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文学常识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讽刺小说家。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曾祖父、祖父、叔祖均凭科举显达。其父吴霖起,拔贡出身,只做过一任县教谕(八品学官),为人正直耿介,不慕荣利,对吴敬梓颇有影响。吴敬梓13岁丧母,后随父到任所,20岁中秀才(此后即屡举不中),23岁丧父。从此,他的生活起了很大变化,由于“素不习治生,性复豪上,遇贫即施,……不数年而产尽矣”,大家都拿他作“败家子”的典型来教育子孙。他33岁时移居南京,生活愈加贫困,到后来甚至常常无米下锅。1754年病逝于扬州。 吴敬梓一生中的大半时间在南京、扬州两地,他所交往的多是些“上层人士”,如官僚豪绅、纨绔子弟、举业中人、清客等,对他们的卑劣的灵魂,腐朽的生活,一切秽行劣迹,有较深刻的了解;加上他个人经济地位的剧变,使他与广大下层人民有较多的接触,这些成了他创作《儒林外史》的丰富的素材。《儒林外史》成书于作者50岁以前。这部长篇讽刺小说共55回,刻画了100多个人物,但并无一个中心人物做主干,是连缀很多故事而成的长篇小说。 全书有一个中心: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它确实是一幅刻画入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儒林百丑图。
鲁迅先生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儿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中国小说史略》)这是对《儒林外史》进步思想和讽刺艺术的最好的概括。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批判黑暗现实的同时,却把理想寄托在一些“品学兼优”的士大夫的身上,宣扬古礼古乐,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封建科举制度,你知道吗?隋朝以前,我国职官制为选举制(魏晋以后称“九品中正”制),即由官吏或有声望的人直接推荐,政府”量才录用“。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通过考试选用。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基本相同。清代规定:凡参加科举考试之前必须参加童试,童试参加者称儒童或童生(不管年龄大小),经过童试被录取入县学的称秀才,也叫生员、相公,还叫进学(取得入学资格的意思)入泮、游泮(周代诸侯的学校门前有半圆形的池,称泮水,学校称泮宫)。这是得功名的起点。封建科举制度,你知道吗?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土,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禄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科举考试内容
主要是八股文,测试的主要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里选取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八股文规定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这种文章在当时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所以当时的人们一心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整体感知课文根据下面展示的图片,复述文章故事情节。12345678910111213141516文章结构分析第一部分(1——2)写范进中举前穷困的家庭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
第二部分(3——12)写范进中举后高兴得发了疯,及中举后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
第一层(3——5)写范进上集卖鸡和喜极而疯;
第二层(6——10)胡屠户治疯;
第三层(11——12)张乡绅拜会范进。精彩片段赏析中举发疯思考:1、范进欢喜疯了的过程,可分几个层次?
2、找出这一片段中的衬托手法。多层次的细节描写昏厥疯跑踹进泥塘疯走集上侧面烘托1、用老太太的慌,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
2、用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的表情,烘托范进飞跑的疯狂。
3、用众人拉他不住的动作,烘托范进的那股疯劲。研习课文仔细阅读课文,填写下列表格范进中举前后对比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态度对比范进中举前后对比每日小菜饭 猪油两三回
饿了两三天 没有早饭米
饿得看不见众乡邻拿蛋 送酒
背米 捉鸡
胡屠户送肉茅草棚张乡绅送三进三间房屋无盘费去应考
无钱打发报录人众乡邻搬桌椅
