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苏教版第16课 《孔乙己》 教学课件(7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下苏教版第16课 《孔乙己》 教学课件(7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26 17:00:5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72张PPT。鲁迅孔乙己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4、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重点:  
把握小说主题。
体会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深层领会小说的思想意义。  
1、小说的三要素是? ???、
?  ? ???和???????????。
2、小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
??? ????、???????、??????和
???????????四部分。
3、小说的环境主要包括
?? ??????和?????????????。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小说阅读方法:理情节、析人物、看环境、谈构思、
讲方法、品语言、明主题预习:1、字词、作家。
2、读课文,体会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3、概括写孔乙己的6个片断。检查字词: 阔绰 舀出羼水蘸酒打折了腿间或附和颓唐(chuò)( y?o )(chàn)(zhàn)( shé )( jiàn )( hè )( tuí )和睦( hé )和和面和稀泥(huó)(huò)折扣( zhé )折房间( jiān )间咸亨(hēng)享受(xiǎng)绽(zhàn)砚(yàn暖和(huō))解释词语 不屑置辩:
颓唐:
缠夹不清:
之乎者也:
间或:认为不值得辩论或申辩。屑,值得。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搅扰、夹杂不清。用来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含讽刺意味。偶尔、有时候。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走近作者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
《坟》《二心集》《而已集》;
散文诗:《野草》等。《呐喊》是鲁迅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他的宗旨是:为“我们的劳苦大众”“而呼号,而战斗”;“呐喊几声”为革命“助助威”,使革命猛士“奔驰”向前,不惮于前驱;使群众从沉睡中醒过来,从“铁屋子”里走出来,“改变精神”,起来斗争。
  这样,鲁迅便将“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用短篇小说的形式表达出来。让我们走进《孔乙己》,倾听鲁迅的“呐喊”。理情节概括孔乙己的六个生活片断:1、众人取笑孔乙己偷东西;(第4段)
2、众人奚落孔乙己没有考中秀才;(第6段)
3、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第7段)
4、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第8段)
5、侧面交代孔乙己被打断腿;(第10段)
6、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第11段)六个不相干的情节
怎样连成一个整体?
安排一个线索人物“我”
“我”是孔乙己悲剧的见证人。
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六个不相干的情节怎样连成
一个整体?看环境 咸亨酒店在清朝光绪年间,是一家普通小酒店。自从小说《孔乙己》问世以来,咸亨酒店也随之闻名于世。现在的咸亨酒店,是1981年为纪念鲁迅一百周年诞辰而重新修建的。今天的咸亨酒店:走进孔乙己生活的环境清末的咸亨酒店酒店里常来喝酒的酒客有哪几类呢?
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北南厨房仓库店堂酒座间曲尺柜台帐桌长衫主顾短衣帮咸亨酒店的格局角色扮演:长衫客
注意“踱”、“要”、慢慢坐喝”“踱”写出了长衫主顾趾高气扬、悠闲自得的神情;穿着短长喝酒方式站坐喝酒地点外里对比贫富悬殊 阶级对立短衣帮长衫客下酒物素荤体会酒客的不同特点:文章开头交代酒店情况,这与孔乙己没直接关系,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①社会的缩影,鲜明的时代特色。
使典型人物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展开,通过酒店去透视社会,表现主题,使故事更凝聚集中。
?②势利、冷酷的社会环境(掌柜对长衫主顾惟恐侍侯不周,对短衣帮则能欺则欺。人心势利冷酷,社会世态炎凉),预示人物悲剧的必然性。
③阶级对立十分严重的社会环境,为既穿“长衫”又“站着”喝酒这一特殊身份的孔乙己的出场作了有力的铺垫。析人物如果你到咸亨酒店,
能否第一眼就认出孔乙己?站着喝酒穿着长衫唯一的人生活贫困
经济地位
社会地位低不甘居下层
思想向往上层生活
轻视劳动人民对立矛盾这一外形的整体描写,集中而简练地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预示了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始于隋唐,到了明、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它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明朝以后主要是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某个文句为题作文,文章有固定的格式,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很大。
  图为科举考试场所南京江南贡院笑谁在笑?
笑什么?
什么样的笑?“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
所以至今还记得。”外貌被嘲笑:语言被嘲笑:行为被嘲笑:站着喝酒,穿长衫; 长衫又脏又破;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脸上黑而且瘦;穿一件破夹袄;满口之乎者也;“窃书不能算偷”;“回字有四样写法”;“多乎哉?不多也”; “跌断,跌 ,跌……”排出九文大钱;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破衣袋里摸出钱遭遇被嘲笑:半个秀才也没捞到、
偷书、吊着打、打折腿、明主题“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不一会,他喝完酒,
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
中,坐着用这手慢慢
走去了。”
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
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是什么?社会制度:
封建社会和封建科举制度牺牲品直接原因:
偷窃挨打,
困顿而死社会因素:民众麻木、冷漠、缺乏同情
自身因素:热衷科举、好吃懒做、鄙视体力劳动……苦凉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生活在笑声中走向死亡笑料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苦人作者这样写众人的笑,目的何在? “笑声”贯穿全文,这阵阵笑声跟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它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冷酷,同时批判了国人的冷漠和麻木。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以乐写哀倍增其哀呐喊
小说通过对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小说也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精神的麻木。主题探讨“描写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警语作业:改写剧本:
孔乙己第一次出现在酒店
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在酒店
续写课文:
孔乙己离开咸亨酒店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