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回到历史现场单元检测卷(B卷)(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回到历史现场单元检测卷(B卷)(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3 11:5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回到历史现场—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单元检测卷(B卷)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材料一:
宋徽宗初年,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把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江西”即宋代的江南西路,揭示了江南西路文化对当时的影响。所谓“宗派”原是禅宗的名词,黄、陈等人都习禅甚深,所以吕本中用这个词来称呼诗派。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是他少年所作,名单的取舍都很随意,所列25人中除陈师道以外,只有少数作品有较多的流传,其余的只有零星作品留存,但吕本中所提出的江西诗派确实是符合事实的,诗派成员大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黄庭坚的影响与指点,在诗歌的选材取向与艺术风格和黄诗存在相似之处,确实是声同气应的诗歌流派。
宋初以来,宋人对唐诗中的典范不断进行新的选择,这种选择沿着道德判断和美学判断两条途径同步进行,最终汇聚在杜甫身上。宋代诗坛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以平淡为美。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的诗。苏、黄的诗学理想貌似有异,其实是殊途同归的。他们追求的都是“平淡”,那是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古老风格,到了北宋中叶,尊杜成为整个诗坛的深刻变革。苏轼则提出了著名的尊杜观点,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庭坚举起了以杜甫为诗家宗族的大旗。到了宋末,因为诗派成员多学习杜甫,便把杜甫称作江西诗派之“祖”,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推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江西诗派成为宋代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也是一个以地域命名的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
黄庭坚、陈师道去世以后,诗坛的空气趋于凝固。当时宋代诗歌特征已基本定型,黄、陈法度森严的创作更为青年人提供了法则和规范,而严酷的政治局势又从外部促使诗人的心态更加收敛。于是,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便成为江西诗派的创作倾向,这也是当时整个诗坛的倾向。
突然发生的靖康事变打破了诗坛沉闷的空气。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蹄踏入北宋都城汴京,宋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去,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这可以算是北宋最大的历史事件。因为“靖康之变”,诗人们的生活颠沛流离,原先平和的心境不复存在。金兵的铁马胡笳彻底打破了宋人宁静的书斋生活,诗歌创作的内容、意象、题材、风格均发生了变化。乱离之苦、家国之思涌现到诗歌题材当中。
进入南宋以后,黄庭坚诗风的影响逐渐减弱,代之而起的是一种轻快圆美的新风格。与此同时,吕本中提出“活法”之说,所谓“活法”是主张既有的法则而自有所得,其中并没有特定的风格论内容。但由于当时盛行的诗歌法则都源于黄庭坚的江西诗派,所以这意味着江西诗派的内部演变。
(摘编自王晶《江西诗派的形成及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二:
文学总是于不断创新中发展前进的。在文学的创新中,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时代氛围以及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都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但时代普遍的社会心理和文学家个体的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一般认为,以曹丕的《典论·论文》为标志,文学进入了自觉的时代,因此,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自觉的起点。曹丕在论及文学创作时强调“文以气为主”,这里的“气”是作为人的一种心理、生命状态和内在修养而存在的,它决定着作家的个性与气质,从而决定作家文学创作的整体风貌。我们可以认为,文学的自觉是作家主体对自我意识的体认后的一种文学创作的状态,是作家主观能动性及对这种能动性及时把握的表现,在这种状态下,作家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创作,表现自己的生命情感和审美理想。
中国文学发展的实际表明,文学主体意识总是处于不断弱化和强化的过程之中的,就南宋中兴时期而言,诗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是江西诗派的主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而趋于失落后的强化和回归,正是由于此才有可能形成南宋诗歌创作的最高峰。
