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过秦论》任务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1《过秦论》任务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3 12:5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选必中第三单元:《过秦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过秦论》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第一篇课文。历史上有一些朝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如秦朝,如五代之后唐,其速亡的历史教训令后人感叹不已,常引以为鉴。这一课的两篇课文,分别对秦朝和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进行总结,得出了各自的结论。阅读课文时,注意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及写作意图。
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体会本文铺陈历史,形成对比和反差,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的特点,感受其一气贯注,气势充沛,铺张扬厉的文风。
【教学目标】
1.借助参考资料,了解并掌握贾谊以及《新书》的相关知识,了解秦灭亡的历史以及本文写作背景,建立全面的背景知识体系;
2.通过疏通文意,能够掌握重点文言知识,划分结构层次,探究文中“叙”与“论”的关系,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3.借助合作探究以及在全面把握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能够体会文章极力铺张渲染的特点,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4.结合写作背景,能够理解本文借古讽今、实施仁政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文的论证技巧,明白文章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
【评价标准】
1.能够掌握重点文言知识,划分结构层次,探究文中“叙”与“论”的关系。
2.能够体会文章极力铺张渲染的特点,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能够理解本文借古讽今、实施仁政的意义。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贾谊是西汉著名文学家,少有才名,以政论文和辞赋见长,前者以《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为代表,鲁迅评价其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后者以《吊屈原赋》《服鸟赋》为代表,抒发自己因怀才不遇而忧愤难平的情感。
今天,我们来学习其所著《过秦论》上篇。
任务一:知人论世
活动1.了解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洛阳(今属河南省)人。18岁时,就以博学能文而闻名于郡中,得到郡守吴公的赏识,收为弟子。文帝即位后,因吴公的推荐,任为博士,掌文献典籍。其时,贾谊不过20多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但以见识和议论,赢得博士中年长者的尊敬,受到文帝的重视,不到一年,被擢升为太中大夫。朝廷上许多法令、规章的制定,都由他主持进行。贾谊的才华和文帝对他的信任,引起了一部分朝臣的不满。他们以“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流言,动摇了文帝对贾谊的信任,结果文帝让贾谊离开长安,去做长沙王的太傅。后人称贾谊为贾长沙、贾太傅。在长沙任职的三年中,贾谊的心情一直抑郁不欢。文帝七年(前175),贾谊被召回长安,任梁怀王的太傅。此时文帝虽仍赞赏贾谊的博学。而对于他多次上疏陈述的政治主张并不采纳。后来梁怀王骑马时摔死,贾谊认为自己没有尽到太傅的责任,经常悲泣自责,不久死去。
其著作主要有政论和辞赋两类。政论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服鸟赋》最著名。
贾谊的思想以儒家为主,也杂有法家、黄老的成分。刘向指出“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尹)管(仲)未能远过也”(《汉书.贾谊传赞》引)。
贾谊的散文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善于运用不同历史事实的对比来分析利害,在铺张渲染的描写中,造成文章的充沛气势,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如《过秦论》,开始为了说明秦国统一中国过程中的强大,极力描写六国诸侯合纵抗秦的盛况,而在后面写秦朝的败亡时,又极力写陈涉的平凡以见亡秦的轻易,从而引出秦朝短期覆亡的教训,极其有力。作者抱有改革政治的热情,又受到压抑,因而笔端常带感情,议论说理毫无顾忌,行文畅达而不浮浅,语言犀利激切,富于文采。
贾谊的辞赋,也饱含着作者济世的热情,抒发愤懑不平,具有感人的力量。当时汉代的新体赋——汉赋还没有形成,贾谊主要是采用骚体来写作,但在标题上已出现“赋”的字样。他的《服鸟赋》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绪,同时也流露出齐生死、等祸福的消极思想。语言上虽多用四言句,句法比较整齐,但已趋向散文化,显示出从骚体赋过渡到汉赋的端倪。《吊屈原赋》是他赴长沙途中经湘水时所作,在抒发对屈原不幸遭遇的同情中,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被刘勰称为“辞清而理哀”(《文心雕龙·哀吊》)。由于贾谊在此赋中引屈原为同调,而《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又对屈、贾都寄予同情,为两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即往往以贾谊与屈原并列,称为“屈贾”。
活动2.了解《新书》
贾谊的作品,《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文58篇,赋7篇,其文即现存的《新书》,亦名《贾子》,曾经西汉末年刘向校定,虽然在流传过程中有所错乱和散失,但基本可信。首篇《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文中的名篇。另一篇著名政论文《陈政事疏》,又称《治安策》,载于《汉书·贾谊传》。据班固称,是他从《新书》58篇中选择“切于世事者”(《汉书·贾谊传赞》,经过合并删削而成,题目是后人安上的。贾谊的辞赋大多已亡佚。除《吊屈原赋》《服鸟赋》外,刘向所编《楚辞》中收入《惜誓》一篇,作者题贾谊,但东汉王逸为《楚辞》作注时,则表示对作者“疑不能明”。
