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5 17:5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统编版)精讲课同步精品专辑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考情分析 知识坐标 知识梳理与探究 对点训练 本节精练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巨大变化及其原因,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探究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与地方关系、君权和相权的发展演变,并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特征,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线索,说明中央王朝对地方治理的历史验和教训,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让学生了解历史上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认同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
二、高考考情分析
时间 全国卷 地方卷
2024 浙江·尚书各部门的职能
湖南·西周血缘政治 广东·礼器的政治功能
甘肃·文书行政的标准 黑吉辽·赦书的功用
湖南·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
2023 广东·周王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东晋专制皇权弱化
浙江·秦朝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福建·商王的统治权 江苏·宗法政治体制的破坏
2022 【甲卷】唐代的专制集权 【乙卷】宋代地方行政 广东·南北朝时期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
湖南·清朝君主集权 山东·隋代政区改革
2021 【乙卷】西周分封制下的采邑制 山东·西汉的地方制度 湖南·汉朝王国问题
湖北·春秋等级制度的发展、东汉的中央集权
河北·三国魏刺史职权的异变 浙江·西周分封制
2020 【Ⅲ卷】明朝内阁权力 浙江·西周政治制度的神权与王权、唐朝的政事堂
三、知识坐标
朝代 制度 轨迹 夏朝 商朝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自主学习:先秦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
朝代 制度 轨迹 夏朝 王位世袭制,启继位 出现 商朝 内外服制 发展 西周 分封制和宗法制 完善 东周 春秋 分封制、宗法制瓦解 瓦解 转型
战国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出现 萌新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自主学习:先秦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
材料1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这段话的大意:上天为民众设立君主,让君主替代上天管理民众,不让民众失去天性;又为君主设置了辅佐,让君主行事不要过度,用古老的原始民主传统,劝诫晋悼公要做一个好的国君。
(一)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
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政权性质:公天下 → 家天下
权力传承:传 贤 → 传 子
社会形态:原始公有制 → 奴隶私有制
材料2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传贤
传子
王位世袭体现了权位的不可转移,
后来成为封建君主专制的特征之一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认识:王位世袭制的出现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必然趋势,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对点训练: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必然 B.历史记载受时代和主观立场影响 C.久远古书文献相互矛盾难以考证 D.历史文献真伪必须得到考古印证
B
(二)商朝制度
1.中央:商朝已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
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2.地方: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
王畿四周是外服。
内服
外服
松散的联盟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未完全被打破,商朝没有能力对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实行直接控制。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平民
奴隶
问题2:结合图片与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的影响。
周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国内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也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分封制
(三)西周制度
积极影响:(1)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使周的统治范围不断扩大;(2)密切了
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认同。
消极影响:(1)层层分封,形成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2)诸侯有相对独
立性,埋下了分裂割据的隐患。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商代,王位的继承……既有传子者,也有传弟者。传子者中,又有传长子与传幼子等多种。……商代中期的九世之乱,根源即在于此
家国同构
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
宗法制
宗法制:周天子是天下大宗,各级贵族相对周天子
是小宗,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
继承制。
材料5 《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
——班固《白虎通义》
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
——《吕氏春秋》
问题3: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宗法制对当时有哪些影响?
