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回到历史现场—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单元检测卷(A卷)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材料一:
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其特色文化形态,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嬗变。近几年,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用户体验”,强化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与互动需求,加强观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数字敦煌、数字故宫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其精神。故宫博物院通过与动漫、影视、文学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一批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获得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较少,缺乏像《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贴切的表达方法,呈现出既具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贴近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活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时代对文化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摘编自高宏存《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冷战,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多数人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曾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
这就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
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负有的历史使命,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贯穿生活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意境”“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等)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
材料三: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摘自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的价值,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
B.数字技术使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获得时空延伸,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C.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D.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要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需要有条件地借助数字技术。
2.下列关于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用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论证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可见传统文化创新形式可借助数字技术。
B.材料一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为例,论述了当前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指出应该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C.材料二围绕着中国文化,论及时间轴的古代与现代,空间轴的西方与中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论证方法丰富。
D.材料二对比了鲁迅式“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者的异同,包含对二者的褒贬评价,指出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不足。
3.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文化形式,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B.材料二认为任何时期的文学所遭受的作为纵轴的文学传统与作为横轴的现实世界所构成的压力都不尽相同。
C.材料三认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转化、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要多种文明共同发展,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D.三则材料虽然论述角度不同,但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要创新性发展,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文化基因。
4.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两者在论证方法上有何不同。(4分)
5.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播与创新发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天地再造
孙皓晖
父亲把和自己相伴了几年的忠犬大黄留给了苏秦,就走了。父亲一走,苏秦立即脱光膀子干起活儿来。昨夜情景,已经使他一路上对家的思念化为乌有,温情的梦幻在那一刻突然破碎了,断裂了。大嫂和妻子的冷漠与嘲笑残酷地撕碎了自己梦幻的那一刻,他就打定了主意——远远离开自己原先的华贵的瓦釜书院,离家苦修,再造自己。
第一件事,就是在这断垣残壁上结一间能够遮风挡雨的草庐。
他一头钻进齐腰深的荒草中,拣细密的茅草一撮一撮地拔了起来。大黄一直卧在断墙下自顾呼噜,后来终于也钻到荒草中来了。暮色消失天黑定时,断墙下堆了一大堆茅草。苏秦与大黄各自吃了一张干饼一块酱肉,又喝了甘凉的井水,便开始盖自己的草庐。
时下正当九月中旬,秋月将满,分外明亮。苏秦趁着月色仔细查看了断墙,不用砌墙,就是屋顶上草抹泥。他先用铁锹挖土,围了一口很大的泥锅,又打了五六桶水倒进泥锅,然后向泥锅里填满选好的半千土块;等待泥锅泡土的时候,用那口柴刀剁了许多细碎茅草,扔进了泥锅,然后赤脚跳进泥锅反复踩踏。月上中天时,草泥和好了。苏秦虽然大汗淋漓,却精神抖擞,丝毫不觉得困乏。一鼓作气,他开始给屋顶上草。东方已经鱼肚白了,苏秦没有歇息,开始铺千茅草。正午时分,苏秦压完了一面茅草,高兴地从土墙上爬下来,双腿一软,倒在了大黄身边。
“呼——”一阵粗重的鼾声响了起来。大黄嗅了嗅苏秦,摇摇尾巴也卧倒了。
“鸣,呼……”大黄呼噜着,靠在苏秦身边也睡着了。
九月末草庐刚一结好,苏秦便开始了一种奇特的粗简生活。每晚一顿干饼酱肉,喝一通老井的甜水了事。瞌睡了,在草席上和衣睡上一两个时辰,醒来了到井台上用冷水冲洗一番,立即又回来揣摩苦读。日复一日,倒是分外踏实。
住进草庐,苏秦心底深处的那股烦躁急迫消失了。他意识到,自己的学问面上渊博,却缺乏专注一点的精深。这一点,就是对天下大势的洞察。要锤炼这种见识,需要的不是具体的就事论事的学问,而是高屋建瓴鸟瞰天下的眼光境界。“必须大悟,方得有成。”这是苏秦在坎坷屈辱中磨出来的见识。
在他打开父亲送来的铜箱翻到最底层时,一本破旧的羊皮纸大书出现了。《阴符经》!天哪!他几乎惊讶得要跳起来。“符经”两个大字凿凿在目,旁边还有两行小字,拭目细看,隐隐约约便是“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四个名字。他二话不说,坐在门外土坎上便翻了起来……
几个月了,他每日朗诵默记,已经能将《阴符经》倒背如流。这《阴符经》当真是“变通无羁,深微烛照”。苏秦觉得,自己还远远未将《阴符经》咀嚼透烂,还得再下苦功夫。
时序已至寒冬,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原野上的一切都模糊了,孤独的草庐已经完全淹没在漫无边际的风雪之中。苏秦在屋外逆风而立,一字一字,高声吟诵起了《阴符经》。
在这个风雪扑面的寒夜,苏秦依然雷打不动地冲着苍茫的夜空大声朗诵着,渐渐地,他的声音嘶哑了,吼出最后一个字的时候,他喉头一阵发甜,猛然喷出了大大一ロ鲜血,颓然扑倒在地。大黄一声低吼,箭一般扑了过来,叼住苏秦的腰带,腰一弓,使劲儿往门口拖。它将苏秦拖到门口,又三两下拱开了门板,将苏秦拖到了屋内。
“啊……”喉头一阵呼噜喘息,苏秦终于醒来了。
方オ一阵吼诵,使他顿悟——《阴符经》正是纵横捭阖的大法则!其中天地之道、为政之道、君臣之道、创守之道、万物互动之道、邦国互动之道无所不包。将这些大道理揣摩深透,何愁不能窥透天下奥秘?何愁不能找出列国症结?何愁不能纵横战国?
苏秦又打开了《阴符经》,又一字一字地开始琢磨。读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时,他眼睛突然一亮。老师鬼谷子在这句下边注文:“食者,所以治百骸,失其时而伤百骸;动者,所以安万物,失其机而伤万物。时之至,间不容瞬息。先之则太过,后之则不及。是以,贤者守时,不肖者守命也。”读着想着,苏秦心中一片豁亮——