屠户送四五千钱
张乡绅送纹银50两胡屠户骂得狗血淋头
无人理会
无人帮助胡屠户奉承恭维
众乡邻帮办各种事情
张乡绅拜访拉拢范进中举前后状况的变化,反映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命运的主宰,以及在这种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关系和世态的炎凉。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态度对比现世宝老爷 贤婿老爷训斥 狗血喷头恭维 奉承 讨好千恩万谢一副大肠 一瓶酒七八斤肉四五千钱倒运养到30多岁 毕竟要嫁与个老爷尖嘴猴腮 不三不四品貌又高 张府…也没有这样的相貌不是你的文章好
……舍与你的才学又好癞蛤蟆就想天鹅屁吃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你那老不死的老娘你家老太太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对范进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形象,跃然纸上。夸张手法
范进中举惊喜得发了疯这一情节,用的是夸张手法,但不失真。“中举发疯”在当时的读书人中虽不是普遍现象,却如鲁迅所说的是“会有的实情”,因而是可信的。它是作者对当时的读书人热衷于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如痴如醉、惊喜若狂的普遍 心理的夸张描写和辛辣讽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胡屠户的精彩片段第一段,胡屠户“教导”范进的话有两层意思:
(1)“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这是厚颜无耻的卖功。
(2)“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他所谓的“体统”就是封建的等级观念,即欺贫爱富、媚上欺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第二段,范进借盘缠,胡屠户骂范进
“啐”:把胡屠户的凶相刻画得入木三分,从这个动作可以看出胡屠户对范进的蔑视程度已经达到极点。 第7——10段,具体写胡屠户治疯
(1)“连斟两碗酒喝了”,才能“壮胆”,才“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表现胡屠户对中举后的范进的敬畏心理,与对中举前的范进的凶狠态度一对照,显得异常滑稽可笑。“油晃晃的衣袖”,将胡屠户的职业特征表现得非常鲜明。
(2)这里把胡屠户一番无耻的恭维描写得极其精彩。一个“靠”字,道破心机。有前面臭骂范进尖嘴猴腮、赞赏张府上老爷方面大耳的话,胡屠户的话越发显得厚颜无耻;把“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一提,胡屠户的话越发显得不知羞耻。(3)“低着头”的形体动作,显示了胡屠户心灵的卑劣。“一路”,言在整个行程中;“扯”字可以看出胡屠户对中举后的女婿极尽巴结奉承之能事;又写上扯后襟的次数,讽刺味儿更足。
第十二段,范进给银子,胡屠户假意推让
“攥”“舒”“缩”“揣”,用词精当,细致入微地表现了胡屠户见财心喜却假意推让的心理状态。比较阅读《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一、范进与孔乙己形象比较懦弱猥琐,甘受屈辱,一脸自卑自贱奴才脸
虽穷困落魄,却自诩“君子固穷”,有一股自视清高、孤芳自赏的傲气
心灵重染着世故圆滑的恶俗之气
浑身透着一股迂阔的腐儒之风
城府极深,狡诈虚伪被扭曲的灵魂中还留存些许善良的因子
二、两位作家借他们的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其反映的深广度有何不同?看范进的众邻居的态度,可知整个社会追求功名富贵的心理,像瘟疫一样弥漫着咸亨酒店酒客们的冷漠和麻木,正是鲁迅所针砭的病态社会的毒瘤吴敬梓用胡屠户前倨后恭的自我嘲弄来嘲讽趋炎附势的丑恶社会鲁迅先生以掌柜对十九个钱的念叨,解剖被病态社会异化了的人们对不幸者无动于衷的凉薄吴敬梓写范进与其他“儒林”中人,正如鲁迅所言:“机锋所向,尤在士林”,以范进和其他人的狂迷,来批判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鲁迅“严酷”到最后还让孔乙己拖着断腿走向坟墓,“不准”他变为丁举人那样的“吃人者”,为的是无情地揭露整个人吃人的社会制度三、两位作者表现手法有何不同?几笔粗线条的变形写意,涂抹出人物令人作呕的脸谱——漫画家多层次精细的镂刻,凸现出人物可憎可哀的神韵——雕刻家艺术放大式的夸张运笔淡淡,显示作家文笔自然圆熟的技巧胡屠户接银两时的一系列动作,如电影摄影师的“快摇”,痛快淋漓地加强了讽刺效果孔乙己两次付钱的动作,如银幕上两个令人回味的慢镜头,引起“观众”对孔乙己悲剧一生的深沉思索文章中心 课文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着重刻画范进中举癫狂的丑态及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有力地抨击了封建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