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第3课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军阀割据【大单元教学课件】+素材 -【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 第3课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军阀割据【大单元教学课件】+素材 -【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3 11:31:13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大 概 念 大 主 题
单元整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3单元第3课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军阀割据




教材目录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二目: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第11课:中华民国从创建
第一目: 二次革命;第二目:袁世凯复辟帝制;
第三目:护国战争; 第四目:军阀割据
第一目、革命派与北洋军阀之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第二目、议席之争--二次革命
第三目、国体之争--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第四目、地盘之争--军阀割据
整合目录
01
素养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拓展延伸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作业布置
素养目标
素养目标:
1.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与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
割据等基本史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重点)
2.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价袁世凯的地位和作用。从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理解资
产阶级革命派对民主共和探索失败的表现。(唯物史观、历史解释)(难点)
3.孙中山等民主革命者屡败屡战,一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独立、民主、富强的不
懈追求,另一方面体现了孙中山等人鉴定的革命信仰、无私忘我的革命胸怀以及愈
挫愈勇的革命精神。(家国情怀)(难点)
2022年课程标准:知道民国初期北洋政府的统治。认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新知导入
李鸿章临终前曾留遗言:“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
出身
出身于一个军三代、官三代、富三代之家
26岁
以“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的身份坐镇朝鲜,长达10年以上,俨然朝鲜的太上皇
1895年
天津小站,训练新军
1898年
戊戌变法,站在慈禧太后这边
1900年
义和团运动,站队成功
一直深得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喜欢
身份标签
野心家
独裁者
卖国贼
袁世凯(1859年-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以叛卖维新派而获得慈禧的信任,以血腥镇压义和团和出卖主权而博得帝国主义的欢心,一直是清政府和帝国主义所倚重的人物。
Q1.袁世凯是这样的人,为什么孙中山还要将总统之位让给他呢?
学习任务(一):革命派与北洋军阀之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材料1:“谓袁不可信,诚然,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余年贵族专制之满洲,则贤于用兵十万。”
——孙中山
材料2:“海军尽叛,天险已无,何能悉以六镇诸军,防卫京津?虽效周室之播迁,已无相容之地。”“清帝尊号不变、每年领取四百万元费用,暂居宫内。”
——1月16日袁世凯给清王朝的密电
Q2:虽然只能选择袁世凯,但孙中山提出了什么样的限制条件呢?(阅读课本第49-50页,结合材料,寻找关键信息。)
材料3: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能不好。 ——资产阶级革命派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②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①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为由,不肯南下,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②4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宣统帝(溥仪),此时才6岁,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之下宣布退位
Q3:对比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情况与孙中山预设的情况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袁世凯可以用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政府
1、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
1912年2月12日
1912年2月13日
1912年2月15日
1912年3月10日
1912年4月1日
清帝退位
孙中山辞职
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并提出限制条件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解除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
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不肯南下,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阅读教材P49-50页,梳理袁世凯是怎样一步步窃取革命果实?
中国从此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
清政府
被迫重用
帝国主义列强
支持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革命党人
立宪派和旧官僚
施压
妥协退让
逼宫
辛亥革命期间各方力量的关系
军事进攻
政治欺骗
袁世凯窃取
辛亥革命果实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最主要的原因)
Q4:革命派妥协的原因有哪些?是否说明政治斗争就不能妥协?
在双方力量悬殊或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为了避免直接冲突造成更大损失,或为了有利于双方的发展,或为了获取某种利益是可以妥协的。妥协有可能会取得新的政治成果,当然也有可能会成为双方政治斗争的一个暂时阶段。
袁世凯得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袁世凯北洋新军实力强大
重点突破
材料一:“利用袁可以事半功倍”,正是南方革命党人的普遍心态。
革命派软弱妥协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之初的南京城 “库藏如洗”。
临时政府国库空虚
材料三:在武昌起义胜利后,北方半壁江山还在袁世凯领导的北洋军的手中。据统计,当时袁世凯的北洋系部队是当时全国最精锐的部队;而南方的革命军,大多缺乏训练、纪律涣散、装备落后。
材料四:清末,袁世凯被认为是“治世之能臣”,随着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凡一切拥护清廷和反对革命的人们都寄厚望于他。当清帝被迫让位后,其个人声望更是达到极点。
袁世凯军事实力强大
袁世凯个人威望高
2、原因
材料五:帝国主义不断在军事、经济、外交上向革命党人施加压力,压迫革命党人妥协。日、俄两国直接干涉中国革命。美、德、法等国则维持在华的既得利益,扶植袁世凯作为新的代理人。
帝国主义国家横加干涉
根本原因: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合作探究】Q5、袁世凯为何能够窃取革命果实?
