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Ⅱ鲁教版1.2人口迁移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Ⅱ鲁教版1.2人口迁移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1-26 22:4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不同国家和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人口迁移特点、原因及影响各不相同。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和我国M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完成第1~5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年龄段(岁) 0~14 15~29 30~44 45~59 ≥60
男性人口(万) 5.04 25.14 14.68 4.94 1.76
女性人口(万) 3.84 37.10 11.63 4.01 1.78
1.改革开放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
A.① B.② C.③ D.⑥
2.20世纪90年代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因素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3.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① B.② C.④ D.⑥
4.M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
①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②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③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④呈现老龄化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迁入人口对M市的影响有(  )
①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增加了该市的供养人口 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及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3 题,需要明确各地区人口迁移时期的背景。如下表分析:
地区 背景 主要因素
改革开放后的我国东南沿海 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吸引人口迁入 ③经济收入
20世纪90年代的伊拉克 海湾战争爆发,政治局势动荡,生存困难,居民大量外迁 ⑤战争
美国东北部 纬度高,气温低,光照不充足,冷空气影响频繁,多风雪,老年人口迁出 ①气候环境
  第4、5题,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答案:1.C 2.D 3.A 4.C 5.D
  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6~7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6.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7.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
解析:第6题,在1995~2009年期间该 ( http: / / www.21cnjy.com )省的人口迁出率和迁入率有升有降,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有升有降,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即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第7题,该省的人口迁入率在1995~2009年期间一直大于人口的迁出率,所以人口机械增长一直为正值,该省在此期间为人口净迁入省份,应为经济较发达的省份。
答案:6.D 7.A
  (2012·江苏会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据此完成第8~9题。
8.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9.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  )
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
B.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
C.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
D.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展
解析:第8题,“民工潮”属于人口迁移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人口短期流动,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造成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第9题,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可以有效解决内陆地区的就业问题,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
答案:8.C 9.B
  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图完成第10~11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0.1951~2000年,该国(  )
A.是人口净迁入国
B.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D.人口增长了15.1%
11.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
B.可能位于欧洲
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
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解析:第10题,图中数据反映出该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口净迁入人数不断增多,成为人口净迁入国,人口增长一方面是人口的迁入,另一方面是自然增长。1971~1980年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第11题,此图反映出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缓慢,但有大量外来人口进入本国,说明该国为发达国家,最有可能位于欧洲。
答案:10.A 11.B
  下图为“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2~14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2.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中,排在第二圈层的省级行政区,除重庆、四川、海南外还有(  )
A.吉林、安徽、湖北、贵州
B.云南、贵州、湖南、江西
C.福建、江西、湖南、贵州
D.广西、湖南、江西、福建
13.深圳户籍人口中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B.自然资源短缺
C.政府安排外迁人口多
D.生态移民较多
14.大规模人口迁移(  )
A.减慢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B.扩大了地区间的经济差异
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解析:本组题以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布图为背景,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影响。第12题,根据第二圈层省级行政区的图例,排除重庆、四川、海南三省市后,剩下的省区即题目所要求的。第13题,四川自然资源丰富,但因人口数量多,增长快,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地流向东部沿海大城市,以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第14题,大规模人口迁移,有利于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异,促进劳动力资源和产业布局的优化组合,但同时会加大交通运输的压力。
答案:12.D 13.A 14.C
15.读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甲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乙
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和空间转移的流向(占总量比重)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
流出 省(市) 贵州 四川 湖南 江西 河南 安徽 其他
占总量比重(%) 6.1 16.1 10.6 8.6 8.3 10.6 39.7
流入 省(市) 福建 北京 上海 江苏 浙江 广东 其他
占总量比重(%) 5.6 5.6 7.2 5.6 8.9 35.5 31.6
(1)读甲、乙两图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3)读表,说明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判读图表的能力,通过图表获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相关信息,然后把相关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总结分析,表达出人口移动的规律。同时,本题还考查了人口移动的动因和人口移动的效应。本题理论联系实际,设计难度较低,只要抓住相关图表中的信息,就能顺利回答。
答案:(1)从三大产业看,主要向第二产业迁移;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内部转移最少。第二、三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对高,农业经济效益相对低。
从转移的空间看,主要是乡镇内部转移;其次是省外;向国外转移最少。迁移成本较低;同时要兼顾农业生产活动。
(2)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交通压力、城市问题等负面影响。
(3)主要由中西部省份流向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原因。
1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大型电视连续剧 ( http: / / www.21cnjy.com )《闯关东》的走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当时东北地区为什么能吸引如此多的人口迁入。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2012年国庆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东某中学生小明调查“家族人口迁移”情况时,了解到他的爷爷在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1990年又从东北迁回山东。
材料三: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可到了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
(1)结合材料二、三,试分析小明的爷爷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的原因是什么,1990年又迁回山东的原因是什么
(2)由材料一可知1980年前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    。迁移到此地的农民大量开荒种地,产生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3)1985年后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又称“雁南飞”现象,该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解析:由材料二中小明的爷爷迁移的时间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点可知,小明的爷爷是70年代迁往东北的,其迁移属于材料一中1980年前的迁移;1990年迁回山东属于材料一中1985年后的迁移;由材料二和三可知70年代小明的爷爷迁往东北时,东北人均纯收入高于山东,90年代由东北迁回山东时,山东人均收入高于东北,因此迁移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因素。人口迁移有利于促进迁入地资源开发,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可能引发环境问题,给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带来困难。
答案:(1)两次迁移的影响因素都是经济因素;70年代黑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山东,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农民收入高于黑龙江。
(2)东北 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遭到严重破坏;黑土肥力下降;湿地减少。
(3)有利影响: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交流。不利影响:增加了交通、卫生、教育、环保、计划生育、住房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