活动3.相关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影响,社会经济遭受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
西汉文帝时代,虽然社会经济有所好转,但潜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当时,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使农民破产流亡,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也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针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活动4.解题
①过,名词用作动词,指出……的过失。
②秦,秦朝。
③论,是文体的一种,属议论文。
活动5.了解文体
“论”是文体的一种,属议论文。论是论述,即发表自己的主张,阐明事物的道理,其目的主要在于立。陆机《文赋》:“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如《过秦论》《六国论》等。
任务二:初读感悟
活动(一)预习检查
活动(二)初读课文。
【思考1】通读课文,概括段意
明确:第1段:秦国势力的崛起。
第2段:秦国势力的进一步发展。
第3段:秦王统一天下。
第4段: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
第5段: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思考2】全文共5段,哪几段是叙述 哪几段是议论
明确:前4段叙述,写秦王朝的兴亡,前3段写兴,第4段写亡;最后1段是议论,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任务三:文本研究
【思考1】研读第一自然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或句子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拥雍州之地,君臣固(牢固地)守以窥(窥视)周室,有席(像席子一样)卷天下,包(像包裹一样)举宇内,囊(像口袋一样)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从事)耕织,修守战之具(器械),外连衡而斗(使……争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而取西河之外。
活动二:问题探究
思考1.秦始皇时期,奋六世之余烈,秦孝公为秦统一打下了哪些基础?
明确:①地利——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②人和——君臣固守(君臣齐心),商鞅佐之(任用商鞅等人)
③秦孝公的野心——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一统天下。
④政通——基本国策(内立法度,务耕织,修:整治、修理,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实行“仁政”
⑤成果——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思考2.本文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国君(如秦穆公)写起?
明确:材料是为论点服务的。本文的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这一点,首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已经说明了,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思考2】研读第二自然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或句子
孝公既没(同“殁”,死),惠文、武、昭襄蒙(继承)故业,因(沿袭)遗策,南取汉中,西举(攻取)巴、蜀,东割膏腴(肥沃)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使……变弱)秦,不爱(吝惜)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招纳)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互相援助)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贤人)而重士,约从离(使……离散)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甯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这一类人)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这一类人)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这一类人)制(统领、统率)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攻打)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迎接)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丢失)矢遗(丢失)镞(箭头)之费(损失),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弱点),追亡(逃走的人)逐北[溃败(的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趁着)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活动二:问题探究
思考1.本段总写叙述了五位秦国国君的情况,前三位皇帝怎样统治国家,效果如何?它的强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惠文王、武王,昭襄王——蒙故业,因遗策——实行“仁政”,地域版图不断扩大,秦国实力又强,引起各诸侯的恐惧,他们开始想策略抵抗秦国。
思考2.六国诸侯攻秦的策略是什么,具体表现是什么?综合实力如何?在和秦国的较量中结果如何?
结果: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从散约败,争割地赂秦,强国请服,弱国入朝,秦毫不费力,使诸侯皆困,秦胜九国败。
思考3.着这么多的笔墨写诸侯的实力,其用意何在?
