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第3课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军阀割据【分层作业】-【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 第3课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军阀割据【分层作业】-【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3 11:2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第3课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军阀割据 分层作业
考向1.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背景、过程与影响,常与孙中山领导的斗争联系起来考查,以选择题为主。
考向2.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军阀割据,考查以选择题为主。
考向3.理解辛亥革命的失败与教训,高频考点,常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联系一起考查。考查形式多样。
1.鲁迅“把篡夺了革命成果而依附帝国主义势力镇压革命、以人民为奴隶的袁世凯之流称之为“奴才”,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使奴才主持家政,那里会有好样子!”鲁迅话语的背景是( )
A.同盟会成立后 B.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C.辛亥革命爆发 D.辛亥革命果实丧失
2.辛亥革命前后,英国报刊关于中国辛亥革命的言论数度变化,先是支持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后转为接受共和政府,再后又转向支持袁世凯。这些言论的变化是基于( )
A.英国在华利益的考虑 B.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支持
C.英国报刊的公正立场 D.对清朝必然覆灭的认识
3.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护国战争爆发 ②发动二次革命 ③袁世凯复辟帝制 ④中华民国建立
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④①②③
4.与图1所反映的“约法”相比,图2所反映的“约法”说明( )
图1 图2
A.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B.北洋政府通过立法维护护国战争成果
C.近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取得了较大成就D.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准备复辟帝制
5.民国三年,袁世凯解散国会,改内阁制为总统制。其中民国三年是哪一年( )
A.1911年 B.1912年 C.1913年 D.1914年
6.《申报》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如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7.1915年,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在蔡锷等人的反对下,维持八十多天即宣告失败:1917年,张勋拥戴宣统帝复辟帝制,经历四十多天的闹剧后宣告失败。这些历史现象说明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袁世凯没有掌握军队
C.五四运动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D.帝国主义国家不支持中国恢复帝制
8.某学校历史社团编演了四部课本剧,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第一部: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第二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第三部:成果显著·中华民国的建立第四部:胜利果实被窃取·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探索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
9.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老百姓门口的对联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出现此对联的原因是( )
A.军阀割据混战 B.军费开支过大 C.赔款数额巨大 D.帝国主义肆虐
10.下表反映了( )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 B.民国初年自然灾害严重
C.军阀割据混战的后果 D.民国初年财政收入困难
11.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护国战争 ②二次革命 ③宋教仁遇刺 ④袁世凯称帝
A.④②①③ B.④③②① C.②④③① D.③②④①
12.以下时间轴所示相互关联事件的信息说明,辛亥革命( )
A.通过和平方式确立共和制度 B.尚未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C.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彻底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
13.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上有一著名墓葬,墓主人蔡锷将军于1917年4月国葬于此,孙中山先生亲笔书写挽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来弘扬他的丰功伟绩。蔡锷将军被誉为近代中国( )
A.睁眼看世界的人物 B.再造民国第一人
C.为宪法流血第一人 D.为变法流血牺牲第一人
14.对如图所示的历史词汇进行全面探究,应查阅
A.《鸦片战争史话》 B.《甲午中日战争纪要》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
15.据统计,1912-1928年,全国有1300多个大小军阀,一共发动了140次以上的省内及省际战争;总统、执政、大元帅多次更换,内阁总理也更换频繁。这反映出当时( )