1、袁世凯独裁统治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二):议席之争--二次革命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中华民国第一届内阁成员 国务总理 唐绍仪 北洋派系 司法总长 王宠惠 同盟会
外交总长 陆征祥 北洋派系 教育总长 蔡元培 同盟会
内务总长 赵秉钧 北洋派系 农林总长 宋教仁 同盟会
陆军总长 段祺瑞 北洋派系 工商总长 陈其美 同盟会
海军总长 刘冠雄 北洋派系 交通总长 施肇基 无党派
财政总长 熊希龄 亲袁立宪派 南京留守 黄兴 同盟会
我发誓,我没说过。
御用内阁
面对这种情况,同盟会会如何应对?
袁世凯
宋教仁
宋教仁
袁独裁统治、破坏内阁制。
【史事链接】“宋案袁世凯本想以重金收买宋教仁,但宋教仁不为所动。袁世凯便密令国务总理赵秉钧策划刺杀宋教仁。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遭歹徒枪击,身中3弹,送医院后不治而亡,年仅31岁。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
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国会占据优势。
重金收买
不为所动

保护共和非去袁不可!
国民党在国会大选862席中,占了392席,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具备组阁政府的权力,宋教仁将出任政府总理,行使行政权。
2、“宋案”
点击播放视频
新知讲解
3、二次革命
1913年
(3)领导人:
(4)结果: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
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②直接原因:宋教仁被刺杀。
(2)时间:
孙中山、黄兴
国民党力量涣散,遭袁世凯镇压。
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这次革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加快了建立独裁统治的步伐
材料1:由于实力悬殊,革命派领导人勉强被动、松散软弱,名义上有革命派掌握的十几万军队良莠不齐,可靠和善战者屈指可数······战事又是在袁世凯做好准备,并首先发起进攻的被动局势下进行,因此,两个月后,二月革命即完全失败。
——刘强伦《辛亥革命应以癸丑“二次革命”为下限》
材料2:同北洋军交战时,国民党缺乏统一指挥,只有李烈钧和黄兴分别在湖口和南京组织抵抗,稍晚一些时候,四川的国民党人也做了一些抵抗;而其余宣布独立的地区人采取观望态度。
答:①国民党力量涣散,缺乏统一指挥,资产阶级革命派缺乏斗争经验,力量不足;
②国民党准备不充分,袁世凯准备充足。
③袁世凯(军事)实力强大,帝国主义大力支持袁世凯。
阅读材料,分析二次革命失败原因
“二次革命”的失败,让这位临时大总统失去了最后的制约,开始筹划权力集中。
4、失败原因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二次革命被轻易的镇压下去,这使袁世凯得意忘形。私欲无限膨胀,他不再满足于临时大总统的头衔,而渴望担任终身的正式总统以为最终称帝的目标做准备。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2.对外卖国
(4)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可指定继承人。
(1)1913年10月,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2)1914年10月,解散国会
(3)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为获得帝国主义国家支持,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1915年5月9日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一)复辟帝制(概况)
思考:这些内容对中国有何影响?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中日矛盾加剧。激发中国人民反日爱国的斗争,加速袁世凯北洋政府的垮台。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气焰,为日本在一战期间独占中国提供了条件。
皇帝
卖国贼
学习任务(三):国体之争--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1914年底,北洋政府在北京举行祭天活动
“洪宪帝制”三部曲:
A.谋正式总统
B.谋终身总统
C.谋帝制
坐在龙椅上的袁世凯
袁世凯与各国使节合影
袁世凯来到天坛举行祭天仪式,仪式按传统方式进行,袁世凯身着十二章纹衮服,称帝之野心昭然若揭。
为了准备登基大典,袁世凯专门设了筹备处,用80万元做了两种龙袍,用12万元做了新朝玉玺,用60万元住了金印五颗。至此,袁世凯复辟称帝的丑剧达到高潮。
——曾凡光《探索奋斗复兴:中国近代史三十讲》
点击播放视频
(二)复辟帝制(标志)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思考: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是什么态度?
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号召民众进行讨袁斗争,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对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人们又做出怎样的反应?
护国战争爆发
1.原因:
2.时间:
袁世凯复辟帝制,各阶层人士群起反对。
1915——1916年
3.过程:
1915年12月,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拉开了护国战争的序幕;不少省份积极响应,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4.结果: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护国运动胜利。
思考: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必将遭到历史惩罚;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袁世凯的失败就在于他没有认识到,任何违背历史大势的举动都会走向失败,于是他就失败了,并且在绝望中死去。
点击播放视频
(三)护国战争
●袁世凯的皇帝梦(83天)为什么那么快就破灭了?