明确:笔起波澜,秦国走向强大的路上总得有一些更强大的陪衬,而九国之师不堪一击,更加突出了秦国之更强。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从实力上说,秦国弱,九国强;从结果上说,极力渲染诸侯声势,突出秦人困诸侯之易,以诸侯失败反衬秦在走向强大之路上无可抵挡,为后文与陈涉力量对比作铺垫,照应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第一二段总结分析】
文章一开头写道:“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几句就透露出矛盾:一方面,是说地形有利,但地盘很小;另-方面,则是说政治上野心很大。
中国诗话讲究诗眼,要读出文章的好处,也要讲究字眼。像“窥”这样精粹的字眼,用暗喻构成了以小窥大的形象,无疑精练之至。“窥”的内涵,对秦之崛起有重大意义,因而接下来用了三重对仗性排比句,“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这就不是以精练为特点,而是以渲染为务了。从句子间的关系说,一个意思,三重反复,不但不嫌重复,反而显得很有情采和文采。这种情采和文采,没有流于空疏,原因是思想有力度,故亦不乏智采。作者在宏大的视野中概括了矛盾的各个方面:
首先是空间从有限(崤函、雍州之地)到无限(天下、宇内、四海);其次在语言上对无限的空间以三个同义所指(席卷、包举、囊括)统一起来;接着从时间上概括,惠文、武、昭襄,是三代君王的业绩,从公元前337年到公元前251年,八十多年,仅以一言以概之。至于“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从空间上说东南西北地盘全面扩张,可只用了四个动词(取、举、割、收),同义所指,对称句法,使得结构有机紧密。接下来意脉就深化了。邦国的崛起,光有三代君王的雄心,还只是主观愿望。客观的根源,还在于内政上的改革和外交上的策略: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内政的改革,本来是很复杂的历史,是悲壮的过程(商鞅自己就作法自毙),文章只用了十一个字“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交上连衡(横)路线也经历长期曲折斗争,也只用了“连衡而斗诸侯”六个字。特别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把外交上的纵横捭阖,纵则帝秦、横则王楚的搏斗,上百年的血腥战争,地居僻远的秦国扩张到黄河以西,用“拱手”两个字总结,似乎没有动手、没有流血就扩张了土地。话说得这样轻松,自然是语言的高度概括力,但更是夸张了胜利的唾手可得。
其实,贾谊的说法并不符合史实。六国合纵,与秦作战有五次。由此可知,先后合纵与秦五战,秦两胜两败,其中一次还是在外交上重大退让,才使对方撤军。可是,贾谊却将之说成不战而胜的压倒性的胜利,对方“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这只能说明贾谊把五次互有胜负的战争概括为一举成功,目的就是构成一种戏剧性气势。
雄视时间之长,俯视空间之广,动词之精,排句之华,散体与赋体开合自如,这就构成了文章气势宏大、词茂而思精的风格。
对于全文来说,这还只是个序曲,当然是个很有气势的序曲。
接下去是文章的第三个层次,主动树立对立面。所树对立面,不是一般的, 而且是突出强大的对立面。讲敌方(诸侯会盟而谋弱秦)的状况,夸张其优势。第一,论土地“十倍于秦”;第二,论军队“百万之众”;第三,实行了针锋相对的“合从缔交"联合抵抗的政策;第四,不惜重金,罗致贤才,最著名的是孟尝、平原、春申、信陵“四君”;第五,以乐毅为代表的政治家“通其意”,以孙膑为代表的军事家“制其兵”,联盟攻秦。大笔浓墨,显示不论是人才还是军事,九国的优势和秦人的劣势对比十分明显,似乎战端一开,则秦国必败无疑。
从议论文的写作来说,对立面树立得越强大,化解的难度就越大,但是,化解如能成功,就越是雄辩。
在九国来犯的严重威胁下,秦人却并不抵抗,相反“开关延敌”。是不是设有埋伏,诱敌深人呢?并不是。战争却没有打起来,“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不费一枪一弹,对方就失败了。不战而屈人之兵,九国“争割地而赂秦”。不但如此,而且是势如破竹,“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櫓”,强国请服,弱国人朝。文章采用的不是一般的对比模式(一国与九国),而是采用把矛盾推向极端的对比(军事上、国土上、人才上)强化模式。强化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强弱悬殊,但斗争的结果却是力量对比的倒转。悬殊对比走向反面的结果乃是另一极端,极强转化为极弱。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强弱转化的原因乃是九国表面上组成了统-战线,但是,并不困结,各怀鬼胎,不能统-进攻, 不敢与秦国为敌。秦国在外交上实行连衡政策,各个击破,于是力量悬殊的对比发生了转化,强者崩溃,弱者凯旋。文章为什么省略了“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的原因呢?就是为了直截了当地把强弱胜败结果摆在读者面前,突出转化的戏剧性,增加文章的雄辩气势。
【思考3】研读第三自然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和句子
及至始皇,奋(振兴)六世之余烈(功业),振(举起)长策(马鞭子)而御(驾驭、统治)宇内,吞二周而亡(使……灭亡)诸侯,履(登上)至尊(至高无上的地位,指帝位)而制(控制)六合(天地四方),执敲扑而鞭笞(奴役)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把……作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托付)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使……退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仇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言论,这里指著作),以愚(使……变愚蠢)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隳(毁坏)名城(高大的城墙),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使……变弱)天下之民。然后践(踏)华为城,因(凭借)河为池(护城河),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可靠的)臣精(精锐)卒陈利兵而谁何(盘诘查问)。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坚固的城池)千里,子孙帝王(称帝称王)万世之业也。
活动二:问题探究
思考1.“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一义重出有何作用?