江西诗派自黄庭坚始,形成了一套可供学习的创作理论和方法。黄庭坚首先强调要多读书,“资书以为诗”,“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其次是提倡作诗要讲究方法,惠洪《冷斋夜话》卷一曾引黄庭坚语云:“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从此可以看出,黄庭坚强调作诗要注意在前人文辞文意上引申加工。黄庭坚的本意是借鉴和利用前人优秀的文学遗产,推陈出新,他自己也精于此道,并且取得了不少的成绩,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但他把读书作为创作成败的关键,同时又追求奇崛瘦硬的诗风,这样就必然填塞典故,连缀奇字,把创作活动引入狭隘的境地。因此,才力低下的江西后学以此法为诗,就难免蹈袭之弊。
江西诗派的后学者在前人之后亦步亦趋,不敢稍逾规矩,逐渐丧失了创作主体的能动性。这样,江西诗派作家放弃了文学创作最重要的一环,即从生活中寻找诗思,以生活和情感作为表现对象。从而使得文学创作和文学审美放弃了对主体意识的把握,徒然注重表现形式和技巧,这就必然导致诗思的枯竭而使得创作进入困境,即使有所创作,其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成为前人诗歌的“复制品”,没有个性,当然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从黄庭坚到江西诗派末流,诗人的主体意识处于不断的弱化之中。
(摘编自颜文武《论南宋中兴诗人对江西诗派的超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而陶渊明的诗风平淡质朴,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所以,苏黄两人的诗学理想是不一样的。
B.受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创作和当时严酷政局的影响,江西诗派的创作乃至当时整个诗坛的创作都倾向于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
C.“靖康之变”后,宋代诗人宁静的书斋生活被金兵的铁马胡笳彻底打破了,乱离之苦、家国之思成为了当时诗歌创作的主要题材。
D.南宋中兴时期,此前已经趋于弱化的江西诗派的主体意识得到强化和回归,诗人主体意识觉醒,由此最终形成了南宋诗歌创作的最高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南宋以后,由于当时盛行的法则都源于黄庭坚的江西诗派,所以吕本中提出的“活法”之说也只是意味着江西诗派的内部演变。
B.魏晋时期的诗人们能够有意识地表现自己的生命情感和审美理想,这是魏晋时期被认为是中国文学自觉的起点的真正原因。
C.黄庭坚之语“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指出作诗要讲究方法,推陈出新。
D.江西诗派后学者在文学创作上放弃了从生活中寻找诗思,以生活和情感作为表现对象,是因为他们在前人之后亦步亦趋,不敢稍逾规矩。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曹丕“文以气为主”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者皆宜”。(韩愈《答李翊书》)
B.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C.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荀子《王制》)
D.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杜牧《答庄充书》)
4.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江西诗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4分)
5.请分析下面两则材料,说说每则材料的内涵并指出它们分别体现了黄庭坚的什么创作理论或方法。(4分)
材料一:古人学书,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学书即成,且养于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楷式。
材料二:腐儒坐井观天,泥古不化,若五岳三江,瞬息间千变万状,岂陈陈相因者得之于笔墨间欤?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文本一:
大泽乡
茅盾
算来已经是整整七天七夜了,这秋季的雨还是簌簌地下着。军营早已移到小丘上。九百戍卒算是还能够捆一堆干燥的稻草,这便是那两位终天醉成泥猫的颟顸军官的唯一的韬略。军官呢,他们的祖父是当年铁骑营中的悍将。然而现在,他们却只能带着原是“闾左贫民”的戍卒九百。他们富农素所奴视的“闾左贫民”,没有一点共同阶级意识的“部下”!
半夜酒醒,听到那胡笳似的风鸣,军鼓似的雨声,又感着砭骨似的秋夜的寒冷。听说昨天从鱼肚子里发现一方素帛,朱书三个字“陈胜王”。陈胜?两屯长之一是叫陈胜呀。突然,从远远的不知何处的高空传来了尖厉的哀嚎。是近来每夜有的狐狸叫,然而今番的是魔鬼的狐狸叫,是要撕碎你的心那样的哀嚎,断断续续,是哭,是诉,是吆喝。分明还辨得出字眼儿的呀。
“说是‘大楚兴’罗?”“又是‘陈胜王’!”面面觑着的两军官的僵硬的舌头怯生生地吐出这么几个字。宿酒醒了,陈胜的相貌在两位军官的病酒的红眼睛前闪动。那是一张多少有点皱纹的太阳晒得焦黑的贫农的面孔。他也是这次新编入伍的,看他生得高大,这才拨充了屯长。敢是有几斤蛮力?不懂兵法。
想来陈胜倒不是怎样可怕,可怕的是那雨呀!雨使他们不能赶路,雨使他们给养缺乏;天哪,再是七日七夜的雨,他们九百多人只好饿死了。在饿死的威吓下,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吧?
第二天还是淋雨,躲在自己帐里的两位军官简直不敢走动。到处可以碰着怀恨的狞视。营里早就把鱼鳖代替了米粮,但吃了太多的鱼鳖的兵士们好像性格也变成鱼鳖了,没有先前那么温顺,那么沉着。骚动和怨嗟充满了每个营房。
鱼肚子里素帛上写的字,夜半风声中狐狸的人一样话语的鸣嗥,确也使这九百人觉得诧异。然而仅仅是诧异罢了。没有幻想。奉一个什么人为“王”那种事的味儿,他们早已尝够了。他们的期望是挣断身上的镣索。他们很古怪地确信着挣断这镣索的日子已经到了。
想起自己有地自己耕的快乐,这些现在做了戍卒的“闾左贫民”便觉到只有为了土地的缘故才值得冒险拼命。什么“陈胜王”,他们不关心;如果照例得有一个“王”,那么这“王”一定不应当是从前那样的“王”,一定得首先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自己有地自己耕。
风还是虎虎地吹着,雨还是腾腾地下着。比这风雨更汹涌的,是九百戍卒的鼓噪,现在这声音一阵紧一阵地送进两位军官的帐幕。
“看出来了吗?不是我们死,便是他们灭亡!”
“先斩两屯长?”
“既无奈何,九百人一齐坑吧!”
先开口的那位军官突然将右臂一挥,用重浊的坚决的声调说。
“谁给我们掘坑?”