想想自己说秦,就是“先之太过”,如何能够成功?不成功一定是不应时了。王霸大业,秦国是没有拒绝的理由的,但秦国却偏偏拒绝了,而且还拒绝了两次,公孙衍失败了,他苏秦也失败了。现下静心想来,确实是为时过早了。新君即位仅仅一年,秦国内政未稳,这时候要秦国立即实施东出争霸战略,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想着想着,他迷迷糊糊地瞌睡了,头“咚”一声撞在了木案上。苏秦醒来揉揉眼睛,站起来在屋中踱步,念着想着,自言自语地嘟哝着……猛然,他盯住了“机在于目”四个字,顿时陷入了沉思,想着想着心中一闪,觉得似乎抓住了什么,瞌睡却又猛然袭来,那闪光又被淹没了。苏秦气恼异常,抓起案上的缝书锥对着大腿猛然一刺,一股鲜血“哧”地喷了出来。
苏秦猛然清醒,“机在于目”,就是见机而动,不死守一端。
“啊哈哈哈哈哈!”苏秦仰天大笑,手舞足蹈,脚下一软,扑在了大黄身上。
冰天雪地的草庐里,苏秦抱着大黄睡去了,人的鼾声与狗的呼噜声交织在了一起。
(选自《大秦帝国之纵横》,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住进草庐前,苏秦心里烦躁急迫,这主要是因为他回家后受到了妻子和大嫂的冷遇,让他倍感亲情的冷漠和世态的炎凉。
B.苏秦发现《阴符经》时,几乎惊讶得要跳起来,这一细节暗示了《阴符经》是一部奇书,为后文苏秦的彻悟做了铺垫。
C.小说在描写苏秦结草庐、发现并苦读《阴符经》时运用了顺叙手法,这样叙事使文章显得条理清楚,同时注意剪裁,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D.小说两次写到苏秦和大黄相依睡去,第一次是带着劳动后的疲惫与畅快睡去,第二次是带着彻悟之后的满足和内心的释然睡去。
7.关于苏秦结草庐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细致地描写了苏秦和草泥的过程,其与下文他苦读《阴符经》的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凸显的是苏秦对理想的执着。
B.苏秦在荒野中结草庐,与风雪为伴,让劳作的痛苦磨砺自己,使自己更加奋发,是勾践式的“卧薪尝胆”。
C.苏秦决意离开原先华贵的瓦釜书院,来到荒野之中苦修,这是他遭受挫折后不得已的选择。
D.断垣残壁,茅草屋顶,孤独地伫立于冰天雪地之中,作者让草庐与苏秦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对应。
8.本文题为“天地再造”,苏秦的“再造”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9.《史记 苏秦列传》中记载苏秦“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皆笑之……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本文在演绎苏秦这段故事时加入了“一只忠犬大黄陪伴他”的情节,这样的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材料一:
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庖人调和而弗敢食,故可以为庖。若使庖人调和而食之,则不可以为庖矣。王伯之君亦然。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去私》)
材料二:
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人主之公义也;必行其私,信于朋友,不可为赏劝,不可为罚沮,人臣之私义也。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故公私有分。人臣有私心,有公义。修身洁白而行公行正,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也;污行从欲,安身利家,人臣之私心也。明主在上,则人臣去私心行公义;乱主在上,则人臣去公义行私心。故君臣异心,君以计畜臣,臣以计事君,君臣之交,计也。害身而利国,臣弗为也;害国而利臣,君不行也。至夫临难必死,尽智竭力,为法为之。故先王明赏以劝之,严刑以威之。赏刑明,则民尽死;民尽死,则兵强主尊。刑赏不察则民无功而求得有罪而幸免则兵弱主卑。故先王贤佐尽力竭智。故曰:公私不可不明,法禁不可不审,先王知之矣。
(节选自《韩非子·饰邪》)
10.材料二中画框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3分)
刑赏A不察B则民C无功D而求E得F有罪G而幸免H则兵弱I主卑。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外举不避仇”与《屈原列传》中“举贤以自佐”的“举”词义不同。
B.“臣以计事君”与《论语》中“敏于事而慎于言”的“事”词义不同。
C.“至夫临难必死”与词语“登山临水”“身临其境”中的“临”词义不同。
D.“严刑以威之”与《孟子》中“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威”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以尧舜禅让传贤不传子和以厨师调和五味而不敢私自食用等事例,说明王伯之君当诛暴而不私。
B.祁黄羊举贤,外不避仇,内不避亲,一心为国,受到孔子的称赞,人臣做事应出于公心。
C.明君治国应先公义后私心,这有利于君臣和谐,公义可使官吏廉洁,私义能促进朋友讲信用。
D.国家的长治久安,在于君主及臣子要公私分明,国家要法治严明,这是历代君主都知晓的道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