明确 四句亦只一意,极言始皇之强,非一辞而足也。
思考2.本段中哪句反映秦始皇的统治方式?请用原话回答。
明确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中心句
思考3.秦始皇统治天下采取了哪些措施?业绩如何?
【第三段分析总结】
文章做到这里,蓄势已成,意脉面临转折。这里需要一个总结,精彩的是文章只用了一个句子“奋六世之余烈”,仅六个字,非常简洁,干净利落。不过,贾谊为之加上了强化的赋体色彩:“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用了四个赋体的排比句,不但有文采、情采,而且有智采。赋体语句,在贾谊笔下是有节制的,适可而止。及至说到边疆的开拓,则以散体为主:“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最后又以赋体作结:“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牧马”“弯弓”从行文上说,两个意象显得精练而生动,作者的笔锋游刃有余,开合自如。
对立面如此戏剧性转化,使文章的意脉高昂起来,达到高潮。
接下去,乃是意脉面临真正的转化。这个层次,和前面略有不同,有点史家笔法,寓褒贬于叙述之中。第一是“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第二是“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第三是“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从思想统一到强将利兵,层层强化,霸主自恋,累进式递增,基业本该万无一失。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暗含着反讽,所用之语言,从明显的“废先王之道”到含蓄的“以愚黔首”“弱天下之民”, 甚至还有形褒实贬的“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这种反讽到了最后“为天下笑者”,就直接表露出来了),为接踵而来的戏剧性最大的转化蓄势。最后这么强大的,远比前朝五代强大的秦国竟然灭亡了,而且是灭亡于草根百姓甚至罪犯之手:“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思考4】研读第四自然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和句子
始皇既没(同“殁”,死),余威震于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的地方)。然陈涉瓮(用瓮做)牖(窗户)绳(用草绳系)枢(门扇开关的枢轴)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平常的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置身,参与)行伍(军队)之间,而倔起(兴起)阡陌(田野)之中,率疲弊之卒,将(率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举)竿为旗,天下云(像云一样)集响(像回声一样)应,赢(担负)粮而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活动二:问题探究
思考1.本段是如何描写陈涉的队伍力量之弱小的 目的是什么
明确 描写:①领袖出身卑微:一瓮牖绳枢之子,迁徙之徒;
②领袖才能之劣: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③举事之急:一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④兵力之弱疲弊之卒,数百之众;
⑤装备之差: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目的:①说明强秦并不是毁于强大的外部力量,而是统治者自身出现了重大问题,即“仁义不施”,陈涉不费吹灰之力就“亡秦族矣”。②与前三段形成鲜明对比:秦国面对强大的列国联盟,能以弱胜强统一天下;面对弱小的陈涉,反被击而溃。原因何在 令人深思。为文章进一步分析和最后提出中心论点做了充分而必要的准备。
【第四段分析总结】
这是文章意脉转折的关键,戏剧性转化是文章结构的核心。强者,灭于弱者;贵者,亡于贱者。而这些人:“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这样的戏剧性转化相当惊人,才者弱于不才者,智者亚于不智者,富者困于贫者,良将败于疲卒。对于这样的戏剧性转化,作者又一次用了赋体来对比渲染。结果已经有了,但是,转化的条件是什么呢 作者在这里暂且不表,而是笔锋一转 又进行戏剧性对比。(过渡到第五段的议论)
【思考5】研读第五自然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或句子
且夫天下非小弱(变小变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和本来一样)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锋利)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匹敌,相当)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方法),非及向时(先前)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假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量)长絜(衡量)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相提并论)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造成,获得)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之势,序(安置使有序)八州而朝(使……朝见)同列,百有(同“又”)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起事)而七庙(古代天子的宗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活动二:问题探究