不是异议,却是商量过程,声音凶悍中带着沉着。
“这茫茫的一片水便是坑?”当这样的意念再在两位军官的对射的目光中闪着的时候,帐外突然传来了不成体统的嚷闹:“守在这里是饿死……到了渔阳……误期……也是死……大家干吧,才可以不死……将官儿……让他们醉死!”
两军官的脸色全变了,嘴唇有些颤抖。他们又交换了一次眼色,咬嘴唇,又剔起眉毛,统治阶级的武装者的他们全身都涨满了杀气,然而好像还没有十分决定怎么开始应付,却是陡地一阵夹雨的狂风揭开了帐门,将这两位太早地并且不经意地暴露在嚷闹的群众的眼前。面对面的斗争再没有拖延缓和的可能!因这天公的多事微微一怔的群众朝着帐内看,站着满脸通红怒眉睁目的两个人。但只是“两个”人!
“军中不许高声!左右!拿下扰乱营房的人!”
拔出剑来的军官大声吆喝,冲着屯长之一叫作吴广的走过来了。
回答的是几乎要震坍营帐的群众的怒吼声。也有了兵器在手的“贱奴”们今番不复驯顺!地下火爆发了!
风是凯歌,雨是进击的战鼓,弥漫了大泽乡的秋潦是举义的檄文;从乡村到乡村,郡县到郡县,他们九百人将尽了历史的使命,将燃起一切茅屋中郁积已久的忿火!
始皇帝死而地分!
1930年10月6号于上海
(有删改)
文本二:
1930年,茅盾经过思想苦闷的低沉时期,从日本返回上海,开始参加以鲁迅为旗帜的左翼作家联盟的活动。关于这一年的心境,他自述说:“大约1930年夏,由于深深厌恶自己的初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而又苦于没有新的题材,于是我有了一个企图:写一篇历史小说,写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这就是《大泽乡》,不久他又写下了《石碣》和《豹子头林冲》。毋庸置疑,在这三篇小说产生的当时,确实如以往茅盾研究者所说:“茅盾的历史小说描写过去,的确是在‘向现代发言’的。”概而言之,可以认为茅盾是从有惊人相似之处的历史现象中寻找折射现实的事件,从而迂回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斗争。
(摘编自刘俐俐《借用历史材料以构筑别样世界的小说艺术》)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篇交代下了整整七天七夜的秋雨,以及九百戍卒此时糟糕的处境,营造了一种凄苦、悲凉、压抑的氛围,为后文情节展开做了铺垫。
B.两个军官因为祖上的功德而得以率领“闾左贫民”到渔阳去,他们整天无所事事,醉成泥猫,小说以小见大,从侧面表现了秦朝末年的社会现实。
C.对于从鱼肚子里发现朱书“陈胜王”的帛书和狐狸哀嚎这两件事,军官心生疑惑,戍卒心生诧异,但他们的态度都是无所谓,军官认为陈胜不懂兵法,不足为惧。
D.小说对大泽乡起义前的内容描写很详细,涉及军官、戍卒、陈胜等人物,但对起义过程的描写却很少,这一部分使用了抒情的笔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本一中多次使用“闾左贫民”这一词语,前两处主要表现了两位军官对出身贫寒的戍卒的鄙夷歧视,第三处则表达了作者对麻木的戍卒的微妙讽刺。
B.文本一中的“胡笳似的风鸣,军鼓似的雨声”使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军官半夜听到的声音,体现出浓郁的军旅特色,营造了紧张的氛围。
C.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活动、对社会的深入理解等使茅盾在《大泽乡》中把军官和戍卒对立起来写,有了阶级的对立,小说矛盾就更加突出,情节就更容易展开。
D.从日本回国的茅盾思想上已经经历了低沉期,在写作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因为没有具体可写的现实素材,就写了故事新编类的历史小说《大泽乡》等。
8.文本一中戍卒们的情绪发生了哪几个阶段的变化?请简要分析。(6分)
9.请结合文本一的内容分析其“向现代发言”的特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材料一:
韩信数项羽之失曰:“有功当封爵者,印刓①敝,忍不能予。”由斯言也,信之所以徒任为将而不与闻天下之略,且以不保其终者,胥在是矣。封爵者,因乎天之所子而隆之,非人主所以市天下也。若夫项羽之所以失者,非吝封爵之故。信之说,不如陈平之言之允也。陈平曰:“项王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故羽非尽不知人,有蔽之者也。琐琐姻亲,持大权,而士恶得不蔽?虽然,亦有由尔。羽,以诈兴者也:事怀王而弑之,属宋义而戕之,汉高入关而抑之,田荣之众来附而斩艾掠夺之。积忮害者,以己度人而疑人之忮己。轻残杀者,大怨在侧而怨不可狎。左顾右吟,亦唯是兄弟姻党之足恃为援。则使轻予人以权,己且为怀王,己且为宋义。惴惴戈戟交于梦寐抑恶能不厚疑天下哉然而其疑无救也。为汉王之腹心者项伯也,其叔父也;追而迫之刭者吕马童也,其故人也。从之于大败之余者三十余骑,而兄弟姻亲不与焉。怀愿求援,而终以孤立。非刓印不与者惎②己而贼之,其亲戚之叛已久矣。不疚于天,则天无不祐;不愧于人,则人皆可驭。正义以行乎坦道,而居天下之广居;无所偏党,而赏罚可以致慎而无所徇;得失之几,在此而不在彼,明矣。不然,舍亲贤,行诱饵,贱名器,以徇游士贪夫之竞躁,固项羽之所不屑为者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汉高帝之二》
材料二:
高祖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注】①刓(wán):磨损。②惎(jì):憎恨,怨恨。
10.材料一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3分)
惴惴慄慄A戈戟交B于梦寐C抑恶能不D厚疑E天下哉F然而G其疑H无救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徒,只是、仅仅,与《与妻书》中“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的词义不相同。
