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将相和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将相和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3 20:4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上6将相和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将相和》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内容改编而成的,主要讲述了完璧归赵、渑池会面和负荆请罪三个著名的历史故事,表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人物品质,阐明了只有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国家才会变得强大的道理。
《史记》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所著的一部伟大史书,被称为“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课文虽是根据原著改编的,但人物语言、行为描写细腻传神,人物性格鲜明,特点突出。了解历史故事、品评人物形象,应是历史故事类课文学习的重点。
本单元在编排上没有统一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主要应落实和体现在通读感知、捕捉信息、把握大意的阅读阶段。本课篇幅比较长,为落实这一语文要素提供了较好的文本载体。本课着重要学习的快速阅读方法是“连词成句地读”,一眼尽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壁、臣”等14个生字,读准“强、划、削”3个多音字,会写“召、臣”等14个生字,积累有关词语。
2.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能连词成句地读,一眼看到更多内容。
3.能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借助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能通过品味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形象,激发阅读《史记》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能连词成句地读,一眼看到更多内容;能通过品味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回归,揭示课题
1.出示单元篇章页,再次明确本单元学习要求:
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2.回顾《搭石》一课学到的方法:
阅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回读。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3.揭示课题:将相和。
了解“将”“相”是古代的武将文官,这里指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读一读这两个名字,指导写一写“廉”字,注意笔画笔顺。
学习任务一 练习速读,整体感知
1.学习字词
(1)认读生字词,读准字音,借助图片认识“缶”和“璧”。
大臣 允诺 典礼 抵御 推辞
侮辱 擅长 击缶 上卿 战袍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2)读准多音字
强qiǎnɡ 强逼 强迫 勉强 强人所难 强词夺理
强qiánɡ 强大 强壮 强盛 坚强 顽强
划huá 划船 划线
划huà 划归 划分 计划
削xuē 削弱 瘦削 削减 剥削
削xiāo 削皮 削铅笔
3.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这篇课文的篇幅比较长,怎么提高阅读速度呢?除了要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停读,不回读,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阅读课文前面的提示,明确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字一字地读。
出示课后习题中学习伙伴的对话,进一步理解什么是“连词成句地读”:
出示课文中的一个片段,学生试一试“连词成句”地读,说说一眼看见了哪些内容。
4.学生运用“连词成句地读”的方法默读全文,完成课堂学习单,用小标题概括课文所写的三个故事,并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5.关注不和,引发质疑,提出主问题。
课文题目是“将相和”,那必然有“将相不和”。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将相不和的原因。
品味廉颇说的话,圈一圈最能表现廉颇不服气的关键词:“爬”“我廉颇”“他蔺相如”……指导朗读,读出不服气的语气。
廉颇说的话,你觉得哪一句不符合事实?
提出质疑:蔺相如真的只靠一张嘴爬到廉颇头上的吗?
学习任务二 走进“完璧归赵”,体会蔺相如的人物特点
1.围绕“蔺相如是不是只靠一张嘴”的主问题,抓住蔺相如的言行进行自主批注阅读。
2.交流分享阅读体会,引导体会蔺相如的人物特点。重点体会以下几处: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
你从蔺相如的言行中,体会到了他的什么特点?
交流,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善于观察,见机行事,随机应变。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壁。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什么叫“怒发冲冠”?
读一读,读出蔺相如“怒发冲冠”的语气来。
辩一辩:蔺相如是真撞还是假撞?
学生根据当时的情景,并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预设:
假撞的理由:(1)和氏璧是无价之宝,撞碎了就不能完璧归赵了;(2)真的撞,自己也会丢了性命;(3)蔺相如是用这样的方法来跟秦王讲条件,他抓住了秦王喜欢这块璧,舍不得他撞的弱点。
真撞的理由:万一秦王真来抢夺这块璧,那就必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个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蔺相如应该有心理准备。
你感受到了蔺相如怎样的品质?
交流,体会蔺相如的勇敢,义正辞严,不畏强权。
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秦王都已经允诺了,蔺相如为什么不把和氏璧交给秦王?(秦王言而无信)
蔺相如要秦王举行个隆重的典礼,真正的考虑是什么?(缓兵之计,拖延时间,寻找机会完璧归赵)
你从中感受到了蔺相如怎样的人物特点?交流,体会蔺相如的善于识人,深谋远虑,做事周全。
小结: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吗?他凭什么能够完璧归赵?
相机板书:机智勇敢、不畏强暴、深谋远虑
随堂练习,指导写字
本课要写的字比较多,写之前,先让学生观察每个字,交流难写易错的字。比如:臣、承、荆
学习任务三 走进“渑池之会”,体会蔺相如的人物特点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体现的呢?
1.学生先说一说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做了什么,从中感受到了他怎样的特点?交流,再次体会蔺相如的人物机智勇敢品质:
机智:看到秦王侮辱赵王,立即想到让秦王为赵王击否。
勇敢:从“同归于尽”“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等词句可以看出。
2.聚焦话题,辩一辩:渑池会上,秦赵两国打成平局还是分出胜负?
交流讨论,引导认识:
看似打成了平局,实则分出了胜负。理由如下: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面,是为了羞辱赵国,结果并没有如愿以偿,这是输了目的。
(2)赵王为秦王鼓瑟,瑟是一种比较高雅的丝竹乐器,秦王为赵王击缶,缶是一种陶制乐器,原本是一种类似瓦罐子的陶器,用来装水或盛酒。秦王输了体面和尊严。
(3)赵王鼓瑟是秦王相邀请的,彼此都是一国之君;而秦王击缶却是蔺相如相逼迫的,一国之君被一国之臣胁迫,秦王输了身份。
学习任务四 走进“负荆请罪”,感受廉颇的知错就改
1.读一读蔺相如对门客说的话,感受他的顾全大局。
2.想象当时的情境,演一演负荆请罪时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对话。
小组合作先练一练,演一演。
推荐小组代表,全班演一演,评价人物的对话是否符合人物的身份、特点,表现出了人物的品质。
学习任务五 评价人物,推荐阅读《史记》故事
1.评一评:廉颇、蔺相如、秦王、赵王,这四个人物,你最欣赏谁?最不欣赏谁?为什么?
2.你知道将相和的故事出自哪里吗?了解《史记》。
3.尝试读一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将相和》的文言原文,猜一些文言词句的意思。
4.运用连词成句快速阅读的方法,读一读廉颇的故事。
5.推荐阅读《少年读史记》。
课堂总结:
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他们精诚合作,珠联璧合,国泰民安才有了保障。同学们,历史风起云涌,英雄辈出,你方唱罢我登场。其实《史记》中还有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课后可以用上我们快速阅读的方法,以及品味人物的方法,去读一读《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或者是史记中的其他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