(三)西周制度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的团结和稳定,巩固统治秩序。
对点训练:(2019全国Ⅰ卷)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B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材料6 贵族们的衣食住行,车马舆服各个方面都有清晰的规定。有以多为贵的。如宗庙数量上,“天子七庙,诸侯五庙”。有以小为贵者。如饮食上,“天子一食,诸侯再”。贵族们不能如饕餮之徒一样无节制的饮食,而平民则可以随心所欲。 ——《周礼·礼器》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三)西周制度
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士三,
鼎是权力的象征
(1)目的: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稳定统治秩序。
(2)内容: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3)作用: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分封制:解决权力分配问题,天下归周(姬)(国家从血缘部落到天下共主)
宗法制:解决权力继承问题,天下归宗(嫡)(王权从多子到一子)
礼乐制:解决权力认同问题,天下归心(序)(统治秩序制度化、和谐化)
礼乐制
1.西周为避免“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的局面再次出现,进行了“天下归周”“天下归宗”“天下归心”的制度设计。西周的制度设计
A. 削弱了诸侯势力 B. 蕴含着大一统思想
C. 实现了权力集中 D. 促进了周文化传播
2.有学者指出,商代王位继承有两条原则:一是按照“子以母贵”的原则,“把非正式配偶,即庶妃妾所生的子排除在王位继承以外”;二是“在有王位继承权的兄弟中,将长子置于特殊的地位”。据此可知,商代
A.宗法制成为典型的政治特征
B.兄终弟及制度已遭废弃
C.嫡长子拥有王位继承优先权
D.神权与王权结合较密切
B
C
对点训练
(四)商周政体中的原始民主遗存
材料7 西周、春秋时期,氏族制残余犹未完全泯灭,这一时期仍存在的原始民主制遗存有:一、臣僚对国君的辅贰制(以卿佐辅佐君主),最高执政在君主行为失度或社稷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时,可以以“师保”的身份行使驳议、立君、摄政的特殊权力。二、君主与众卿共同商议大事的朝议制。三、国人参政制。当时政体虽以贵族专制为主,但臣权、民权对君权依旧可起到某种制约作用。
——摘编自徐鸿修《周代贵族专制政体中的原始民主遗存》
问题4:据材料7,结合所学,指出西周、春秋时期国君权力在哪些方面受到限制?
1.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
传统对君主的权利有制约作用;
2.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
自由民“国民”的意见;
3.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
4.原始民主传统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
然有一定影响。
臣僚的辅政权,议政方式,
参政群体等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材料8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血缘社会转向了地缘社会,封建诸侯、贵族分权转向了专制独裁、皇帝集权,血缘宗法制度崩溃,地缘郡县政治确立,最后形成中央集权制度。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9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中外历史纲要(上)》
(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问题5: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表现:君主专制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体制产生。
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宗族血缘关系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各国政治上的重大变革,使君主权力得到加强。
对点训练:(2024山东)西周时期,诸侯国在奉行周礼的同时,多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变革礼制,移风易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诸侯国转变做法主要是为了
A.重构统治秩序 B.限制贵族特权
C.以德行教化民众 D.打破宗法血缘关系
A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主要矛盾:皇权vs相权)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主要矛盾:中央vs地方)
秦 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形成
从汉到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
明 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及衰落
注:秦朝是正式形成期,但是早在春秋战国就已开始过渡转型。
(一)概念区分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
(1)经济基础: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来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生产;
(2)理论基础:法家集权思想;
(3)政治基础:新兴地主阶级需要建立集权统治来保护其利益;
(4)自然环境:疆域辽阔,需要中央集权政权进行管理;
(5)前提条件:秦的统一。
确立
原因
二、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军政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1.皇帝制度
特点:
皇权至上
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
材料10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11 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他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史记集解》
材料12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二》
(一)中央
二、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中央
2.三公九卿制
特点:以皇权为中心,国与家同治,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参政方式:三公九卿以“廷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供皇帝裁决,互不相属,互相牵制。“廷议”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但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
问题6:结合图片,理解皇权下的三公九卿制。
对点训练:秦汉时设朝议制度,遇军国大事及君王难断之事,皇帝便会召集群臣,商谈解决方案,结果一般由宰相领衔上奏,最终决断权归皇帝所有。这一制度反映了
A.国家大事由群臣决议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权力的平衡与制约 D.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
D
二、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1.(全国卷)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2.秦朝建立后,有人对秦始皇说:“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山自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秦始皇于是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事统上法。秦始皇的应对举措,意在
A. 宣扬君权至上思想 B. 扩大五行之说影响
C. 证明权力的合理性 D. 加强对思想的控制
C
C
对点训练
(二)地方——郡县制
材料13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壹(一)家天下,兵不复起……黔首(百姓)康定,利则长久。
——《金石萃编·秦绎山刻石》
问题7: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分析郡县制的作用?