B.属,指跟随,与《屈原列传》中“屈平属草稿未定”中的“属”词义不相同。
C.度,推测、估计,与《过秦论》中“与陈涉度长絜大”的“度”词义相同。
D.亲戚,内外亲属,与现在所说的“亲戚”相比范围不一样,属于古今异义词。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项羽并不是完全不知人,只是有人蒙蔽了他,韩信对项羽过失的说法,不如陈平的公正。
B.文中列举怀王、宋义、刘邦等例子来证明项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怀疑别人都在嫉妒陷害自己。
C.材料一指出项羽不屑于以封爵为诱饵从而曲从于贪婪的游说之士的竞相追逐,也肯定了项羽的英雄气。
D.张良有运筹帷幄之才,项羽没有重用范增,刘邦的这些评价在《鸿门宴》中都有相应的情节对应。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封爵者,因乎天之所予而隆之,非人主所以市天下也。
(2)得失之几,在此而不在彼,明矣。
14.两则材料都谈到了项羽对人才的任用,请分别概括韩信、陈平和刘邦对此的看法。(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其一)
杜甫
严警当寒夜,前军落大星[注]。
壮夫思敢决,哀诏惜精灵。
王者今无战,书生已勒铭。
封侯意疏阔,编简为谁青!
[注]落大星:史书记载,有大星在诸葛亮的军营上空划落,不久诸葛亮去世。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以“寒夜”渲染气氛;再引“落大星”的典故,将武卫将军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B.颔联写将军生前英勇果决,死后魂魄犹存,生与死相互映照,情感格外深沉。
C.颈联点明如今天下太平无事,自有文人为将军撰写碑铭,以此告慰逝者之灵。
D.诗人感慨,将军封侯的愿望最终没能实现,其生前事迹恐怕也不会被史书记载。
16.作为挽歌,这首诗围绕武卫将军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做铺垫。
(2)贾谊在《过秦论》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出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在要塞,仔细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共12卷、560余万字的《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以下简称《集成》)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三代《史记》研究学人①______________二十余载取得的成果。
《史记》“以人系事”,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中华民族三千多年的历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集成》通过中国历代和海外汉学界的《史记》研究成果为基础,用现代学术精神发掘《史记》的价值,探索其丰富内涵。
本书并不限于海量资料的汇聚,而是以汇校、汇注、汇评为其主体。“汇校”吸收校勘成果,以辑录他校为主;“汇注”罗列各家字词义诠释等,从不同角度予以申说;“汇评”涉及对文句文②_____________的资料进行辨识和容纳,是以学术为导向,③_____________、守段的评价。这样的设置能够对正创新的深度融合。《集成》从《史记》文本中找到有价值的“点”,使其得到深入阐发,又通过“点”的连缀与组合,丰富对具体问题的阐释与补充,使考证更为精审,历史叙事更加鲜活。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以下简称《集成》)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B.《史记》“以人系事”,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中华民族三千多年的历史。
C.“汇校”吸收校勘成果,以辑录他校为主。
D.《集成》从《史记》文本中找到有价值的“点”,使其得到深入阐发。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桂树①__________,先秦时期的古籍《山海经》就提到“招摇之山多桂”,《楚辞》中有“援北斗兮酌桂浆”。《吕氏春秋》中盛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后世咏桂的诗词甚多。可见,桂花自古以来就受到关注和喜爱。
中秋前后,桂花绽放,黄色或白色,岩深桂绝香。再幽深的地方,②__________,香气便四处飘溢。其用于食品可③__________,故桂花酒、桂花饼、桂花糖等食物广受欢迎。
我国江南有食用桂花的传统,将桂花收集起来,加盐或糖腌渍封存,或用来制桂花糖藕。清代的《花镜》中说桂花的食用:“花以盐卤浸之,经年色香自在,点茶香美。”桂花还可利用散发的芳香素调节人的心理、生理机能,并有杀菌驱虫、净化空气等功效。明代的文震亨以享受生活闻名,一边欣赏桂香,一边以花为食的愿望。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以“桂花”为主语,使用包含递进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关于报恩的故事。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帮助汉高祖打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窘。他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果断地救济他,给他饭吃。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召见漂母,赐给她黄金一千两,以答谢她的恩情。
