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数
教学背景
1、学生:初中七年级
2、学科:初中数学
3、内容:《近似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近似数的概念。 能按要求取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近似数的学习,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近似数的学习,向学生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学情介绍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无法精确的数字或是没必要精确的数字,这时提出近似数学生很易接受。
内容分析 教材首先从实际情境出发,提供学生进行观察的材料,由于实际生活中有时要使结果准确是办不到的或没有必要的,所以近似数应运而生,同时也为后面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处理数据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近似数的精确度。
难点:正确把握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
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但有些较大的数,有时没有必要或者说无法说出它的准确数,比如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经费是200000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亿6千万元,这个1亿6千万也只是一个大概的数据结构又比如某县有人口总数近660000人,这里的660000人也只是一个大概数据。
问题1 在实际生活中常碰到不可能取准确的数的时候,如1块月饼,平均地分给3个孩子, 如何分?
问题2 在生活中,你常听到某人的身高为1.7115米吗?
问题3 在圆面积计算中,圆周率?常用怎样的数来代替计算? 在生活中,有的数据无法取到精确数据或没有必要取到精确数据,因此取近似数.既然生活中用到这类数很多,那我们就应重视它的学习,本节课我们就要学习它的有关知识。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操作:(1).数一数今天班级上的同学数;
(2).查一查你的数学课本的页数;
(3).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度;
(4).称一称你书包的质量.
交流:在上面操作中取到的数据,那些是精确的?哪些是近似的? (1)、(2)中的数据是由计数得来的,是准确值;(3)、(4)中的数据是测量得来的,结果有差别,是近似的.
1.准确值和近似数 准确数: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的数. 近似数:与实际数值很接近的数.
2.误差: 探究解决操作(3),量一量课本的宽度,图(1)是用只有厘米的刻度的尺去测量,得到的宽度约18.7cm,图(2)是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去量,得到的宽度约18.73cm. 这里得到的18.7cm,18.73cm是课本宽度的近似值,近似值与它的准确值的差,叫误差. 误差=近似值-准确值.误差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误差的绝对值越小,近似程度越高,反之,越低.
3.近似数产生的原因 是不是只有测量才会得到近似数?其它什么情况下还可以得到近似数? 在计数、计算等许多条件下,有时很难取得准确数,有时因不必要使用准确数,于是就使用近似数.例如在涉及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时,常取?≈3.14.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 下列实际问题中出现的数,哪些是准确值,哪些是近似数?
(1) 某同学的身高1.58米;
(2) 中国有31个省级行政单位;
(3) 北京市大约有1300万人口;
(4) 那座山高出海平面3875米.
解:31是准确数,1.58,1300,3875是近似数
例2 求近似数
(1)2.953保留一位小数;
(2)2.953保留整数;
(3)0.003569精确到0.001.
分析:按要求,找到应精确的那一位,再根据下一位的大小决定是舍是入.
解:(1)2.953≈3.0;
(2)2.953≈3;
(3)0.003569≈0.0036.
例3 按要求求近似数.
(1)364700(精确到万位);
(2)364700(精确到十万位).
分析:当数据较大时,先应科学计数法表示,再按要求四舍五入.
解:(1)364700≈3.6×105(或36万)
(2)364700≈4×105(或40万)
变式练习:课本第47页练习1、练习2.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在生活中,要分清所碰到的数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五.作业:
1,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中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0.34482(精确到百分位); 1.5046(精确到0.01); 0.0697(精确到千分位);
30542(精确到百位); 603400(精确到千位); 0.6328(精确到0.001);
7.9122(精确到个位); 47155(精确到百位); 130.06(精确到十分位);
460215(精确到千位); 2.746(精确的十分位); 3.405×105(精确到万位).