作用: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有利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对点训练:(2023浙江)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秦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相继灭掉六国,进而开创了“海内为郡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局面,这表明
A.分封制度的终结
B.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
C.宗法制度的湮灭
D.中华文明起源到早期国家形成的重大转变
B
二、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材料14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 行书律》
材料15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注:阻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萧)何具得秦图书也。
——司马迁《史记》
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秦朝还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问题8:根据材料分析秦朝文书制度有哪些影响?
影响:
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为汉承秦制提供了重要资料和价值;为后世社会治理提供借鉴。
(三)文书制度
二、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中央政治制度
问题9:看漫画和材料,指出君臣关系演进
的历史趋势?
材料16 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吴晗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对点训练: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
A.相权有所分散
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
C.“外朝”参议要政
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
A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
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西汉:中外朝制度
东汉:确立尚书台为新的
行政中枢
唐朝:三省六部制
宋朝:二府三司制
元朝: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
清朝:设军机处
1.汉代——中外朝制
(1)汉初:汉承秦制,三公九卿制
(2)汉武帝:中外朝制度 ,从而
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3)西汉晚期:尚书权力逐渐增大
(4)东汉: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
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自学】梳理权力中枢的演变历程
(一)中央政治制度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对点训练:史载:“(西)汉成帝初置尚书五人,其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主公卿),二千石曹(主郡国二千石),民曹(主凡吏民上书),客曹(主外国夷狄)后又置三公曹(主断狱),是为五曹。”由此可知
A.尚书台正式确立为新行政中枢
B.汉成帝开始设立中朝削弱相权
C.尚书各曹掌握朝廷的重要职能
D.尚书仆射控制中朝威胁到皇权
C
材料17 “……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18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问题10:据材料归纳三省六部的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隋文帝时,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
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一)中央政治制度
2.隋唐——三省六部制
作用:
①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与
完善,为后世所沿袭。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府:
①中书门下:中央最高行政机构,长官
为宰相;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
相行政权。
②枢密院:掌军政,长官由文官担任,
只有调兵权没有统兵权。
三司:专管财政。
3.宋代——二府三司制
材料19 (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设立参知政事,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还设立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地位与宰相相等。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 “三司”担任。其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
问题11: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指出
宋代二府三司制有何特点?
多设机构,增加人数,分化事权,相权再度被削弱,皇权加强。
(一)中央政治制度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对点训练
1.“中书不与知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据此可知,北宋前期的中枢机制
A.以文制武军政对立 B.三省并立相权削弱
C.机构重叠官员冗滥 D.分权过度缺乏协作
2.(海南单科)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D
C
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
中枢制度,相权有所加强。
问题12: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元朝实行一省制原因何在?有何弊端?
