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搭石 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 搭石 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3 12:4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上《搭石》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搭石》是五上第二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写,赞美乡亲们纯朴善良、尊老爱老、默默奉献、互助谦让的美好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本单元是统编教材继“预测”“提问”后安排的第三个阅读策略单元,聚焦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搭石》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针对这一策略的阅读提示非常明确:“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
从单元的整体目标出发,《搭石》一课第一个任务就是要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方法是“集中注意力,不停读不回读”。第一次阅读时,要引导学生抓大放小,不要去抠细节,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停留、不回读,能够既迅速又准确地理解文章中的主要信息。可以用计时的方式记录自己的阅读速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强调快速阅读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本课第二方面的任务就是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情感。这一要求在课后第二题中得以体现,要求是:通过回忆印象深刻的画面,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借助对词句的品读,体会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这直接指向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汛、挽”等7个生字,据义定音,读准多音字“间”,正确书写“隔”字。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汛期”等词语的意思。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抓句子的主要内容,概括描写的画面,品读印象深刻的画面,初步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带有计时器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板块一:测试速度,争做校刊审稿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好不容易借到你心心念念了很久的小说,但第二天就要还给人家,你会怎么读这本书?
小结:拥有一定的阅读速度非常重要。
2.明主题情境。
出示校刊审稿员招聘海报。简要介绍选拔条件。
出示项目流程图。引导:距离选拔的时间还有半年,为了让同学们实现做审稿员的愿望,老师特开设速读训练营,对大家进行过关训练,让你成为速读高手。
3.摸底测试。
(1)出示: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15秒内阅读,考验是否能准确获取信息。
(2)隐去语段,通过举手观察读完的人数。
(3)出示图示选择题,选出哪个是语段中描述的搭石。指名交流。
(4)回想刚刚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引导学生意识到阅读不仅要追求速度,更要能准确理解内容。
(5)再次出示语段。指名朗读,预设“间隔”读音错误。
据义定音,借助字典认识多音字“间”,相机指导“隔”字书写。
4.进入课文。其实刚刚这个语段就来自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搭石》。(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创设观照整个单元的大项目任务,以学生日常实际发生的事情作为谈话导入,帮助学生意识到提高阅读速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阅读速度的关注和对提高阅读速度的期待。以真实的“应聘校刊审稿员”作为项目引领,再推出“阅读训练营”的三关任务,有助于学生树立单元整体意识,梳理本单元有层次、有梯度的策略学习目标,清晰地了解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摸底测试”,帮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速读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切实感悟到阅读速度与阅读理解都很重要。
板块二:初读课文,习提速之策略
出示学习提示。观察,齐读。
默读全文。屏幕显示计时器,出示学习活动一。
学习活动一: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在课题旁记下所用时间( )分( )秒。
(2)想想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3.读后交流。这一篇600余字的文章,你读了多久?了解到哪些内容?
(1)指名交流。阅读体会:我用了( )分( )秒,我知道了......”
①预设有学生读得很快。
追问:你读得这么快,是怎么读的呢?相机总结、板书:集中注意力。
②还有哪些同学在阅读过程中有遇到困难的吗?
预设学生遇到“停留”“回读”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相机播放学习伙伴音频,点拨。
小结: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用上不停留、不回读的方法,长期练习,一定能读得快,理解得准。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通过计时,提高学生自我检测阅读速度的意识和对阅读速度的关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去了解文章中的信息,不做牵引性强的提问,重在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与阅读感受,让学生在自己真实的阅读过程中有所得。接着通过学生分享自己读得快的经验和在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路径,顺势再出示学习伙伴的点拨,自然地将“不停留”“不回读”渗透进学生心中。
板块三:再读课文,品搭石之画面
过渡:速读往往是为了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中心。跟老师一起再次进入文章,品一品文章里的画面。
1.再次默读,出示学习活动二。
2.交流。
(1)概括画面。
①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画面?指名几位学生汇报自己的概括。
预设学生关注到礼让走搭石的画面,但概括不简练。
相机出示:课堂作业本第4题的例句,引导学习例句的概括方法,明白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来概括主要内容。
②二次概括,请概括得好的同学把概括的小标题写到黑板上。(生成板书:介绍搭石、摆搭石、走搭石、赞搭石)
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了课文在一开始——介绍了搭石,再写乡亲们——摆放搭石、不同的人去——走搭石,最后——赞搭石。
印象最深的画面。
①表达: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是_______________,语段中的____________一词让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机请学生将体会写到黑板上。)
②预设学生对“老人摆搭石”“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特别有感触。
出示两个语段:
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分别指名两位学生朗读。提问:联系这两个语段,你有什么想法?(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和谐;淳朴民风等)
预设学生注意到“只要”一词,相机出示“无论”“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才肯”“总要”“理所当然”。
师生合作读,师读词,生读其他部分。
追问:这些词,可以去掉吗?指名交流。
小结:是的,看似可有可无的关联词,却更能准确地表达出藏在这些美丽画面后的美好情感。难怪刘章这样赞美搭石,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他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设计意图】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同画面交流”的方式充分表达、恰当概括所看到的画面,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品质。教师在其中只做引导者,适时点拨、解惑。此外,这个环节有利于促进学生关于文章内容所产生的思想碰撞,在交流中感受思维火花的魅力,在探讨中提升阅读鉴赏能力。最后,充分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到课文美丽的画面中,所蕴含着的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与品质。
板块四:课后作业,练审稿初速度
1.课堂小结。
(1)下节课继续体会《搭石》中的其他画面。
(2)回顾板书,总结策略与主要内容。
2.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题一的作业重在培养学生对阅读时长、阅读速度的自我意识,对习得的阅读策略进行自我监测、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突破了他人评价的局限性。题二为校刊栏目选择合适文章这一任务,有利于锻炼学生对于文章情感的把握,也强化了学生项目化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对项目化的兴趣。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