A.共和制度日益完善 B.思想解放,国民自由
C.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D.军阀割据,政治动荡
16.从下列两幅形势图中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A.革命运动都从南到北席卷全国 B.革命中宣布独立的省区完全相同
C.两次斗争都反对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D.孙中山为维护共和展开了不懈斗争
17.1920年《申报》刊登“今次灾情,较三年前更重,而政府对于救济方法,全不努力,致各方面皆不满意。总统仅令财政部拨款两万元派济,此外一无作为。”该材料反映了( )
A.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B.北洋政府独裁腐败
C.军阀割据混战民不聊生 D.北洋政府忽视民生
18.如图是九年级(6)班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主题内容后整理的时间线索轴。从线索内容的整合中可以得出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从迷信走向科学 B.从屈辱走向统一 C.从专制走向民主 D.从战争走向和平
19.历史学家何兆武在《上学记》一书中回忆童年时目睹北洋军阀进驻北京的情景“他们排队唱着军歌,唱些什么呢 ……他们唱:‘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长坂坡前遢英雄’……他们把这个故事作为军歌,非常滑稽可笑,表明北洋军阀没有抓住意识形态这一环”。这从侧面说明( )
A.赵云的勇武精神适合塑造军人形象 B.三国故事未经考证,不应成为军歌来源
C.北洋军阀注重弘扬传统文化 D.北洋军阀仍崇奉封建思想
20.2022年,湖南邵阳市某历史人物(见下图)故居管理局举行其诞生140周年系列活动,宣传材料中有“叱咤风云的革命经历,辛亥革命期间,领导新军起义,袁世凯称帝后,领导护国军起义,武装讨伐袁世凯,维护共和制度。”该历史人物是( )
A.章炳麟 B.黄兴 C.宋教仁 D.蔡锷
21.1912年8月13日,革命党创办的《民权画报》刊发了一则漫画《环游地球》(如下图),漫画中一只猿猴手挥五色旗,在地球上绕圈子跑动。该漫画( )
A.揭露了袁世凯破坏共和的企图 B.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
C.描绘了袁世凯登基大典的闹剧 D.赞扬了护国战争推动法制完善
22.下表为美国学者白鲁恂记录的民国时期军阀之间的300份(次)通电、公共演说、公告以及谈话的内容(部分),该表说明( )
内容 呼吁道德规范 拥护民主共和 实施宪政 反对专制独裁 呼吁国家统一 建立法津秩序 实践民权
份数(次数) 30 37 19 26 38 37 9
A.军人干政现象得到改变 B.北洋军阀统治日趋削弱
C.民主政治观念影响深远 D.封建儒家思想彻底动摇
23.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列强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列强侵略】
图一 鸦片战争形势图 图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人民反抗】
事件名称 代表人物 结果或意义
虎门销烟 林则徐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洪秀全 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收复新疆 B 新疆重回祖国怀抱
黄海战役 邓世昌 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义和团运动 C(意义)
【步履维艰】
材料一: 材料二: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1)图一中A为中国近代第一块被割占的土地,请写出她的名字。对比两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你发现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透过这些信息,你得出什么结论?
(2)将表格中B、C处内容补充完整。
(3)材料一中的“民贼”指谁?根据材料二内容,分析军阀割据的危害。
24.20世纪初的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
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节选自陈天华《猛回头》
(1)依据陈天华的描述,当时中国面临怎样的局势?
材料二 【考察对象】:武昌起义纪念馆
【考场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1号
【考察记录】:1911年10月9日上午,共进会负责人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制作炸弹时不慎起火,引起了俄租界巡捕房的注意,他们派人将名册、旗帜、印信等全部搜去。次日,设在武昌的起义指挥机关也遭破坏,起义领导人刘复基、彭楚藩等被捕,蒋翊武在发出当夜发动起义的命令后逃亡。湖广总督下令杀害刘复基等人,全城搜捕革命党人。当晚新军工程营第八营的革命党人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得到弹药补给后,他们向总督府和新军第八镇司令部进攻。经过一夜战斗,到11日黎明,起义军占领了武昌城。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
(2)依据考察记录,你可以了解的历史信息有________(多选,只填写序号。)
①起义的时间②起义的地点③起义的过程
④起义后建立军政府⑤起义军队的规模⑥起义的结果与影响
材料三
① ② ③
1912年2月清帝退位诏书 1909—1911年中国新开设面粉厂11家,资本额181万元;1910年中国工业商品总量为25.5亿元。 1904年癸卯学制: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是必修课程中分量很重的两门。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1914年中国新开设面粉厂28家,资本额320万元;1919年中国工业商品总量为44.8亿元。 1912—1913年学制:取消读经讲经课,增加自然科学;废除教育权方面的性别限制,男女同校。
(3)依据材料三比较革命前后发生的变化。
材料四
注:图中文字为“猿猴倒行逆施,凡我国民群起而攻之”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猿猴倒行逆施”指的是什么事件?“国民群起攻之”,发起了什么战争?
