北朝时,寺院一方面有免税免役特权,另一方面又得到上至皇室下至庶民的赏赐或捐施,包括金银财货、绵绢丝絮、土地山川林泽等。出现“凡厥良沃,悉为僧有”“公私田宅,多为僧有”的状况,形成强大的寺院庄园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土地兼并盛行
B.儒家信仰体系已趋于崩塌
C.中央集权弱化
D.国家控制的经济资源受限
【答案】D
【详解】晋南北朝时,寺院凭借特权形成强大的寺院庄园经济,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土地兼并,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考点3:十六国与北朝
(一)十六国
1.含义:
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加上西南的成汉,历史上称为“十六国”。
各国彼此攻战,北方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众多少数民族进入中原,激烈的民族冲突下需要以建立政权为生存前提,从而加剧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动荡。
2.从前秦统一北方到淝水之战
(1)4世纪下半叶,前秦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前锋被击败于淝水。强大的前秦政权一败之后迅速崩溃。
淝水之战消除了前秦对江南地区的战争威胁,(2)使江南的社会环境更加安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奠定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北朝
1.发展历程:
(1)北魏统一北方:
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
(2)北魏分裂:
6世纪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东魏和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合称北朝。
(3)结束:
577年北周灭北齐,581年杨坚取代北周静帝,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2.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①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②冯太后培养孝文帝学习汉、儒家文化。
③宗主督护制使得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税,阶级矛盾尖锐。
④民族歧视和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各地人民起义不断。
(2)内容:
历史解释:均田制 (土地国有制度)
是在不触动原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国家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农民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的一种土地制度。均田制并没有取消土地私有制,更没有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后随着国家掌握荒地数量减少和土地兼并加剧而解体。
(4)评价:
材料一 (北魏)南迁,革夷从夏(注:即孝文帝改革)。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
材料二 北朝的强盛来自……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
归纳为:
积极:
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③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局限性:
①全面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了一个民族的独立性和主体性;
②摒弃了本民族勇武质朴的尚武精神,削弱北魏的军事实力。
③移植门阀士族制度,严重腐化了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贵族,销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社会矛盾。导致了北魏分裂、灭亡。
合作探究: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方式和特点。
1.民族交融含义:
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趋向一致。民族交融则包含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意思。
2.交融的方式:
(1)民族迁徙:自东汉以来少数民族不断内迁;西晋时有匈奴、羯、氐、羌和鲜卑五族;北方人民避战乱南迁。
(2)友好往来:魏晋以来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各族人民频繁交往,民族交融进程进一步加快;十六国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后、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3)联合斗争: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4)少数民族统治者推动: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西魏北周统治者积极推动民族交融、有效强化内部凝聚力。
3.交融特点:
①以汉化为总体趋势;
②民族交融的内容具有双向性;
③方式具有多样性。
高考真题训练:
4.(2024年甘肃卷)北魏孝文帝留心刑法,多次下诏改定刑律,其中太和元年诏令提到“参详旧典,务从宽仁”“民由化穆,非严刑所制”“齐之以法,示之以礼”。从上述诏令可知,孝文帝修定律法( )
A.深受儒家影响
B.借鉴南朝经验
C.沿袭鲜卑传统
D.意在托古改制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据材料可知,诏令中提到“参详旧典,务从宽仁”“民由化穆,非严刑所制”“齐之以法,示之以礼”,“务从宽仁”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民由化穆,非严刑所制”强调了道德教化而非单纯依靠严刑峻法;“齐之以法,示之以礼”则体现了礼法结合的观念,这些理念体现了儒家的仁政、德治和礼法并用的思想,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借鉴南朝经验,排除B项;这些理念与鲜卑传统的严刑峻法有所不同,并非沿袭鲜卑传统,排除C项;孝文帝修定律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非仅仅为了托古改制,排除D项。故选A项。
变式训练:
5.有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鲜卑与汉族的界限,改变了鲜卑与其他民族的界限。这样,大家只要处在北魏政权下,就无所谓夷夏之分,如此一来就消除了统治者的自卑心理,政权也变得堂而皇之了。……从历史发展来看,虽然后来又经历了东魏—北齐鲜卑化的老路,但随着西魏—北周对东魏—北齐的统一,“华夏混一”观逐渐形成,各族人民已无区分谁为夷狄、谁为华夏的必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北魏政权的制度改革很不彻底
B.魏孝文帝改革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C.北朝因民族交融呈现文化多元
D.魏孝文帝改革不利于鲜卑文化的独立发展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各民族交融,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北魏政权制度改革情况, 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北朝文化多元,排除C项;材料强调魏孝文帝改革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未体现不利于鲜卑文化的独立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思维导图:
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5讲 教义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纲要》(上)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讲义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
2.认识民族融合、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近几年的全国和地方高考题:
命题分析:
考查方式:以文字、表格为载体,主要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考查趋势:经济重心南移、土地制度、自耕农经济、制度革新、民族融合、教材的断层知识、史学理论。
备考建议:
1.民族关系的处理措施与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复习的重点。
2.重点关注:民族关系;隋唐盛世;经济重心南移;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
时空定位:
教学线索:
知识点1:隋朝的统治
知识点2: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知识点3: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教学过程:
知识点1:隋朝(581—618)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581 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
(2)统一:589 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3)意义:隋朝的统一,结束了南北近400年的分裂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隋朝的建设
(1)兴建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也包括备水旱赈济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
(2)兴建洛阳:隋炀帝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
(3)开通大运河: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知识拓展:开皇之治
隋文帝励精图治,进行一系列改革国力日强开创“开皇之治”。
政治上:改革吏治,确立三省六部制;创立科举,选拔人才;
经济上:轻徭薄赋,重新推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大索貌阅),抑制豪强;军事上:改革府兵,兵农合一等;
法律上:修订法律,创立《开皇律》。
3.民族关系: 选必1.P61
(1)战争: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
(2)行册封:加强了对岭南地区各族治理,如册封百越首领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3)联系:加强与流求的接触,曾三次派人抵达流求。
(4)设机构: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但往往以边疆民族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
4.隋朝的灭亡
(1)灭亡原因:
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士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驾东征辽泽,皆举百余万众,吊运者倍之。……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摘自【唐】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
①炀帝暴政: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征高丽;
②统治根基不稳:生产遭严重破坏,社会矛盾激化,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③改革激化矛盾:隋改革触犯关陇集团利益,内部斗争激烈。
(2)灭亡:
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问题探究: 关于隋朝的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①隋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可集中力量兴建大型工程;
②为加强对南方的有效控制,巩固统治;
③适应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保障中央政府的物资供应。
2.评价:
万艘龙舸绿丛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 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利:①政治:贯通南北,加强了对江南地区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统一。
②经济: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
③文化:促进了中原与南、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
弊:①过度役使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
②促使阶级矛盾激化,加速了隋朝灭亡。
高考真题练习:
1.(2023·山东卷)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
A.减少制度变革阻力 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C.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 D.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隋朝(中国)。根据材料“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可知,与西汉京畿区相比较,隋朝的京畿区向以洛阳为中心的东部延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期,人口大量增加,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亟需通过南粮北运等形式来缓解关中地区的经济压力,D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隋京畿区的东移,与制度变革无关,排除A项;京畿区的东移,与拓宽财政收入来源无关,排除B项;隋朝京畿区的变动目的是缓解经济压力,而民族融合是东移带来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变式训练:
1.唐高祖、唐太宗先后诏修史书,于贞观十年修成《梁书》《北齐书》等。《梁书》认为南齐败亡是末代统治者“掊克聚敛,侵愁细民”所致;《北齐书》认为“齐氏之败亡,盖亦由人,匪唯天道也”;《隋书》认为隋亡是因为隋炀帝“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由此可知,唐朝统治者( )
A.宣扬君权神授 B.重视民生
C.鼓励秉笔直书 D.虚美隐恶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梁书》认为南齐败亡是末代统治者‘掊克聚敛,侵愁细民’所致”与“齐氏之败亡,盖亦由人,匪唯天道也”这些描述认为梁、北齐、隋朝灭亡的原因是其施行暴政,搜刮百姓而导致,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初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重视民生,B项正确;君权神授说明君主的权利来源于“天”或者“神”,但是材料主要表现唐朝统治者对待历史的态度,排除A项;秉笔直书指史官书写历史只根据史实的真相来写,排除C项;虚美隐恶是指故意掩饰或夸大君主和王朝的优点,隐藏或淡化其缺点和错误,这并不符合上述史书对前朝灭亡原因的真实描述,排除D项。故选B项。
知识点2: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1.唐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618 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2)统一:唐军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唐朝统一全国。
2.唐朝前期的统治
(1)贞观之治
时间: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
原因:①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②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2)武则天的统治: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当权期间,唐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3)开元盛世
措施: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结果: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
问题探究:如何看待封建盛世?