袁世凯失败原因:
1、尽管袁世凯手握大权和北洋军,但他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惩罚,这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
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3、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由拥袁到反袁。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 ;
4、北洋军阀内部发生变化,袁世凯众叛亲离,帝国主义也改变了对袁世凯的支持 。
难点突破
思考探究
难点突破
学习任务(四):地盘之争--军阀割据
新知讲解
袁世凯死后各派势力群龙无首
北洋军阀
袁世凯
冯国璋
曹锟
吴佩孚
直系军阀
皖系军阀
段祺瑞
奉系军阀
张作霖
各派系分裂、争夺政府控制权
军阀却是民国史上的一笔糊涂账。1912—1928年,中国的1400多个大小军阀发动了140余次地方性及省际战争。从袁世凯死去的1916年6月到1928年6月,有六个人成为国家元首,组成25个以上内阁。对此,李大钊的清算最是泼辣,他把当时的政治生活比作“宰猪场式的政治”,而军阀是吃人民“血肉骨头”的“文武豺狼”。
——孙德鹏《疲劳的颜色》
1、军阀割据的概况
军阀割据时期(1916——1928年)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4年)
+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
导致中国军阀割据的原因?
重要原因:帝国主义在华相互争夺,扶植各自代理人。
根本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洋务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以冯国璋、曹锟为首,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地。
北洋军阀
直系军阀:英美
皖系军阀:日本
奉系军阀:日本
以段祺瑞为首,掌握北京政府,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
以张作霖为首,盘踞东北
其他各省:滇系(英美)军阀唐继尧占云南、贵州;桂系(英美)军阀陆荣廷占广东、广西
1、军阀割据的概况
点击播放视频
北洋政府之袁世凯——身后余劫 分裂割据
【合作探究】
材料 军阀割据造成1914~1918年农户减少1500多万户,耕地减少2600多万亩,荒地增加4900多万亩,军费增加5000多万元。
根据材料分析军阀割据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①军阀割据混战,导致人民流离失所,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②军队人数和军费开支大幅度增加,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2、军阀割据的影响
军阀把持朝政,任人唯亲,甚至贿赂总统;
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军阀之间争夺地盘,连年混战,陷入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依仗武力,无视国法,祸国殃民,阻碍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的发展。
争夺地盘
连年混战
破坏生产
民不聊生
依附列强
出卖国家
知识拓展
护法运动
袁世凯死后,继任的北洋统治者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认为,约法和国会是共和国的象征,为了维护共和制度,他毅然举起了“护法”的大旗。1917年秋,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试图借助滇系、桂系等西南军阀的军事力量,开展护法运动。然而,南北军阀最终达成了妥协,孙中山被排挤出军政府。1918年5月,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回到上海,护法运动失败。
知识拓展
学史崇德
在封建思想意识根深蒂固的国家,走民主共和的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人们砥砺前行,前赴后继!
知识拓展
学史崇德
1912
临时总统
1915
签二十一条
正式总统
1913
宋案
二次革命
解散国民党
承认帝制
护国战争
1915-1916
1916-1928
军阀割据
1914
修改总统选举法
解散国会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谋正式总统
谋终身总统
谋帝制
洪宪帝制
三部曲
袁世凯——逆民意称帝复辟
军阀混战
北伐战争
孙中山——行共和永不言弃
护法运动
教学板书
第3单元第3课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军阀割据
宋教仁案
复辟帝制
军阀割据
二次革命
护法运动
资产阶级
革命派
复辟帝制
与北洋军阀
护国运动
窃取果实
南京就职
失败
成功
失败
中国革命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1、下面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袁世凯逼清朝皇帝退位——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着龙袍戴冠冕
A.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 B.维护共和,进行护法运动
C.清朝皇帝在历史上消失 D.践行三民主义,创建中华民国
2、1913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
A.武力镇压国民党 B.国民党领袖宋教仁被暗杀
C.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 D.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3.它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打倒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制止封建帝制死灰复燃,再造了共和,挽救了国家,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它是( )
A.戊戌变法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护法运动
4.据统计,1912-1928年,全国有1300多个大小军阀,一共发动了140次以上的省内及省际战争;1916—1928年,总统、执政、大元帅多次更换,内阁总理的更换更加频繁,12年中就有38届内阁,最短的两届只有6天。这反映了北洋时期
①深受一战的影响 ②军阀割据和混战 ③政治上剧烈动荡 ④完善了共和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A
B
C
课堂练习
C
作业布置
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革命运动的失败留下哪些教训?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势力极为强大,必须唤醒更多的民众!
必须建立自己的革命军队!
…… ……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技术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