(2)污行从欲,安身利家,人臣之私心也。
14.两则材料中对“公私”的看法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苏武庙
[唐]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茂陵③不见封侯印④,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帝所造的帐幕。《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②丁年:壮年。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④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魂销”二字,真切传神地写出了苏武在异域度过漫长岁月,骤见汉朝使者时,强烈复杂难以言表的激动心情。
B.颔联像两幅图画。一幅是望雁思归图,表现了苏武在胡地对家乡的思念。一幅是荒塞归牧图,展现了苏武单调、孤寂的牧羊生活。
C.颈联写苏武在匈奴时与出使时的人事变换,流露出恍如隔世的感慨。“非甲帐”意指不是武帝时的甲帐,隐含着对武帝的追思。
D.尾联运用多种手法:借代,用“茂陵”代指去世的汉武帝;化用典故,“逝川”是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化用而出。
16.此诗颈联历来为诗评家所称道,被认为是“化板滞为跳脱”的俊语,请赏析颈联的精巧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运用对比手法,从文辞和内涵角度对屈原的创作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鲜明而深刻地揭示了人常常被细微之事困扰的道理。
(3)《过秦论》鉴于秦由盛及衰的过程,提出其灭亡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国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割地而灭亡的教训,不要被敌国胁迫而进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函谷关南接秦岭,北倚黄河,东西或绝涧或高原。它是阻滞、关闭,也是畅通、开放。在这里,有一件事是不能回避的,那便是历史的追溯。无论藏在哪个角落,历史的风扑面而来,情绪的力量在历史的托举下,让去往函谷关的路变得跌宕起伏。有记载说,这条路沟壁有50米高,坡度有40至80度,有的地方仅2米宽。可以想象它在军事战略上的①______。从遥远的春秋战国直至秦国一统,函谷关一直是兵家的②_________。这里,并不是一座青砖砌起的城楼,而是真正通往时间深处的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更远的地方是远方,也是远去。古关与长河,都把各自印烙在对方的骨骼之上。这条大河,微微发出的声响,都是③__________的轰鸣。在抵达函谷关的短暂时光里,我能感应到从四面八方汇集而至的那些水声。流水声里,有风貌之变,也有愿景之欢,桩桩美好落色为图——筑坝建库后的水波清粼,生态改良后的天鹅栖息,挣脱贫困后的喜乐安宁……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框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函谷关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所谓正午,是太阳来到正南方向的时刻。你注意到了吗?2月份的太阳似乎有点“懒”:正午时刻总是推迟。人们一般认为,每天12点,太阳会运行到正南方向,此时正午到来。但①___________,正午和12点之间常常存在时差。古人以真实的太阳视运动为依据确定日常时间,但这个时间是不均匀的,无法满足现代人对时间精确度的需求。为了得到②___________,人们假想太阳是平均运动的,进而得到一个新的日常时间。这样一来,两个日常时间之间就存在正负时差,正午的时刻也因此③___________。事实上,一年之中时差为零的只有4天;2月份的时差保持在负14分钟左右,这时候是一年当中太阳推迟“值班”最久的一段时间。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计时的依据已经不局限于天文观测。目前,科学上采用更为精确的原子时。原子内部可以发射电磁振荡周期,原子时就是以这个周期为基准确定的,这是一种较为恒定、均匀的时制。现在人们日常所用的时间与原子时相比,每1至2年会有大约1秒的时差,通过提前或后拨1秒来进行调整。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只有珍惜了今天,你才会拥有灿烂的明天。
B.你听听土地里面的希望,在冬季的压抑之下舒展筋骨。
C.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们服务。
D.大地啊,你是多么平凡而又多么伟大,你用你的博爱征服了无数的人们。