《韩非子》里说了关于管仲的这样一个故事:在齐国的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夺王位的过程中,公子纠失败,当时辅佐公子纠的管仲在鲁国被抓住,将被押往齐国,在经过绮乌这个地方时,管仲又饥又渴,守边境的人跪下来喂给他食物,趁机问管仲:“如果你有幸到了齐国没有死,反而被任用了,你拿什么来报答我呢?”管仲回答他说:“如果按您说的那样,我会用贤使能,论功行赏,我还能拿什么来报答您呢?”守边境的人心里怨恨他。
如果你在人才招聘现场,面试考官给了你这两段材料,让你做一个即兴发言,请你拟写一个发言稿。
注意:综合理解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卷面工整,800字以上。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所以,苏黄两人的诗学理想是不一样的”错,曲解文意,从原文“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的诗。苏、黄的诗学理想貌似有异,其实是殊途同归的”可知,苏黄两人的诗学理想的“终点”都是归于“平淡”,是殊途同归的。C.“乱离之苦、家国之思成为了当时诗歌创作的主要题材”错,以偏概全,从“金兵的铁马胡笳彻底打破了宋人宁静的书斋生活,诗歌创作的内容、意象、题材、风格均发生了变化。乱离之苦、家国之思涌现到诗歌题材当中”可知原文只是说“乱离之苦、家国之思涌现到诗歌题材当中”,但并没说明它们成为了当时诗歌的主要题材。D.“最终形成了南宋诗歌创作的最高峰”错,未然变已然,从“诗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是江西诗派的主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而趋于失落后的强化和回归,正是由于此才有可能形成南宋诗歌创作的最高峰”可知,原文只是说“有可能形成南宋诗歌创作的最高峰”,并不是“最终形成了”。故选B。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B.“这是魏晋时期被认为是中国文学自觉的起点的真正原因”错,归因不当。原文是说“一般认为,以曹丕的《典论·论文》为标志,文学进入了自觉的时代,因此,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自觉的起点”,对“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自觉的起点”一般的看法是“文学进入了自觉的时代”。故选B。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论点、论据的能力。A.韩愈这句话是“文以气为主”的生动比喻,指出文章的气势和言辞就好比水与物的关系,只有文章气势旺盛,语言的长短和语调的抑扬才会适当,所以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曹丕“文以气为主”观点。B.庄子这句话中的“六气”指自然界的冷热阴阳等现象,此项与曹丕“文以气为主”的观点无关,所以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曹丕“文以气为主”观点。C.这句话中的“气”是指构成宇宙万物的物质性的东西,是古代哲学名词,此项也与曹丕“文以气为主”的观点无关,所以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曹丕“文以气为主”观点。D.杜牧这句话虽指出了写文章“气”很重要,但还是不如“意”的主导地位,所以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曹丕“文以气为主”观点。故选A
4.答案:①宋徽宗初年,江西诗派因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诗派成员的诗风大多受到黄庭坚的影响,整个诗坛追求平淡为美,江西诗派成为宋代最大的诗派;②黄庭坚、陈师道去世后,江西诗派乃至整个诗坛的创作倾向于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③靖康之变后,宋人诗歌创作的内容、意向、题材均发生变化,乱离之苦、家国之思涌现到诗歌题材中;④南宋后,诗风有所变化,吕本中提出“活法”之说,江西诗派的内部发生演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1)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中“宋徽宗初年,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把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诗派成员大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黄庭坚的影响与指点,在诗歌的选材取向与艺术风格和黄诗存在相似之处”,和材料一第二段中“宋代诗坛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以平淡为美”“江西诗派成为宋代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也是一个以地域命名的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概括:宋徽宗初年,江西诗派因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诗派成员的诗风大多受到黄庭坚的影响,整个诗坛追求平淡为美,江西诗派成为宋代最大的诗派;(2)根据材料一第三段“黄庭坚、陈师道去世以后……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便成为江西诗派的创作倾向,这也是当时整个诗坛的倾向”概括:黄庭坚、陈师道去世后,江西诗派乃至整个诗坛的创作倾向于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3)根据第四段“突然发生的靖康事变打破了诗坛沉闷的空气……诗歌创作的内容、意象、题材、风格均发生了变化。