2,课本习题 第48页1、2、3、4。
课件20张PPT。七年级数学沪科版1.7近似数
问题1
地球的半径,火星到地球的距离。我国人口是多少?问题2
在生活中,你常听到某人的身高为1.7115米吗?问题3
在圆面积计算中,圆周率常用怎样的数来代替计算? 在生活中,有的数据无法取到精确数据或没有必要取到精确数据,因此取 . 近似数 (1).数一数今天班级上的同学数; (3).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度;
(2).查一查你的数学课本的页数;
(4).称一称你书包的质量.上面问题中的数据,哪些是精确的?哪些是近似的?动手做一做想一想准确数准确数近似数近似数⒈准确数--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⒉近似数--与实际接近的数 3.误差:误差=近似值-准确值--近似值与它的准确值的差.注意:误差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误差的绝对值越小,近似程度越高,反之,越低.如18.4 精确到十分位;18.43精确到百分位18.4×104精确到千位;18.43×104精确到百位4.精确度: --利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时,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例题讲解下列各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⑴东风汽车厂2000年生产汽车14500辆。
⑵绿化队今年植树约2万棵。
⑶小明到书店买了10本书。
⑷一次数学测验中,有2人得100分。
⑸某区在校中学生近75万人。
⑹ 1米等于100厘米。
⑺小琳称得体重为38千克。
⑻现在的气温是-2℃。……………准确数……………………近似数………………………准确数…………准确数…………………………………准确数………………………近似数…………………………近似数………………………………近似数返回例1.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⑴132.4 ⑵0.0572 ⑶2.40解:⑴132.4,精确到 .⑵0.0572,精确到 .⑶2.40,精确到 .十分位(或精确到0. 1)万分位(或精确到0.0001)百分位(或精确到0.01)百位十位⑷2.40万⑸3.01×103⑷2.40万,精确到 .因为2.40万=24000⑸3.01×103 ,精确到________.因为3.01×103=3010比一比
试一试几点注意:
1、两个近似数1.6与1.60表示的精确程度不一样。
2、两个近似数6.3万与6.3精确到的数位不同。
例2.你会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中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吗?⑴0.34082 (精确到千分位 ) 0.34082≈0.341⑵ 64.8 (精确到个位)64.8≈65⑶1.5046 (精确到0.01)1.5046≈1.50⑷0.0692 (精确到十分位)0.0692≈0.1⑸64340 (精确的千位)64340≈6.4万⑹30542 (精确到万位)30542≈3万或30542≈3×104注意:
1、由四舍五入得来的1.50与1.5的精确度不同,不能随便把后面的0去掉。
动手做一做例1.十一期间,某商场准备对商品作打8折促销,一种原价为3480元的家电,打折后,如果要求精确到元,定价是多少?如果要求精确到百元,定价又是多少?解:打8折后的价格为某校初一年级共有112名同学,想租用45座的客车外出秋游.解:因为112÷45=2.488…,要求精确到元的定价为2780元;
精确到百元的定价为2.8×103元。这里就不能用四舍五入法,而要用进一法来估计应该租用客车的辆数,即应租3辆.动手试一试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千分位0.001位精确到位数比一比:看谁反应快4.60万 或 4.60×104返回一、填空:
2、18.070 精确到 位.
3、0.003809 精确到0.0001位是____________.
4、8.6 万精确到 位.
5、36947精确到千位是 .
6、47155精确到百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圆周率π=3.141592653…,如果取近似数3.142,它精确到_________位,如果取近似数3.1416,它又精确到______________位
二、王平与李明测量同一根钢管的长,王平测得长是0.80米,李明测得长是0.8米。两人测量的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
解:不相同,回为精确的位置不同。
3.7×1044.72×104千分位万分位0.0010.0038千四、选择:
1、下列各数中,不是近似数的是: ( )
A. 王敏的身高是1.72米
B. 李刚家共有4 口人
C. 我国的人口约有12 亿
D. 书桌的长度是0.85 米
2、下列数中不能由四舍五入得到近似数38.5的数是( )
A. 38.53 B. 38.56001
C. 38.549 D. 38.5099BB3,近似数3.2是由四舍五入得到的,则准确数a的范围是( )
A 3.1<a<3.3 B 3.15≤a≤3.25
C 3.15≤a<3.25 C 3.15<a<3.5 C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1)生活中用到近似数。
(2)能搞清近似数精确度。
(3)会按要求取近似数。
2,能严格区分2.4,2.40 ,2.4万,2.4×104
这些近似数精确度?
3,会按要求写出近似数,如273540分别精确到万位和千位怎么写?
课后作业1,课后习题1,2,3,4
2,练习册1.7节全部内容。再见