22.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A项,“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错误,“进而”表递进关系,而原文“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与“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为并列关系。B项,“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于文无据。原文说“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并未说“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C项,“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错误,说法绝对化,遗漏信息,原文第三段还提到了“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贴切的表达方法”等。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筛选以及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D项,曲解文意,“指出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不足”错误。依据材料二“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可知,材料二并未指出“鲁迅式‘盗火者’”的不足。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A项,曲解文意,“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错误。材料一中说“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嬗变”,只是让步假设,并没有强调价值“恒定不变”,也并非“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不断变化。
4.答案:①材料一运用例证法,内容充实。举《功夫熊猫》《花木兰》的例子,论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新发展的观点。②材料二论证方法多样,运用例证法,以五四新文学运动为例,论证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运用对比论证,论证了“盗火者”与崇洋者的异同;运用引用论证,引用马克思的话,让人们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负有的历史使命。
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证过程、论证方法、论据、论点等的分析判断能力。材料一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例证法。材料二用的论证方法有多种,有例证法、对比论证法、引证法等。可见材料二在论证方法上相对材料一来说更加丰富。
5.答案:①借助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用新鲜有趣的形式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其文化精神。②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③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文化新趋势,显现与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思想与价值。④认识现今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激发中国文化的活力,学习借鉴他国文化,共同发展提高。
6.答案:A
解析:“这主要是因为他回家后受到了妻子和大嫂的冷遇,让他倍感亲情的冷漠和世态的炎凉”错误。根据“住进草庐,苏秦心底深处的那股烦躁急迫消失了。他意识到,自己的学问面上渊博,却缺乏专注一点的精深”可知,苏秦之前烦躁急迫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
7.答案:C
解析:“这是他遭受挫折后不得已的选择”错。这是苏秦的主动选择。
8.答案:第一阶段:梦幻破裂,离家苦修。第二阶段:修筑草庐,重归平静。第三阶段:卧薪尝胆,大彻大悟。
解析:可以把苏秦“再造”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文章第1—2段,主要讲述苏秦周游受挫归来,被亲人嘲笑导致温情的梦幻破裂,决定离家苦修,再造自己。可概括为:梦幻破裂,离家苦修。第二阶段:文章第3—9段,主要讲述了苏秦克服重重困难终于重新结庐成功,然后顿悟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之后他的内心不再烦躁、急迫。可概括为:修筑草庐,重归平静。第三阶段:文章10—21段,主要讲述了苏秦发现《阴符经》并反复苦读,最终大彻大悟。可概括为:卧薪尝胆,大彻大悟。
9.答案:①忠犬是父亲临终留给苏秦的,代表着父亲无言的支持,和《史记》中“兄弟嫂妹妻妾皆笑之”相比,让故事多了一丝温情。②忠犬相伴,给了孤独中苦读的苏秦陪伴和精神力量,让苏秦身上多了一些人性的柔软,使人物形象更丰满。③添加忠犬救主的故事情节,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有了一层奇幻的色彩。
