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14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反复诵读,感受乐府古诗的鲜明节奏;抓具体诗句,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
2. 分析诗人的浪漫的笔法,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诗人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顽强地坚持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掌握诗人的浪漫的笔法。
教学难点:
学习诗人失意中仍饱含希望,悲愤中不乏豪迈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出课题
开场白:同学们好,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他在发表重要讲话时,引用“长风破浪会有时”形容中华民族的明天。这句诗具有怎样的魅力,出自哪首经典的诗篇,能够穿越千余年赢得人们的共鸣和传颂?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首诗——行路难(其一)。
二、初读诗歌,感受诗情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朋友为他饯行时所作。首先我们一起来听名家朗诵诗歌,同时标注听读感受。
PPT展示:朗读诗歌视频名家朗诵声情并茂,极富表现力,你一定感受到了诗歌节奏的波澜起伏。相信你也跃跃欲试想朗读诗歌,请先标注节奏、重音、语速、语调,然后大声朗读,或者跟着视频里的同学一起来朗读。
PPT展示:学生朗读视频这是一首乐府古诗,以七言为主,杂以三言,节奏非常的鲜明。视频里的同学的朗读节奏准确,重音突出,语调起伏明显:“心茫然”句低沉,“梦日边”句上扬,最后一句读出了最高音。可想同学理解了诗歌,并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下面我们一起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三、品读诗歌,理解诗意
1.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PPT展示:课文及注解“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我们一起来看,李白“难”在何处?一二句“金樽清酒”“玉盘珍羞”形容美酒美食。“羞”同“馐”,美味的食物。“斗十千”“直万钱”形容美酒美食的珍贵。面对美酒佳肴,李白本应“一饮三百杯”,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出诗人异常的表现,内心的苦闷抑郁,这是诗人“一难”的表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直接体现“二难”:“黄河冰塞川”“太行雪满山”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诗人内心生发无限感慨,痛苦悲愤之情油然而生。忽然诗人又联想到了姜太公八十岁遇到周文王,后来得到重用;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太阳旁边,然后有所作为。诗人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内心多么希望自己能像姜太公、伊尹一样得到重用。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回到现实的诗人再次跌落低谷,反复感叹“行路难”。眼前有很多岔路,却不知道该往哪里去?这是诗人的“三难”体现。诗歌的结尾,诗人坚信自己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直挂云帆,渡过沧海,到达胜利的彼岸。
2.请再读诗歌,填写表格,梳理诗人的情感脉络。
诗人的情感变化图
感情起伏 诗词原句 诗人心情
一起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一难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苦闷抑郁
二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痛苦悲愤
二起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心存希望
三难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彷徨苦闷
三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充满信心
梳理诗人的感情脉络,我们感受到诗人感情的“三起三落”。诗人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浪漫的笔法主要表现在词语、诗句、意境的夸张上。
3.PPT展示: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诗句,填写下表。
夸张 原词、句
词语 金樽、玉盘、斗十千、直万钱
诗句 拔剑四顾心茫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意境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夸张手法的运用,营造了浪漫的氛围。诗中有词语的夸张:“金樽”“玉盘”极言器具之美;“斗十千”“直万钱”更是直言价格之贵。如此盛宴却不能食,以乐称哀,更显其哀。诗句的夸张:“拔剑四顾心茫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程度、用途上的夸大;意境的夸张:“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将自己的仕途之路比作“冰塞川”“雪满山”,联想古人“垂钓碧溪”“乘舟日边”,想象丰富而奇特;这是意境的夸张。诗人用浪漫的笔法抒写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人生追求的不同寻常。PPT:诗人是如何从痛苦悲愤中挣脱出来的?
四、知人论世,体会豪情
探究诗人的精神品质,我们从三个角度展开:
(1)分析具体语句,梳理诗人的情感变化
(2)结合写作背景
(3)比较阅读同时期作品
PPT展示:整首诗歌,标注“三起三落”我们刚才已经详细分析了诗人情感的一波三折,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诗人的情绪如此动荡?
下面我们一起去看当时的背景:
PPT展示:李白26岁出川,在外漫游,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能如愿。直到天宝元年(742年),42岁的李白才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皇帝没有重用他,后又因权臣馋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入京之前,诗人曾作诗《南陵别儿童入京》,抒发内心的喜悦,甚至是狂傲不羁之情。如今理想破灭,仕途无望,诗人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那他又是怎样走出阴霾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他同时期的作品:PPT展示: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节选自《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大意: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这两句诗想象奇特,体现诗人目光的长远,志向的远大。
PPT展示:知人论世,体会豪情李白一生积极入世,他很想像管仲、诸葛亮、张九龄那样为国家建功立业。可是现实让他感到求仕无望。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残酷反复较量,李白的情绪也因此动荡不安。但李白终归是李白,诗人的倔强、自信、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最终战胜了内心的痛苦悲愤,诗人的豪情壮志融入了诗篇。五、内容回顾,学法小结
PPT展示:本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具体诗句,梳理诗人的感情脉络,结合时代背景和李白同时期的作品,知人论世,理解了诗人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顽强地坚持的精神品质。
六、作业
1.古诗新唱,学习演唱歌曲《行路难(其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你一定对《行路难(其一)》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请你学习演唱歌曲《行路难(其一)》。可在网上搜索《行路难(其一)》歌曲视频,进行学习。
2.思考题:你怎样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引用“长风破浪会有时”形容中华民族的明天?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发。
学生作业示例: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见的苦难: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列强的瓜分;日本的侵略;使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陷入了黑暗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强国复兴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用“长风破浪会有时”形容中华民族的未来,这与李白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顽强地坚持的精神品质是相同的。国家如此,个人命运更是如此。我们的学习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我们应该勇敢面对,执着地追求。我们要相信,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要放眼未来,坚信未来一定是属于我们的,我们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