乱离之苦、家国之思涌现到诗歌题材当中”概括:靖康之变后,宋人诗歌创作的内容、意向、题材均发生变化,乱离之苦、家国之思涌现到诗歌题材中;(4)根据第五段“进入南宋以后,黄庭坚诗风的影响逐渐减弱,代之而起的是一种轻快圆美的新风格。与此同时,吕本中提出“活法”之说……这意味着江西诗派的内部演变”概括:南宋后,诗风有所变化,吕本中提出“活法”之说,江西诗派的内部发生演变。
5.答案:材料一指出要反复研读,用心学习,内心领悟,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这则材料体现了黄庭坚的创作理论——多读书,多学习,“资书以为诗”,“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
材料二指出客观事物瞬息万变,见识窄小和因循守旧是不会写出好东西的。这则材料体现了黄庭坚的创作方法一创新,在借鉴和利用前人优秀的文学遗产的基础上要学会推陈出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相关信息的能力。(1)材料一是说学书要多研读多领悟,才能手随心动,创作出好的作品,体现的是黄庭坚的第一个创作理论和方法。根据材料二的第四段“黄庭坚首先强调要多读书,‘资书以为诗’,‘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其次是提倡作诗要讲究方法……”分析,这则材料体现了黄庭坚的创作理论和方法之一:多读书,多学习才能领悟其中意味,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2)材料二的意思是迂腐的儒生见识短浅,拘泥于古代事物不知变通,而高山大河瞬息变化,那些因袭古人文字没有创新的人是不能用笔墨写出来的。根据材料二的第四段“从此可以看出,黄庭坚强调作诗要注意在前人文辞文意上引申加工。黄庭坚的本意是借鉴和利用前人优秀的文学遗产,推陈出新,他自己也精于此道,并且取得了不少的成绩,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分析,这则材料体现了黄庭坚的创作方法之二:创新,在借鉴和利用前人优秀的文学遗产的基础上要学会推陈出新。
6.答案:C
解析:C.“他们的态度都是无所谓”错误。原文中说“如果照例得有一个‘王’,那么这‘王’一定不应当是从前那样的‘王’,一定得首先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自己有地自己耕”,表明戍卒希望所奉的“王”能够分给他们土地。
故选C。
7.答案:A
解析:B.“使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的“夸张”错误,把“风鸣”比作“雨声”,运用比喻修辞,没有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C.“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活动……把军官和戍卒对立起来写,有了阶级的对立”错误,在真实的历史中,大泽乡起义中的军官和戍卒本就是阶级对立的关系。
D.“因为没有具体可写的现实素材,就写了……”错误,原文说的是“由于深深厌恶自己的……历史小说”。
故选A。
8.答案:①雨下了七天七夜时,戍卒们逆来顺受;②继续下雨、粮食缺乏时,戍卒们骚动、怨嗟;③当想到可能拥有土地时,高声怒吼。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回到文本中,梳理文本一的内容,从中寻找与戍卒相关的内容,着重筛选出能反映戍卒心理状态的信息,然后将信息进行归纳、整合,将其心理状态分成几个阶段。同时还要分析两个军官的心理活动和所听所见,从侧面分析戍卒的情绪变化。
结合“九百戍卒算是还能够捆一堆干燥的稻草,这便是那两位终天醉成泥猫的颟顸军官的唯一的韬略”“他们的祖父是当年铁骑营中的悍将。然而现在,他们却只能带着原是‘闾左贫民’的戍卒九百。他们富农素所奴视的‘闾左贫民’,没有一点共同阶级意识的‘部下’”分析,雨下了七天七夜时,戍卒们逆来顺受。
结合“第二天还是淋雨,躲在自己帐里的两位军官简直不敢走动。到处可以碰着怀恨的狞视。营里早就把鱼鳖代替了米粮,但吃了太多的鱼鳖的兵士们好像性格也变成鱼鳖了,没有先前那么温顺,那么沉着。骚动和怨嗟充满了每个营房”分析,继续下雨,营里早就把鱼鳖代替了米粮,骚动和怨嗟充满了每个营房。
结合“回答的是几乎要震坍营帐的群众的怒吼声。也有了兵器在手的‘贱奴’们今番不复驯顺!地下火爆发了”“一定得首先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自己有地自己耕”分析,当想到可能拥有土地时,高声怒吼。