解析:文章开头交代了“忠犬大黄”是父亲留给苏秦的,代表着父亲对苏秦的关怀和支持,这与其他家人对待苏秦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让故事多了一丝温情。有了忠犬的陪伴,苏秦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他的身上多了些人性的柔软,人物形象更丰满。文中有忠犬救主的情节,不仅丰富了内容,还增添了奇幻色彩。
10.答案:BFH
解析:句意:刑赏不分明,百姓就会无功而谋取利益,有罪而侥幸免罚,结果是兵力弱小,君主卑下。根据句子结构,“刑赏”句子不完整,后面不能断开。“不察”后断开,后面“则”另起内容。“则民”句子不完整,后面不能断开。“而”连接前面的“无功”和后面的“求得”,不能断开。“而求”后要加上“得”才完整,在“得”后断开。“无功而求得”与“有罪而幸免”结构一致,内容相对,“有罪”后不能断开,“而幸免”后断开。“则兵弱主卑”与前文“则兵强主尊”结构一致,“弱”后不能断开。正确标点:刑赏不察,则民无功而求得,有罪而幸免,则兵弱主卑。故选BFH。
11.答案:A
解析:A.“词义不同”错。两个“举”意思相同,都是“举荐、推荐”的意思。句意:举荐外人不避开仇人。/举荐贤才来辅助自己的。故选A。
12.答案:C
解析:C.“应先公义后私心……私义能促进朋友讲信用”曲解文意,原文中肯定公义,否定私义,并未将两者排序;且私义是为了朋友间信义,并不一定能促进朋友讲信用。故选C。
13.答案:(1)诛杀暴君,自己却不私吞他们的财产,而是将其分封给天下的贤人,所以能够成就王霸之业。
(2)玷污自己的品行,放纵自己的私欲,求自身的安乐和家族的利益,是臣子的私心。
解析:①暴,暴君;封,分封。译文:诛杀暴君自己却不私吞他们的财产,而是将其分封给天下的贤人,所以能够成就王霸之业。②污,玷污;从,放纵。译文:玷污自己的品行放纵自己的私欲,求自身的安乐和家族的利益,是臣子的私心。
14.答案:相同:都强调要公私分明或明公去私。
不同:材料一强调“至公”的重要性,能够成就王霸之业;材料二强调君臣有公心、私心,要刑赏分明或明确法制。
解析:由“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可知,两则材料都强调要公私分明或明公去私。不同:由“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以为王伯”可知,材料一强调“至公”的重要性,能够成就王霸之业;由“故先王明赏以劝之,严刑以威之。赏刑明,则民尽死;民尽死,则兵强主尊”可知,材料二强调君臣有公心、私心,要刑赏分明或明确法制。
15.答案:C;
解析:“颈联写苏武在匈奴时与出使时的人事变换”错,从原句“回日楼台非甲帐”可知应为“从匈奴回国时”。
16.答案:①对仗工巧。“回日”对“去时”,“楼台”对“冠剑”,“非”对“是”,“甲帐”对“丁年”,可谓工整无比。②构思精巧。由“回日”忆及“去时”,以“去时”反衬“回日”,更增感慨。苏武“回日”见到往日的楼台殿阁依旧,但武帝早已逝去,当日的“甲帐”也不复存在,而“去时”的苏武正值“丁年”,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感慨,隐含着对武帝的追思。
解析:本题要求赏析颈联的精巧之处。颈联的诗句是“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该联之所以被称作“化板滞为跳脱”的俊语,主要表现为在语言运用的技巧上,非常高超微妙。首先从上下两句的对仗的角度看,“回日”对“去时”,“楼台”对“冠剑”,“非”对“是”,“甲帐”对“丁年”,对仗极其工整精巧。其次,从构思和主题的凸显上,将“去时”与“回日”作对比:苏武“回日”见到往日的楼台殿阁依旧,但武帝早已逝去,当日的“甲帐”也不复存在,而“去时”的苏武正值“丁年”,流露出物是人非的伤感,对苏武的不幸遭遇寄托了深深的同情。
17.答案:(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8.答案:①举足轻重;②必争之地;③震耳欲聋
解析:第①空,前文说了函谷关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从中可以看出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故应填“举足轻重”之类的成语。举足轻重: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第②空,函谷关在军事战略上地位重要,那么兵家就都想占据此处,故应填“必争之地”之类的成语。必争之地:指敌对双方必定争夺的战略要地。第③空,这里说的是黄河发出的轰鸣声,故应填“震耳欲聋”之类的成语。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10.答案:这里,并不只是一座青砖砌起的城楼,还是一条真正通往时间深处的道路。
解析:画框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将“不是……,而是……”改为“不只是……,还是……”;二是语序不当,应将“一条”放在“真正”前。
20.答案:①函谷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②函谷关历史底蕴深厚,见证着社会的发展。
解析:由“函谷关南接秦岭,北倚黄河,东西或绝涧或高原”等可知,函谷关地理位置重要;函谷关不仅是一座城楼,更是一条通往时间深处的道路,“这条道路更远的地方是远方,也是远去”,且“流水声里,有风貌之变,也有愿景之欢,桩桩美好落色为图”,故函谷关历史底蕴深厚,见证着社会的发展。
21.答案:D