材料五:民国十四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垂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5)材料五中,民国十四年是公元哪一年?谈谈你对“一二件未竟之功”的理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A B D D B A C A C D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B B C D D D C D D A C
1.【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鲁迅将袁世凯称为“奴才”,并且说“使奴才主持家政,那里会有好样子”,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最终称为临时大总统。所以说鲁迅话语的背景是辛亥革命果实丧失,D项正确;袁世凯并不属于同盟会成员,排除A项;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时,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排除B项;辛亥革命爆发时期,袁世凯并没有掌握最高权力,排除C项。故选D项。
2.【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辛亥革命前后,英国报刊关于中国辛亥革命的言论数度变化,先是支持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后转为接受共和政府,再后又转向支持袁世凯”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报刊关于中国辛亥革命的言论变化是基于英国在华利益的考虑,A项正确;英国报刊关于中国辛亥革命的言论变化是基于英国在华利益的考虑,而不是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支持,排除B项;英国报刊关于中国辛亥革命的言论变化是基于利益做出的反复考量,是一种政治丑态,公正立场说法错误,排除C项;清朝覆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英国对外政策的表现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护国战争爆发于1915年底,袁世凯复辟帝制引发了护国战争;②发动二次革命是1913年;③袁世凯复辟帝制是1915年底 ④中华民国建立于1912年,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④②③①符合题意,B项正确;ACD项排序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4.【答案】D
【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为了摆脱束缚,实现复辟,废除了约束他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这充分暴露了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准备复辟帝制的野心,D项正确;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说法错误,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北洋政府通过立法维护护国战争成果在题干中没有相关信息,排除B项;题干中不能说明近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取得了较大成就,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三年是1912+3-1=1914年,D项正确;1911年中华民国尚未成立,排除A项;1912年是民国元年,排除B项;1913年是民国二年,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12年,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北洋政府建立。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分裂成直系、皖系、奉系等派系,中国混战不断。故B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土地革命时期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1927年到1949年,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7.【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在蔡锷等人的反对下,维持八十多天即宣告失败:1917年,张勋拥戴宣统帝复辟帝制,经历四十多天的闹剧后宣告失败,说明帝制不得人心,原因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A符合题意。袁世凯有掌握军队,B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C不符合题意。帝国主义国家支持中国恢复帝制,D不符合题意。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8.【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所以单元主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项正确;侵略与反抗指的是近代列强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排除A项;近代化探索指的是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排除B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标志是五四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A
【详解】根据对联“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可知,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这与当时军阀混战有关。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从此进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袁世凯在1915年称帝,后爆发护国运动,1916年3月取消帝制,此后,中国进入北洋各系军阀混战的局面,A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军费开支的状况,排除B项;赔款数额巨大主要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关,与北洋军阀统治无关,排除C项;帝国主义肆虐与“民国万税”等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知,1914-1918年农户、耕地减少,荒地增加,陆军、军费在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是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妄图恢复帝制,国内军阀的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大小军阀为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连年混战,中国陷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因此图表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C项正确;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北洋军阀割据混战,而没有强调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本身,排除A项;这一时期自然灾害只能一定程度上导致材料所述现象,但不是主要原因,并且表格材料没有提及自然灾害,排除B项;20世纪初,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因此图表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而不是民国初年财政收入困难,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护国战争的时间是1915-1916年,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引起的护国战争。②“二次革命”的时候是1913年宋教仁遇刺之后,③宋教仁遇刺的时间是1913年3月,④袁世凯称帝的时间是1915年12月。由此可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②④①,D项正确;ABC三项的时间排序是不正确的,排除ABC项。故选D项。
12.【答案】B
【详解】据题干“辛亥革命、中华民国、袁世凯复辟帝制、军阀割据”和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战的时代,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的社会性质尚未改变,B项正确;武昌起义属于武装起义,不属于和平方式,排除A项;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积极影响。但是题干主要反映的辛亥革命尚未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其局限性,排除C项;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而不是彻底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3.【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武昌起义后,蔡锷在云南起义响应,任云南军政府都督,后奉调入京。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后,蔡锷秘密离京返至昆明,宣布云南独立,发动反袁护国战争,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因功勋卓著,孙中山赞誉其为“再造民国第一人”,B项正确;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林则徐,而不是蔡锷,排除A项;宋教仁为民主共和国捐躯,为宪法流血第一人,而不是蔡锷,排除C项;谭嗣同是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而不是蔡锷,排除D项。故选B项。
14.【答案】C
【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他复辟失败后,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C。
15.【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1912—1928年,全国有1300多个大小军阀……内阁总理也更换频繁”并结合所学可知,1912—1928年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这一时期全国大小军阀数量众多,体现了军阀割据,内阁总理等多次更换,反映了政治动荡,D项正确;军阀割据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共和制度,排除A项;思想解放体现在新文化运动发展,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这一时期,民族工业迅速发展,但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6.【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形势图信息和所学可知,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进行了不懈斗争,主要包括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等,D项正确;革命运动都从南到北席卷全国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二次革命、护国战争中宣布独立的省区不同,排除B项;两次斗争都反对袁世凯,排除C项。故选D项。