(1)共同原因:
①开明君主的知人善用;②统治集团的居安思危;③法律制度的坚实保障;④基本国策的稳固延续;⑤各族百姓的共同创造。
(2)评价:
积极的:封建盛世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都注重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注重民生,积极发展生产是古代盛世出现的重要原因,值得我们借鉴。
不足:无论社会如何繁盛,要看到古代盛世仍然是在封建地主统治下的社会繁荣,地主阶级本身无法突破自己的局限——土地私有、小农经济,所以唐代的盛世是无法过长时间的延续的,它依然是维护封建统治的行为,不能从根本上使国家富强,长治久安。
高考真题练习:
2.(2023·北京卷)“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是对唐代两个重要时期的赞誉。一般认为,“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开元盛世”更强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以下诗文能够直接反映“贞观之治”特点的是( )
①“君臣相得”“乐闻直谏” ②“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
③“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 ④“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君臣关系融洽,虚心纳谏,①符合题意;“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是开元盛世的场景,②不符合题意;“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意思是五尺高的学童以不说诗词文赋的为耻,是唐朝中期杜佑对当时社会场景的描述,③不符合题意;“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是《贞观政要》中对唐太宗统治时期的描述,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B项和D项。故选C项。
变式练习:
2.据史书记载,贞观四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粮,取给于道路焉。”该记载表明当时的唐朝( )
A.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 B.推行轻徭薄赋措施
C.出现了封建治世局面 D.实行开明民族政策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唐朝贞观四年。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唐朝贞观四年,国家百姓安定,粮食丰裕,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结合所学可知,唐前期唐太宗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C项正确;A、B项是材料出现的原因之一,不是材料的本质反映,排除A、B项;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没有提到民族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3.经济发展 (融合了选必1、2)
(1)农业:沿袭北魏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度
(2)工具:曲辕犁;筒车
(3)手工业:
纺织业:花鸟纹饰,薄如蝉翼,“缂丝”技术;陶瓷业:南青北白;秘色瓷、唐三彩。瓷器大量输出国外。唐朝丝织技术高,同时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4) 商业:
柜坊(银行雏形)、飞钱(类似汇票)出现;从五铢钱到开元通宝;唐朝中后期草市、夜市已经出现,商业管理有所松动;
海上陶瓷之路,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知识拓展:隋唐时期的对外贸易(结合选必1第11课和选2的第7课)
(1)条件:
国家统一,社会环境稳定,经济繁荣,科技领先,对外开放。
(1)隋唐是丝绸之路的全盛时期
唐初以后的两百年,是丝绸之路通畅、贸易发展、经济交往顺畅的全盛时期。自贞观以来,唐与位于西方的大食、印度等建立了经济文化交流的密切联系。
(2)随着高僧玄奘西行印度取经求法等活动,丝绸之路在唐朝前期进入黄金时期。
(3)向东:陆路,一般从幽州进入辽西走廊途径辽阳渡鸭绿江,抵达平壤;海路,从登州或荣州途径辽东半岛,最后抵达朝鲜半岛。去日本,除借道朝鲜外,还可从扬州出海直通日本。
(2)对外贸易特点: 海路并举,全面繁荣
高考真题练习:
3.(2024·全国甲卷)隋唐时期,常有商贩运着木材到城中指定区域进行售卖,也有人在城外种植桑树,然后砍伐送到城市作为柴薪进行售卖为生。由此可知,该时期( )
A.重农抑商政策废弛 B.城市能源问题突出
C.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D.市镇经济开始兴起
【答案】B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隋唐时期,常有商贩运着木材到城中指定区域进行售卖,也有人在城外种植桑树,然后砍伐送到城市作为柴薪进行售卖为生。”可分析得出隋唐时期,有两种人,分别是“商贩”和“有人”(非商贩)在售卖柴薪,而且达到了砍伐“桑树”(本身是用于养蚕的作物)以此为生的地步,可见该时期市场短缺,出现了能源危机,B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古代史上是历史主流,并未废除,排除A项;商贩和非商贩买卖柴薪,是商品经济的表现,但不能得出“不断发展”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所给时间为隋唐,市镇经济出现在明朝中后期,与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变式练习:
3.有专家认为,唐代政府关于市场管理的制度,除了那些关于规范经营、整饬治安、征敛赋税等一般意义的内容之外“……与其说以唐制为代表的中古城市市场管理制度,其主要目的是‘控制’市场,不如说它受当时城市性质的制约,不得不服从于城市作为行政中心与军事堡垒的本质要求所致”。该观点旨在说明唐代( )
A.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 B.政府加强了城市管理
C.坊市制度逐渐被废除 D.重农抑商政策有松动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中的观点是强调唐代的城市职能更多是在行政和军事方面,因此城市中的经济活动不得不服从于城市的行政和军事需要,也由此说明唐代政府规范对市场的管理实际上也是政府加强城市管理的表现,B项正确;材料中的观点强调的是唐代城市更倾向于行政与军事功能,而不是经济职能增强,排除A项;坊市制度逐渐被废除是在宋代,排除C项;唐朝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松动,排除D项。故选B项。
4.民族关系
(1)原因:
材料一 (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资治通鉴·唐纪十三》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李鸿宾:《论唐朝的民族观念》
①开明的民族政策;
②民族交融的加强;
③唐朝国力的强盛。
(2)概况: (选必1的第11课)
(3)主要方式:
①设立机构:都督府(东突厥);
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西突厥)
②册封首领:回纥(骨力裴罗“怀仁可汗”);靺鞨(大祚荣“渤海郡王”)
③武力征服:东突厥
④政治和亲:吐蕃
⑤会盟通好:吐蕃
(4)影响:
①推动汉文化传播,促进了边疆开发(对边疆)。
②维护了中央政权的稳定,促进民族交融交流,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推动盛世局面的形成(对唐朝)。
③形成了胡汉杂糅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对中华民族)。
基础概念: 民族交融
(1)含义:
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交融。
(2)内容:
民族交融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
(3)特点:以汉族为核心发生。
(4)认识:
①从经济角度讲,民族交融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②从习俗角度讲,民族交融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③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交融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问题探究: 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启示
材料 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其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提示:
(1)特点:
①政策开明包容;
②措施灵活多样;
③以“和”为主;
④因俗而治,因地制宜。
(2)启示:
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政策;
②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宗教信仰;
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基础概念: 羁縻制度
羁縻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在多民族国家里对社会发展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一种民族政策。“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影响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予抚慰,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
唐对西南少数民族采用羁縻政策,乃宋、元、明、清几个王朝土官制度之窠臼,实际上“土官制度”也可称为“羁縻制度”
能力提升:
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
(1)前提条件: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2)经济繁荣:魏晋南北朝时区域经济开发奠基;隋唐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3)政治清明:完成统一;统治者励精图治;改革吏治,完善制度;
(4)文化开明:开创并发展科举制;兴学重教;人心思定;
(5)民族交融:实行民族平等的开明政策,促进民族交融;
(6)军事节制:改革兵制、节制用兵。
2.如何正确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中国封建社会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唐朝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但是,唐太宗这位被后世史家视为政治完人的君主,也有他的过失之处,如杀兄夺位,崇尚迷信,出征高丽,贞观后期,渐恶直言,奢侈现象增多了。但人无完人,唐太宗晚年的骄奢,和他流芳千古的贞观政绩相比,那又渺小多了,因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唐太宗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态度
一是,遵循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是,应该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
三是,将历史人物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
件下去分析。
四是,历史人物能否正确对待自己所犯的错误。
五是,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更好前进。
高考真题练习:
4.(2023·湖北卷)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
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
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
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题干第一则材料中,唐太宗的观点“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体现了唐太宗重视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第二则材料中,朝廷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不同的赋税政策,也体现了朝廷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治理,B项正确;民族交往强调双向交流,题干仅体现了朝廷对边疆地区的态度和政策,同时题干中唐太宗的态度和朝廷的做法,并非为了促进民族交往,而是为了稳定边疆和巩固统治,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没有唐朝经济政策调整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题干中唐太宗的观点没有体现“因俗而治”,也没有涉及“民族政策”,不符合题目设问“集中体现了”,排除D项。故选B项。
【变式训练】
4.唐朝前期,外层防御圈以各都护府为核心,内层防御圈以边境都督府为核心。都护府与边境都督府辖有若干羁縻府州,以镇抚外族,同时兼统邻近数州军队。都护府与镇戍系统仅负责提供敌情与牵制敌人,具体作战由中央派遣军队承担。由此可知,唐朝前期( )