材料20 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太子充任。其下有左右丞相各一人,“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
——《元史》
材料21 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史·高鸣传》
原因:
元朝版图空前大于前代,事务繁多;少数民族政权治理水平相对低,删繁就简;为了更便捷、高效处理全国事务,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弊端:
宰相权力过大,造成元中后期内乱频繁。
(一)中央政治制度
4.元代的中书一省制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材料22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中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嗣君,勿得议置丞相,臣下此请者,置之重典。”
──明太祖《皇明祖训》
材料23 洪武十五年……设置殿阁学士……大学士皆正五品官,使侍左右备顾问,并不参预机务。明成祖朱棣即位以后,则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七人,入值文渊阁,得以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学士……内阁之名及阁臣参预机务自此始。 ——《明清简史》
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宰相制度终结。
皇帝选拔一些文官到宫廷的殿阁值守,是为“内阁”;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一)中央政治制度
5.明代——废宰相、设内阁
对点训练:(全国卷)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A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材料24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25 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影响: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
峰,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职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一)中央政治制度
6.清朝——军机处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时代 先秦 秦 两汉魏晋 隋至唐前期 唐 两宋 元 明代最初 明代 清代
制度 中央官吏雏形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度 三省六部制 中书门下制 二府三司制 中书省制 废丞相 内阁制 军机处制
效果 无 专制强化效率降低 专制强化效率降低 专制强化效率降低 专制弱化效率提高 专制强化效率降低 专制弱化效率提高 专制强化效率提高负担增加 负担减轻效率降低 专制强化效率提高负担增加
归纳:中国古代的中央政治制度
郡县制:分为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郡、县二级制 → 州、郡、县三级制:西汉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州刺史有行政权和军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也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

州、县二级制:废郡,以州统县

道、州、县三级制: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问题14:据教材,梳理这一时期地方
政治制度演变的历程。
(二)地方政治制度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路的主要职责是监察州县各级官吏

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废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

除巡抚外,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
政大权

(二)地方政治制度
读图片,学历史
三、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山川形便(秦汉以来) 犬牙交错(元代)
大体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线或历史传统等来确定 ①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
②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
③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
一个省级行政区
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 消弱了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易产生割据势力 使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
的地理环境,比较容易控制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认识
【知识总结】
特点:
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
变化的主因
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
基本方法
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
变迁的主线
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
变化的特征
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1)演变趋势
①逐渐由二级区划演变为三级区划。
②地方行政区划面积逐渐变小,数目逐渐增多;南方行政区划数目逐渐增多。
③最高行政区划(行省)的边界设置,山川形势和犬牙交错原则并行。
④最高行政区划往往由吏治监察区和军务督理区转变而来,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往往由中央官转变而来。
⑤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不同于汉族的行政制度进行管辖。
(2)规律
①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
②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③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特征。
④财政改革是影响地方行政层级嬗变的重要因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评价
任何一种制度都与特定的历史环境、人事相配合。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在历史上存在百千年时间,也给中国带来辉煌,这种制度自然就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相适应的。评价一种制度,要充分考虑时人有关该制度的评价,不能一味以今人的标准来评价。
1.据研究,唐代白居易(772~846)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A.地方势力膨胀
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中央财政紧张
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
2.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对点训练
A
A
五、本节精练
1.(2024黑吉辽)赦书是朝廷颁布赦令的文告。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因赦书由书吏抄录多有差错,致使地方州县“错认刑名,失行恩赏”,遂下诏“自今赦书,令刑部摹印颁行”。由此赦书“勒楷书写本”,经勘读后雕版“印造发递”。此举有助于
A.扩大朝廷政令推行范围 B.提高国家行政管理能力
C.强化地方民众法律意识 D.完善朝廷文书传递体系
2.(2024湖南)据史料记载,秦人“畏有司而顺”,楚人“好游侠”“易发怒”。秦末,六国旧地都出现了反秦斗争,其中楚地声势最大,反应最为激烈。这可用于
A.证实秦对楚地的统治最为严苛
B.说明秦楚之间文化冲突无法弥合
C.证明秦朝的制度不适用于楚地
D.解释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
B
D
3.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
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 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
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 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4.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
A.皇权旁落 B.相权转移
C.地方权力削弱 D.行政效率降低
5.今天人们有关明朝的印象中,除了锦衣卫、飞鱼服、绣春刀外,还有不能不提的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恰是这种变化,形塑了明朝的政治生态。下列项中,属于这种变化的是
①罢除丞相 ②设立内阁 ③设司礼监 ④六部直属皇帝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B
B
D
6.论及有明一代的政府组织形式,有研究者认为“官府的正式组织与唐宋时期几无差别。处于最高级别的是军事机构、监察机构和行政机构。”从行政机构的角度看,与唐宋“几无差别”的是
A.丞相 B.内阁 C.六部 D.刺史
7.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
A.建立世官制 B.增设“参知政事”
C.强化“外朝” D.实行察举制
8.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
A.君主的高度集权 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
C.南书房地位提高 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