17.【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20年”,可知处于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政府对于救济方法,全不努力,致各方面皆不满意。总统仅令财政部拨款两万元派济,此外一无作为”说明北洋政府不重视民生问题,D项正确;社会动荡不安的主要表现是社会秩序混乱等,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北洋政府独裁腐败主要表现在内务部各机构假公济私、任意挥霍,巧立名目侵吞善款,任职官吏巧善钻营、营私舞弊等,题干信息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忽视民生问题,“军阀割据混战民不聊生”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8.【答案】C
【详解】据题干时间线索轴“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1913年宋教仁遇刺,孙中山等发动“二次革命”,1915年末,袁世凯复辟帝制,蔡锷等在云南发动护国战争,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题干反映了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趋势,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从迷信走向科学,排除A项;从屈辱走向独立,与材料反映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趋势不相符,排除B项;中华民国建立,并未真正走向和平,排除D项。故选C项。
19.【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他们唱:‘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长坂坡前遢英雄’……他们把这个故事作为军歌,非常滑稽可笑,表明北洋军阀没有抓住意识形态这一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洋军阀选择了与封建时代人物相关的军歌,这表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没有能够完全摆脱封建传统的束缚,D项正确;虽然提到了北洋军阀唱了关于赵子龙(赵云)的军歌,但并未明确指出赵云的勇武精神适合塑造军人形象,排除A项;题干并未提及三国故事是否经过考证,而是指出北洋军阀的军歌选择“滑稽可笑”,并强调他们没有“抓住意识形态这一环”,排除B项;题干中确实提到了北洋军阀唱了与三国时期人物相关的军歌,但重点并不在于他们是否“注重弘扬传统文化”,而是强调他们在这方面的选择不够“意识形态化”,排除C项。故选D项。
20.【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袁世凯称帝后,领导护国军起义,武装讨伐袁世凯,维护共和制度”和结合所学知识,在袁世凯复辟时,蔡锷将军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维护了共和制度,D项正确;章炳麟所著《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成为当时宣传革命的号角和警钟,排除A项;黄兴是近代民主革命家,为近代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领导广州起义,但领导护国军起义的并不是他,排除B项;宋教仁主持第一次改组国民党,1913年被暗杀于上海,排除C项。故选D项。
21.【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漫画中的“猿猴”喻指袁世凯,作者对袁世凯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轨迹进行了直观的描绘和讽刺,作者以虚线大胆推测袁世凯破坏共和制度,又将回到专制的起点,A项正确;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袁世凯登基大典的闹剧,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项;护国战争是辛亥革命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2.【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民国时期军阀之间的300份次通电、公共演说、公告以及谈话内容涉及的是民主共和、宪政、国家统一、反对独裁等内容,反映了当时民主、统一、法律等成为军阀之间交流的话题,说明当时民主政治观念影响深远,C项正确;军阀掌握军队,依靠军队混战,军人干政现象严重,排除A项;当时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统治并未削弱,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导致儒家思想彻底动摇,材料并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
23.【答案】(1)A:香港岛;变化:开放的通商口岸由东南沿海扩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结论: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B:左宗棠; 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3)民贼:袁世凯;危害:军阀割据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使中国内战连绵,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详解】(1)A:根据图片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天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变化:根据图片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天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作为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58年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1860年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由东南沿海扩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结论:根据图片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由东南沿海扩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我国丧失更多的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B: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新疆回到祖国的怀抱。C:根据材料“义和团运动”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使中国避免沦为殖民地。
(3)民贼:根据材料“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革命的果实,在掌握国家大权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不断破坏民主共和制度。危害:根据材料“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阀之间争权夺利,频繁发生战争,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军阀割据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无法安居乐业,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4.【答案】(1)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①②③⑥。
(3)由君主专制到主权在民;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更注重自然科学和教育公平。
(4)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
(5)1925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详解】(1)局势:根据材料一“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可知,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序号:根据材料二“1911年10月9日上午”可得出起义的时间,从材料二“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可得出起义的地点,从材料二“当晚新军工程营第八营的革命党人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得到弹药补给后,他们向总督府和新军第八镇司令部进攻。”可得出起义的过程,从材料二“到11日黎明,起义军占领了武昌城。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甸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可得出起义的结果与影响。①②③⑥能够从材料中得出;④⑤无法从材料内容得出。
(3)变化:根据材料三①“1912年2月清帝退位诏书”“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可知,革命前后的变化是由君主专制到主权在民;根据材料三②“1909—1911年中国新开设面粉厂11家,资本额181万元;1910年中国工业商品总量为25.5亿元。”“1912—1914年中国新开设面粉厂28家,资本额320万元;1919年中国工业商品总量为44.8亿元。”可知,革命前后的变化是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根据材料四③“1904年癸卯学制: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是必修课程中分量很重的两门。”“1912—1913年学制:取消读经讲经课,增加自然科学;废除教育权方面的性别限制,男女同校。”可知,革命前后的变化是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更注重自然科学和教育公平。
(4)事件:根据材料四图片结合所学可知,“猿猴倒行逆施”指袁世凯复辟帝制。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战争:结合所学可知,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胜利结束。
(5)时间:结合所学可知,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计算公式是:公元纪年年份=民国纪年年份+1911年。1911+14=1925,故民国十四年是1925年。
理解: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但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