解析:A、B、C三项中的“你”与文中画横线处的“你”都是泛指;D项中的“你”是特指。
22.答案:①其实并不是这样(事实并非如此);②一个更均匀的日常时间;③相应提前或者延后了
解析:①处,前文说“人们一般认为……此时正午到来”,横线前的“但”表示转折,据此可知事实并非如此,故可填写“其实并不是这样”之类的内容。②处,由“但这个时间是不均匀的,无法满足现代人对时间精确度的需求”和“人们假想太阳是平均运动的,进而得到一个新的日常时间”可知,人们想得到的是均匀的时间,故可填写“一个更均匀的日常时间”之类的内容。③处,由“因此”可知,前后句是因果关系;由“人们假想太阳是平均运动的……这样一来,两个日常时间之间就存在正负时差”可知,太阳的平均运动可以让正午的时刻提前或者延后,故可填写“相应提前或者延后了”之类的内容。
23.答案: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各位同学:
刚才听了大家对材料的感受,多对管仲和齐桓公赞叹有加,有大家珠玉在前,我就不再赘述,在这里只谈一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鲍叔。
老子《道德经》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一直认为,“知人”和“自知”能做到一样已然不易,想要两者得兼是很难的,直到我看到了鲍叔。他让齐桓公与管仲君臣相得,在成就齐桓公春秋霸业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对自我和他人的清晰认知,令人叹服。
古希腊有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卢梭称这句箴言“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都更为重要,更为深奥”。显然,一个人智慧的起点,莫过于对自我有着清晰的认知。鲍叔在齐桓公与兄长争夺君主之位的过程中立下赫赫功劳,在齐桓公践祚之后,他本可以在齐桓公任命自己为相时坦然接受,但他深知自身的能力,明白自己能够帮齐桓公走向君主之位,却无力让其成为霸主,若因一时贪图高位而担负自己能力之外的使命,这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国家的伤害。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他想给这个国家更好的选择。鲍叔让我想起昔日看的《悟空传》,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的孙悟空对着晩霞感叹:每个人都认为世界在为自己而转动,当你最终不再这么认为时,你便长大了。孙悟空用五百年的磨难才认清了自己,而鲍叔早早地便认识到了这一点。
更让我震撼的是,他不光将自己置身于镜面之前,更将自己的好朋友管仲看了个通透,将齐桓公的气度看了个明明白白。后人皆知鲍叔向齐桓公举荐了管仲,却很少有人想过这背后是怎样的惊心动魄。假如鲍叔看不出齐桓公的明君气度,在他举荐管仲的那一刻,足以让齐桓公因管仲的“射衣杀身”而对鲍叔心生嫌隙;假如他看不出管仲具有经天纬地之才,齐国任命管仲为相后的每一个国策都可能让整个齐国和他个人万劫不复。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举荐,这其中体现出的是鲍叔以一力承担国家安危的大勇和洞彻人心的智慧。
有如此眼力与智慧,也难怪管仲曾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其鲍叔之谓也。
谢谢大家!
解析:【立意探索】2020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在命题上与往年相比同中有异,相同之处在于材料加具体情境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形式,不同之处在于在具体的选材上不再如往年一般充满时代特色,而是从传统历史故事中取材,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历史材料的感触进行写作。材料提到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个历史人物,考生只需要围绕其中一个人进行分析即可。选择感触最深的一个,也就是选择自己最有话可说的角度来写“发言稿”。齐桓公听取鲍叔的建议,重用曾与他为敌的管仲,这表明他知人善任、善于纳谏,且宽容大度,因此,选择齐桓公的话可从这些角度考虑立意;管仲原是齐桓公敌对一方的辅臣,因才能被举荐,在成为齐桓公的辅臣后助其成就一代霸业,因此,选择管仲的话可以写他在其位谋其政,富有政治才能;鲍叔辅佐齐桓公即位,却举荐管仲,认为成就霸业“非管仲不可”,并甘居其下,因此,选择鲍叔的话可以写他慧眼识才,不计较个人得失,还可以写他为国举贤,在成全别人威名的同时,也让自己在史书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此外,考生需要结合具体任务,在行文中展现出写作情境,体现发言稿这一文体形式。据此,考生可从如下角度立意:①知人善任,霸业可期;②君子当不计前嫌;③善纳谏者胜;④在其位当谋其政;⑤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⑥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⑦先国家之急,然后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