9.答案:①文本一相关的历史故事发生在秦朝黑暗统治时期,这与1930年中国处于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下的社会现实相似;②文本一中农民起义暗指共产主义革命兴起,文本一中陈胜、吴广和戍卒们的抗争精神激励人们勇敢斗争,争取胜利。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向现代发言”指的是什么,阅读文本二可知,“向现代发言”指“从有惊人相似之处的历史现象中寻找折射现实的事件,从而迂回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斗争”。文本一是著名作家茅盾的新编历史小说,选取大泽乡起义这样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运用大胆想象,描写了起义前两个军官与九百个戍卒之间惊心动魄的故事。作者由此折射1930年中国所处的社会现实,表达对黑暗统治的不满和对抗争精神的鼓励。然后据此梳理文本一中的内容,寻找大泽乡起义这个历史故事与茅盾写作此篇小说时中国所处时代的相似之处,思考这个历史故事对于现实生活斗争的作用等。由此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0.答案:ACF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所以他每天惴惴不安、战战栗栗,在睡梦之中也能看到戈与戟相交的格斗情景,又怎么能够不对天下人抱有深深的猜疑呢?然而他的猜疑并不能挽救他覆亡的命运。“惴惴傈懦”作谓语,其前省略主语“项羽”,A处断开;“交于梦寐”是状语后置句,其后C处断开;“哉”是句末语气助词,其后F处断开。故选ACF。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只是、仅仅;白白地。句意:韩信只是名义上被任命为大将,却不能参与天下大计的制定。/白白地在两地使眼睛望穿、使骨头化为石头。
B.正确。跟随;写作,撰写。句意:跟随宋义做副将却杀害了他。/屈原撰写草稿尚未定稿。
C.错误。推测、估计;衡量,比较。句意:是因为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怀疑别人都在嫉妒陷害自己。/跟陈涉量量长短,比比大小。
D.正确。现在所说的“亲戚”指族外亲属。故选C。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证明项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怀疑别人都在嫉妒陷害自己”错误。证明的观点是“项羽是靠奸诈而崛起的”。故选B。
13.答案:(1)封赏爵位,是顺应上天的意愿赐给有功的人来尊崇他们,而不是作为君主收买天下人心的手段。
(2)得失的先兆,在不行仁义而不在吝惜封爵,是显而易见的。
解析:参考译文:
材料一:
韩信列举项羽的过失说:“有功劳的人应当封爵,但项羽将印毁都摩掌损坏了,也舍不得授予别人。”由这句话可以看出,韩信只是名义上被任命为大将,却不能参与天下大计的制定, 而且最终难以保全自身的原因全在于此。封爵位,是顺应上天的意愿赐给有功的人来尊崇他们,而不是作为君主收买天下人心的手段。至于项羽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吝惜封爵。韩信的说法,不如陈平的说法公正。陈平说:“项王所喜爱重用的人,不是项氏一族,就是妻子的兄弟,除此之外即使有奇才也不能重用。”所以项羽并不是不知人,只是有人蒙蔽了他。平庸猥琐的众亲戚们,掌握着大权,士人们又怎么能够不被排挤和抑制呢?虽然如此,项羽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项羽是靠奸诈而崛起的,他以臣子身份侍奉怀王却杀死了他,跟随宋义做副将却杀害了他,看到汉王刘邦枪先入关便压制他,田荣的人马前来归附,项羽却杀害掠夺他们。项羽接连因嫉妒而残害别人,是因为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怀疑别人都在嫉妒陷害自己。轻率地残杀他人的人,必定会在自己周围招来十分怨恨自己的仇人,而这些仇人自然是不能亲近和任用的。他左顾右盼,发现只有自己的兄弟和姻亲值得信赖,可以重用以作为援助。如果轻率地把大权交给其他人,那么自己就可能成为第二个楚怀王,成为第二个宋义。所以他每天惴惴不安、战战栗栗,在睡梦之中也能看到戈与戟相交的格斗情景,又怎么能够不对天下人抱有深深的猜疑呢?然而他的猜疑并不能挽救他覆亡的命运。在楚阵营中作刘邦内应、被刘邦引为心腹的是项伯,他是项羽的叔父;穷追不舍,将项羽逼迫到乌江自刎的是吕马童,他是项羽的老朋友。在惨败之后仍然跟随项羽的有三十多名骑兵,其中却没有一个是项羽亲近的兄弟姻亲。项羽怀着奸邪之心想求得亲友援助,最终却落得孤立无援。并不是项羽舍不得封赏的那些人因为怨恨而残害他,实际上项羽的内外亲属早已背叛他很久了。不愧于天,则上天没有不保佑的;不愧于人,则人人都可以被驾驭。坚持正义行于仁义的坦途,就可以居天下宽广的住所;不偏袒,则赏罚更加谨慎而无法徇私情。得失的先兆,在于不行仁义而不在于吝惜封爵,是显而易见的。不这样,如果舍弃亲近贤臣,以封爵为诱饵,滥封爵位而使其价值降低,从而曲从于贪婪的游说之士们的竞相追逐,本来就是项羽都不屑于做的事情。
材料二:
高祖说:“说到那在帷帐中运筹划策,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粮,畅通粮道,我不如萧何。连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俊杰,我能任用他们,这是我所以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位范增却不重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
14.答案:韩信:舍不得对有功之人进行封赏。陈平:只重用项氏家族和姻亲。刘邦:可用之人少,而且得不到重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由原文“韩信数项羽之失曰:‘有功当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可知,韩信:舍不得对有功之人进行封赏。
由原文“陈平曰:‘项王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可知,陈平:只重用项氏家族和姻亲。
由原文“高祖曰:‘……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可知,刘邦:可用之人少,而且得不到重用。
答案:D
解析:“其生前事迹恐怕也不会被史书记载”理解错误,尾联的意思是说,武卫将军虽然未得封侯,但其功绩必将被史书记载。