A.注重边疆地区治理 B.形成外重内轻局面
C.藩镇割据潜滋暗长 D.军制改革迫在眉睫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从材料可以看出边疆都护府负责镇抚外族,机构设置严密职责明确,同时也注重对边疆的节制,说明注重边疆地区的治理,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地方虽掌握军权但受中央节制,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作战是中央派遣军队承担,地方只负责提供敌情与牵制敌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唐朝前期边疆治理的弊端,排除D项。故选A项。
知识点3: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755—763)
(1)背景:
①政治腐败:唐玄宗统治后期,沉于享乐,用人不当;怠于政事;
②边疆危机: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
③军事失当:任用胡人担任节度使;兵力外重内轻。
(2)概况:
755年,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历时八年方被平定。
(3)影响: 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政治:唐代中央集权大大削弱,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经济:黄河流域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江南经济未遭破坏,南方经济日益超过北方,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民族关系:边防空虚,周边不宁,吐蕃、南诏等少数民族政权不断进犯。
历史解释: 节度使
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即节制调度的军事长官,初设时为负责管理调度军需的支度使,同时兼管理屯田的营田使,主管军事、防御外敌,唐朝天宝后,又兼所在道监督州县之采访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超过魏晋时期的持节都督,时称“节镇”。到唐朝后期势力大大加强,已经到独揽大权的地步,举例唐玄宗时期边镇十节拥兵四十九万,而中央禁军不过十二万人,典型的外重内轻。
2.黄巢起义
(1)原因:
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土地兼并的严重,人民负担加重。
概况:
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黄巢起义军的将领朱温降唐,被封为节度使。他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黄巢起义。最终被镇压。
(3)影响: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3.唐朝的灭亡:
(1)原因: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宜专权;朋党之争;黄巢起义。
灭亡:
907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唐朝灭亡。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历史解释: 朋党之争
也称牛李党争”,指的是从唐宪宗末,经穆宗、敬宗、文宗到武宗初,约四十余年期间,以牛僧孺等为领袖的牛党(庶族官僚)与李德裕等为领袖的李党(士族官僚)之间的争斗。实质是两党在政治上也有深刻的分歧(一是通过什么途径来选拔官僚;
二是如何对待藩镇)。牛李党争使本来腐朽衰落的唐朝走向灭亡。
4.五代十国(907—960)
(1)五代:
唐朝灭亡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称“五代”;
(2)十国:
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等九个政权,再加上割据太原的北汉,称“十国”。
史学界把907年后梁建立到960年北宋代后周这一段历史称为“五代十国”时期。
特点:
开国君主皆为掌握兵权的武将
(4)影响:
人民惨遭战乱灾难,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历史解释: 朋党之争
也称牛李党争”,指的是从唐宪宗末,经穆宗、敬宗、文宗到武宗初,约四十余年期间,以牛僧孺等为领袖的牛党(庶族官僚)与李德裕等为领袖的李党(士族官僚)之间的争斗。实质是两党在政治上也有深刻的分歧(一是通过什么途径来选拔官僚;
二是如何对待藩镇)。牛李党争使本来腐朽衰落的唐朝走向灭亡。
历史解释: 周世宗改革
(1)背景:
五代十国后期,走向统一步伐加快。
(2)内容:
政治上,严明法纪,惩治贪官,抑制藩镇,强化中央政权;经济上,招抚流民垦荒,核定田亩,均定租赋,减免苛敛;
军事上,整顿军队,严肃军纪,整编禁军。
(3)影响:
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后周的国力大大增强,为北宋王朝的统一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考真题练习:
5.(2024·重庆卷)唐朝为边疆防御节度使,每个节度使领属数万军队,兵将形成长期密切的关系。节度使的设置缓解了边疆外族势力对朝廷的压力,然而天宝年间发生了安史之乱。这说明节度使( )
A.制度具有重大的缺陷 B.由蕃将充任是严重失误
C.没有边地军队调兵权 D.打破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唐朝为边疆防御节度使,每个节度使领属数万军队,兵将形成长期密切的关系。”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节度使最终形成尾大不掉,违背了初衷,削弱中央集权。随着唐朝的逐渐衰落以及节度使势力日益坐大,中央政府难以掌控住地方,故而演变为藩镇割据,可见节度使制度具有重大的缺陷,A项正确;节度使本身是为了加强边防,也必须由蕃将充任,只是这一制度下,缺乏制衡和监督,排除B项;节度使手中实权很大,具有边地军队调兵权,排除C项;节度使加重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A项。
变式训练:
5.《新唐书·兵志》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这反映出( )
A.藩镇割据导致了安史之乱 B.君主专制权力日益弱化
C.宦官专权激化了阶级矛盾 D.唐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唐朝安史之乱后地方形成了藩镇割据,武将干政,中央集权遭到削弱,D项正确;材料是安史之乱后,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中央集权的下降,排除B项;材料是指地方武将形成的藩镇割据,排除C项。故选D项。
思维导图: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讲 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