思考1.本段是如何将陈涉与九国之师作对比的 作用是什么
明确 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装备等方面,将九国之师与陈涉作对比,均不可“同年而语”。
作用:在突出秦亡的原因不在山河,不在陈涉,只能从秦自身去分析,使文章很自然地转入对秦末揭示答案蓄势。
思考2.对于秦朝灭亡的原因,众说纷纭,贾谊认为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明确:观点一:我认为贾谊的这一观点是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角度出发的,但因为这一主张与反对暴政相联系,所以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加上作者充分肯定了商鞅变法,主张儒法并用,所以他的主张是带有进步性的。
观点二: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揭露、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的残暴罪行,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还看不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却要求封建统治阶级真正施行仁义,消除阶级矛盾,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
【第五段分析总结】
作者在这里笔锋一转又进行戏剧性对比:人才不及九国之君,武器都是些农具(锄稷棘矜),不及正规军队的“钩戟长铩”,行军用兵之道不及此前败于秦的军事家。这还不算,又对秦国从兴(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到灭(七庙隳,身死人手)的历史予以对比式的总结,为最后得出结论准备更雄辩的基础。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崎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为了得出这个“仁义不施,攻守异势”的结论,戏剧性的大转折,显然是为了从形式上取得更雄辩的效果。为了这种戏剧性,作者对历史作了省略。对于不可一世的秦国灭亡之原因,仅仅归结为陈涉一人之力,“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显然并不全面。与陈涉同年起义的至少还有刘邦、项羽,在陈涉称王同年,武信君称赵王,田儋称齐王,韩广称燕王,群雄并起,其中有贵族,并非仅仅是草民。陈涉后来屡屡被秦将章邯所败,最后被他自己的驭手杀害。真正把秦都攻克的是项羽,统一全国的是刘邦。为突出极弱战胜极强的戏剧性,展示出雄辩的气势,作者很有气魄地把所有这一切都省略了。
从文章内容上来看,作者的结论“仁政不施,攻守异势”,并不全面。似乎,仁政施,则攻成,不施,则守败。但是,作者所概括秦国攻成与仁政无关,而守败,则与暴政有关。
活动三:赏析文章的表达技巧
思考1.“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好吗?
明确 不好。①文段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眈眈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②这样写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与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为之埋下了伏笔。③这样写增加了行文的气势,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思考2.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试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思考3:贾谊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从文中你还能读出秦朝灭亡的其他原因吗 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
明确:观点一:滥用武力是主因。秦朝在统一过程中,依靠自身的武力,大肆征伐;在统一天下之后,又北征匈奴,南征百越。久战力竭,顾外而不顾内,是其灭亡主因。
观点二:滥用民力是主因。秦朝在统一天下之后,筑长城,建阿房,修骊宫,劳民而伤财,百姓得不到休养生息,农业得不到大力发展,这是主要原因。
观点三:骄傲自大是主因。秦朝在统一天下之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骄傲自大使其失去天下。
任务四:技法点拨——品味“铺陈”的特点
【技法指引】铺陈,用来强调.就是诗经中的“赋”,汉儒云:“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直书其事,反复叙说,明明一句话可以说完,反而反复去说。
【文本分析】本文讲究铺排渲染,例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等四个短语;中间写九国之师攻秦,四君、六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很有气势。行文多用骈偶,朗朗上口。它的骈偶不同于后来的骈体文以“四六句”为基本形式,而是非常灵活,有时字数不完全相等,如“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有时骈语包含在散句之中,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如此变化多端,不显得单调。
任务五:明晰主旨
本文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与民休息,以稳固西汉王朝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