16.答案:①沉痛哀悼,将军之死令天下同悲。②由衷赞美,将军功绩必为后人所铭记。③无比惋惜,将军功业未竟,未得封侯。(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结合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情感,还要注意题干将情感限定在“围绕武卫将军”方面。诗歌标题“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其一)”已经透露出诗人对武卫将军的沉痛哀悼。首联通过用典,将武卫将军与诸葛亮相提并论,表现了诗人对武卫将军的由衷赞美。颔联中,“壮夫思敢决”追述武卫将军生前事迹,认为他是英勇果决的壮士;“哀诏惜精灵”言及武卫将军死后,皇上下诏哀悼他的魂灵。这一联通过对将军生前和死后的描述,不仅突出了将军的才干和功绩,而且说明了将军之死令天下同悲。颈联意为当时天下太平无事,王者无战,自有文人墨客为将军撰写碑铭,以告慰将军英灵。这一联紧承上文,说明将军功绩必为后人所铭记。尾联中的“封侯意疏阔”则表达了对将军功业未竟、未得封侯的无比惋惜之情。根据以上分析分条作答即可。
17.答案:(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解析:易错字:谤、弩、卒、逸豫。
18.答案:①呕心沥血;②浩如烟海;③博采众长
解析:第①空,此处形容研究学人花费二十余载心血才编成此书,应填“呕心沥血”之类的成语。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第②空,结合前面的“海量资料”可知,这里说的是资料繁多,应填“浩如烟海”之类的成语。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第③空,结合“汇校”“汇注”“汇评”的具体内容可知,《集成》这本书吸收了各家的长处,故应填“博采众长”之类的成语。博采众长:广泛地采纳各家的长处。
19.答案:《集成》以中国历代和海外汉学界的《史记》研究成果为基础,用现代学术精神探索《史记》的丰富内涵,发掘其价值。
解析:画框句有两处语病:一是“通过……为基础”结构混乱,可改成“以……为基础”;二是语序不当,应是先“探索……内涵”,然后再“发掘……价值”。
20.答案:A
解析:A项中的引号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其余三项中的引号均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
21.答案:①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②只要桂花开放;③使食品增添香气
解析:第一空,根据后文“先秦时期的古籍《山海经》就提到‘招摇之山多桂’,《楚辞》中有‘援北斗兮酌桂浆’。《吕氏春秋》中盛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可知,先秦时期古籍就有关于桂花的记载,历史悠久,故填“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
第二空,根据前文“再幽深的地方”和后文“香气便四处飘溢”可知,桂花开放再幽深的地方都有香气,故填“只要桂花开放”。
第三空,根据后文“故桂花酒、桂花饼、桂花糖等食物广受欢迎”可知,桂花用于食品可增香气,故大受欢迎,故填“使食品增添香气”。
22.答案:桂花不但可以食用,而且还能利用芳香素调节人的心理,并有杀菌驱虫。
解析:根据第三段“我国江南有食用桂花的传统,将桂花收集起来,加盐或糖腌渍封存,煮在酒酿圆子里,或用来制桂花糖藕”“桂花还可利用散发的芳香素调节人的心理、生理机能,并有杀菌驱虫、净化空气等功效”可知,桂花不仅可以食用,而且可以利用散发的芳香素调节人的心理、生理机能,并有杀菌驱虫、净化空气等功效,据此压缩语段即可。注意以“桂花”为主语,使用包含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如“不但……而且……”等连接即可。
23.答案:略
解析:本题共有两个历史故事,学生在写作时很容易先入为主,看完第一则材料,就直接提炼出“感恩”的观点,然后据此行文,这显然是没有识破命题用意的。
立意时,要注意题目中“综合理解材料”的明确要求,不可只就其中一则材料来提炼观点。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报恩”,更多是在儒家的“礼义”层面,我们可以用“懂得感恩”“君子报恩,十年不晚”来界定、评价。而第二个故事中,由于守边境的人施恩是别有所图的,所以管仲对“报恩”态度明显有所不同,他虽然身陷困厄,生死未卜,但没有顺从时俗,轻易承诺一般意义上的以利报恩,而是不惜得罪恩人,“拒绝”报答,以至于守边境的人心怀“怨恨”,我们可以将这个故事概括为“管仲不谢私恩”,这一出自《韩非子》的报恩故事所体现的态度,则更多是站在法家的“法治”层面。
综上,两则材料之间的关系绝不是对等并列的,而是有更进一层的关系。写作时不可割裂两则材料之间的关系,不能只考虑一则材料尤其是第一则材料中传统意义上的“感恩”来立意行文。
此外,还要注意题目设置的情境,关键词是“人才招聘现场”“面试考官”,应聘者被考官青睐的场景和管仲被守边境的人发现才能并施以恩惠的情况是有几分相似的。考官提供这两段材料也有特别的用意,即希望应聘者能理性、辩证地看待“报恩”这个问题:人应该心怀感恩、知恩图报,但要注意报恩的方式,要明确国家、集体的利益高于私恩,不可将两者混为一谈,公私不分。
如果从漂母和守边境的人的角度来写,言之有理也可以。漂母的施舍是发自内心、不求回报的,因而得到了韩信的重谢;而守边境的人帮助他人的动机不纯,也就得不到他人的真心致谢。
参考立意 (1)公而忘私,管仲之贤;(2)管仲报恩,愿你能懂;(3)两种报恩,两层境界;(4)报私恩,不可用公权;(5)泽被天下,私恩已报;(6)欲成大事,不拘小恩;(7)不顾私恩,为天下计;(8)分清公事与私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